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药药理学实验指导中药教学部 姚干编重庆邮电学院生物信息学院2005年02月10日前言我国中医中药历史悠久,理论体系完整,在历代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药效学经验。中药和方剂是祖国医学的精华,其药理作用需要不断地加以研究与探索。中药药理学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来研究中药的组方、成分、作用机理及用途的一门前沿科学,而中药药理实验和中药药理学是不可分割的一门学科的两个组成部分,缺一不可。中药药理实验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中药功效为主线,运用现代药理学实验方法进行单味中药与经典方剂的研究,对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这一伟大宝库的历史使命和实现中药现代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实验指导是以中药专业培养计划为
2、依据,按照中药药理学实验课程(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编撰而成的,主要供我院中药专业本科学生实验教学使用。本实验指导首先对中药药理实验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选择的实验项目力求内容经典、实用,既与理论课有密切联系,又有实验课的独特体系;既有整体动物实验,又有器官水平实验;既有定性实验,又有定量实验;既有验证性实验,又有设计性实验。从而使学生初步具备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验证、巩固和加深理解基本理论,从而初步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目录中药药理学实验须知 3中药药理实验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 5实验一 生大黄、制大黄对小鼠排便时间和数量的影响 17实
3、验二 生大黄、制大黄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 17实验三 秦艽对蛋清致大鼠后跖肿胀的影响 18实验四 青皮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的影响 19实验五 金铃子对小鼠的镇痛作用 20实验六 人参对小鼠耐常压缺氧的作用 20实验七 人参对小鼠游泳时间的影响 21中药药理学实验须知一、中药药理学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目的 中药药理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了解获得中药药理学知识的科学途径,验证中药药理学中的重要理论,更牢固地掌握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中药药理学实验课更高层次的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课程。几乎所有中药
4、药理学知识都是通过实验有目的的科学实验而得到的。我们上实验课,就是要了解我们的前辈科学家们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设计出科学的实验来验证或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上实验课的目的是教会学生一种方法,一种科学的方法,一种获取知识的新手段。能否通过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实验课成败的关键,对学生来说,能否通过实验课培养自已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自已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是医学生能否成才的关键问题。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实验课学生必须做到下列几项:1实验前必须做到: 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要求、方法和操作步骤,领会其设计原理。 对实验中所用的药物
