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给水加氧抑制高加流动加速腐蚀_第1页
采用给水加氧抑制高加流动加速腐蚀_第2页
采用给水加氧抑制高加流动加速腐蚀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采用给水加氧抑制高加流动加速腐蚀伊敏电厂现役#1、#2机组均为两台俄供K-500-240-4型汽轮机组,分别于98年11月和99年9月投入运行。#2机组经运行10个月后#8高压加热器盘香管就发生爆管漏泄,随后#6、#7、#8高加相继多次爆管漏泄。通过对泄漏的盘香管检查和分析,认为泄漏的主要原因是流动加速腐蚀(FAC)。通过研究与论证,从局部更换材料和采用给水加氧处理两方面着手,成功地抑制了FAC。关键词:高加流动加速腐蚀全挥发处理加氧处理 1高加结构特点 伊敏电厂高加为立式焊接结构,由俄罗斯红色锅炉厂制造,#6、#7、#8高加的型号分别为1800-37-2.0、1800-37-4.5、1800

2、-37-6.5,其技术特性见下表: 加热器基本部件由壳体和管系统组成,壳体法兰采用帽式螺栓和全通螺母。管材和壳体均为普通碳钢。这种盘香管式加热器在国内非常少见。 2高加漏泄的经济损失与原因分析 如果高加因漏泄退出运行,机组的发电能力和效率都将降低。夏季将降低出力约50MW,冬季约30MW。按照实际每日的发电情况计算,机组每天带额定负荷为57小时,影响发电量夏季为250350MW,冬季为150210MW。另外,机组每退出一台高加运行每度电将多燃煤0.5g,按400MW负荷计算,每一次漏泄需3天处理时间计算,将多燃标准煤14.4吨。因此,除了少发电外,经济损失也较大。 #2机组在投产10个月后,高

3、压加热器换热盘管的进水口附近就发生了严重的腐蚀减薄泄漏,致使高压加热器不能正常投用,从而影响了机组的热效率及出力。高加的腐蚀泄漏问题,一直是我厂的老大难问题。 为此我厂在机组停运时对高加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以便找出漏泄原因。检查发现高加发生泄漏的部位集中在凝结水冷却区14排和蒸汽凝结区下部36排盘香管接供水联箱的部位见图1左侧,并且通过对#2机组三台高加盘香管全面测厚检查以及割管检查,发现此区域的弯管从联箱焊口到其后约150mm的长度内均存在腐蚀减薄,管壁内侧有腐蚀麻坑,见图1右侧。图1 高加损坏的部位和内表面状态 根据现场实际运行参数,给水流量在1000t/H1500t/H之间,每台高加盘香管

4、为684盘,盘香管规格为32×5mm,管内额定流速为1.069m/s根据Re=Vd/=1.069×0.022/(1×10-6)=2.4×10420000判断,盘香管内流动状态为紊流状态。在盘香管的弯头处,水流动条件非常恶化。由于水处于还原状态下,铁表面形成的四氧化三铁氧化膜的附着力差,在水流的冲击下会撕裂、溶解使之铁的表面不再具有保护性,即发生流动加速腐蚀(FAC)。 3拟定抑制FAC的措施为有效抑制流动加速腐蚀,可以采取两个措施,一是材料本身能形成良好的保护膜,二是环境促使材料形成良好的保护膜。为了确保机组的安全运行,经技术论证,决定同时采取以下两个措

5、施,即:(1)对于#2机组已检查出的减薄盘香管进行更换,盘香管与联箱连接部分更换为合金钢管来提高耐流动加速腐蚀性能。(2)伊敏发电厂与国电热工研究院合作于2003年10月对#2机组进行给水加氧处理试验。目的是使钢铁表面形成耐流动加速腐蚀的-Fe2O3氧化膜。 4给水加氧处理 4.1原理目前公认发生FAC与水的处理方式关系较大。在还原性全挥发处理的条件下,钢铁的表面所形成的双层Fe3O4氧化膜,即由致密的内伸Fe3O4层和多孔、疏松的Fe3O4外延层构成。当局部水流动条件恶化时,由于疏松的Fe3O4外延层不耐水流的冲击,水作为氧化剂其氧化能力又非常弱,没有能量使Fe2+氧化为Fe3+并随后转化为

6、具有保护作用的-Fe2O3氧化膜覆盖层,Fe3O4氧化膜处于活性状态。这时给水系统的局部会发生流动加速腐蚀。在氧化性工况下,由于不断地向金属表面供氧,水的氧化还原电位升高,氧化能力增强。由图2可知,氧化还原电位可提高0.3V以上。这样通过内层Fe3O4微孔扩散迁移出来的Fe2+将在孔内或在氧化膜表层被就地氧化,生成Fe2O3并沉积在Fe3O4层的微孔或颗粒的空隙中,封闭了Fe3O4膜的孔口,其结果是在碳钢表面生成了致密稳定的双层保护膜,从而,大大降低了铁的腐蚀溶出。图2 加氧处理对钢铁表面膜形态的影响z.2给水加氧处理的要求 采用给水加氧处理,对机组的材质和水质有一定的要求。根据调查,伊敏发电

