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管沟工程施工方案11.8_第1页
电力管沟工程施工方案11.8_第2页
电力管沟工程施工方案11.8_第3页
电力管沟工程施工方案11.8_第4页
电力管沟工程施工方案11.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 录一、 工程概况3二、施工准备3三、施工安排及施工方法43.1进度目标及人员机械安排43.2施工安排53.3施工方法73.4基坑开挖73.5高压旋喷桩施工113.5.1钻机就位113.5.2引孔钻进113.5.3插入注浆管113.5.4旋喷提升123.6.钢板桩施工123.7基坑开挖153.8浇筑砼垫层163.9基础施工163.10主体浇筑173.11钢筋施工17四、工期保证措施20五、质量保证措施21六、安全保证措施23七、应急救援预案25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252、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253、明挖深基坑开挖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应急措施。264、事故报告29八 、环境保护

2、措施301、水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302、水环境保护措施313、固体废弃物处理31电力综合管沟工程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况金井湾大道为平潭综合实验区“一环两纵三横”城市快速路及城市主干道系统中的东西向快速路。西起海峡一桥娘宫立交,东至澳前组团。本次方案只为施工K2+924.5箱涵出口段底部综合管沟长度为36.54m。综合管沟断面型式为D型。管沟采用矩形箱涵的单仓结构形式,断面尺寸为4*3.2m,底板垫层底面标高-5.7m。箱涵基坑底标高为-2.75m,电力综合管沟从涵洞底开挖深度为2.95m。地质情况简介: 根据钻探判断场地内主要由填砂、淤泥、粉质粘土、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等组成。其中

3、上部填砂厚度大约为5m,标高为:+5.4+0.4m,本层透水性大,且含水量丰富;淤泥层厚大约为10m,标高为:+0.4m-9.6m 透水性较差,且含水量丰富;底部持力层为粉质粘土或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标高为:-8m以下;电力管沟位于箱涵底部,顶部标高为-2.4m,底部标高为:-5.6m.电力综合管沟位于箱涵第7节涵底,平面与箱涵相交,目前箱涵1至6节已施工完成,箱涵施工前采用四周止水帷幕,基坑采用放坡开挖,坡度大致为1:5,基坑开挖后,坑内设置集水坑,采用大功率水泵抽水,现基坑内积水较少,不影响坑内正常施工,该处为淤泥质地质,流塑性较大,现已将拉森钢板桩插打在管沟区域四周,形成封闭围护,围护内

4、部淤泥已完成砂换填,换填深度约3.5m,区域内管沟底的高压旋喷桩已全部施工完毕。封闭围护外侧也已完成块石换填,确保挖掘机械行走,由于本基坑处于原海滩地,周边影响较小无管线及各种构造物,开挖过程中只需考虑自身安全即可。二、施工准备2.1按照设计进行基底处理;平整场地,准备钢筋加工场地、砼拌合场及模板加工场。2.2精确放样基坑开挖的位置、尺寸,测量高程及涵洞两侧原地面标高,确定基坑开挖范围,将轴线控制线延长至基坑外适当位置加以固定并妥善保护。2.3熟悉施工图纸,区分施工重、难点并明确相应施工措施。 2.4根据设计要求和不同的材料来源进行砼的施工配合比设计。2.5根据施工方案要求准备各种施工材料及机

5、械。三、施工安排及施工方法3.1进度目标及人员机械安排严格遵循总体工期目标要求,计划开工日期为2012年8月25日,竣工日期为2012年12月25日。 高压旋喷桩工作计划9月25日-10月10日完成。 钢板桩施工计划9月18日-9月25日完成。 基础开挖计划11月5-11月15日完成。 管沟基础计划11月20日-11月30日完成。 管沟主体计划12月1日-12月25日完成。人员配备情况:拟投入本工程主要人员配备表序号职务配备备 注1现场技术负责人1人2技术人员2人3机械操作人员20人4电工、维修人员3人5钢筋工12人6木工10人7架子工8人8砼工8人9杂工3人合计67人机械设备配备情况:项次机

6、械名称规格型号单位计划数量1发电机250KW台12装载车ZL50B台53砼运输车台24混凝土输送泵>60m3/h台15挖掘机1 m3台46长臂挖机0.8 m3台17运土车台5安全目标杜绝较大及以上责任伤亡事故;杜绝较大责任交通事故、较大火灾和特种设备事故;遏制“三违”行为和一般事故。文明施工目标施工现场按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标准DBJ13-81-2006、建筑安全文明工地文件选编(福建省建设厅)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规定开展施工标准化活动,统一规划,统筹部署,协调安排;封闭施工,铭牌标识,场区整洁;搞好地方关系;做到文明施工的“两通三无五必须”行业标准。环境保护目标按照国家和地方