5、,要了解其药理作用,并明白该药在本实验中的意义,预测给动物用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 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药理学和生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2实验时必须做到: 将实验器材妥善安排,正确装置。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上的步骤进行操作,准确计算药量,防止出现意外差错。认真、细致地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准确记录药物反应的出现时间、表现及最后转归。联系课堂讲授内容进行思考。注意节约实验材料。3实验后必须做到:及时整理实验结果,保存好原始记录,并写出实验报告。清洁实验器材,保持室内卫生,存活或死亡的动物分送至指定地点。二、实验结果的整理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整理实验结果和撰写实验报告,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
6、力的重要方法,对自己所完成的实验进行科学总结,是实验课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通过认真地、科学地总结,可使我们把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明确该实验已证明的问题及已取得的成果。实验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或发现的新问题,以及实验设计中或操作中的优缺点等等,这些十分重要。实验报告反映了学生的实验水平及理论水平。实验报告也是向他人提供研究经验及供本人日后查阅的重要资料,可以为毕业后开展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应该充分认识到在校学习期间学会做这一项科学研究工作中关键性工序的重要性。实验结果的整理实验结束以后应对原始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药理实验结果有测量资料(如血压值、心率数、瞳孔大小、体温变
7、化、生化测定数据和作用时间等。计数资料(如阳性反应或阴性反应、死亡或存活数等)、描记曲线、心电图、脑电图、照片和现象记录等。凡属测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均应以恰当的单位和准确的数值作定量的表示,不能笼统提示。必要时应作统计处理,以保证结论有较大的可靠性,尽可能将有关数据列成表格或绘制统计图,使主要结果有重点地表达出来,以便阅读、比较和分析。作表格时,要设计出最能反映动物变化的记录表,记录单个动物的表现时,一般将观察项目列在表内左侧,由上而下逐项填写,而将实验中出现的变化,按照时间顺序,由左至右逐格填写。将多个或多组动物实验结果统计时,一般将动物分组的组别列于表左,而将观察记录逐项列于表右。绘图时,
8、应在纵轴和横轴上画出数值刻度,表明单位。一般以纵轴表示反应强度,横轴表示时间或药物剂量,并在图的下方注明实验条件。如果不是连续性变化,也可用柱形图表示。凡有曲线记录的实验,应及时在曲线图上标注说明,包括实验题目,实验动物的种类、性别、体重、给药量和其他实验条件等。对较长的曲线记录,可选取有典型变化的段落,剪下后粘贴保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以绝对客观的态度来进行裁剪工作,不论预期内的结果或预期外的结果,均应一律留样。实验报告的写作每次实验后应写好报告,交负责教师批阅。实验报告要求结构完整、条理分明、用词规范、详略得宜、措辞注意科学性和逻辑性。一般包括下列内容:1实验题目 实验题目一般应包括实验
