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_第1页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_第2页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_第3页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_第4页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 记承天寺夜游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八年级 课时: 1课时提供者:邸占云 单位: 山西省广灵县斗泉九年制学校一、教学内容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4个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乐观心境。本文语言简洁凝练,是写景抒情的精品。对于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本文是学生学习的典范。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够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短文2. 注重整体感知,能够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1. 通过诵读,能够体味语言自然美,学习写景的技巧;2.能够从叙

2、事写景的角度,比较本文与答谢中书书的异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习作者旷达的心境,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 2.培养学生豁达宽广的胸怀。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言知识,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理解一些浅易文言文,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的不够全面系统;有一定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但由于生活阅历浅以及时间跨度大,所以对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的分析可能会不够全面准确,需要教师多加引导;运用电脑和网络的能力较强,并且比较活跃,学习积极性较高。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朗读法。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

3、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帮助学生背诵。 2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在相互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感受文章中描写月色语句的精妙; 2.揣摩作者写本文时的心情,理解“闲人”的含义。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学生回答后)引入课题: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一切都笼罩着轻纱,若隐若现,连坚实的大地似乎也融成一片浮动的云烟。面对如此美景,你是否想出门欣赏一番,今天我们将随着北宋文学家苏轼一起去赏月。 设置疑问,引发思考:请学

4、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写月的诗句 情景导入,营造轻松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作者及相关链接 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我国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出生于四川眉山。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为“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少年承受家学,在蜀中读书,22岁中进士,深受欧阳修赏识。曾官至礼部尚书,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黄州。此文写于作者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2、张怀民,作者的朋友,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怀贬谪之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

5、清高超逸的人。 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简介及相关链接 (三)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录音 (学生完成右边的任务后)教师明确重点文言词语。(大屏幕显示) 月色入户 户:门 欣然起行 欣然:高兴地 念无与乐者 念:考虑、想到 遂至承天寺 遂: 于是 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庭下积水空明 空明: 形容水的澄澈 水中藻荇交横 交横:交错纵横盖竹柏影也 盖: 原来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罢了 听读课文,体会文章的韵味。(听朗读录音)(1)注意字音,朗读节奏,划出生字词。(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如遇有问题,在小组内讨论解决。2、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勾画或概括出本文记叙

6、的要素。 掌握重点实词(四)合作探究 (大屏幕显示) 1、作者为什么会在初冬的夜晚走出户外?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3、月夜图有何特点?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 (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后,教师总结)明确: 1、因为月色很美,去寺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 2、“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3、月景特点:皎洁、空灵。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表面上看,似乎是说自己与怀民因遭贬斥,无所事事,故多闲暇,才会有这闲情逸致来夜赏明

7、月;实际上它是对碌碌人生的否定和庸庸官场的鄙视,也是对宦海浮沉的解脱和受诬遭贬的排遣。 作者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学生小组讨论发言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突破重点。(五) 分析鉴赏 (大屏幕显示) 1、文中并未直接叙述作者与张怀民的友情,但字里行间却可以看出两个人的亲密无间。请找出相关的词语加以体会。 明确:“遂至承天寺” 可看出他去“寻张怀民”的不假思索。“相与步于中庭”充分体现出两个人的关系甚笃。 结尾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更是直接表明了作者与张怀民的志同道合。 2、你认为“闲人”是怎样一种人?“闲人”是不是指无

8、所事事的人? 明确:不是。“闲人”,即清闲的人首先指具有闲情雅致之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虽然他在政治上有远大抱负,但是一贬再贬,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小组合作探究,请几位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深入分析课文,把握作者的情感,突破难点。(六) 课堂小结 本文篇幅虽小,写景抒怀却有独到之处。一切都像信手拈来,却创造了一个明净悠闲的境界。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比喻手法,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的充满诗情画意,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才思和豁达宽广的胸襟。总结全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坦荡、豁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七)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的的文字,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体现出“一切景语皆情语”。 学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七、教学评价设计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