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使赵小学 杜秀芬教材简析: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景物聚焦”中的第一篇课文,属于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和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高原上一方壮观而独立的风景,赞扬了这株柳树顽强的生命力。全文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由物及人,托物抒情,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教材。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
2、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作者陈忠实以独特的视角介绍了一株有着坎坷经历,不愿屈服命运的顽强不屈的柳树,是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范本。同时,文本的语言也很独特,不仅优美、耐人寻味,而且采用了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对比烘托,借物喻人等一系列的写法,可以说它更是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范本。因此教学中,我试图通过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品味涵咏,悟情悟写,从而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此前,学生已接触过不少状物类的文体,如石榴、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灰椋鸟等,也已掌握了一般的观察
3、叙述方法,即有顺序,抓特点。因此,我在教学第5自然段(描写柳树外形的段落)时,放手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进行交流,而把教学的重点定在学习品读感悟课文的第6、第7和第8自然段,因为“虚实结合”、“对比烘托”才是本文的最大亮点。“删繁就简三秋叶”也是长文短教的关键所在,很多时候舍得放弃,才会有更多的收获。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感悟青海高原上这株身处逆境的柳树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从而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抗争的人生哲理。3关注文本语言,在诵读、品悟的基础上感悟虚实结合、
4、对比烘托、借物喻人的写法,不断地丰富积累语言。教学重点:紧扣文本语言,展开想象,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领会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斗争的人生哲理。教学难点: 关注文本语言,感悟虚实结合、对比烘托、借物喻人的写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诵读凉州词、别董大和从军行等【设计意图:“诵读中华经典,提高学生素养”,我想,要真正让经典伴随学生成长,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有机地渗透经典。另外,课文的第3自然段就提到了“古典边塞诗词”,课前的这一诵读可谓一举多得。】一、 激情导课1. 伴随着悲壮苍凉之感的边塞诗词,让我们继续走进青海高原,去认识这里的一株柳树,齐读
5、课题青海高原一株柳。先来复习一组词语(课件出示),要求读出意境,读出画面。广袤无垠 青草覆盖的原野 寸草不生 青石嶙峋的山峰 深邃的蓝天 凝滞的云团 悲壮和苍凉 简洁而开阔【设计意图:以词串的形式出示描写青海高原的自然环境的词语,要求学生读出画面和意图,既巩固了词语的学习,又回顾上一课的内容,还未下文的教学埋下了伏笔。】2. 读着这一组词语,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荒凉、沧桑、苍茫)课文中描绘的这株柳树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呢?(神奇)3. 那么,这株柳树神奇在哪?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写出了它的神奇之处的呢?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两个问题。【设计意
6、图:课始明确目标,课中以这两个问题为一条主线串联整个教学过程,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体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教学理念。】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感受柳树外形之神奇呈现任务: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棵神奇的柳树。下面请大家自由地、用心地读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划出能体现柳树特点的词语,说说你看到了一株怎样的柳树?画好的同学试着把柳树的这些特点读给你的同桌听。自主学习:学生交流。展示交流:1、预设: 这是一株高大粗壮的柳树,从两合抱粗,覆盖出百余平方米的树阴,这些具体的数字中感受到。(板书:高大、粗壮) 这是一株粗实而坚硬的柳树,文中说“树干和树枝呈现生铁铁锭的色泽”,“生铁铁锭”的质地坚硬,颜色非常之
7、深。在作者看来,那粗壮结实的枝干就是一块经过大自然锻铸的生铁铁块。铁锭是古代纺机上用的用生铁铁块锻铸的大铁块,色泽灰暗。敲一敲,似乎能够听到像金属发出来的声音,听起来很坚硬。多么形象的描写!试着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学生板书:粗实 坚硬)孩子们,这么一读,柳树粗实而坚硬的枝干就印在我们脑中了。 这是一株绿得苍郁和深沉的柳树,平时我们见到的柳树叶子是嫩绿的、青绿的,而它因为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所以才会如此苍郁和深沉。这些词很重要,也把它们圈住。(学生板书:苍郁 深沉)“郁”是郁郁葱葱,“苍”是饱经风霜,这些词很重要,也把它们圈住。 这是一株给人以生命伟力的柳树,从“巍巍然”和“撑立”可以
8、看出。你们看这个撑立的“撑”,提手旁加个掌,手掌用力就是撑。那么同学们,难道这个撑立仅仅是写出了这株柳树高大粗壮的样子吗?在苍茫、荒凉的青海高原上,这株柳树向上生长需要撑立,向下扎根也需要撑立,顶天立地更需要撑立。2、此时,我们的眼前就出现了这样一株柳树,看,如墨的绿叶,坚硬的枝干,高大的形态,在茫茫高原的映衬下,处处显露出它的奇特。齐读第5自然段。【设计意图:柳树外形的描写,学生已不陌生,不仅学过石榴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广玉兰,还写过“喜爱的植物”和秋天的树叶。“以学定教”,放手把学习的权利让给学生,是教学的关键所在。】3、 在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柳树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那是什
9、么样的?(引导小结,柔美,婀娜多姿)4、“柔美”和“婀娜多姿”都是用来形容女子的。现在用来写柳树,那么突出了它的柔性之美。而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给我们留下的却是一个铮铮铁汉的形象,是一种雄性美,一种阳刚之美。这一柔一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捧起书本一起读读这段文字。【设计意图:本文写法上的一大亮点就是对比烘托,细读文本对比之处比比皆是,先从柳树姿态的对比开始感悟,相信学生的感受会越来越深,直至内化。】任务二:感受柳树生长之神奇呈现任务:柳树的神奇还体现在哪呢?快速浏览课文第6和第7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是从哪方面来写柳树的?(生长过程)让我们再一
