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配套设备配置标准化指导意见1123(V2.1)_第1页
基站配套设备配置标准化指导意见1123(V2.1)_第2页
基站配套设备配置标准化指导意见1123(V2.1)_第3页
基站配套设备配置标准化指导意见1123(V2.1)_第4页
基站配套设备配置标准化指导意见1123(V2.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指导意见(V2.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2007年11月1总则12建设方案选择2机房建设2塔桅建设23基站土建机房3基站土建机房配置原则3基站机房设备布局54接地系统75一体化基站机房7一体化基站机房配置原则7一体化基站机房设备布局96空调设备11空调设备配置原则11空调设备配置意见11通风节能系统配置意见137电源设备13电源设备配置原则13变压器和交流配电箱配置意见14蓄电池组配置意见15高频开关组合电源(室内)配置意见17室外开关电源配置意见17电源电缆配置意见18油机配置意见198塔桅系统19塔桅系统标准化配置19铁塔选址注意事项20铁塔应用的基本风压分类20铁塔设计标准化分类

2、20参考征地面积209天馈系统21天馈系统配置原则21天线设备配置意见21馈线的配置意见2210监控设备23监控设备配置原则23监控设备配置意见23监控设备传输手段要求241 总则1.1基站的铁塔、电源、空调、天线、监控及机房等配套设备对移动通信网络的正常、可靠运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合理控制配套设备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增强配套设备配置的可靠性和合理性,特制定本标准化指导意见。1.2本标准化指导意见适用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公司新建的移动基站,对于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基站及搬迁基站可参照执行。1.3各分公司应根据当地情况执行本标准化指导意见。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基站,可在执行本标准化指导意见的

3、基础上进行合理调整。1.4 省公司将在后续组织铁塔和机房的标准图纸设计,计划于2008年初下发各分公司使用。1.5本标准化指导意见未涉及的内容,应执行信息产业部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相关标准和规范。1.6本标准化指导意见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负责解释。2 建设方案选择2.1 机房建设基站类别定义为室内站和室外站两种。决定选择建室内站还是室外站的主要因素是电源系统的容量配置和安装条件。对于新建基站,根据不同厂家的设备配置及能耗情况,查勘时可根据载频需求选择建设室内站或者室外站,可参照下表选择。表 21 建站类别选择序号项目载频规模载波数小于等于6载波数大于61工作电流(A)小于等于30

4、大于302开关电源配置室外型开关电源室内型开关电源3建站类型室外站室内站2.2 塔桅建设塔桅系统根据建设场景选择三管塔、单管塔、H杆、屋面立杆等形式。具体的选择原则建塔桅系统的指导意见。2.2.2在能够选择三管塔、H杆、屋面立杆的城郊、乡镇和农村区域,在选择具体站址时,在预规划的站点选择范围内应尽量利用天然的地形地物,并根据天线挂高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塔高或立杆。2.2.3在城郊、乡镇和农村区域,基站选址的搜索半径通常设置为覆盖半径的1/4,最小搜索半径设定为200米。在上述区域,根据地形起伏来建设塔桅:(1)地势最高和最低处起伏超过20米的,不采用建铁塔,选用用H杆或自建机房屋面立杆、自建机房屋

5、面围笼的形式。(2)地势最高和最低处起伏小于20米的,可以考虑采用建铁塔的形式。在充分利用天然地势高度和机房的高度的前提下,考虑立杆、H型杆、铁塔与机房的组合,选用合适的建设方案,参考组合如下表所示。表 22 塔桅标准化设计分类表是否自建机房天线挂高塔桅选择优先顺序有0-8米立杆9-15米立杆屋面围笼16-20米围笼H杆20米以上铁塔无0-15米H杆16-24米H杆铁塔24米以上铁塔3 基站土建机房3.1 基站土建机房配置原则3 基站机房一般不建设围墙;对于特殊情况需建设围墙的,需向省公司详细说明原因,经省公司批准后方可实施。3 机房面积应充分考虑设备排列、维护空间以及2G系统设备的摆放,考虑