7、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进行施工,并在本工程按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10796-2006)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增强事故预防,确保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以下范围:生产生活用水排放符合环保部门规定和合同要求。施工噪声控制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6)标准,并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施工噪声需达标。现场各类环境事故为零(无危险品失控引起的各类环境事故、台风引起的各类环境事故、火灾、水灾等)。3.2施工安排综合管沟根据实际情况安排1个作业队施工。3.2.1.箱涵与电力管沟平面位置布置图3.2.2施工工艺流程图:3.3施工方法由于

8、地下水水位较高,经开挖探坑发现地下水位标高为+3.4m,而箱涵基坑底标高为-2.4m,电力管沟沟底标高为-5.6m,原地面标高在+5.4m,至管沟底开挖深度达到到11.1m。水下开挖高度在9.1m,涵洞施工前完成该区域的止水及降水工作。本段电力综合管沟基坑开挖前只需排除坑内少量积水即可施工。电力管沟沟底设计标高位于涵底标高以下3.2m处,电力综合管沟开挖前,采用拉森型钢板桩在管沟区域进行封闭围护,进行围护内换填砂,换填深度达3.5m,随后进行综合管沟底高压旋喷桩施工,确保沟底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同时还可加固土体,防止塌方,以上工作完成方可进行管沟基坑开挖作业,现开挖前准备工作均已完成。3.4基

9、坑开挖本管沟位于现有公路右侧吹填造地上,地势平坦,系近期吹填而形成场地,原为海滩,现地面高程约为5.6m6.5m,经前期施工处理,已完成原地面至箱涵涵底范围内开挖工作,开挖流程: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作业,先按涵洞基坑开挖断面将涵洞基坑开挖完成后进行电力管沟施工,电力管沟支护采用拉森型钢板桩,在涵洞底坑开挖完成后,插打钢板桩,并对管沟底淤泥进行加固,加固完成后进行电力管沟位置的沟槽开挖,计划安排2台挖机从基坑大里程侧向小里程侧开挖的方式进行,开挖出土采用挖机在涵洞基坑底进行接力运送至涵洞小里程侧,将渣土翻出基坑,采用装载机及翻斗车运出施工场地,挖土要遵循“横向分段、竖向分层先支后挖”的原则

10、进行。详见下图:第一阶段开挖:第二阶段开挖:当挖至高于设计0.3米时,用人工配合继续开挖修整成型。铺底时再突击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砂碎垫层施工,随后立即浇筑基础。施工工艺流程为:1、先进行涵洞底坑开挖,开挖时应按设计的开口线进行放样,并按坡比开挖至涵洞底。2、段在开挖至涵洞底后,将第七节至出口挡墙位置清平至-2.3m,并在涵洞小里侧修筑一条可供机械进出的便道。3、将电力管沟位置淤泥清理至-4m,进行换砂至-3m,安排高压旋喷桩机械进入场地内,进行电力管沟底部淤泥加固处理,并等强。4、钢板桩及施工机械运至涵洞底,存放至第6节基础处,并施打钢板桩。5、在高压旋喷桩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基槽开挖,基槽底

11、标高为-5.9。出土路线如上平面图所示,开挖断面具体如下图所示: 基坑开挖退土方式:基坑挖土采用3台挖掘机由下向上依次翻运,最后由坡顶的土方车运输并弃土。以下为涵洞施工时退土线路,电力管沟可采纳其相同方式。电力管沟横断面图 基底在开挖中如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须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处理措施,报业主和设计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为缩短基坑暴露时间,要预计基坑成型的时间且提前通知监理工程师,在基坑达到设计要求后立即进行检查,发现与设计不符时应上报监理及设计进行确认。基底经监理工程师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并签定隐蔽检查证后立即浇筑基础。3.5高压旋喷桩施工电力管沟沟底高压旋喷桩采用二重管法高压旋喷桩,桩径70

