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押题专练:专题07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押题专练:专题07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1545 年,西班牙勘探者在墨西哥波托西附近发现了巨大的银矿矿脉,对此实行大规模 的开采,到 17 世纪这些白银的主要流向不可能的是()A 国内供养军队,参与世界殖民扩张B .流向亚洲市场,以交换丝绸和瓷器C.投资英国伦敦,分享机器工厂利润D .流向欧洲市场,加速社会阶层分化【解析】本题考查早期的萌民扩张,考查学生茯取信息、运用知识、辩证分析问题的育站。西班牙在 墨西哥掠夺的白银是1545年,其流向一是西班牙,供养国内军队是有可能的,二是有可能流向歆洲的其他 国冢,引起物价上涨;三罡流向中国等,购买中国生产的丝绸、瓷器、茶叶等,故人、B、D三项均罡有可 能的。只有C项错误,工厂是工业革命

2、的产物,工业革命开始于比世纪阳年代。故C项符合题目要求。【答案】C2 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世界化”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A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B 新技术对世界面貌的改变C.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整合分析水平。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新航路的开辟 ”、殖民扩张与掠夺”、世界化”综合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 项准确。【答案】D3 .对下面图示的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A 西方列强侵略手段日趋隐蔽B .工业文明

3、对中国的冲击C.经济世界化的到来D .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依据材料中 瓜分领土 ”的信息可知,列强侵略手段并非完全日趋隐蔽,故A 项错误;材料中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表明并非仅仅对中国的冲击,故B 项错误;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世界化仍然是趋势,尚未 到来”而图示的内容时间只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故 C 项错误; 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在殖民扩张过程中,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 展,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迅速扩大,故 D 项

4、准确。【答案】D4.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这个变化带来的后果是()年份1475152115551558155915951597价格指数100167270370400515685A.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B .加速社会分化和封建制度解体C.推动农业生产商品化及贸易繁荣D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解折】本题考查新航踣的开辟崑响以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不难发现, 从时间上来看1475-1597年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属于新航略开辟所引起的价格革命所 带来的后果.而价格革命同B寸也加速了社会分化和封建制度解也 因为物价的上升会使新光

5、资本家所赚取 的利润更釦 经济实力更强,反而使征收固定货币地租的封建主们经济实力大受损失,所获本題答秦就是B项*【答案】B5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世界范围的移民潮。观察下表,分析该时段对美洲人口的变化所产 生的社会影响表述不准确武器 S 手工业品金银、劳动力方1商品国1原料投资、竞争家V领土被瓜分的是()1700I860 年美洲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单位:万人)时间土著人口白种人口黑种人口合计170075.022.32.7100.0182032 5788.4177J998418601&.02 74.0400.03140.0A.提供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B .带去了商品经济和近代制度C.外来移民

6、数量超过土著人口D .形成新兴的美利坚民族【解析】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由 白种人”移民到美洲,能够判断 A、B 两项准确;白 种人及黑种人移民到美洲,与当地土著人持续融合,共同构成了新的民族一一美利坚民族,为美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外来人口在 1700 年时并没有超过土著人口,所以 C 项不准确。【答案】C6.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水准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F 图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B .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D .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解析】本题

7、考查早期殖民掠夺与新航路开辟,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获取信息与调动使用知识的水平。从表格中的时间能够判断这个时期是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等国家实行对外殖民扩张,掠夺金银,造成本国价格革命,故选C 项。A 项说法有误,B 项不是主要原因,D 项不符合材料中时间。【答案】C7.科恩在任职期间把葡萄牙人从东印度群岛赶走,并使其后任们能够将葡萄牙人逐出马六甲(1641 年)和锡兰(1658 年)。科恩也骚扰英国人, 阻止他们对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渗透, 迫使惟幡折直i VULtlkt). CCMM他们退回到自己在印度的据点。”据此推断科恩是()A 荷兰的殖民官员B 印尼的民族英雄C.西班牙的探险家D 法国的殖民总督

8、【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西方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本题需要研读出材料所隐含的信息內容,即荷兰在 建立世界商业殖民帝国过程中,与葡萄牙等国展幵激烈争夺,在亚洲抢占殖民地的事实。要充分利用材料 中的地点与时间信息,并与17世纪的上2车夫荷兰的木朕史实相联系B项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可以从 国藉印尼来排除。正确答案为A项“【答案】A8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下列选项能最先验证这个趋势的是()A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B 珍妮纺纱机C.发电机D 电子计算机【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工业革命。材料体现的是科学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该现象出现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答案】C9阅读