9、药物、实验动物、实验方法及实验结果。如“生大黄、制大黄对小鼠排便时间和数量的影响”,“秦艽对蛋清致大鼠后跖肿胀的影响”,“青皮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的影响”等。2实验目的 说明本次实验的目的。3实验方法 当完全按照实验指导上的步骤进行时,也可不再重述,如果实验方法临时有所变动,或者发生操作技术方面的问题,影响观察的可靠性时,应作简要说明。4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报告中最重要的部分,需绝对保证其真实性。应随时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在草稿本上记录,实验告一段落后立即进行整理,不可单凭记忆或搁置了长时间后再作整理,否则易致遗漏或差错。实验报告上一般只列经过归纳、整理的结果。但原始记录应予保存备查。5讨论
10、 讨论应针对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与结果,联系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不能离开实验结果去空谈理论。要判断实验结果是否为预期的。如果属于非预期的,则应该分析其可能原因。讨论的描述一般是:首先描述在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然后对此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推论,最后参照教科书和文献资料对出现这些现象的机制进行分析,如实验观察到用药后动物出现了什么现象,提示了该药可能具有什么药理作用,文献曾报道该药可对什么受体有作用。因此,可初步推测该药的这种药理作用可能与其作用于什么受体有关。6结论 实验结论是从实验结果归纳出来的概括性判断,是对本实验所能说明的问题、验证的概念或理论的简要总结。不必再在结论中重
11、述具体结果。未获证据的理论分析不能写入结论。中药药理实验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一、中药药理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药理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 药理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动物实验来认识药物的作用特点和规律。由于生物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性,每个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均不尽相同,因此要取得精确可靠的实验结论,使实验的重现率达到较高水平,必须进行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药理学实验设计是建立在逻辑推理和统计分析基础上的一门科学。其主要原则有三点,即:重复、对照和随机。 1重复重复的目的是看实验结果的重现率。重现率越高,实验结果的可信性就越好。重现率在95%以上者,可认为实验结果相当可靠。如进行两种药物间比较,则可认为两药的平均
12、值或有效率的差别有显著意义,并用“P(机率)<0.05”来表示,意即:“不能重现的可能性小于5%”;如重现率在99%以上者,可认为实验非常可靠,可作出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的结论,并用“P<0.01”来表示。重现率少于95%者,说明可重复同样实验100次,将有5次以上的机会出现相反的结果,因此认为两药的差别可能是个体差异造成的,统计学上可做出“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的结论,并以“P>0.05”来表示。但这种结论并不意味着两组无差别,更不是说两组相同,通常可在检查原因后,改进实验条件,增加实验例数,还有可能增高实验的重现率,达到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的水平。实验结果的实际价值不但需从统
13、计结论看还应从专业角度来评定。在统计学上都是达到P<0.05的水平,例数多者并不一定比例数少者更有价值。但为了作出正确的结论,根据实验中的重复原则,对各类动物的重复数,可提供出一个大体范围供实验时参考。实验动物:测量资料较多用大动物,属性资料则用小动物,一般每组20-100例。下面列出一般测量资料所需的例数,如按剂量分3-5组用药,则每组例数还可以减少一半,但每组不得小于5例。小动物(小鼠、大鼠、鱼、蛙):每组10-30例。中等动物(兔、豚鼠):每组8-20例。大动物(犬、猫、猴):每组5-20例。临床病例:公认难愈的疾病(癌、狂犬病、红斑狼疮等):5-10例;急性严重的疾病(休克、心衰
