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章编号: 1004 6011( 2013) 02 0007 05历史建筑价值评价关键指标遴选研究 以苏州历史民居为例徐进亮, 吴群( 南京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210095 )摘 要: 评价关键指标选择的合理性是建立历史建筑价值评价体系的重要前提 以苏州市 40 处历史民居为例,通过因子分析法及德尔菲法,对已构建的 44 项初步指标进行科学遴选,最终减少到30 项关键指标,集中和合理地反映出影响历史建筑价值的重要因素,使得历史建筑价值评价体系 进一步得以准确和完善关键词: 历史建筑; 价值评价; 关键指标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TU-098. 1ASelection of Key I
2、ndicators of Historic Building Value AssessmentA Case Study of Historic Buildings in SuzhouXu Jinliang, Wu Qun(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 )Abstract: Selection of the indicators is the important and basic work of historic building valueassessment
3、The 44 initial indicators of historic building value assessment in Suzhou are chosen in the paper,and then reduced to 30 key indicators to construc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by using methods of factor analysis and Delphi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ose indicators could reflect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hi
4、storic building value much more centrally and scientifically,and thus make the historic building value assessment system much more reasonableKey words: historic buildings; value assessment;key indicator历史建筑作为人类历史文明的见证与结晶,是一个国家乃至人类的宝贵财富,其保护和利用已经 得到国家和社会广泛的重视 但由于历史建筑保护 程度各不相同,其自身的维护现状差异较大 如何 集中有限的人力、物
5、力和财力来保护那些具有特殊 意义的历史建筑,就需要对历史建筑价值进行科学 分级和评价 许多学者对此做了有益探讨,如朱光 亚等从评估目的、评估客体及主体三方面在理论上 探讨了提高历史建筑评估合理性的途径1; 程建军从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三方面分析了文物古建筑的综合价值2; 蔡蕾对西安碑林文化遗产的价值进 行了判定分析3; 余慧等从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 术价值及其他价值四方面选取了 16 项指标,采取灰 色聚类法对历史建筑综合价值进行了评价4通常认为,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构建整 个评价体 系 的 重 要 前 提 如果关键指标遴选有偏 差,必将导致不合理的评价结果,从而在社会经济发 展过程中难
6、以对历史建筑进 行有效的保护和利 收稿日期: 2013 04 23基金项目: 苏州市社科联课题项目( 10 -B-07 )作者简介: 徐进亮( 1975 ) ,男,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 不动产估价8北 京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2013 年用5在这一方面,国外学者多关注于历史建筑价善,而应遵循相应的原则,尽量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 影响度较高) 、相对独立( 彼此不相关) 的指标,才 能更加准确、有效、全面地剖析评价对象在以往有关历史建筑综合价值评价中,评价指 标体的构建通常是通过专家 经验或文献总结等方 式,初步选择原始指标 但由于是初步考虑,不可避 免存在部分指标之间相互重叠,
7、有些指标对历史建 筑价值影响较小( 非主导因子) ,故需要对初步选择 的指标进行筛选 目前,指标筛选的方法有德尔菲 法、因子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 其中,德尔菲法是 通过匿名方式征求专家的意见,通过反复几轮信息 交流与反馈,使专家意见逐步趋于一致,最终得到一值分类体系6,而专门针对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为鲜见 而在国内,赖明华等根据我国历史建筑价 值属性及特征的分析构建了由历史延存价值、建筑 技术价值、社会发展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等指标构成的历史建筑价值评价体系7; 2007 年苏州市文物 局与东南大学合作研究了苏州市历史建筑遗产评价体系8,分别从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 术价值、环境价值及