12、0mm,桩底标高初步确定为12m,实际施工中以持力层为主要依据,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每米水泥用量为250kg,水灰比为1:11:1.5,高压旋喷桩桩顶铺筑50cm厚碎石垫层,垫层上下各铺一层土工格栅,并满足搭接长度。详细布置见下图:高压旋喷桩平面布置图3.5.1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后,对桩机进行调平、对中,调整桩机的垂直度,保证钻杆应与桩位一致,偏差应在10mm以内,钻孔垂直度误差小于0.3%;钻孔前应调试空压机、泥浆泵,使设备运转正常;校验钻杆长度,并用红油漆在钻塔旁标注深度线,保证孔底标高满足设计深度。 3.5.2引孔钻进 钻机施工前,应首先在地面进行试喷,在钻孔机械试运转正常后

13、,开始引孔钻进。钻孔过程中要详细记录好钻杆节数,保证钻孔深度的准确。 3.5.3插入注浆管 在插管过程中,为防止泥砂堵塞喷嘴,要边射水边插管,水压不得超过1Mpa,以免压力过高,将孔壁射穿,高压水喷嘴要用塑料布包裹,以防泥土进入管内。 3.5.4旋喷提升 当喷射注浆管插入设计深度后,接通泥浆泵,然后由下向上旋喷,同时将泥浆清理排出。喷射时,先应达到预定的喷射压力、喷浆后再逐渐提升旋喷管,以防扭断旋喷管。为保证桩底端的质量,喷嘴下沉到设计深度时,在原位置旋转10秒钟左右,待孔口冒浆正常后再旋喷提升。钻杆的旋转和提升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钻机发生故障,应停止提升钻杆和旋转,以防断桩,并立即检修排除

14、故障,为提高桩底端质量,在桩底部1.0m范围内应适当增加钻杆喷浆旋喷时间。在旋喷提升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土层,调整旋喷参数。3.6.钢板桩施工 拉森钢板桩的参数本工程投入的拉森钢板桩采用型拉森钢板桩,宽400mm,高130mm,厚12.5mm,理论重量61 Kg/m,要求拉森钢板桩无穿孔,修边调直后方可使用。拉森钢板桩之间用400*400H型钢围檩进行连接,围檩与每根拉森钢板桩之间空隙用C20砼灌缝。转角需设置专用构件,采用406×10钢管进行内支撑,内支撑水平间距为3.0m,管沟主体施工时需调整对撑间距并及时回顶。具体布置见下图。拉森钢板桩及横向钢管支撑平面布置图A大样图高压旋喷桩

15、加密断面图 钢板桩的选用与验收标准:钢板桩基本使用新的,逐根进行检查,检查锁口和桩身的平整度。对于锁口已打坏且无法修正的、桩身扭曲变形的应弃之不用。钢板桩运到现场后的验收标准:高度允许偏差±8mm;宽度绝对偏差+10mm;弯曲和挠度用2m长锁口榉板顺利通过全长挠度1%;桩端平面应平整;钢板背面及锁口应光滑无阻。 打桩机械设备的选择采用履带式打拔机,稳定性好,行走方便,便于每根桩校正,桩锤采用45千瓦振动锤,以振动体上下振动而使板桩沉入,贯入效果好。 拉森桩的打设 打设前的准备工作:a.钢板桩的准备桩打入前应将桩尖处的凹槽底口封闭,避免泥土挤入。钢板桩堆放场地要平整坚实,底层垫枕木,堆

16、高不超过5层。b.围檩支架安装为保护钢板桩垂直打入后板桩墙面平直,打设方法选用屏风法施工。采用单层围檩,H型钢制作,每1020块钢板桩组成一个施工段,对每一个施工段,先将其两端12根钢板桩打入,严格控制其垂直度,用电焊固定在围檩上,然后从一端开始逐根插打,为防治打入时钢板桩扭转,造成钢板桩前的锁口,或者在钢板桩与围檩之间的两边空隙内设一只定榫滑轮支架,阻止板桩下沉中的转动。 钢板桩打设:用打桩机将钢板桩放至插桩位置,插桩时锁口对准。每一流水段落的第一根钢板桩作为定位桩,应先沿钢板桩的行进方向反向倾斜8度左右,再开动振动锤,利用振动力把桩沉至离地面1m左右停止。(防止施打第二根桩时因磨擦过剧而把

17、第一根桩带入土中)。然后吊第二根、第三根逐步插打。为防止打桩时把相邻的已打桩标高的桩因摩擦作用而带入土中,要求每打好一根桩就要在顶部用电焊与相邻的桩相固定,连接成一片,加大抗摩擦力。为保证桩的垂直度,用全站仪加以控制。为防止锁口中心线位移,可在打桩行进方向的钢板桩锁口处设卡板,阻止板桩位移,同时在围檩上预先标出每块钢板桩位置,以便随时检查纠正。打桩开始第一、二根钢板桩的打设位置和方向要精确,使起导向样板的作用,故每入土1m测量一次。钢板桩打入时如出现倾斜和锁口结合部有空隙,到最后封闭时有偏差,可用轴线修正法修正,如发现过大倾斜时,要用钢丝绳拉住桩身,边拉边打逐步纠正。 施工要点及质量保证措施施