9、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 年)(单位:%)”对比表,对表格数据解读准确的是()年份1750 年1800 年1830 年1860 年1880 年1900 年英国1.94.39.519.922.918.5美国0.10.82.47.214.723.6中国32.833.329.819.712.56.2A.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业领跑世界B 独立战争促动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C.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工业的严重落后D .科技进步是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解析】表格中1900年英国的份颍不如美国,领跑世界的说法错误故A顷错误$促进美国工业发展 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闭关锁国只是造成中国工业

10、落后的原因之一很本炼因是封建制度, 故G项错询工业革翕促进了英国、美国的发展,相直中国没有把握住工业革命的契机,导致落后,故D项正确【答案】D10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迅速。 1900 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 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 12%,德国 13%,法国 9%。同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 品的世界贸易额表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 年到 1913 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 2 倍多。这种现象说明()A 英国仍处于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B 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国际分工水准下降C.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水准加深D 世界市场需求增长幅度超过工业产品增长

11、幅度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英国在世【答案】C燃机的诞生及卡尔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伦琴发现 X 射线,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开创物理学新时代,由此能够看出()A 美国科技水平超越德国B 德国是当时世界科技中心之一C.世界科技中心多元化D 当时有两个世界科技中心:美国和德国【解析】本题考查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成就。A、D 两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美国的成就,无法比较; C 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德国的成就,并未说明其他国家的科技 成就;B 项准确,材料中的科学成就使德国处在了当时的科技的中心之一的地位。【答案】B12.蒸汽机的推广也包含瓦特专利权的使用,瓦特所

12、以而成为很有钱的名人。从 1630 年到1809 年,英国总共批准了 3241 项专利,其中 1750 年以后占 2639 项,工业革命高峰期间的18001809 年,有 924 项发明获得专利。这表明()A 珍妮纺纱机的使用推动了发明持续涌现B 英国在工业革命期间涌现出很多科学家C.英国政府保障私有财产以鼓励发明创造D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开始有了专利保护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运用、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专利权是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开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英国政府通过立法和颁布政令等形式规定,专制 权作为个人私有财产補圣不可侵犯,次此前励科学发明创造。c

13、项正确.A.氐D三项与材料信息无关。【答案】C13 产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用竞争取代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下列选项对【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界贸易中的地位受到来自美国、德国的挑战,故A 项错误;发水准上升, 故B表明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水准加深,故 C项准确;材料没有涉及世界市场需求增长幅度,故D 项错误。11.西门子等制成发电机并使它实际可用,开启了以电气化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内材料中产业革命实质”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B .重视调整经济结构C.强调生产重于消费分配D 确立

14、自由市场制度【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工业革命。本题要注意理解材料中对产业革命的实质的表述。根据材料 是用竞争取代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说明其对 产业革命实质”的理解是自由市场制度的确立形成了自由竞争,D 项符合题意;据材料 产业革命的实质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说明其对实质的理解不是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A 项错误;据材料产业革命的实质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说明其对实质的理解不是经济结构的变动,B 项错误;C 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到体现。故选D 项。【答案】D14.1870 年以后的三十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 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的粮

15、食和原料持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据此,下面关于这个时期 国际分工”表现的表述最贴切的是()A 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工B .世界工业生产结构布局的分工C.工业化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D 资本、技术在世界范围的扩张【解析】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从材料中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的粮食和原料持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可分析出形成了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工。故选A 项。【答案】A15.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来看,在18 世纪末以前,技术发展相对独立和超前于自然科学理论,到 19 世纪自然科学理论开始超

16、过技术并推动技术的发展,体现了科学对技术的作用加 快了、增强了。科学与技术的真正结合开始于()A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B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C.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D . 20 世纪 90 年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 力。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还没有实现科学与技术的亘正结合发明者主要是技术工人或技师。第三次科技革 命时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了,而不是开始。【答案】B16.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工业革命推动了新的国际分工, 世界经济体中的核心区、 边缘区和半边缘区三个部分的区分更加清晰,新兴工业国和现代工业文明处于生产技术