8、使用价值 5 个方面选择了 12 项指标进行评价; 江荣生以福州市鼓楼区历史建筑旅 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建筑旅游资源开发和 保护的角度构建了由总目标层、评价综合层、评价项目层及评价因子层构成的历史建筑旅游资源评价体9个较为统一 的 结 论 ,该法可直接用于指标筛选,但其结果较为主观,而用于定性指标的量化较为理 想 因子分析法是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 出发,将一些具有关系的变量综合为少数几个因子系5由此可见,历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整体上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现有研究文献中所选的指标众说纷纭,研究方法各 异,指标偏重定性忽视定量,主观性较强,难以满足 目前对历史建
9、筑价值评价与保护的要求 基于此, 本文选择苏州古城内具有代表性的 40 处历史民居, 以专家组的意见建议、结合文献研究来确定初步指 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实用的历史建筑价值评价关键指标体系10 11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其适用于因素降维及重要因素选择等方面 而回归分析法是在掌握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因 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该方法要求具有大 量已知的样本数据,故难以适用于历史建筑价值评 价指标的筛选 因而,本文在应用德尔菲法量化历 史建筑价值各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 对其关键指标进行遴选,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为:
10、设有 p 个成分的观测随机向量 X,有均值 和协方 差矩阵 因子模型要求 X 是线性依赖几个不可观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随机变量 F1 ,F2 ,Fm 和 p 个 附加的所谓误差或特殊因子的变差源 1 ,2 ,p 具体模型为:1历史建筑价值评价界定历史建筑价值的评价是根据历史建筑价值的特征、影响因素等,在遵循一定评价原则的基础上,应 用某种或多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客观确定和衡量评价对象价值的高低,从而为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历史建筑价值是指历史建筑保存的 多重信息要素凝聚在本体对象的知识存在,从而引 发人类主体对这一客体事物产生积极的价值观念与 本质力量,代表着人类主体的普遍认可度,这是
11、能够被确定与衡量的 所以,历史建筑价值的评价对象实际上是历史建筑内在信息要素对人类主体所表现 的外在效用性 这种效用表现为多角度、多层次和 多重性等特征,而关键指标的选择就是对影响效用 性的各个角度、层次和重要度的要素进行分类识别的过程X = l F + l F + + l F+ ì1 1 11 1 12 21m m1ïïX2 2 = l21 F1 + l22 F2 + + l2m Fm + 2( 1)íïî Xp p = lp1 F1 + lp2 F2 + + lpm Fm + p其矩阵形式为:X = LF + ( 2)其中,系数
12、lpm 为 第 p 个 变 量 在 第 m 个 因 子 上 的 载荷 为了确定模型中的未知变量,便于实际应用,需 要对模型中随机向量 F 和 作附加假设,得到正交 或斜交因子模型 正交因子模型可作如下假设:研究方法2E( F) = 0,Cov( F) = E( FF') = 1( 3)历史建筑价值评价的关键指标并非越多越完 E( ) = 0,Cov( ) = E( ')=9第 2 期徐进亮等: 历史建筑价值评价关键指标遴选研究以苏州历史民居为例然苏州市社会经济条件达到较高水平,政府对历史建筑修缮保护投入的资金仍然是杯水车薪,因而需 要对古城内现存的历史建筑价值进行全面认识和判
13、断,其前提就必须确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 系基于上述原则和考虑,根据专家的专业、职称、 工作年限等条件,本研究课题组成立了由 15 位熟悉 苏州历史建筑的学者构成的专家组 在前人研究的 基础上,专家组研究认为,苏州市历史建筑价值主要 表现在 5 个方面,分为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艺 术价值、科学价值以及环境生态价值 5 个准则层,并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相应的 44 项影响因子作 为初步指标,指标体系如表 1 所示 其中,历史价值 是对历史建筑历史事实的揭示,这种揭示是通过保 留于历史建筑中的时代印迹来实现的13,即建造年 代、反映当时社会发展状况、与历史人物及重要历史 事件的关联性等
14、因素均能体现其历史价值; 社会文 化价值是因历史建筑经久远历史而沉淀了大量社会 文化信息等要素而构成的,可通过建筑稀缺性、特殊 的社会文化背景象征与反映等体现; 艺术价值主要 反映历史建筑的艺术美感,主要受建筑地域或民族 特征艺术美感、不同历史时期艺术美感、空间布局艺 术美感等因素的影响; 科学价值是指人们在长期的 历史社会实践中产生和积累起来的,主要侧重反映 历史建筑设计与建造过程中 所涉及到的科技水 平14,因而建筑完整性、整体布局的科学性、建筑构 件与装饰的科学合理性等可以反映其科学价值; 而 对于环境生态价值,许多历史建筑作为历史文化遗 址或旅游景点供人们游览,因此环境生态价值也是 历
