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感受紫檀的呼吸 副本_第1页
10月9日感受紫檀的呼吸 副本_第2页
10月9日感受紫檀的呼吸 副本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呼吸紫檀的芳香丙 丁 从通州出发,原想骑自行车到后海,在这个国庆的最后一天感受节日的氛围。没想到也许是导航出了问题,骑了一个多小时后,抬头一看,在一个中式建筑中赫然镶嵌着“紫檀宫”三个字。即来之则安之,又有朱寿珍老师的刺绣作品,姑且一逛吧。与北京的其他古建筑相比,紫檀宫的规模并不算大,上下五层,估计花不了多少时间就可以看完。没想到进入这个典雅、端庄的场所后,居然有那么多的珍品在等待着我。拿起相机,我足足拍摄了1000多张照片。如果问我紫檀宫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想是这么多紫檀木,在光线的照耀下,静静发出的、穿越历史、穿越时光的呼吸声。这块如同凤凰雕刻的木板,飘动着着神奇的尾巴,在空中飞翔。奇特的

2、花朵飘荡在她的四周,仿佛梦幻一样美。那在奇异花纹上漂浮的瓶子,采用的是传统式的对称构图,瓶上身上的纹路九曲十八弯,线条流畅,做工精细,散发着岁月的芳香。我一直很喜欢木结构与铜锁的组合,在福州的装修房子的时候,我特别到处找蝴蝶锁。在这副铜锁前,你不能不赞叹铁与木,光和影之间的交响。铜如同一个坚强的男人,紧紧维护者家的安全,木头如一个温婉的女人,呵护着一个温暖的家园。紫檀木两屉攒花两层书格柜上的装饰充满书香,散发着古书迷人的气息。让我感到惊喜的是,红木圈如同一粒火红的太阳,在照耀着周围五颗星星。在光影下,它们正喃喃自语。紫檀是中国之宝。中国古代认识和使用紫檀木始于东汉末期,晋·崔豹古今注

3、有记载,时称“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到了明代,此木为皇家所重视,开始大规模采伐。由于紫檀木数量稀少,很快将国内檀木采光,随后即派官吏赴南洋采办,此后遂成定例,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查世界产紫檀之地,主要为南洋群岛,因此,截止到明末清初,全世界所产紫檀木的绝大部份都汇集到中国,分储于广州和北京。清代所用紫檀木料主要为明代所采,虽然清代也曾由南洋采办过新料,但大多粗不盈握,节屈不直,这是由于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明代采伐过量,清时尚未复生,来源枯竭,这也是紫檀木为世界所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紫檀宫”馆是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富华国际集团主席陈丽华女士投资兴建的,上世纪末1999年建成开放,面积为9569平方米。徘徊在“紫檀宫”的几个小时里,有故宫传世珍品“紫檀角楼”、“万春亭”,有量身定制的传统家具精品,有震惊世界的 “清明上河图”紫檀插屏,但我更钟情于一块块穿越千年时光的木头,她们所发出的淡淡的味道,因为,这是文化的味道、美的味道。古人云:“达着兼济天下”。更难得可贵的是,满族后裔、香港知名企业家的陈丽华女士陈丽华是还非常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