7、厂#2机组的轴封加热器为表面式加热器,换热管为碳钢管;#1、#2低压加热器为混合式加热器,3、#4低压加热器管为不锈钢管;#6、#7、#8高压加热器管为碳钢管。凝结水采用100%精处理,其出水的氢电导率均小于0.10S/cm,炉前给水氢电导率小于0.15S/cm。综上所述,机组材质和给水水质等方面均符合DL/T805.1-2002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 第1部分:直流锅炉给水加氧处理的要求,所以可以将给水处理方式由原设计的全挥发处理(AVT)改为加氧处理(OT)。 4.3加氧试验准备工作 4.3.1给水停止加联氨#2机组给水按AVT运行方式正常运行时,首先于2003年3月18日停止加联氨,给水的p

8、H值控制在9.09.3。 4.3.2加氧设备的设计与安装 加氧系统设计成两点加氧,其中一点为三级泵入口母管(压力约为0.1MPa);另一点为除氧器出口下降管(压力约为0.8 MPa)。通过调节加氧控制柜上的流量计来调整加氧量,并且在面板上同步显示凝结水和给水的氢电导率。当给水的氢电导率大于0.15S/cm 且凝结水的氢电导率大于0.30S/cm时,加氧系统将自动关闭,停止加氧。运转员确认给水的氢电导率小于0.15S/cm时,按复位按纽,加氧系统重新开始加氧。 氧气系统安装完毕后,首先用四氯化碳清洗加氧控制系统的油渍,然后用氮气进行吹扫。氮气吹扫完毕后进行耐压和严密性试验,加氧母管耐压试验压力为

9、12MPa,减压阀后管道和控制柜耐压试验压力均为1.2MPa。耐压试验结束后进行加氧系统安全门的整定(整定压力为1.25MPa),安全门整定后进行严密性试验。 4.3.3对有关化学在线仪表进行校验 为了确保水汽品质,在进行给水加氧处理前,对水汽系统的主要在线仪表进行了校验,以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并确保水汽系统在线仪表能连续投入运行。 4.3.4测试仪表校验和测试方法的确定 使用OX-11型便携溶解氧测量仪测定各水汽取样点的溶解氧并与在线溶解氧表相比较,使用DDB-303A型便携电导率测量仪测定各水汽取样点的直接电导率或氢电导率并与在线电导率表相比较。采用邻菲罗啉法(GB/T14427)测定水汽系

10、统中的铁,采用锌试剂法(GB/T14418)测定铜,所用光学仪器为721分光光度计;采用DIONEX-500型离子色谱仪测定水样中阴离子Cl-、SO42-、PO43-和有机酸HCOO-、H3CCOO-等。 4.3.5精处理设备出水水质控制 为了保证给水加氧处理的水质,要求精处理出口水的氢电导率最好小于0.10S/cm,给水氢电导率小于0.15S/cm,这样凝结水必须进行全流量精处理,并且要求精处理混床再生时阴、阳树脂能较彻底地分离,运行时严格控制精处理除盐装置的出水氢电导率小于0.10S/cm。 4.4试验步骤及结果 4.4.1#2机组给水加氨时水汽品质查定结果 2003年10月19日至22日

11、,#2机组给水只采用加氨处理,不加联氨和氧,凝结水全部经过精处理,进行水汽品质全面查定试验,确定了#2机组的水汽品质及其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2机组给水在只采用加氨处理的方式下,溶解氧含量基本保持在7.0g/L左右,给水的含铁量平均为5.22g/L。水汽系统含铜量约为1.01.5g/L,属正常水平。 4.4.2#2机组给水加氧转化处理及氧平衡试验结果 2003年10月22日9:30开始向除氧器下水管加氧,保持加氧点的初始加入氧浓度为100g/L200g/L。11月6日10:20开始向三级凝结水泵入口加氧,整个水汽系统的钝化转换过程共计用时约31天。溶解氧平衡后,调整加氧量,维持除氧器入口溶

12、解氧3050g/L,炉前给水溶解氧3070g/L。 4.4.3pH调整试验及结果 机组加氧试验期间,给水的pH维持在9.09.3。整个水汽系统氧平衡后给水的pH维持在8.59.0。这样不但减少了加氨量,延长了前置阳床的运行周期,水汽系统的铁、铜含量也降到较低水平。 4.4.4水汽系统阴离子查定试验及结果 给水实施加氧处理后,对#2机组各水样中的阴离子进行了查定,采用DIONEX-500型离子色谱仪进行测定,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均降到极低水平,见表1。表1:#2机组给水实施加氧处理期间阴离子测定结果 单位: 4.5 #2机组加氧处理效果评价 给水由AVT改为OT后,高加盘香管内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氧化膜,而原来采用的AVT时,内表面有密密麻麻的腐蚀坑点(见图3),给水采用OT后,炉前给水平均含铁量从5.22g/L降低到1.52g/L,含铜量没有增加。由于采用OT后水汽系统氨含量降低,凝结水中的含铜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AVT时高加盘香管内表面状态 OT时高加盘香管内表面状态图3 AVT和OT时高加盘香管内表面状态比较 炉前给水含铁量的大幅度降低,说明#2机组高压加热器系统的流动加速腐蚀(FAC)得到了明显的抑制,进入锅炉的腐蚀产物也随之大幅度降低,这将大大降低锅炉省煤器和水冷壁腐蚀产物的沉积量,从而延长锅炉的化学清洗周期。 5结论(1)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