15、史建筑的一个重要功能,主要受到地理区域、分水 布局、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等因素的影响0200 ùé 1êú00 = êú( 4)ê êë 0 úúp ûF 与 独立,故有:Cov( ,F) = E( F')= 0( 5)应用因子分析法从指标代表性的角度对历史建筑评价关键指标进行遴选,基本思路为: 对初步选择 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从各指标的相关矩阵 出发,根据各类结构及其贡献率的大小确定潜在因 子的个数; 建立因子载荷矩阵,根据潜在因子及各指 标相关性大小,分别选
16、择因子载荷较大的指标作为各潜在因子的代表性指标,这些指标即为筛选后的指标11 123评价指标的筛选过程3. 1历史建筑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借鉴相关评价方法与原则,历史建筑价值评价 指标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 ) 系统性与完整性原则,即选取指标尽量能够涵盖历史建筑的主要特征, 全面反映各要素相互关系和作用,保证对历史建筑 价值的整体 认 识; 2 ) 客 观 性 原 则,即选取的指标尽 可能避免主观判断,并需尽量征得相关专家的一致同意,保证指标对评价对象价值反映的客观性; 3 ) 独立性原则,即各指标内涵必须清晰,相互之间具有 相对独立性,反映目标对象的不同方面或不同问题, 不应出现过多的信息
17、涵盖而导致指标重叠; 4 ) 可比 性原则 即为了便于不同历史建筑的比较,尽量使 各指标数据的口径及计算方法等协调统一,在适当 反映各自特 点 的 前 提 下,彼此之间具有可比较性;5) 可操作性原则,即应重点选择对历史建筑具有较 大影响的要素,并且这些要素的指标分值也可通过 一定途径获取,从而保证历史建筑价值评价工作的 可操作性3. 3关键指标遴选对历史建筑价值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就必须要获取相应的基础数据 由于历史建筑各类价值要素的特殊性,无法通过直接测量等方式获取定量 数据,因而需要由熟知评价对象的专家进行打分处 理,并尽可能取得专家意见一致 因此,专家组在初 步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采
18、用德尔菲法对 40 处控保 建筑价值评价的指标( 表 1 ) 进行打分 打分时采用 准则层总分控制的方法,分别对各个控保建筑的历 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以及环 境生态价值进行打分,准则层各项价值的总分均设 为 100 分,具体指标的分值由专家在保证总分值为3. 2指标的初步选择本文直接采用苏州市历史建筑案例进行研究苏州市地处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居于全国前列 由于其历史悠久,历史建筑遗存众多,拥 有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古典园林,有国家、省、 市级的文物 保 护 建 筑 265 处、控制性保护建筑 310 处,有山塘街、桃花坞、东北街和平江路历史街区等, 因此 198
19、2 年苏州市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 但是,虽10北 京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2013 年100 分的前提下确定 在每一轮打分完成后,均对各项指标分值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再将统计分析结果 反馈给专家进行下一轮打分,通过四轮打分,各评价 对象的各项指标值分值趋于一致,进而确定五类价 值指标层的 44 项指标数据样本共 40 组,再根据这些样本数据采用前述因子分析法进行降维处理 因篇幅所限,且由于对各项价值的具体指标的因子降 维处理方法与过程均相同,故此仅以环境生态价值 的指标降维处理为例进行阐述表 1 历史建筑价值评价初步指标目标层准则层初步指标层建造年代( A1 ) ; 反映当时社会发展状
20、况( A2 ) ; 与历史人物及重要历史事件的关联性 ( A3 ) ; 是否保留历史遗物( A4 ) ; 反映当时典型建筑风格与建筑元素( A5 ) ; 反映当时特殊建筑风格与建筑元素 ( A6 ) ; 反映建筑 风格及建筑元素的演变( A7 ) ; 与建筑相关的人物 ( A8 ) ; 相关文献记载或典故与传说 ( A9 ) ; 反映当时典型 建筑布局( A10 ) ; 建筑在地域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A11 ) ; 投资建造原因( A12 ) ; 建筑制度( A13 )历史价值( A)建筑稀缺性( B1 ) ; 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象征与反映( B2 ) ; 教育旅游功能( B3 ) ; 原真性
