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的“暗战”_第1页
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的“暗战”_第2页
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的“暗战”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的“暗战”在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中,各地都希望得到更多的转移支 付和土地指标,中央与地方、输出地与输入地政府之间,正在为 此进行一场“暗战”。 最近披露的财政部 2013 年财政改革 与发展六大课题研究中,由江苏省 XX厅承担的城乡一体化财政 政策课题报告认为, “基本公共服务覆盖人口越多, 地方获得转 移支付和土地指标越多”。江苏的报告代表了东部发达地区的观点, 但这个观点却遭到 中西部地区的强烈反对。四川省住建厅长何健就曾公开说, “东 部沿海等劳务输入地,不仅应该为每一位外来务工人员提供补 贴,中央政府也应该对中西部各劳务输出省份的城镇化加大财政 支持。”在市民化成本分担

2、机制中,各地都希望得到更多的转移支付 和土地指标,中央与地方、输出地与输入地政府之间,正在为此 进行一场“暗战”。激烈的财政支出博弈,将严重影响农民工市 民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其中,跨省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是各级 政府博弈的焦点。输出地政府喊穷跨省农民工一头连着输出地农村, 一头连着输入地城市,其 市民化成本分担是城乡诉求矛盾、 区域利益分歧的焦点,围绕跨 省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输出地与输入地在成本分担责任、 转移支 付权益、土地指标额度等方面,存在不同的认识。输出农民工的中西部地区,补贴输入农民工的东部发达省 市,是目前跨省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深受诟病的地方。针对农民工的跨省流动现象,早在 20

3、06 年国务院就出台了 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提出“要增加公共财政支 出,逐步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同时要求“有 条件的地方, 可直接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 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输入地政府要承担起农民工 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等。从实际情况来看, 跨省农民工在输入地难以享受到户籍捆绑 的子女教育、 社会保险与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 输出地政府则承 担了他们相应的新农保、新农合、留守子女义务教育,以及其他 留守家庭成员的各项公共支出。在子女教育领域, 大量跨省农民工的子女难以在输入地找到 合适的就学机会, 2013 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

4、中,农村留 守儿童共 2126.75 万人。以河南省为例, 按留守学龄儿童生均教 育事业费估算,仅此一项需要当地政府年均财政支出 70 亿元。在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领域,由于外出农民工就业流动性 大、跨区接续结算困难等原因,参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 险的比例仅为 15.7%、17.6%。相当部分人仍然在农村参加新农 合、新农保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等。作为输出地的中西部省份经济水平与财政能力普遍较弱, 对中央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较大。 普遍认为东部地区在享受人口红 利的同时, 应该承担与市民化相关的财政支出, 其诉求主要集中 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对于已经在输入地落户的部分农民工, 输出地

5、政府对 他们的学历教育、 职业培训等人力资本开发方面, 存在大量的公 共投入。 另外, 这部分农民工在输入地落户使得中西部地区人才 瓶颈进一步凸显,因此需要对输出地政府予以补偿。第二,对于尚未落户的绝大部分农民工, 尽管他们为输入地GDP与财税增长作出了贡献,但其子女教育、养老保险、医疗保 险等公共服务支出却由输出地承担,因此需要对输出地予以补 偿。第三,对于回流的跨省农民工,对他们养老、医疗等方面的 财政支出,将为输出地政府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2013 年外出务 工的老一代农民工约 6549 万人,相当部分的老一代农民工最终 将选择回流原籍。 因此, 也需要对输出地新增的社会保障支出予 以补

6、偿。输入地政府叫屈中央请客地方买单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使得输入地政府 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积极性不高。尽管国家在农民工子女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住房保障、社 会保险、医疗卫生等方面,明确了输入地政府、企业的责任,但 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城镇建设用地指标、 公共管理服务经费等 公共资源配置方面, 基本上还是按照户籍人口执行。 加上农民工 市民化的财政支出压力非常大, 输入地政府对农民工落户设置了 重重门槛。据估计,到 2020 年,按照城镇化率达到 70%的目标,江苏 省需要为外省籍农民工市民化新增 3600 亿元财政投入,人均财 政投入 3 万元。据测算,宁波市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成本为 13

7、096 元/ 人,义乌市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成本为 119267元/ 人。因此,尽管部分农民工已经在输入地长期工作生活, 但仍然 难以享受到输入地政府对“自家人”的各种公共服务。在现行财政与土地制度下, 单纯强调输入地对农民工市民化 的责任, 几乎遭致了东部地区市长们的普遍反对, 其诉求也有三 个方面。第一,不断膨胀的城镇常住人口规模, 与既有的城镇行政级 别之间的矛盾突出。 部分东部小城市与中心镇, 尽管拥有超过百 万级的常住人口规模, 但受限于城市行政级别决定的经济管理权 限与公共资源配置,无法提供充分的公共服务、公益设施等。第二,农民工跨省流动导致中央转移支付在输入地与输出地 之间错配。