6、预留3G设备安装空间。3基站土建机房应包括机房主体、防盗门、室内走线架、馈线窗、接地铜排、照明系统、电路系统、地面材料等部分。3城区以租用机房为主;对于只租赁到天面但业主无法提供机房,以及无法新建土建房的站点可考虑新建一体化机房,一体化机房面积选择可参考一体化机房配置原则。3当基站土建机房在地面上安装时,考虑今后有租赁业务需求时,各分公司可根据无线设备及配套设备的配置从下表中选择标准化机房。其中,分公司在上报4×6规格土建房时,必须详细说明理由,省公司将从严控制。表 31 机房标准化列表站点位置机房规格(米)是否有租赁需求/资源可供租用面积城区边缘的国家干线或预留其他业务系统使用土建

7、房4×6有其他城区租用机房(16-35)酌情考虑一体化机房(4×5、3×4)非城区土建房4×5有4个机架位,约23基站土建机房室内净高为。3馈线窗规格馈线窗预留孔洞下沿距基站机房地面2.45m。馈线窗规格如下表:表 32 馈线窗规格列表馈线窗规格外形尺寸(W×Hmm)预留孔洞尺寸(W×Hmm)6孔400×500300×4009孔500×500400×40012孔650×500550×400建议使用12孔馈线窗,每个馈线孔穿入馈线以1-2根为宜,最多不超过3根;机房墙面所开墙洞

8、,需符合馈线窗尺寸,以便于安装馈线窗。所有馈线窗上的未使用的孔应该用馈线孔密封盖封盖。在馈线窗和墙、窗户之间需要用防水泥做好防水保护。3 防盗门防盗门相关要求如下表,未规定项目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表 33 机房防盗门参数表项目规格等级工业尺寸(高×宽)2050×960mm防火等级甲级门锁防火等级工作温度-3580开启方式向室外开启防护等级IP553 走线架3.1 室内走线架采用扁钢或铝合金材料,表面需经过抗氧化喷塑或镀锌烤漆等处理。3.2 室内水平走线架顶部距地板高度。3.3 室内水平走线架宽度,建议采用;室内垂直走线架宽度m。3.4 室内走线架承受电缆荷载能力0.5N

9、/m,固定点间距。3 地面材料在地面上建设基站土建机房,机房地面采用地面砖,地面砖采用400×400mm 或500×500mm 浅色防滑砖。3 接地铜排接地铜排规格为400×100×5mm。3 机房外观室内设计应简洁、大方、风格明快。环境色彩应以浅色(白、黄)为主。其他色彩种类、面积不宜过多、过大。3.2 基站机房设备布局3基站土建机房内设备包括无线主设备、电源设备、空调设备、传输设备、监控设备等。3基站土建机房参考布局见下图。下图的摆放位置仅为示意图,实际设备配置及摆放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20(4m×5m)机房24(4m×6

10、m)机房4 接地系统4.1 移动通信基站应按均压、等电位的原理,将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组成一个联合接地网;各类接地线应从接地汇集线或接地网上分别引入;各类接地线应短、直,确保泄放路径最短。 4.2 移动通信基站所在地土壤电阻率低于700 ·M时,基站地网的接地电阻宜控制在10以内。4.3 移动通信基站所在地土壤电阻率大于700 ·M时,可不对基站地网的接地电阻予以限制,此时地网等效半径应20m,并在地网四角敷设2030m的辐射型水平接地体。4.4 其它方面参照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982005)的要求。5 一体化基站机房5.1 一体化基站机房配置原则5.

