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2019学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3分)小聪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3.35cm、3.36cm、3.37cm、3.40cm,则测量结果应记作()A3.38 cmB3.36cmC3.37 cmD3.35cm2(3分)俗话说,响鼓也要重锤敲,重锤敲改变的是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频率D音调3(3分)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秋天,草叶上出现露珠B冬天,窗玻璃出现冰花C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D冬天,树枝上的雾凇4(3分)下列光现象与彩虹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水中“倒影”B水中筷子变弯C
2、 后视镜中的景物D 凿壁偷光5(3分)如图所示,在暗室里,将一个小平面镜放在一张白纸上(镜面向上),用手电筒正对着镜面照射,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6(3分)如图所示,一束与水平方向成400角的入射光由空气射入水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的光斑的移动方向()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移动D无法判断7(3分)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到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传播一定需要介质B红外线能使荧光材料发光C医院经常使用红外线灯灭菌消毒D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
3、工作的8(3分)透镜对光具有发散或会聚作用,下面有关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9(3分)如图,是利用相同焦距的照相机先后拍摄的同一蝴蝶的两幅照片,要拍摄到清晰的乙照片,关于物距和像距的调节()A物距减小,像距减小B物距减小,像距变大C物距增大,像距减小D物距不变,像距变大10(3分)如图是天文爱好者所使用的望远镜,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镜是目镜,B镜是物镜B太空中的星体通过A镜成的是虚像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D通过目镜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11(3分)以下四种成像情景中,其中成实像的是()A王亚平在悬浮水球中的像B通过潜望镜看到的景物C岸上观察者眼中的“鱼”D用放大镜看到
4、的蜜蜂像12(3分)要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的左盘上认真测量B测一枚大头针和一个小铁块的总质量,然后减去铁块的质量C测出100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再除以100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13(3分)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密度变小B橡皮用去一半,质量变小,密度变小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质量减半,密度不变D把铁丝烧红,质量不变,密度变小14(3分)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3:1,质量之比1:4,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A3:4B1:12C4:3D12:115(3分)小聪同学尝试估测了与自己身体相关的一些物理量,其中不合理的是()
5、A质量约为50kgB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g/cm3C感觉舒适房间的温度约是23D步行速度约为1.1km/h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6(2分)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人耳中;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17(2分)如图所示,湖水水深5m,一只白鹭离水面1m高度正平行于水面飞行,其美丽的倒影映入水中。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倒影距离水面 m。18(2分)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 侧(选填“左”或“右”),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光
6、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 。19(2分)白光是 色光(选填“单”或“复”),如图,将红、 、绿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20(2分)炎热夏天,小聪坐在打开空调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挡风玻璃的 侧上常会蒙上一层水雾(选填“内”、“外”“内外两”),水雾是由于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21(2分)当前,中学生由于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导致近视率升高。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视网膜 (选填“前方”或“后方”),需要佩戴 矫正。22(2分)早在古代人们就会使用冰透镜取火,他们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的 作用,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 处。2
7、3(2分)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密度甲 乙(选填“”、“”或“”),其中甲的密度是 g/cm3。24(2分)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会冻裂,是由于水管中的水结冰时,密度 ,体积 所导致的(选填“不变”、“减小”或“增大”)。25(2分)由于气体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选填“减小”或“增大”),房间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 面(选填“上”或“下”)。三、作图题(每个2分,共4分)26(2分)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27(2分)如图所示,请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适
8、当类型的透镜。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9分)28(6分)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璃璃板、刻度尺等器材做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此外,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能够确定A蜡烛像的 。(2)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中成的像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转换法”或“等效替代法”)。(3)小明将点燃的蜡烛A竖直放在薄玻璃板的一侧,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
9、在玻璃板另一侧的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4)移去蜡烛B,在其所在的位置放置一光屏,直接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蜡烛的像是 像。29(7分)小聪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能使像始终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图示中像的位置偏高,在保证蜡烛和光屏的高度不变的情况下,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移。实验序号物距u/cm焦距f/cm像距v/cm16089.22101231215(2)小聪将蜡烛放到距离凸透镜30cm的位置,在光屏上成了一个
10、与物等大的像,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若将蜡烛放置到距离凸透镜12cm处,小聪应该在透镜的 侧才能观察到清晰的像(选填“左”或“右”)。(3)实验完毕,小聪想探究摄影记者常换长短筒镜头的原理: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 (选填“大”或“小”);像就越 (选填“大”或“小”);图2是小聪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对着某景点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甲和乙,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照片甲是用镜头 (选填“丙”或“丁”)拍摄的。30(6分)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