18、工前,必须对场地标高进行复测,施工时用水准仪测量,确保板桩桩顶的标高准确。在打桩就位后,校正桩架的垂直度,确保板桩垂直,并确保板桩之间较好地咬合。特别要注意基坑围护形状的不规则,对桩间的就位更应准确。板桩打好后,及时固定,以防止板桩移位。3.7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到第一道支撑设计标高时架设支撑,保证基坑正常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的受力符合设计。为确保围檩与水平支撑之间有足够紧,在安装水平支撑时,在水平支撑与钢围檩之间插入钢楔,钢楔与水平支撑和钢围檩之间焊接。同时采用两根角钢分别与钢围檩和水平支撑焊接,防止施工过程中,因围护结构发生位移,导致水平支撑坠落。支撑的水平间距为3m,高度约在钢板桩往下0.51

19、.0m,土方开挖时先开挖至第一道围檩标高下方50cm处,焊接围檩托架,然后安装围檩。围檩安装完毕后,先安装水平支撑,然后再开挖土方。为防止槽底积水浸泡基槽,当挖土至设计标高后后利用基坑底部两侧 800mm×800mm的集水沟采用水泵进行强排。在沟槽挖土过程中,应与支撑相配合,挖土后须及时支撑,防止槽壁失稳而导致沟槽坍塌。支撑拆除及拉森钢板桩拔桩施工在综合管沟主体施工完毕后进行基坑回填,待基坑回填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支撑与围檩。支撑与围檩拆除后进行拔桩施工。详细步骤见下图打桩记录是制定拔桩的重要资料,一般打入不难,拔桩也不难。由于在打桩前已调直好板桩,锁口除锈上油封底,桩土之间的阻

20、力已经改善,同时在打桩时遇到阻力大贯入度小的地方不硬打;而且在运用过程中监测加固防止变形;在拔桩前回填土已使板桩前后土压力基本平衡。经验证明只要做好上述四方面的工作一般采用静力拔桩是可行的。如果遇到静力难拔时,可辅之以振动助拔。3.8浇筑砼垫层在砂碎层施工完成后,对砂碎层进行平整压实,后浇筑10cm厚C15砼垫层,每隔15米或地基土质变化处必须在板接缝处设一道沉降缝,缝宽1-2cm,沉降缝平行路中线布设,垫层每段砼一次浇筑完成,不留施工缝。3.9基础施工基础模板采用木胶板。模板背楞布置形式为60cm×60cm网格,两侧模板采用对拉螺栓对拉。模板板面均匀涂抹脱模剂。在模板接缝处贴双面胶

21、带,防止漏浆。施工缝设在沉降逢处,沿管沟身长度方向每15米设置一道,在地质变化处也应设置沉降缝,两边竖直、平整,上下贯通。基础采用C35混凝土现浇,砼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运输车运至现场,砼泵送入模。浇筑前检查混凝土坍落度、均匀性等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混凝土振捣充分密实为止。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进行基础模型拆除和墙身模型安装。3.10主体浇筑管沟墙身砼用料要求同基础砼。涵洞墙身采用搭支架、支模板现浇施工。模板采用竹胶板配合方木的方划进行,坚向采用5*10小方木作为加劲肋,间距为35cm,横向采用10*15方木作为背带,间距1.2m。同时为了对拉方便,采用48

22、×3.5钢管作为背楞,竖向间距70cm,横向每70 cm设一道对拉螺栓,模板外设立支撑加固。混凝土浇注前应对模板内进行检查,如有杂物、积水应及时清理干净。模板缝隙用橡胶密封条堵塞严密,在用腻子灰修补刮平。模板安装完毕后,为保证位置正确,必须对其平面位置、平整度、垂直度、顶部标高进行检查。支模时,必须严格检查其位置的准确性和垂直度各部尺寸规格,校验无误后,支撑牢固,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字确认后。顶板采用满堂支架方式进行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具体布置形式为:横向间距为120cm、纵向间距为120cm、竖向间距均为120cm;支架上端设置顶托,下端设置底托,用来调节支架高度。顶托横向设置10cm