11、 一体化基站机房作为普通土建机房的补充手段,可在城区或普通土建机房建设困难的情况下采用。5.一体化基站机房应包括机房主体、防盗门、室内走线架、馈线窗、接地铜排、照明系统、电路系统、地面材料等部分。5.一体化基站机房防盗门、室内走线架、馈线窗、接地铜排、照明系统、电路系统等部分配置参照土建机房配置原则。5. 各分公司应根据实际需要从下表中选择标准规格的一体化基站机房。对于安装在楼顶的一体化基站机房,可根据无线设备远期规划、机房所处位置及楼面条件等因素适当调整机房面积和尺寸。若条件许可,建议主要采用4×5m的一体化机房。表 51 一体化机房规格列表机房类型机房面积主设备安装环境类型18m

12、2(3×2.8m)单系统楼顶/地面类型212m2(3×4m)多系统楼顶/地面类型320m2(4×5m)多系统楼顶/地面类型428m2(4×7m)多系统地面5.一体化基站机房室内净高为。5.一体化基站机房的屋顶采用单坡顶屋顶,屋顶坡度4%。墙板及屋顶板芯层材料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PU)、岩棉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表 52 采用不同材料的一体化机房表材料名称成本密度保温阻燃吸水聚氨酯高中中中低岩棉中高高高低聚苯乙烯低低低低低注:PU密度:岩棉密度:EPS密度=3:9:1。岩棉材料自身较重,应用于有特殊需求的地方。5.一体化基站机房材料要求表 53 各

13、地州一体化机房材料要求表气候分区地州材料要求寒冷地区迪庆、丽江、怒江、昭通建议EPS密度1620kg/m3,厚度100mm 或者PU 密度3540kg/m3 ,厚度75mm0.6mm夏热冬暖地区版纳、德宏、临沧、普洱、文山、红河建议EPS密度1620kg/m3,厚度100mm 或者PU 密度3540kg/m3 ,厚度75mm0.6mm温和地区昆明、玉溪、曲靖、大理、楚雄、保山建议EPS密度1620kg/m3,厚度75mm,或者PU 密度3540kg/m3 ,厚度75mm ,内外基板厚度5. 安装方式在地面(包括山上)安装一体化基站机房,采用混凝土平台方式。混凝土基础要求:表面承重>100

14、0kg/m2。在楼顶安装一体化基站机房,采用六面体机房,工字梁架空,将机房固定在工字梁上。(1) 机房地面钢构支架要求:3mm厚钢板折弯成型,热镀锌处理,田字型结构,加强间距不大于600mm,整体焊接,表面承重>1000kg/m2。(2) 工字梁要求:梁跨度<3m时,使用16号工字钢,梁跨度在3m6m之间时,使用20号工字钢,梁跨度超过6m时中间需增加支撑。5 地面材料在楼顶上安装一体化基站机房,当采用工字梁架空安装时,机房地面采用600×600×30mm或600×600×45mm防静电地板,地板与地板钢架之间采用2mm钢板。5.1.10 在

15、楼面建设一体化基站机房,必须由有资质的设计院对原楼面进行承重勘察,并出具承重报告。承重不符合要求的楼面,严禁建设一体化机房。51 一体化基站机房的抗风、抗震等措施必须由有资质的设计院进行设计或复核。5.2 一体化基站机房防雷接地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基站防雷与接地技术规范(QB-W-011-2007)的要求。5.2 一体化基站机房设备布局5. 一体化基站机房内设备包括无线主设备、电源设备、空调设备、传输设备、监控设备等。5.单系统无线主设备可按近期2机架配置、远期4机架配置,实际配置可根据网络具体情况进行调整。5 一体化基站机房参考布局见下图。下图的摆放位置仅为示意图,实际设备配

16、置及摆放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6 空调设备6.1 空调设备配置原则6 根据无线设备和传输设备对机房环境的要求,基站室内温度范围为1030,启动温度设置为28。6考虑到通信设备扩容的需要,基站空调机应根据远期的设备散热量配置。6寒冷地区的基站宜选择热泵型舒适性空调机,夏热冬暖地区和温和地区的基站,宜选择冷风型舒适性空调机。为了降低空调运行成本,各分公司可根据当地室外空气环境情况选择基站通风节能系统。6空调机应满足基站监控系统的要求,采用智能空调监控接口。6.2 空调设备配置意见6.2.1云南省主要城市所处气候分区参见下表:表 61 云南省主要城市气候分区表气候分区代表性城市15°