21、( B4 ) ; 反映中外建筑社会文化价值( B)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B5 ) ; 社会知名度( B6 )历史建筑 价值 建筑地域或民族特征艺术美感( C1 ) ; 不同历史时期艺术美感( C2 ) ; 空间布局艺术美感( C3 ) ; 建筑造型艺术美感( C4 ) ; 构件细部工艺及装饰艺术美感( C5 ) ; 造园艺术美感( C6 ) ; 附属物的艺术美感( C7 ) ; 古今中外建 筑结合的艺术美感( C8 )艺术价值( C)建筑完整性( D1 ) ; 建筑整体布局的科学合理性( D2 ) ; 建筑结构和造园及室内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 D3 ) ; 建筑构件与装饰的科学合理性( D4 )
22、 ; 建筑材料的科学合理性 ( D5 ) ; 施工工艺水平 ( D6 ) ; 建筑功能的科学合 理性( D7 ) ; 建筑与周边建筑协调的科学合理性( D8 ) ; 科学或研究潜力 ( D9 ) ; 记录或保存着重要的科学技 术资料( D10 )科学价值( D)地理区位( E1 ) ; 现存建筑在反映城市环境特色中的作用( E2 ) ; 建筑群落的规模效应( E3 ) ; 风水布局( E4 ) ;建筑内部环境景观要素的配置合理性( E5 ) ; 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 E6 ) ; 建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作用影响 ( E7 )环境生态价值( E)总方 差 分 解 情 况,前 4 个 因 子 提
23、供 了 原 数 据81. 83% 的信息,已经对大部分数据进行充分概括, 较好地解释了原始数据所包含的信息 因此选取这4 个公因子,对总信息量基本上无损失根据德尔菲法得到的环境生态价值指标样本数据,在 SPSS 软件支持下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处理, 以累积贡献率大于 81% 为主成分提取的依据,进行 主成分提取和分析 表 2 主要反映因子分析过程的表 2 公因子的特征值和贡献率初始特征值提取因子平方和旋转后因子平方和成分特征值贡献率 / %累计贡献率 / %特征值贡献率 / %累计贡献率 / %特征值贡献率 / %累计贡献率 / %1232. 7101. 2061. 04738. 71917.
24、23014. 95938. 71955. 94970. 9082. 7101. 2061. 04738. 71917. 23014. 95938. 71955. 94970. 9081. 7351. 6541. 20624. 79223. 62317. 23524. 79248. 41565. 65040. 76410. 92081. 8280. 76410. 92081. 8281. 13216. 17881. 82850. 5718. 15589. 98360. 4816. 86796. 85070. 2203. 150100. 000注: 以累积贡献率 81 % 为依据,提取前 4 个主
25、成分在以上处理的基础上,采用方差最大旋转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将具有相近的因子载荷的各 个变量置于 1 个公因子之下,以便对因子的意义做 出更合理的解释,从而获得正交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 表 3) 从表 3 可知,各主成分与各个指标均有一定的 关系 其中,主成分 1 与指标 E7 及 E4 相关性最大, 与指标 E6 和 E5 相关性最小; 主成分 2 与 E6 关系11第 2 期徐进亮等: 历史建筑价值评价关键指标遴选研究以苏州历史民居为例最大,与 E4、E5 的相关性最小; 主成分 3 与 E5 相关性最大,而与 E4、E6 相 关 性 较 小; 主 成 分 4 与 指 标 E1 相关性
26、最大,而与 E7 及 E6 相关性最弱 为保证 指标遴选的有效性,本 文 按 0. 81 作 为 指 标 遴 选 依 据,从表 3 可知,因子载荷较大的指标主要为地理区 位( E1) 、风水布局( E4 ) 、建筑内部环境景观要素的 配置合理性 ( E5 ) 、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 E6 ) 和 建 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作用影响( E7 ) 5 项,其他指标 的相关程度明显较小,因而最终选择这 5 个指标作 为环境生态价值的评价关键指标,在保证信息损失 较小的情况下能较好的反映 历史建筑环境生态 价值同理,采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对历史价值、社会文 化价值、科学价值以及艺术价值的指标进行筛选,最 终
27、确定控保建筑价值评价的关键指标体系 ( 表 4 ) 对比前后评价指标体系可知,采用因子分析法降维 后,剔除了部分可能存在相互重叠的指标,指标体系 的指标层由 44 项初选指标减少到 30 项关键指标, 这不仅能保证评价体系信息量的完整性及全面性,同时也减少了评价工作中因指标过多而引起的复杂性,从而更为集中和清晰地体现了控保建筑价值影 响因素 与已有研究中的指标体系相比,本文从历 史建筑价值分类出发,所得指标均经专家咨询取得 一致意见,并通过合理方法进行定量处理,避免了已 有研究中指标遴选的随意性及主观性,使历史建筑 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更为科学合理表 3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公共因子( 主成分)指标