23、×15cm的大方木,间距120cm,大方木上横向设置10cm×10cm小方木,方木间距离30cm,模板采用竹胶板。为消除剪力支架设置剪力撑,剪力撑沿横向每5m设置一道,纵向在支架两侧通长设置外以利于支架整体稳定。涵洞每隔15米或地基土质变化处或填挖交界处必须在板接缝处设一道沉降缝与基础对应位置,缝宽1-2cm,沉降缝平行路中线布设,在每浇筑一层之后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填塞。对砼的搅拌、浇筑、拆模、养生均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支架计算见附件)3.11钢筋施工钢筋绑扎前,提前将各种箍筋预先弯曲成型,人工抬管沟位置进行绑扎,这样可以缩短钢筋加工的工期,从而加快施工进度。 钢筋加

24、工 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和复试报告。钢筋表面洁净,不得有锈皮、油渍、油漆等污垢。钢筋加工在加工平台上按照设计图纸尺寸放大样加工。 钢筋必须顺直,调直后表面伤痕及锈蚀不使钢筋截面积减少。钢筋弯曲成型后,表面不得有裂纹、鳞落式断裂等现象。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钢筋加工允许偏差(mm)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查方法1冷拉率不大于规范规定每件(每一类型抽查10%且不少于5件)1钢尺检查2受力钢筋顺长度+5,-103弯起钢筋弯起点位置±20弯起高度0,-104钢筋总长+5,-105箍筋尺寸0,-522 主筋焊接采用电弧焊接钢筋,接头机械性能与允许偏差应附合要求。电弧焊接钢筋接头机械性能与允

25、许偏差见下表。电弧焊接钢筋接头机械性能与允许偏差(mm)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抗拉强度符合原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每批抽查3件1按照金属拉伸试验方法规定执行2帮条沿接头中心线的纵向偏移0.3d每批抽查10%且不少于10件2焊接工具尺和钢尺检查3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弯折304接头处钢筋轴线偏移0.15焊缝厚度0.05d,06焊缝宽度+0.1d,07焊缝长度-0.3d8横向咬边深度0.5注: 1、表中d为钢筋直径;2、以300个同类型接头(同钢筋级别、同接头型式)为一批,不足300个接头时按一批计算;3、单面焊焊缝长度查一点。 钢筋的成型与安装 受力筋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只准有一个接

26、头。同一截面指30d(d为钢筋直径)区域内,且不得小于500mm。 钢筋接头与钢筋弯起处相距不小于10倍主筋直径,也不能位于最大弯矩处。 钢筋接头设置在钢筋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必须符合下列规定:A电弧焊接的接头可不受限制,但接头必须错开。B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超过25%;在受压区不超过50%。C钢筋接头必须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不小于10d。注:两钢筋接头相距在30d以内,或两焊接接头相距在50cm以内,或两绑扎接头的中距在绑扎长度以内,均视为同一截面,并不小于50cm。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截

27、面”内同一根钢筋上接头不超过1个。D 当施工中分不清受拉区或受压区时,接头设置符合受拉区的规定。 钢筋绑扎应考虑到两次浇筑混凝土,第一次浇筑在基础倒角以上。 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钢筋安装允许偏差(mm)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受力钢筋间距两排以上排距±5每构件2个断面、用尺量同排梁±102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0,-20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3钢筋骨架尺寸长±10按骨架总数的30%抽查高、宽或直径±54弯起钢筋位置±20每骨架抽查30%5保护层厚度±5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制成的钢筋骨架应有足够的刚度,无论是吊运安装还

28、是混凝土灌注,都不能产生变形、移位、松散现象。单片平面骨架片的拼装焊接要在牢固的工作台上进行。为了防止或减少焊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翘曲变形和收缩应力,要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措施。对于长度在18米以上的纵向骨架,将骨架断开时接头设在没有斜筋的地方,且各断面接头满足桥规要求(同一断面接头数不大于骨架筋数的1/2,相邻纵向接头距离大于50cm)。钢筋采用双面焊缝。为了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砼的外观质量,底板和翼板必须采用半球型垫块或塑料垫块,垫块在垫放时要安放整齐,注意垫块厚度,不能乱放。四、工期保证措施4.1保证工期的组织与管理措施为加快本段施工进度,按期完成施工任务,采取如下保证措施:组建精干高效的