17、含量高、资本密集、高工 资产品所在核心区,传统农业国和古典农业文明则被迫接受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其农业依旧在原始技术的低效率基础上停滞与徘徊。越来越多的传统农业国被外来的现代生产力造成低度发展和边缘性发展,工业革命拉大了各大文明区的差别。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性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摘编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的漫长过程。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 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个客

18、观过程。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互为条件。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横向发展一方面受纵 向发展的制约。一方面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发展。是决定历史纵向和横向发展的最根本因素。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 ”形成的影响。(2) 以明清时期和西方工业革命后的史实为例,说明材料二中世界历史纵向、横向发展的相互关系。【解析】第 (1)问,从世界史观的角度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根据材料提供信息可得“工业革命推动了新的国际分工 ”“工业革命拉大了各大文明区的差别

19、 ”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性 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结合所学答出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初步 形成。第 (2)问,根据材料信息,首先明确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的含义,其次把握二者的关系, “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互为条件 ”,最后结合明清的社会现状和工业革命的影响用史实论证观 点。【答案】 (1)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新一轮的对外扩张,促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世 界各地区连结为一个整体(或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新一轮的对外扩张,使民族史演变为世界 史);不平等的国际分工造成了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差别拉大。(2)关系:明清时期,农耕文明的水平,使传统社会未发生突变,也限制了中外交往的

20、展 开;与世隔绝又导致中国落后于近代化潮流,进一步影响了向近代社会的正常转型。工业革 命使西方工业文明和近代社会迅速到来,也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世界联系增强,又反过来 巩固和壮大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以上图片所反映史实间的内在联系。(要求: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表达清晰。)【解析】本题不同于信息说明类题型,要注意通过亩题加叹区别,题干戛求为概述以上團片所反映史 实间的内在联系,首先结合所学知识,去分析以上團片都与那一知识点有麻系,不难看出是世界市场的形 成发展,人类社会由分散孤立走向紧密联系的整体.于是确定臥上團片的主题,其次围绕这一主證提取 團片

21、有效信良 團1反映当时人类社会处于相对孤立隔绝團2反映生产力的进步,航海技术的提高,图3反映地理大发现促进了物种交浇,世界市场雏形初现,图4反映19世纪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是世 界贸易的中心,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把臥上信息表述成文,注肓逻辑严密,语言流畅,最后再围绕主题进 行总结即可&【答案】标准 1 能在图 1 2、3、4 之间建立关联,并能从中看到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因素。标准 2:能在图 1、2、3、4 之间建立关联,但仅能描述历史现象。标准 3:只能在部分图片之间展开讨论或罗列史实。示例 1: 14 世纪处于新航路开辟之前,当时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这种想象,反映了世界 各地处于相

22、对孤立状态,各文明之间很少交流,彼此之间并不了解。随着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欧洲人拥有了在各种复杂气候条件下实行远航的水平,新航路开辟与早期 殖民扩张打破了世界彼此孤立的状态。地理大发现促动了物种的交流,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 界性贸易扩展,贸易数量和贸易品种增加,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 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直接刺激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成长,为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 奠定了基础。19 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是世界贸易中心。总来说之,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类从各民族分 散孤立地发展走向整体世界,也使人

23、们的生活和思想观点发生巨大变化。示例 2: 14 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对黄金等贵重金属的渴求,激发了欧 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3矣洲一些植物.彼欧洲人所熟悉图4 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洲*Jt獎Till菲洲但在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彼此孤立隔绝,欧洲人对世界所知甚少。 随着中国四大发明的传入及地理知识的进步,推动了航海技术的进步,欧洲人实行新航路开 辟与殖民扩张,一方面打破世界孤立隔绝的局面,使美洲与欧洲联系增强,加深欧洲人对世 界的了解;另一方面,商业革命使商品物种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 沿岸,推动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具雏形,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工业革命铺垫基础。 19 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 界联系更加紧密。总来说之,正是因为经济与科技进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持续扩大,推动 了人类对世界了解的水准一步步加深。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英关税、土地税及其在财政收入所占比率(单位:白银万两;比率: %)年份英国中国(明朝)关税收入所占比率土地税总额所占比率关税收入所占比率土地税总额所占比率14906.7530.421.7730.1716149315527.51128.340.8180.4513097316023.6146525.52200.871844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