14、、流脑等):30-50例;一般慢性疾病(冠心病、哮喘等):100-500例;也可根据以往的资料估算实验例数。2随机 随机的意义:随机就是使每个实验研究对象(如动物)以接受用药、化验、观察、抽样、分组处理时,都有相同的机会,而不受研究者主观意愿支配或客观的干扰,从而缩小实验偏差,因此随机是实验中的重要原则。但是,由于一些人存在着“随机就是碰巧”的看法,实验中常常忽视了随机的原则。例如对病人分新药组和老药组治疗时,医生常常不敢把危重病人放入新药组,而老病号则由于过去用过老药,往往积极争取用新药,结果使两组的对比性受到偏差的干扰。实验设计中随机抽样分配方法:实验分组方案决定后就可按下述随机抽样分配方
15、法将实验对象分配。抽签法:通常可用带有数字的纸张代替,由分组医师代为抽卡,读到某病人随意翻看一张,单数者分入A组,双数者分入B组。翻页法:取一本厚书(最好是字典)随机翻取双页数中双数者(十位及个位两数),以其除以2后所得商的个位数为分组数字,注意翻到相同页数照样计算,不应舍弃另翻。例如翻到412-413页,取412中12除以2得6。再翻到290-291页,取90除以2得45,第二分组数字为5。依此类推。3对照对照的意义:对照是比较的基础,没有对照就没有鉴别,也谈不上科学性。对照组与用药组应符合“齐同可比的原则”。也即,除了要研究的因素(如药物)以外,对照的一切条件与用药组完全“齐同”,具有“可
16、比性”。例如,实验中动物的体重、性别、种属、实验条件、设施、环境、饲料及用药时间等都必须一致。只有这样才具有可比性。可比性是实验中最重要的基本原则。设立对照组,一方面可以通对比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突出用药的真正效果;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控制实验条件,保证实验的可靠性。例如平喘喷雾法实验中,设立盐水及氨茶碱与新药同时实验,如果氨茶碱组不出现平喘作用,就意味着实验中出了偏差(喷雾器有堵塞、致喘液失效或其它原因)。对照的分组:药理实验中常采用不同类型的分组对照,通过组间显著性差异,反映组间有无本质差别,分组的类型有: 阴性对照组:包括A、空白对照组,不含研究中处理因素(药物)的对照,应为阴性结果。其中
17、不给任何处理的对照为空白对照,多用于前后对照,用药前观察即空白对照。但在两组对比中少用。B、假处理对照组,即除不用被研究的药物外,对照组的动物要经受同样的处理。如麻醉手术,注射不含药的溶媒等。这样对照可比性好,较常用。C、安慰剂对照组,临床研究中病人的心理状况对药效影响很大,为此推荐采用外形一致,气味相同,但不含主药品的乳糖或淀粉剂,作为对照组,称之为“安慰剂”。安慰剂可以呈现意想不到的强大的“药效”。治头痛有效率为60%,心绞痛发作减少率为80%,甚至对术后剧痛也有30%止痛率。也可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如嗜睡、乏力有50%;头痛、头晕25%;恶心10%;口干9%;有人甚至会出现典型的药疹过
18、敏反应。设立安慰剂有利于正确评定药效,也可避免将上述“不良反应”归因于受试的新药。 阳性对照组 以已肯定疗效的药物作为对照,应为阳性结果,常用药物作为标准对照。如平喘用氨茶碱,利尿用双氢克尿塞,抗心绞痛用硝酸甘油,镇痛用吗啡等。设立阳性对照可评定药物效价的强度,也可以判定该次实验结果是否可靠。如阳性药物,不能显示阳性结果,则本实验的结果值得怀疑。 实验组:A不同剂量组:药理研究中,不同剂量实验组颇为多用。组间条件非常相近,可比性很强,如果药效随剂量而增加,就充分说明反应确是由药物引起的,一般取3-5个剂量,剂量间呈等比关系,也即剂量对数值间是等差关系。B不同制剂组:药理研究中,常将提取得来的有
19、效成分的各种组分进行对比,借以了解有效成分何者最多。有时采用相同的主药剂量但改变制剂的pH值或附加成分,以分析各种因素对药效的影响。C不同组合:对比两种或多种药物不同比例的组合,目的在于分析药物的相互作用。对照的性质:自身对照:同一个体用药前后的对照为自身对照,此种对照,可大幅度减少个体差异,但要注意前后两次机体的状态有何变动。例如:高血压病人,入院后,即使不用药,血压也会明显下降;感冒病人用药三天,即使药物无效,症状也会显著改善。 配对对照:对动物采用同种同窝同性别的配对,以观察每对动物接触不同处理时的反应强度,此为配对对照,由于配对动物条件相近,效果要比不同窝者好。交叉对照:同一个体前后两