29、管理班子,并抽调具有丰富涵洞经验的技术人员参加本工程的施工。运用科学的方法,高效的管理,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及时调整各项工程的计划进度及劳动力、机械、材料、确保工程按时完工。(3)根据施工情况变化,不断进行设计、优化,使工序衔接,劳动力组织、机具设备、工期安排等更趋合理和完善。(4)强化施工管理,严明劳动纪律,对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优化组合,使作业专业化、正规化。(5)实行内部经济承包责任制,既重包又重管,使责任和效益挂钩,个人利益和完成工作量挂钩,做到多劳多得,调动单位、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6)根据当地气象,水文资料,有预见性地调整各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并做好预防工作,使工程能有序和不间断

30、的进行。(7)切实做到加强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修工作,配齐维修人员,备足常用配件,确保机械正常运转,对主要工序要储备一定的备用机械。(8)根据工程需要,配备充足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并采用各项措施,提高劳动者技术素质和工作效率。4.2降低气候因素对工期影响的措施雨季施工主要要以预防为主,采用行之有效的防雨和防洪措施,确保雨季正常地进行生产,不受季节性气候的影响。4.2.1 应做好施工准备工作a、施工场地的排水,对施工现场及构件生产基地应根据地形,对场地排水系统进行疏通,以保证水流畅通,不积水、并防止四邻地区地面水倒流进入场内。b、施工场地道路:加强维护,道路两旁要作好排水沟,保证雨期通行畅通。4

31、.2.2其次作好机电设备及材料的防护工作。a、机电设备:机电设备的电闸箱要采取防雨、防潮等措施,并应安装接地保护装置。b、原材料及半成品的保护:对钢结构、木材、水泥等以及怕雨淋的材料要采取防雨措施,可放入棚内或屋内,垫高码放并要通风良好。4.2.3基础工程的雨季施工砼在雨季施工中塌落度偏大,影响砼质量,为保证砼的质量,采用以下措施:a、砼开盘前根据砼含水率调整施工配合比,适当减少加水量。b、现场要有足够的覆盖材料,要保证浇灌砼不被雨水冲刷,喷脱模剂的模板不被雨水冲掉。五、质量保证措施主要保证措施如下:(1)针对本项工程,将严格按照跟踪检测、复检、抽检三个等级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行之有效的全面质量

32、监控。(2)、建立从项目队长、各部门负责人到操作工人的岗位质量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职责,管生产必须管质量,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实行优质优价政策,将经济效益与质量挂钩。(3)强化质量意识、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管理措施。a、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深刻领会本工程的设计标准和施工工艺的特点,使职工认识到质量工作与企业、个人利益的关系,把质量工作贯穿到施工的全过程中,深入到企业的每个人,形成道道工序齐抓共管,上下自律,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b、确立技术负责制,项目总工程师主管施工技术。坚持质量双检制、隐藏工程签证制、质量挂牌、质量讲评、质量事故分析等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制度,对作业人员

33、坚持进行定期质量教育和考核。c、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查组织机构,全力支持和充分发挥质检机构和人员的作用。d、建立质量奖罚制度,实行重奖重罚,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4)采用科学先进的试验检测、监控手段,组织高质量监控机构、设立专职人员。试验、检测、监控工作是控制工程质量的核心,评价工程质量的手段。必须从检测方法、监测设备、人员素质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为各项工序的施工提供科学准确的施工参数和数据,不断改进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确保质量目标全面实现。a、在项目队建立试验室,配备满足本工程需要的工程监测、检测和试验仪器设备。b、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强化监测试验工作管理。健全检测试验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台帐

34、并设专人管理。执行按周期检定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定,到期未检定的不准投入使用。c、加强文件和资料的管理,设专人负责。坚持对检测试验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教育,提高职业道德和业务技术水平。(5)强化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a、对施工的每道工序必须要有施工技术交底书。对施工草图、钢筋表、铁件加工单等,都必须复核无误后再下发。b、在施工全过程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贯彻执行施工质量保证措施,认真做好施工原始记录和质量评定资料的签认整理,归档工作,完善质量责任追踪档案。c、贯彻质量样板制、三检制。坚持砼开盘申请制。d、严格质量检查制度,各级质量监察人员,要深入现场做好检查工作。监测检查工作,以专职为主,

35、群专结合,确保工程质量符合“验标”规定。e、施工负责人亲自抓施工质量,抓技术交底工作,积极组织职工学习有关质量工作规程,确保工作质量。f、做好分部分项工程评定工作。每道工序要先自检,然后由公司质检人员检查验收,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隐蔽工程要事先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再进行施工。g、在施工中,对每道工序,每个工种,每个操作工人,作到质量工作“三个落实”即: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每个操作人员,明确操作要点及质量要求。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必须随时检查指导施工,制订工序流程图,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关键点,进行连续监控,对比分析质量偏差,及时纠正质量问题,把质量隐