17、25°(严寒地区)迪庆、丽江、怒江、昭通25°27°(温和地区)昆明、玉溪、曲靖、大理、楚雄、保山27°42°(夏热冬暖地区)版纳、德宏、临沧、普洱、文山、红河6基站机房空调设备的配置意见如下(各分公司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基站重要性等对空调配置进行合理调整):表 62空调标准化配置表气候分区机房面积()无线设备的载频配置(N:个)根据集团集采配置空调机类型适合地州15°25°(寒冷地区)A16N243P机1台热泵型舒适性空调机迪庆、丽江、怒江、昭通25N3616 <A25N2425N3625<A35N1213N3

18、625°27°(温和地区)A16N123P机1台冷风型舒适性空调机昆明、玉溪、曲靖、大理、楚雄、保山13N3616 <A25N67N3625<A35N63P机2台7N365P机2台27°42°(夏热冬暖地区)A16N123P机1台冷风型舒适性空调机版纳、德宏、临沧、普洱、文山、红河13N365P机1台16 <A25N123P机1台13 N363P机2台25<A35N63P机1台7N243P机2台25N365P机2台具体的站点配置时,需考虑站点的海拔等因素;根据所在县平均温度结合相对海拔高度的温度升降,计算得到的站点位置温度,再参考

19、气候区间,进行空调配置。(注:海拔每增加100米,气温下降0.6度)。6.3 通风节能系统配置意见6基站机房通风节能系统的配置原则(1)为了降低空调运行成本,各分公司可根据当地室外空气环境情况选择基站通风节能系统,通风节能系统需与空调系统联动使用。(2)农村、山区站点建议使用,以投资增加换取运营成本的节约;(3)粉尘较多的基站,如乡镇、高速公路、工地、县城、城区、面粉厂、水泥厂、煤厂、钢铁厂等附近不建议使用;6基站机房通风节能系统的配置意见如下:表 63 机房通风节能系统建议使用地州列表地州使用区域版纳不使用德宏不使用红河农村、山区站点临沧文山思茅玉溪昭通保山楚雄大理迪庆昆明丽江怒江曲靖7 电

20、源设备7.1 电源设备配置原则7新建基站均配置1套交直流供电系统,分别由1台交流配电箱/屏、1套-48V高频开关组合电源(含交流配电单元、高频开关整流模块、监控模块、直流配电单元)和2组(或1组)阀控式蓄电池组组成。7交流配电箱/屏容量应按远期负荷容量配置。7高频开关组合电源机架容量按远期负荷配置,整流模块容量按本期负荷配置,整流模块数按n+1冗余方式配置。7蓄电池组容量应按近期通信负荷配置,并考虑一定的发展负荷需要。7蓄电池组的后备时间应综合考虑基站的重要性、市电稳定程度、运维里程等因素;对于租用机房还需考虑机房楼板荷载、机房面积等因素。7基站交流电源进线电缆按远期负荷容量设计;交流配电箱/

21、屏至高频开关组合电源电缆线径按高频开关组合电源机架的满架容量计算;高频开关组合电源至蓄电池组电缆线径按照远期负荷容量,并满足放电回路电压降的要求选择;高频开关组合电源至无线机架的电缆线径按照无线机架满配置的最大用电负荷及供电回路的电压降要求选择;交流配电箱/屏至空调机的电缆线径按照空调机的容量选择;各种设备的接地线按照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98-2005)中的相关要求选择。7基站防雷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基站防雷与接地技术规范(QB-W-011-2007)的要求。7 新建基站地线系统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即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共设一组接地体的接地方式。