28、1234E1E2E3E4E5E6E70. 1120. 4230. 2890. 8900. 052 0. 006 0. 8160. 0960. 4930. 6940. 0052. 48 × 100. 2050. 5610. 116 0. 0270. 887 0. 001 0. 2220. 878 0. 3480. 3360. 1020. 3370. 036 0. 056 5 0. 926 0. 246注: 因子载荷的数值 aij 反映了第 i 个变量 xi 对第 j 个公因子 Fj的相对重要性,亦即各变量与公因子间的密切程度表 4 遴选后的历史建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准则层关键指标层
29、建造年代( A1 ) ; 与历史人物及重要历史事件的关联性 ( A3 ) ; 是否保留历史遗物 ( A4 ) ; 与建筑相关的人物( A8 ) ; 相关文献记载或典故与传说( A9 ) ; 建筑在地域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A11 )历史价值( A)建筑稀缺性( B1 ) ; 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象征与反映 ( B2 ) ; 教育旅 游 功 能 ( B3 ) ; 原 真 性 ( B4 ) ; 社 会 知 名 度( B6 )社会文化价值( B)历史建筑 价值建筑地域或民族特征艺术美感( C1 ) ; 不同历史时期艺术美感( C2 ) ; 空间布局艺术美感( C3 ) ; 建筑造型艺术美感( C4 )
30、; 构件细部工艺及装饰艺术美感( C5 ) ; 造园艺术美感( C6 ) ; 附属物的艺术美感( C7 )艺术价值( C)建筑完整性( D1 ) ; 建筑整体布局的科学合理性( D2 ) ; 建筑结构和造园及室内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 D3 ) ; 建筑构件与装饰的科学合理性( D4 ) ; 建筑材料的科学合理性 ( D5 ) ; 施工工艺水平 ( D6 ) ; 建筑功能的科学合 理性( D7 )科学价值( D)地理区位( E1 ) ; 风水布局( E4 ) ; 建筑内部环境景观要素的配置合理性( E5 ) ; 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E6 ) ; 建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作用影响( E7 )环境生态
31、价值( E)建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及因子分析法分别对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 价值及环境 生 态 价 值 5 个 准则层下的指标进行遴 选,从而从 44 项初选指标中遴选出 30 项关键指标, 使得历史建筑价值评价体系更为合理4结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对于研究、延续人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一系列原因,历史建筑价值 评价研究进展较为缓慢,历史建筑价值评价体系的 构建也尚未得到全面深入的研究 因此,本文以苏 州市历史建筑中的 40 处历史民居控制性保护建筑 为研究样本,通过初步选择 44 项指标因子构建历史参考文献:1朱光亚,方遒,雷晓鸿 建筑遗产评估的一次探索J( 下转第 31 页)新建筑,1998( 02) : 26 2831第 2 期相福至等: Nested-Logit 模型在地铁站点交通方式衔接中的应用图 14 天通苑北地铁站公交场站出入口、”P + R”设改善方案和自行车停车存放刷卡设备3殷远飞 城市轨道接驳方式选择研究D 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2006关宏志 非 集 计 模 型交通行为分析的工 具M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0李之红,吴海燕,赵莉 城市轨道交通出行者多方式换 乘行为决策研究J 铁路计算机 应 用,2011,20 ( 5 ) :48 51姚丽亚,孙立山,关宏志 基于分层 logit 模型的交通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柠条收购协议书
- 标准退车协议书
- 2025年中医会考的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西职单招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sql试卷试题及答案
- 2025年ai面试初试题目及答案
- 树木移伐协议书
- 校企联谊协议书
- 校园养护协议书
- 校园防火协议书
- 自制中外对比旧约历史年代对照表
- 企业员工安全生产责任书模板
- 邦普SF305000A冷水机控制器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课件
- MT/T 199-1996煤矿用液压钻车通用技术条件
- GB/T 7673.3-2008纸包绕组线第3部分:纸包铜扁线
- GB/T 1819.2-2004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锡量的测定碘酸钾滴定法
- GB/T 1633-2000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 GB 29921-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 GB 10068-2000轴中心高为56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值
- 消防文员理论知识考试题库(汇总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