36、患消灭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施工结束后,要及时组织质量检查评比,进行工序交接,上道工序质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得开始,并根据检查结果对施工班组及操作人员进行相应奖罚,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h、认真做好检查评定的签证工作,做好各项试验资料的处理。(6)严把原材料采购、进场、使用的检验关。以试验室为中心,通过试验检测使进入工地的材料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所有厂制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必要的检验、化验单据,否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每批进场的砂石料、水泥、片石等主要材料,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供供货附件,明确生产厂家,材料品种、型号、规格、数量,出厂日期及出厂合格证、检验、化验单据等,并按施工规范和材料使用要

37、求,分项进行抽样检查试验,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作为确定使用依据。六、安全保证措施具体的安全保证措施如下:1、基坑施工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组织施工。2、基坑施工前,必须掌握场地的工作环境,如了解建筑地块及其附近的地下管线、地下埋设物的位置、深度等。3、雨期深基坑施工中,必须注意排除地面雨水,防止倒流入基坑,同时注意雨水的渗入,土体强度降低,土压力加大造成基坑边坡坍塌事故。4、基坑内必须设置明沟和集水井,以排除暴雨突然而来的明水。5、严禁在边坡或基坑四周超载堆积材料、设备以及在高边坡危险地带搭建工棚。6、施工道路与基坑边的距离应满足要求,以免对坑壁产生扰动。7、深基坑四

38、周必须设置两道1.2m高的防护围栏,防护围栏应牢固可靠,底部一道应设置踢脚板,以防落物伤人。8、基坑作业时,必须合理设置上下行人扶梯或其他形式通道,扶梯结构牢固,确保人员上下方便。9、基坑内照明必须使用36v以下安全电压,线路架设符合施工用电规范要求。10、土方开挖过程中,若基坑变形突然加大,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及时回填,也可以在其背后进行挖土卸荷,以保证基坑边坡的稳定。11、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建立安全保证体系,使安全管理制度化,教育经常化。12、在安排、检查、落实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兼顾和保证安全工作,把安全贯穿于施工全过程。13、坚持定期的安全教育、讲话和检查制度,设立安全

39、监督岗,支持和发挥群专安全人员的作用。14、从事高空作业的技术工人,上岗前要进行身体检查和技术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并按有关的安全操作要求进行作业。15、用电线路架设应符合规定要求,配电箱和闸刀盒应上锁,室外配电箱和闸刀盒应有良好的防护措施。16、加强运输及施工车辆的管理,经常检查其车辆,严格禁止带病作业。17、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18、基坑监测要求及监测内容(1)基坑周边沉降及位移监测监测点和控制点均采用钢筋水泥制作,设置稳固,点位设置在基坑四周开挖线以外2m位置,每隔15m设置一个点位。采用全站仪观测水平位移,采用精密水准仪观测垂直位移。基坑开挖期间每开挖一层观测2次或每天观测2次,

40、时间为上午开工前,下午收工后。(2)观测标准本基坑支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允许值,基坑按安全等级二级考虑,最大水平位移允许值为40mm。各项监测项目在基坑支护施工前应测得稳定的初始值,且不少于2次。基坑监测完成时间为回填到标高+1m,从基坑开挖到底面后到基坑回填到标高+1m这段时间的观测间隔时间为2天。监测数值表监测项目警戒值控制值危险值土体沉降35mm40mm50mm七、应急救援预案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发生事故时应遵循“保护人员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的蔓延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达到控制事故,有效地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扩大。 2、

41、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组织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特制定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下图: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辩识、评价编制应急预案成立抢险领导小组组建抢险队、救护车配备应急物资、设备应急知识教育培训定期评审实施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修订未发生发生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图3、明挖深基坑开挖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应急措施。 危险因素:(1)、违规违章作业、安全防护措施缺陷,基坑发生坍塌滑坡。(2)、支护桩侧向位移(3)、受到应力的影

42、响基坑坑底隆起。(4)、地质复杂发生涌砂涌水。(5)、帷幕桩渗水与漏水事故(6)、高空坠物 (一) 基坑坍塌滑坡(1)、预防措施 严格按设计文件和技术交底施工、严格控制基坑开挖坡度。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基坑停工较长时间,应在平台、基坑边和坡脚设置排水明沟和积水坑,并派专人抽水值班,并对基坑边坡面进行喷射素砼保护。 在进度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少开工作面的形式,避免暴露太多的基坑工作面。 坡顶严禁堆积荷载, 基坑四周设置砖砌或砼排水沟;分层开挖,层间设台阶,每层开挖边坡坡率根据地质情况按规定放坡,必要时坡面喷射砼保证稳定。开挖期间加强监测频率,对监测报表中的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总结。(2)、应急措