8、由于现行财政体制以户籍人口为基础, 尽管农民工从 中西部流入东部沿海地区, 但相应的中央转移支付, 并没有形成 “钱随人走”的机制。第三,“增人不增地”使得输入地城市综合城镇能力, 无法 适应跨省农民工大规模涌入的要求。 为适应常住人口扩张而兴建 的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公益场所等,需要新增相应的城市 土地建设指标, 但在现行土地制度下尚未形成“地随人转”的机 制。进退两难的跨省农民工往何处去 跨省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涉及到城乡户籍与土地制度、 央地财税关系、 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城市行政体制的总体改革与 综合调适。 围绕市民化成本分担的博弈, 反映了公共资源配置的 属地化、层级化、户籍化

9、与农民工跨省流动之间的矛盾,加上城 乡差距与区域差距的叠加, 使得输出地与输入地在农民工市民化 问题各有一肚子苦水。 而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是,几千万 进退两难的跨省农民工往何处去?始于沿海地区对外开放与乡 镇企业发展,跨省流动的农民工从上世纪 80年代末的 700 万人, 增加到 2013年的 7739 万人,跨省农民工占全国外出农民工总量 的 46.6%。跨省农民工主要来源于四川、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江 西、河北等中西部省份,主要流向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 海、北京等东部省份的大中城市。目前,农民工占我国建筑业劳 动力的 90%、煤矿采掘业的 80%、纺织服装业的 60%、城市一般 服

10、务业的 50%。近年来,随着年轻化、举家化、长期化的趋势加速,跨省农 民工融入城市的意愿越来越强烈, 但跨省农民工“不愿回去、 难 以留下”的两难困境,也越来越突出。一是年轻化。 2013 年外出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为 10061 万 人,约三分之一的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上,占 87.3%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从事过任何农业生产劳动,他们已经 适应城市生活与文化环境,融入城市的意愿强烈。二是举家化。 2013 年举家外出农民工增加到 3525 万人,他 们迫切需要在输入地解决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三是长期化。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 农民工外出 打工年数平均超过 7 年, 5

11、6.7%的农民工累计外出打工年数在 5 年以上,具备了在输入地安家落户的基本条件。尽管跨省农民工成为输入地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不 断融入输入地社会文化环境, 但在现行城乡户籍制度下, 尤其是 随着大城市对农民工落户政策的收紧, 绝大部分跨省农民工无法 在输入地享受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等方面 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矛盾, 农村留守儿 童、妇女和老人问题日益凸显。分担机制如何建立实现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的信息共享, 是理顺跨省农民工市 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的重要条件。根据农民工跨省流动方向,探索建立四川、河南、湖南等输 出地与广东、江苏、浙江等输入地之间信息

12、交换平台。以居住证 登记为依托, 加快推进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对农民工跨省流动情况的信息采集,分类完善劳动就业、社保、信用、房产、卫生计 生等动态信息。针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学籍信息、 农民工社保转移接续与 异地结算等重点领域,探索建立输入地与输出地信息共享的联席 会议制度。根据跨省农民工市民化情况,建立对中西部输入地的利益补 偿机制。农民工跨省外流,进一步加剧了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不 足的困境,针对中西部地区输出人口红利需要建立相应的补偿机 制。可以根据农民工跨省落户信息, 探索由中央财政建立专项转 移支付。针对尚未落户,且在原籍地参保社会保险、安排学龄子女留 守就读的跨省农民工,探索中央政府在

13、原有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 补贴基础上进一步倾斜。 对于回流跨省农民工,可以由国务院农 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督促输入地政府,按照当地城镇居民养老保 险、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予以补缴。在输入地建立完善与跨省农民工市民化挂钩的公共资源配 置机制。以居住证登记信息为依托, 优先把跨省农民工的劳动就 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 化服务等纳入财政预算,探索把灵活就业农民工纳入城镇居民养 老保险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照中央财政对东部地区义务教育、 社会保险、住房保障等 公共服务的补助比例,把跨省农民工纳入对输入地的补助范围,并适当提高补助比例,形成“钱随人走”、“钱随事转”的机制。

14、对于部分吸纳大量跨省农民工集聚的东部经济大县与经济 强镇,加快推进县改市、镇改市试点示范工作,对于部分县级市 审慎扩大经济管理权限、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高输入地城市对 跨省农民工的公共服务能力。围绕跨省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做好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的土 地文章。从东部向中西部的产业转型正在加速,为了保障中西部地区能够预留发展空间,对于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原则上坚持“减 人不减地”;为了保障跨省农民工市民化的用地需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要适度向输入地倾斜。探索跨省农民工在原籍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的市场化退出机制,研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折股到人,形成跨省农民工“带资落户”的机制。 积极推进输出地农村的土地 整治工作,结合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