11、放在水平台面上,把 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2)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及杯内液体的总质量为 g;(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甲、乙、丙三位同学不同的读数方法:其中正确是 同学,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106g;(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液体的密度为 kg/m3。五、计算题(每题6分,
12、共12分)31(6分)小刚从家中出发到学校后,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1)小刚在OA和AB两个阶段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哪个阶段是步行的?(2)小刚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2(6分)质量为232g的铜铝合金球,其中含铝54g,铜的密度为8.9g/cm3,铝的密度为2.7g/cm3求(1)其中所含铜的体积(2)合金球的密度2018-2019学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3分)小聪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3.35cm、3.36c
13、m、3.37cm、3.40cm,则测量结果应记作()A3.38 cmB3.36cmC3.37 cmD3.35cm【分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题目中测量了物体的长度四次,计算出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解答】解:在四次测量的数据中,3.40cm记录的数与其他三次差别太大,故3.40cm记录错误,故应去掉;物体的长度为L3.36cm。故选:B。【点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时,最终结果要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有效数字,以保证相同的准确程度。2(3分)俗话说,响鼓也要重锤敲,重锤敲改变的是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频率D音调【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体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
14、,即我们常说的声音的大小,它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平时学习中要熟练掌握这部分的内容,做到熟能生巧。3(3分)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秋天,草叶上出现露珠B冬天,窗玻璃出现冰花C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D冬天,树枝上的雾凇【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
15、汽化、升华。【解答】解:A、秋天,小草上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要放热,故A错误;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B错误;C、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是固态的冰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C正确;D、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汽态变水成固态冰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正确的判断物态变化,然后结合吸热和放热进行分析判断。4(3分)下列光现象与彩虹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水中“倒影”B水中筷子变弯C 后视镜中的景物D 凿壁偷光【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
16、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解答】解: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A、平静水面上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B、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线是从水中斜着射向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
17、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看时,看到的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形成的筷子的虚像,比筷子的实际位置较水面要浅些,所以感觉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断了,符合题意。C、后视镜中的景物,属于凸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D、凿壁偷光属于光的直线传播,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列举了四个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5(3分)如图所示,在暗室里,将一个小平面镜放在一张白纸上(镜面向上),用手电筒正对着镜面照射,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分
18、析】人看物体的条件是物体发出的光线或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进入眼睛的光越多,感觉越亮,进入的越少感觉越暗;平行光线射向平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平行射出,平行光线射向粗糙的反射面将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解答】解:在暗室里,当手电筒垂直照射白纸和平面镜,平面镜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垂直反射,从侧面看时,几乎没有光线进入人眼,人眼感觉平面镜是暗的;光线垂直照射到白纸上,白纸表面是粗糙的,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从侧面看时,有光线进入人眼,人眼感觉白纸是亮的。故只有B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故选:B。【点评】断物体亮暗的依据并不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而是进入人眼光线的多少,进入眼睛的
19、光线多感觉亮,进入眼睛的光线少感觉暗。6(3分)如图所示,一束与水平方向成400角的入射光由空气射入水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的光斑的移动方向()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移动D无法判断【分析】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不变时,折射角也不变,根据作图可以知道光斑移动方向。【解答】解:若杯中的水增多,如图所示:可见,当水增多时,液面升高,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也不变,光斑向右移动。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记住: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入射角不变,折射
20、角也不变。7(3分)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到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传播一定需要介质B红外线能使荧光材料发光C医院经常使用红外线灯灭菌消毒D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分析】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等;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紫外线的化学效应强,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能杀菌,制成灭菌灯;能促成维生素D的合成。【解答】解:A、紫外线和红外线都是光,光在真空中可以传播,传播速度为3×108m/s,不需要介质也能传播,故A错误;B、紫外线的化学效应强,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故B错误;C、医院经常使用紫外
21、线灯灭菌消毒,故C错误;D、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内容,是需要了解的,而且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8(3分)透镜对光具有发散或会聚作用,下面有关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分析】根据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凹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来分析此题。【解答】解:A
2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故A正确。B、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应平行于主光轴,故B错误。C、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应发散出去,而图中是会聚,故C错误。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透镜光路图的画法,理解三条特殊光线的内容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9(3分)如图,是利用相同焦距的照相机先后拍摄的同一蝴蝶的两幅照片,要拍摄到清晰的乙照片,关于物距和像距的调节()A物距减小,像距减小B物距减小,像距变大C物距增大,像距减小D物距不变,像距变大【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