22、在机房内应至少设置1块接地排。7.2 变压器和交流配电箱配置意见7 新建基站要求引入一路三类以上(含三类)的市电电源进入到机房内的交流配电箱。根据基站的站址位置及周边电力环境,基站可以和其它用户共用一个变压器,就近引入220V/380V交流电网;也可通过新建独立的变压器,接入到附近的高压电网。宏基站优先采用新建独立的变压器,边际站优先直拉220V/380V交流电。变压器的容量主要根据基站的设备用电大小(主要有主设备、空调等)选择,根据不同的配置,建议选用10-20KVA的变压器,如下表所示。表 71 变压器容量配置表对于特殊情况各市公司需对市电引入容量进行调整的,须根据基站实际需求,向省公司详

23、细说明原因。7.2.5乡镇及农村基站交流配电箱/屏参考配置如下(各分公司可根据基站实际需求对输入、输出分路配置进行调整):(1) 系统输入:三相380/220VAC,进线开关容量为63A;(2) 交流配电输出分路:三相40A×2、25A×2,单相16A×3、10A×3。7.2.6市区、城郊及县城基站交流配电箱/屏参考配置如下(各分公司可根据基站实际需求对输入、输出分路配置进行调整):(1) 系统输入:三相380/220VAC,进线开关容量为100A;(2) 交流配电输出分路:三相63A×2、25A×3,单相16A×3、10A

24、×3。7.2.7新建基站建议配置市电/油机切换开关、移动油机应急接口,油机应急接口配置为标准插头式。7.2.7稳压器和智能电表可根据需求选配。7.3 蓄电池组配置意见7.3.1新建基站宜配置2组蓄电池,机房条件有限制或后备时间要求较小的基站可配置1组蓄电池。7.3.2结合集采的情况,蓄电池组的容量建议选用300Ah、500Ah两种容量。7.3.3蓄电池组的后备时间建议如下(具体蓄电池后备时间要求应根据基站重要性、维护里程等因素确定):(1)基站重要性程度根据基站的覆盖区特点及吸收的话务量情况可将基站的分成三类:l 城区基站(非VIP、非传输节点基站)l VIP基站、传输节点基站及重要

25、景区基站l 其它区域基站(2)基站维护里程将基站里程以2个小时为步进,分为4类。根据上述分析,蓄电池组的后备时间建议要求如下:表 72 蓄电池后备时间取值表基站重要性程度基站市电较不稳定 维护里程2小时2小时维护里程4小时4小时维护里程6小时 6小时维护里程8小时 8小时维护里程城区基站(非VIP、非传输节点基站)24VIP基站、传输节点基站、重要景区基站4681010其它区域基站246810l 对于城区基站,蓄电池的配置还需考虑机房面积及楼板的承重情况。l 对于一些情况特殊的基站可适当增加蓄电池组后备时间。l 对于边际网基站,由于站址环境一般较差,因而蓄电池容量建议按10小时左右的后备时间配

26、置。7蓄电池组的配置意见如下:根据集团公司集采建议,蓄电池组的容量推荐采用300Ah、500Ah、800Ah三种容量规格,结合云南移动实际情况,蓄电池的配置建议如下表所示。表 73 蓄电池配置表(根据集团集采建议调整后)蓄电池 配置序号基站载频规模基站直流工作电流I(A)后备放电时间2468101TRx6I35300Ahx1300Ahx1300Ahx1300Ahx2300Ahx226TRx1230I60300Ahx1300Ahx2300Ahx2300Ahx2500Ahx2312TRx1860I90300Ahx2300Ahx2500Ahx2500Ahx2418TRx2490I120300Ahx2