20、次接受A、B药物的治疗,半数病人先用A药一疗程。休息数日后再用B药一疗程;另一半病人则先用B药后用A药。休息目的是为了减少药物后遗效应,休息长短视药物特性而定,这种对比可在人群中尽可能减少个体差异,称为交叉对照。此方法临床上颇为多用,由于经时过久,故主要适用于病程较长较稳定,药效能迅速判断的临床研究。历史对照:用过去文献资料作为对照,称为历史对照。除癌症、狂犬病等外一般最好不用。因为不同时代的医护条件、病情程度有不同。如治疗的输液、纠酸及抗生素、激素用法的差异等,均对病情有一定的影响。双盲对照:为了减少主观因素和心理影响,更确切地评价药效,可采用医师与病人双方面均不知道分组实情的方法,即所谓“
21、双盲法”,新药组与对照组(可以是安慰剂,也可以用弱阳性对照药)的划分只有临床研究主持小组成员是不“盲”的,以便在必要时采取措施保障病人安全。这样在主诉病情变化和判断疗效时,都可以得到正确客观的对比资料。整个的临床研究应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医护人员对两组病人均应采取同样严密的监护措施。各组实验对象的例数:实验结论的重现率与可靠性同各组实验例数有关,但还要考虑实验误差问题。如果药效强大,两组差别大,实验误差又小,通常20-30例已可取得P<0.05,即重现率大于95%的实验结论;反之,如果必须数百例上千例,才能勉强达到P<0.05水平。这就意味着药物疗效并不突出,两组差别不大,或实验
22、本身的误差波动很大。对于这种实验除了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外,还要从药理专业角度考虑,这种差别有没有临床意义。实验对象的例数参见前节。二、实验动物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实验动物是药理学研究基本工具可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用不同的动物。选用动物时,既要考虑动物对被试药物的敏感性,也要考虑符合节约的原则。常用实验动物的特点如下:1青蛙、蟾蜍 青蛙和蟾蜍的离体心脏常用于药物对心脏作用的实验研究;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及腹直肌标本可用于药物对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横纹肌作用的实验研究;其下肢血管灌流可观察药物对血管作用。2小白鼠 繁殖快、数量多,适用于需动物数量较大的实验。如半数致死量测定、药物药效的评价或筛选等
23、。3大白鼠 体型较小白鼠大,便于观察药物反应及获得检验样品(如血、尿),可用于药物的急性及慢性实验,也可作抗炎、降压药和高级神经活动实验。4豚鼠 因其对组织胺敏感,并易于致敏,故常被选用于抗过敏药。如平喘药及抗组织胺药的实验研究,也常用其离体心房、心脏、子宫及肠管进行实验。又因豚鼠对结核菌敏感,常用于结核病药物的实验治疗。5兔 体型大,驯服易得,故用途广。常用于心血管、中枢神经、利尿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其体温变化较敏感,可用于体温实验及热原检查。6猫 猫的血压较稳定,耐受性也强,常用于心血管药及止咳药物的实验研究。7狗 体型大,耐受性强,便于施行较大手术,适用于降血压药、升压、抗休克药的实验。狗
24、还可以通过训练使其驯服,适用于慢性实验,如胃瘘、胆瘘、肠瘘及慢性毒性试验等。常用实验动物的捉拿及给药方法 1蛙和蟾蜍通常以左手握持,用食指和中指夹住左前肢,拇指压住右前肢,右手将下肢拉直,左手用无名指及小指夹住(图1)。图1 蟾蜍捉持法2小鼠(1)双手法:右手提鼠尾,放在鼠笼盖或其他粗糙面上,向后方轻拉鼠尾,使小鼠前肢固定在粗糙面上。迅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其双耳间颈背部皮肤,无名指、小指和掌心夹其背部皮肤和尾部,便可将小鼠牢固捉持(图2)。图2 小鼠双手捉持法(2)单手法:小鼠置于笼盖上,先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抓住鼠尾,后手掌尺侧和小指夹住鼠尾,然后左手拇指与食指捏住颈部皮肤(图3)。图3 小鼠单
25、手捉持法3大鼠大鼠容易激怒咬人,捉持时应戴防护手套。先用右手抓住鼠尾,再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头部,其余手指与掌部握住背部和腹部。注意不要捏其颈部,以防用力过大、过久,窒息死亡。4家兔一只手抓住兔颈背部皮肤,将兔轻轻提起,另一只手托住臀部,使兔呈蹲坐姿势(图4)。切不可用手握持双耳提起兔子。图4 家兔捉持法5豚鼠豚鼠性情温和,不咬人,用手轻轻握住身体即可抓起。6猫应戴好防护手套。轻声呼唤,慢慢将手伸入猫笼,轻抚猫头、颈和背部,一只手抓住颈背部皮肤,另一只手抓住腰背部。性情凶暴的猫可用布袋或网套捉持,操作中应防其利爪和牙齿伤人。7狗驯服的狗可戴上特制嘴套,用绳带固定于耳后颈部;凶暴的狗可用长柄捕狗