23、成的。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解答】解:由图知,甲照片的像比乙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拍摄甲照片时,相机与蝴蝶的距离较大(物距较大),像距小;拍摄乙照片时,物距小,像距大;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照相机的制作原理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是一道基础性题目,只要搞清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掌握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便可以解决此题。10(3分)如图是天文爱好者所使用的望远镜,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镜是目镜,B镜是物镜B太空中的星体通过A镜成的是虚
24、像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D通过目镜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分析】望远镜望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解答】解:A、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靠近眼睛的是B目镜,靠近物体的A是物镜,故A错误;B、物镜的作用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故C错误;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望远镜的特点,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11(3分)以下四种成像情景中,其中成实像的是()A王亚平在悬浮水球中的像B通过潜
25、望镜看到的景物C岸上观察者眼中的“鱼”D用放大镜看到的蜜蜂像【分析】首先明确这四种事物的成像规律,才可做出判断,哪些是反射成像,哪些是折射成像。哪些成实像,哪些成虚像。【解答】解:A、王亚平在悬浮水球中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利用光的折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符合题意;B、潜望镜是两块平面镜,平面镜成虚像,通过潜望镜看到的景物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C、岸上观察者看到的鱼是由水中的鱼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是鱼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D、用放大镜看到的蜜蜂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利用光的折射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掌握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成像的大小、
26、虚实、倒正、原理等,进行对比归纳,记忆效果好。12(3分)要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的左盘上认真测量B测一枚大头针和一个小铁块的总质量,然后减去铁块的质量C测出100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再除以100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分析】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太小,甚至小于天平的分度值,无法直接称量,应该用累积法测多枚大头针的质量,除以总数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解答】解:取100枚大头针,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则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为m1。故选:C。【点评】测微小质量、微小长度一般用累积法,测曲线长度一般用化曲为直法、滚轮法,测硬币等圆的直径一般用平移法,在学习中要注意总结,
27、灵活选用特殊测量方法。13(3分)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密度变小B橡皮用去一半,质量变小,密度变小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质量减半,密度不变D把铁丝烧红,质量不变,密度变小【分析】(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质量、体积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密度太大的变化,只有气体在膨胀和被压缩时,密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解答】解:A、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尽管状态改变,但质量不变,密度变大,故A错误;B、橡皮用去
28、一半,物质总量减半,质量减半;物质种类、状态不变,所以密度不变,故B错误;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物质总量减半,质量减半;钢瓶容积不变,即氧气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减半,故C错误;D、把铁丝烧红,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铁丝受热体积膨胀,根据知 密度变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质量是物体属性和密度是物质特性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密度与物体的温度和状态有关。14(3分)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3:1,质量之比1:4,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A3:4B1:12C4:3D12:1【分析】已知质量之比和密度之比,可利用V求出体积之比。【解答】解:已知质量之比和密度之比,由可得体积之
29、比:××1:12。故选:B。【点评】本类型题考查密度公式的掌握情况,知道密度是物体的固有属性。15(3分)小聪同学尝试估测了与自己身体相关的一些物理量,其中不合理的是()A质量约为50kgB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g/cm3C感觉舒适房间的温度约是23D步行速度约为1.1km/h【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小聪的质量约50kg,符合实际,故A合理;B、小聪身体的密度与水接近,约1.0g/cm3,故B合理;C、小聪感觉舒适房间的温度
30、约是23,符合实际,故C合理;D、小聪步行的速度约1.1m/s,即4km/h左右,故D不合理;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6(2分)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中;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分析】(1)声音能够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2)减弱噪声的措施有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1)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通过空气传入学生的耳朵;(2)听力考试期间
31、,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种措施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空气;声源。【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以及噪声的控制,是一道基础题。17(2分)如图所示,湖水水深5m,一只白鹭离水面1m高度正平行于水面飞行,其美丽的倒影映入水中。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静止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倒影距离水面1m。【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解答】解:一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白鹭所成的像相对
32、于水面是对称的,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像与白鹭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故是静止的;已知白鹭离水面1m,因为白鹭到水面的距离等于“倒影”到水面的距离,即倒影距离水面也是1m。故答案为:静止;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难度不大,属于知识。18(2分)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左侧(选填“左”或“右”),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光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60°。【分析】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