27、500Ahx2500Ahx2524TRx120I300Ahx2500Ahx2l 对于城区基站,蓄电池的配置还需考虑机房面积及楼板的承重情况。l 对于一些情况特殊的基站可适当增加蓄电池组后备时间。l 蓄电池的配置可根据集采的价格及型号进行适当调整。7.4 高频开关组合电源(室内)配置意见7农村基站高频开关组合电源机架容量建议按300A配置,市区、城郊、县城和乡镇的基站高频开关组合电源机架容量建议按600A配置,整流模块容量按本期负荷配置,整流模块数按n+1冗余方式配置,各分公司可根据基站实际需求对开关电源机架容量进行调整。其中:n= 基站设备直流负荷+蓄电池充电电流(按基站蓄电池组总容量/10进

28、行计算)/本期配置单个整流模块容量,进位取整数。7 高频开关组合电源采用30A或50A的整流模块。7 满架容量为300A的高频开关组合电源直流配电分路参考配置如下:一次下电分路:100A×4、63A×10二次下电分路:32A×2、16A×27 满架容量为600A的高频开关组合电源直流配电分路参考配置如下:一次下电分路:100A×6、63A×12二次下电分路:32A×2、16A×47根据不同的载频和电池配置,开关电源的配置参考配置表见下表:表 74 开关电源配置表序号基站载频规模基站直流工作电流I(A)蓄电池配置情况

29、300Ahx1300Ahx2500Ahx21TRx6I35150A/50A/300A150A/50A/300A200A/50A/600A26TRx1230I60150A/50A/300A200A/50A/600A250A/50A/600A312TRx1860I90200A/50A/600A200A/50A/600A250A/50A/600A418TRx2490I120200A/50A/600A250A/50A/600A300A/50A/600Al 开关电源的机柜配置可根据集采的价格及型号进行适当调整。7.5 室外开关电源配置意见表 75 室外开关电源配置表室外开关电源的配置设备类型基站载频规模

30、基站直流工作电流I(A)室外开关电源配置备注Ultra Mini或BTS3006CTRx2I860A(30AX2)150AH14h2TRx4I1590A(30AX3)200AH10h4TRx6I2390A(30AX3)300AH10h6TRx23I根据室外开电源产品适当加大配置Connectsite或BTS3002TRx4I1160A(30AX2)150AH10h4TRx6I1690A(30AX3)200AH10h6TRx8I2390A(30AX3)300AH建议改宏站8TRx23IHorizon miniTRx2I1060A(30AX2)150AH11h2TRx4I2090A(30AX3)3

31、00AH11h4TRx6I3090A(30AX3)300AH7h6TRx30I根据室外开电源产品适当加大配置7.6 电源电缆配置意见基站内电源电缆应采用铜芯非延燃聚氯乙稀绝缘及护套软电缆,各种用途电缆截面积及颜色选择见下表:表 76电源电缆配置表电缆用途电缆截面积选择颜色选择备注交流市电引入电缆4×16mm2 (市电引入容量为10KVA)外护套为黑色,内绝缘层分别为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中性线黑色当市电引入距离200m时,应相应增大电缆线径,室外采用铠装电缆4×25mm2 (市电引入容量15KVA)若采用五芯电缆引入,要求:外护套为黑色,内绝缘层分别为A相黄色、B相

32、绿色、C相红色、中性线兰色,地线为黄线相间色高频开关组合电源交流引入电缆4×16mm2 (满架容量为300A)阻燃4×25mm2 (满架容量为600A)阻燃空调机电源电缆5×6mm2 (3HP或5HP三相空调机)不要采用橡胶电缆蓄电池组电缆1×70mm2正极电源线采用红色,负极电源线采用兰色阻燃无线设备机架电缆1×25mm2一般由无线设备厂家提供地线引入(地网-接地排)40×4mm热镀锌扁钢采用铜铁过渡排高频开关组合电源工作地线1×35mm2兰色交流配电箱保护地线1×16mm2黄绿色高频开关组合电源保护地线1