10、次走进课文的第6和第7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中有不少耐人寻味的句子、词语,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品味。接下去的时间就请大家细细读读课文,围绕“神奇”,划出相关句子,圈出重点词语,并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然后将你的所得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学生交流展示交流:1、预设: “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散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补充材料:在青海高原上,有时一连两个季节不下一滴雨,持续的干旱会摧毁生长在这里的所有生物。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交流感悟“奇迹般”。奇迹般地发芽,奇迹般地存活,确实不易啊!“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
11、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补充材料:在青海高原上有时最低温度会达到零下几十度,这里是生命的禁区。交流感悟“不可思议的奇迹”。小结:面对如此恶劣的生活环境,这株柳树不仅熬过了持续的干旱更是躲过了严酷的寒冷,可以说是众死独生,这不能不说这是棵“神奇的柳树”。齐读以上两个句子。【设计意图:第6节的教学,抓住了“奇迹”这个中心词让学生自主阅读、体会、品味,完全摆脱了零碎的句子理解,融对柳树顽强生命力的理解于反复的诵读之中,融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于反复的诵读之中。】 “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
12、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这段话告诉我们,柳树经受的考验还有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和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这个“虐”字,同学们拿出手跟老师写,特别容易写错。上边是虎字头,下边是横,然后是竖折横。虐是残酷的虐待,屠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和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没有体验肯定想象不出有多可怕。你们听(课件:风雪声、雷轰电击)这就是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和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它们像无情的杀手在摧毁这株柳树,你能想象柳树在遭受摧毁时无助可怜的样子吗?你仿佛看到它从三个“多少”,感悟到了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树经历了千辛万苦 “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从“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感悟
13、柳树的艰苦卓绝以及顽强不屈。(学生板书:顽强毅力、坚韧不拔)小结: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树经受着大自然的考验、洗礼,凭着它顽强的毅力、坚忍不拔的精神,一次又一次起死回生,这真是一棵“神奇的柳树”啊!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一自然段,表达我们对它的崇敬之情。【设计意图:第7自然段,作者用慨括性的语言描绘了柳树生长过程中经历的艰难困苦。通过播放录音,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柳树在狂风呼啸、雷电交加的环境中挣扎的样子,化概括的文字为具体的画面,进行说话训练,进一步感悟了柳树顽强的精神。】2. 小结写法,第五自然段是写作者看到了,是实写,那么第6和第7自然段是写作者的猜测和想象,是虚写,这样虚实结合,变换角度写柳树,让
14、我们不仅看到了这株柳树外在的神奇之处,而且更让我们体会到了它的内在的神奇,也就是它的那种坚忍不拔的意志,让柳树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值得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借鉴。【设计意图:虚实结合的写法是本文的另一大亮点,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种写法,所以要特别点明,让学生领会其作用。】任务三:应该说,学到这儿,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树的高大形象已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心中。然而,作者并没有就此搁笔,花了很多的笔墨写到了作者家乡灞河边的柳树,它们的成长经历是如何的呢?这与写青海高原一株柳有什么关系吗?(对比,生长的地方不同,环境不同,命运也就不同,突出了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一株“神奇到令人望而生畏的柳树”。)三、迁移内化
15、,超越文本,由物及人。1. 就是这株神奇的柳树,面对恶劣的高原环境,它没有抱怨,也没有畏怯而是(引读第九自然段)当持久的干旱来临,当严酷的寒冷到来,当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袭来,当铺天盖地的电轰雷击来到,它并没有抱怨,也没有(再次引读第9自然段) 【设计意图: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内化。】2. 比较“九十九”和“一线”,你有话要说吗?(对比,突出了生存机会微乎其微)3. 站在这样的柳树前面,你想到了哪些人,那些事?(学生交流;海伦凯勒霍金司马迁)4. 老师想到了一个人,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陈忠实(出示他的相关资料)陈忠实初中时因家境贫寒不得不休学一年,让一向成绩优秀的他从此与
16、大学失之交臂;体检时腿上的一块小疤,又让他与飞行员生涯擦肩而过;父亲的执拗,再次让他几乎就快要实现的军人梦瞬间破灭;第一次尝试写了两首发自心灵的小诗,却被老师误以为是抄袭之作而遭冷眼太多失望,太多打击,让他的少年憧憬千疮百孔。但为了心中的文学梦,他忍受着寂寞与孤独,毅然回到了自己的老家陕西开始了创作。这以后,历时10年,他终于完成了那部“洛阳纸贵”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面对这珠青海高原的柳树如此激情迸发,如此情有独钟了其实这是因为在那一刻,眼前的柳树激活了作者的人生记忆,并与之发生碰撞,激起了创作灵感,我想这也就是朱自清先生所说过的“刹那主义”美学原则。至此,不难发现文中还暗含着另一个写作手法:借物喻人,陈忠实未尝不觉得自己就是一株人群中的高原柳。让我们再一次饱含深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活动管理观念篇》课件
- 《诗歌鉴赏解题技巧》课件
- 2024年农业局振兴农业科技工作总结
- 寒假自习课 25春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5课时 国家司法机关
- 某省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 《诗词赏析》课件
-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北京)(解析卷)
- 体育用品销售代表工作总结
- 建筑行业增强施工现场卫生保障
- 《电动力学》课件
-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2023-2024学年三上数学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 产品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报告
- (全)外研版丨九年级下册英语各模块作文范文(名校版)
- 煤矿企业瓦斯防治能力评估管理办法和基本标准
- 食品供应质量承诺书
- 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电子版
- vas疼痛评分完整版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标准
- 袁莎入门古筝教材1
- 北京冷轧带钢工程酸轧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