33、反射角和折射角的概念: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解答】解:由图知:光线从左侧射向右侧,所以左侧光线是入射光线,右侧光线是折射光线;已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知,反射角也是60°;过入射点做法线(如下图),可以看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这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过程,即左侧是空气,右侧是玻璃。故答案为:左;6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应用。在此题中,关键搞清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并掌握入射
34、角、反射角、折射角的概念19(2分)白光是复色光(选填“单”或“复”),如图,将红、蓝、绿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分析】白光是复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都是单色光;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解答】解: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多种色光复合而成的,是复色光,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如图将红、绿、蓝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故答案为:复;蓝。【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色光的了解、光的三原色的了解与掌握,难度不大。20(2分)炎热夏天,小聪坐在打开空调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挡风玻璃的外侧上常会蒙上一层水雾(选填“内”、“外”“内外两”),水
35、雾是由于液化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分析】首先要知道液化的概念。物体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一个放热的过程,水蒸气遇冷的时候才会发生液化。【解答】解:小汽车开启空调,这样车内气温低于外界气温。则外面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前挡风玻璃会液化放热,成为小水珠附着在前挡风玻璃上,所以水雾应在玻璃的外侧。故答案为:外;液化。【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液化现象。通过分析实例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21(2分)当前,中学生由于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导致近视率升高。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视网膜前方(选填“前方”或“后方”),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分析】(1)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
36、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2)近视眼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解答】解:近视眼的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我们可用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使光线发散一些,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远处物体。故答案为:前方;凹透镜。【点评】本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本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能够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22(2分)早在古代人们就会使用冰透镜取火,他们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
37、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让太阳光正对凸透镜入射,光线将会聚在焦点处,焦点处温度升高,如果在焦点处放些易燃物质,易燃品就会燃烧起来。(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到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根据光路是可逆的进行判断。【解答】解:让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光线会聚焦点,从而使热量集中到焦点上。如果在焦点处放些易燃物质,易燃品就会燃烧起来,从而取火,正是利用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根据光路是可逆的,把光源放在焦点上,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平行射出。故答案为:会聚;焦点。【点评】此题考查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及其应用,难度不大,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光路是可逆的。23(2分
38、)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密度甲乙(选填“”、“”或“”),其中甲的密度是1.0g/cm3。【分析】(1)根据可知,体积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密度越大;(2)在图象中读出甲物质任意一组质量和体积,根据求出甲物质的密度。【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当甲乙两种物质体积相同时,甲物质的质量比乙物质的质量大,由可知,甲物质的质量大,密度就大;(2)由图象可知,当甲物质的m50g时,对应的体积V50cm3,所以甲物质的密度1.0g/cm3。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和计算,关键是根据图象得出相关的信息。24(2分)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
39、管会冻裂,是由于水管中的水结冰时,密度减小,体积增大所导致的(选填“不变”、“减小”或“增大”)。【分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水在04之间具有热缩冷胀的反常膨胀现象。【解答】解:冬天,自来水管中的水结冰时质量不变,密度减小,由公式知体积增大,将自来水管涨裂。故答案为:减小;增大。【点评】此题考查了水的反常膨胀现象及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25(2分)由于气体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选填“减小”或“增大”),房间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选填“上”或“下”)。【分析】热空气的密度小于冷空气,热空气比冷空气轻。轻者向上,重者向下。打开暖气后
40、,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房间的气温基本平衡。【解答】解:暖气片对空气进行加热时,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故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所以想要对整个房间加热,暖气片就要装在室内的下方。故答案为:减小;下。【点评】该题考查了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是一道科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好题。三、作图题(每个2分,共4分)26(2分)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可确定平面镜的位置。【解答】解: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是以镜面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连接
41、AA,BB,做这两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MN,即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点评】平面镜成像的实质也是光的反射,像物等距的规律可帮助我们找到镜面的位置。27(2分)如图所示,请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分析】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判断出光线是会聚的还是发散的,来确定透镜的类型。【解答】解:由给出的光线可知,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即经过透镜后,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故虚线框内的是凸透镜。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学特点的了解及应用,属于基础性的知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够判断出光线经透镜后变得发
42、散还是会聚,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9分)28(6分)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璃璃板、刻度尺等器材做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此外,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能够确定A蜡烛像的位置。(2)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中成的像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选填“转换法”或“等效替代法”)。(3)小明将点燃的蜡烛A竖直放在薄玻璃板的一