33、15;16mm2无线设备机架保护地线1×16mm2一般可由无线设备厂家提供走线架的接地线1×16mm2电池铁架的接地线1×16mm27.7 油机配置意见基站用车载油机、便携式油机及固定油机可根据实际需求配置。8 塔桅系统8.1 塔桅系统标准化配置8铁塔类型分为三管塔、单管塔、拉线塔;铁塔选型优先采用三柱钢管塔,市区可以采用单管塔,征地方便时采用拉线塔。8铁塔标准化设计塔高以10米进阶,分为20米、30米、40米、50米四种。8塔高为20米的铁塔塔身按2层平台设计;塔高为30米、40米、50米的铁塔塔身按3层平台设计;平台间隔5米。8所有高度的铁塔前期按2层平台安装

34、;对于30米、40米、50米的铁塔,后期根据实际需要加装第2层平台。8 H型杆高度以12米、18米、24米三种为主。型杆分为钢构件和水泥构件两种,优先选用钢构件H型杆。8屋面立杆高度以4米、6米和9米三种为主。8屋面围笼高度以12米、15米两种为主。8.2 铁塔选址注意事项8若铁塔建于山头,要求塔基外边缘距山坡顶边不小于3m,山坡坡度不宜太陡(60°),且植被发育良好,地质结构稳定。8塔基外边缘距邻近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外边缘、河道、水塘等不宜小于3m。8铁塔与邻近的电线的距离应满足通信工艺及铁塔安装的最低要求,一般要求离低压电线不小于10m,高压电线不小于50m。8.3 铁塔应

35、用的基本风压分类风):大部分地区二类(0.45kpa):思茅、宜良、孟定、景洪和江城三类(0.60kpa):大理8.4 铁塔设计标准化分类表 81 铁塔标准化设计分类表塔型及塔高山高(米)风压三管塔 (20m,30m,40m,50m)0一类二类三类0100一类二类三类100以上一类二类三类单管塔 (20m,30m,40m,50m)0一类二类三类0100一类二类三类100以上一类二类三类*拉线塔作为特殊站点,若有需要建设,由分公司委托铁塔设计单位设计。8.5 参考征地面积下表是铁塔与机房不同组合模式时的征地面积要求。表 82 征地面积要求列表序号铁塔机房征地面积(长×宽)机房与铁塔关系

36、150米三管塔4x6机房塔边房250米三管塔4x5机房340米三管塔4x6机房440米三管塔4x5机房530米三管塔4x6机房630米三管塔4x5机房720米三管塔4x6机房11x5820米三管塔4x5机房10x5950米单管塔4x6机房塔边房1050米单管塔4x5机房1140米单管塔4x6机房1240米单管塔4x5机房1330米单管塔4x6机房1430米单管塔4x5机房1520米单管塔4x6机房1620米单管塔4x5机房9 天馈系统9.1 天馈系统配置原则9天线设备的配置应根据网络覆盖要求、话务量、干扰和服务质量等选择合适的天线,以有效增大覆盖面积,减少干扰,提高网络服务质量。 9.1.2

37、对于城区、景区等敏感区域可适当启用美化天线。9.2 天线设备配置意见对于基站天线配置,在不同覆盖场景下,建议配置如下: 表 91 基站在线配置建议表覆盖场景基站天线站型主要应用类型应用场景说明城区定向双极化15dBi/65°(预置0/3/6°)城区由于覆盖半径较小,天线的下倾角需设置较大,容易导致天线波形失真,预置内倾角可以有效减小天线波束的变形程度。优先采用预置3°倾角的天线;对于无需设置大下倾角的地区也可选择无内置倾角的天线定向双极化15dBi/65°(电调天线)对于需经常进行网络优化调整、重置基站的覆盖半径,进而需频繁调整天线下倾角的大型城市(如昆明)建议采用电调天线定向双频双极化15dBi/65°(预置0/3/6°)对于GSM900与1800共基站的情况,建议优先采用双频双极化天线城郊、乡镇定向双极化15dBi/65°对于不要求长距离覆盖的城郊、乡镇建议使用中等增益(15dBi)的天线定向双极化17dBi/65°对于需要兼顾覆盖进城、进乡公路的基站建议使用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