43、施: 出现险情时,现场人员从安全通道有序疏散,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的人员进行疏散。在具备条件和不危及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补强支撑,并对坡脚处进行土方回填。尽量减少动载、进行坡顶卸载。杜绝任何流入基坑边坡内的水源。 (二)支护桩侧向位移(1)、安全预防措施。 基坑开挖过程中,先打支护桩,后进行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设计深度。 在基坑开挖期间要加强对支护桩的观察、每班要有专人巡察当发现支护桩位移超过限值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开挖期间加强监测频率,对监测报表中的数据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应急措施: 出现险情时,现场人员立即从安全通道有序疏散,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便道阻断通行。 在失

44、稳的钢支护前加打钢板桩,或进行卸载,以保证基坑安全。(三)基坑坑底隆起(1)、安全预防措施 基坑开挖过程中加强基底隆起监测,对监测报表中的数据要进行认真的分析。 地基加固、周边设降水井降水等措施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基坑周边防止过多的超载。 开挖前对围护质量摸底、祥查,对可能会发生渗漏的部位进行注浆封堵处理。(2)、应急措施: 立即疏散险情现场作业人员,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单位或住宅内的人员进行疏散。 发现坑底隆起迹象,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应立即加设基坑外沉降监测点。 回填注浆或回填土,直至基坑外沉降趋势收敛方可停止回灌和回填。(四) 涌砂涌水(1)、安全预防措施 开挖过程中对围护结构桩间等

45、薄弱部位设专人监视。 若发现出现少量渗漏,应及时处理,先堵漏后开挖,防止渗漏点扩大。 加强量控监测、对量测数据进行审查对比,密切关注围桩的变形情况。 监测信息围护结构变形超过允许范围时,必须立即加密支撑,防止变形进一步扩大,遇薄弱环节错位开裂,出现渗水通道时,及时处理。 (2)应急措施: 立即疏散险情现场作业人员,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人员进行疏散。 在涌砂处打设42 注浆孔注浆加固;在涌水处采用M10浆砌片石围堰,边用抽水机将突水排出,然后回填干砌片石,注浆加固。(五)高空坠物1、 作好基坑四周围闭工作,在基坑坡顶和基坑边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护栏安全网;2、 为防止地面杂物吊入基坑,在基坑周边

46、护栏下缘设置踢脚板。3、应急救援组织架构(1)、应急救援领导组:组 长:尚武孝 电话:副组长:杨光应 电话:组 员:邓良皓 刘磊 李晶晶 张国晶(2)、应急救援领导组职责应急救援协调领导组是项目部的非常设机构。负责本标段施工范围内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布置、实施和监督协调工作。及时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及善后处理,按照国家、行业和公司、指挥部等上级有关规定参与对事故的调查处理。(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共设应急救援办公室、安全保卫组、事故救援组、医疗救援组、后勤保障组、专家技术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处理组等八个专业处置组。(4)、各救缓组职责:应急救援办公室 负责人:邓

47、良皓 值班电话:主要职责:负责“预案”日常的管理工作,负责重大事故的报告,通知指挥组全体成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在实施应急救援任务时与其他处置组协调工作,按照经理的命令调动抢险队伍,机械物资及时到位,实施抢险救援工作。事故救援组 负责人:李新堂主要职责:根据专家技术组的技术建议和事故现场情况制定方案,按照方案迅速组织抢险力量进行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组 负责人:张国晶 电话:主要职责:组织医护人员迅速展开对伤员的急救,有必要时应立即与120急救中心联系,请求增援,并派人在路口等候指引。4、事故报告(1)、事故报告原则应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上报重大事故情况。(2)、紧急通讯联络紧急报警电话 110 紧急救援消防电话 119急救中心电话 120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电话 122天气预报电话 12121(3)、事故报告程序发生上述事故后现场施工员应立即向工区负责人汇报,工区负责人接到报告的同时向应急救援协调领导组办公室报告,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并随时报告后续情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要求与110、119、120、122以及其他相关救援电话联系增援。(4)、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接报后应立即报告应急救领导组组长,组长接报后根据报告的情况判断事故的级别下达启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