43、侧,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另一侧的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4)移去蜡烛B,在其所在的位置放置一光屏,直接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蜡烛的像是虚像。【分析】(1)成像的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成像越清晰;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同时能看到成像物体的像和镜后和像对比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点燃蜡烛A,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观察蜡烛的像时,眼睛要在蜡烛A的一侧,才能通过玻璃板看到蜡烛A的像;眼睛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只能透过玻璃板看到蜡
44、烛A。实验时,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用蜡烛B代替蜡烛A,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便于得到物像大小关系。这种代替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3)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4)实像能承接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承接到光屏上。【解答】解:(1)点燃蜡烛,烛焰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对比度较小,成像不太清晰;烛焰在黑暗环境中,烛焰和黑暗环境的对比度大,成像更清晰;实验过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也能看到代替蜡烛A的蜡烛B,当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时,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2)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
45、睛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用蜡烛B代替蜡烛A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3)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即垂直于桌面,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4)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因为平面镜成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答案为:(1)较暗;位置;(2)A;等效替代法;(3)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4)虚。【点评】对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只要掌握扎实,牢记相关的知识,答案不难得出,此题引入了“等效替代法”,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46、,应该有所了解,并学会使用。29(7分)小聪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能使像始终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图示中像的位置偏高,在保证蜡烛和光屏的高度不变的情况下,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下移。实验序号物距u/cm焦距f/cm像距v/cm16089.22101231215(2)小聪将蜡烛放到距离凸透镜30cm的位置,在光屏上成了一个与物等大的像,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将蜡烛放置到距离凸透镜12cm处,小聪应该在透镜的右侧才能观察到清晰的像(选填“左”或“右”)。(3)实验完毕,小聪想探究摄影记者
47、常换长短筒镜头的原理: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大(选填“大”或“小”);像就越大(选填“大”或“小”);图2是小聪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对着某景点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甲和乙,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照片甲是用镜头丙(选填“丙”或“丁”)拍摄的。【分析】(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光线过凸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根据这个规律判断蜡烛移动的位置;(2)利用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即可得到答案。凸
48、透镜成像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物像同侧;(3)要解决此题,需要认真分析表格中焦距的变化情况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根据它们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通过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其中的规律,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解答】解:(1)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使完整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图示中像的位置偏高,根据光线过凸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为了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应将凸透镜向下移;(2)物距为30厘米,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使物体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
49、物距要等于二倍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将蜡烛放置到距离凸透镜12cm处,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物像同侧,小聪应该在透镜的右侧才能观察到清晰的像;(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大,像就越大;根据像的大小和凸透镜焦距的关系: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小,像越小。甲和乙两张照片中,乙照片上景物的像比较大,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故乙是用镜头丁拍摄的,甲是用镜头丙拍摄的。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下;(2)15;右;(3)大;大;丙。【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特点,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要求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做到深刻理解,并能灵活应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30(6分)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2)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及杯内液体的总质量为161g;(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对讲门品牌授权与市场推广合同2篇
- 教培机构2025年度27份合同协议(教育版权保护)2篇
- 二零二五版住宅小区配套设施使用权转让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采砂厂承包生态补偿金支付合同范本3篇
- 2024蔬菜种植项目承包合同协议2篇
- 二零二五版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专家指导与案例分析3篇
- 工业厂房结构检测与2025年度注浆加固合同3篇
- 展会安全保障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餐饮业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钢结构工程专用材料采购合同范本5篇
-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必备8篇)
- GB/T 893-2017孔用弹性挡圈
- GB/T 11072-1989锑化铟多晶、单晶及切割片
- GB 15831-2006钢管脚手架扣件
- 医学会自律规范
- 商务沟通第二版第4章书面沟通
- 950项机电安装施工工艺标准合集(含管线套管、支吊架、风口安装)
-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11免疫分子课件
- 《动物遗传育种学》动物医学全套教学课件
- 弱电工程自检报告
- 民法案例分析教程(第五版)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全电子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