26、夹钳住狗的颈部,然后套上嘴套。狗嘴也可用绳带固定,操作时先将绳带绕过狗嘴的下颌打结,再绕到颈后部打结,以防绳带滑落。狗麻醉后四肢固定于手术台上,取下嘴套或绳带,将一金属棒经两侧嘴角,穿过口腔压于舌上,再用绳带绕过金属棒绑缚狗嘴,并固定于手术台上。应将狗舌拉出口腔,以防窒息。二、常用实验动物给药法1经口给药法此法有口服与灌胃两种方法。适用于小鼠、大鼠、豚鼠、兔、犬等动物。口服法可将药物放入饲料或溶于饮水中令动物自由摄取。若为保证剂量准确,可应用灌胃法。 (1)灌胃法小鼠:左手捉持小鼠,腹部朝上,右手持灌胃管经口角插入口腔,使灌胃管与食管成一直线,再沿上颚壁缓慢插入食管,稍感有阻力时(大约灌胃管插
27、入12),如动物安静,呼吸无异常,即可注入药液。如遇阻力应抽出灌胃管重新插入,若药液误注气管,小鼠可立即死亡。一次灌注药量0.1-0.3ml10g体重。操作宜轻柔,防止损伤食管(图5)。灌胃管可用粗大注射针头制作,磨钝针尖,管长4-5cm,直径1mm,连接于1-2ml注射器上即成。图5 小鼠灌胃法大鼠:左手捉持大鼠,右手持灌胃器,灌胃方法与小鼠相同。若两人合作时,可由助手协助固定后肢与尾巴。但灌胃管必须长6-8cm,直径1.2mm,尖端呈球状,并安装在5-10ml的注射器上。注药前应回抽注射器,证明未插入气管(无空气逆流)方可注入药液。一次投药量1-2ml100g体重。家兔:需两人合作,一人坐
28、好将兔躯体夹于两腿之间,左手紧握双耳固定头部,右手抓住两前肢固定前身,使兔头稍向后仰;另一人将木或竹制开口器横放于兔口中,将兔舌压住,以8号导尿管经开口器中央小孔,沿上颚壁慢慢插入食管15-18cm。为避免误入气管,可将导尿管外口端放入清水杯中,无气泡逸出方可注入药液,并应再注入少量清水以保证管内药液全部进入胃内。灌毕,慢慢拔出导尿管取出开口器(图6)。图6 家兔灌胃法豚鼠:如用灌胃器,灌胃法与大鼠相同。如用开口器和导尿管,操作方法同兔灌胃法。猫和狗:灌胃方法与兔相似,将导尿管从鼻腔或口腔经食管插入胃内给药。操作时应防止动物咬伤与抓伤。(2)口服法片剂药物可在扒开动物上下齿列后,用镊子夹住药物
29、放在舌根部,迅速合起上下颌即可咽下药物。给药前若先以水湿润口腔内部,更易咽下。液体药物可在轻轻固定动物头部后,从口角齿列间注入药液,动物多能自动咽下。溶于水的药物也可加入饮水中口服,不溶于水的药物可加入饲料中给药。但这两种给药法必须是无味的药物,且难以保证剂量准确。2注射给药法(1)皮下注射法:小鼠:一般需两人合作,一人把小鼠头与鼠尾牵向两端并固定,另一人左手提起背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刺入皮下,若针头容易向左右摆动即可注入药液。拔针时左手捏住针刺部位,防止药液外漏(图7)。一人操作可把小鼠放在金属网上,左手拉鼠尾,小鼠以其习性向前移动,此时右手持注射器从头端向尾部刺入背部皮下。注药量0.1-0
30、.3 ml/10g体重。图7 小鼠皮下注射法大鼠:以捉持法握住大鼠,于背部或大腿拉起皮肤,将注射针刺入皮下。一次注射药量小于1.0ml/100g体重。家兔:左手将兔背部皮肤提起,右手持注射器,针尖刺人皮下松开左手,进行注射。豚鼠:注射部位可选用大腿内侧面、背部、肩部等皮下脂肪少的部位。通常为大腿内侧面注射。一般需两人合作,一人固定豚鼠,一人进行注射。猫:将臀部皮肤拉起,将注射针刺入皮肤与肌肉之间,注入药液。犬:将犬的颈部或背部皮肤拉起,注射针刺入皮下进行注射。(2)皮内注射法:先将注射部位剪去毛。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小于15°角刺入皮内,注射药液,注射处出现一白色小皮丘。(3
31、)腹腔注射法:小鼠:左手捉持小鼠,腹部向上,右手将注射器针头刺入皮肤,其部位是距离下腹部腹白线稍向左或右的位置。向前推进3-5mm,接着使注射器针头与皮肤呈45°角刺入腹肌,继续向前刺人,通过腹肌进入腹腔后抵抗消失,这时即可轻轻注入药液。小鼠的一次注射量为0.1-0.2m1/10g 体重(图8)。图8 小鼠腹腔注射法大鼠:腹腔注射与小鼠相同。注射量为1-2ml/100g体重。豚鼠、猫、免等:豚鼠、猫腹腔注射部位同小鼠。兔在下腹部近腹白线左右两侧约lcm处,犬在脐后腹白线侧边1-2cm处注射为宜。(4)静脉注射法:大鼠和小鼠:一般采用尾静脉注射,事先将小鼠和大鼠置于固定的筒内或铁丝罩内
32、,或扣于烧杯内,使尾巴露出,于45-50温水中浸泡、或用60-100瓦电灯泡烘烤、或用75酒精棉球擦之,使血管扩张,选择尾巴左右两侧静脉注射,注射时若出现隆起的白色皮丘,说明未注入血管,应重新向尾根部移动注射。一次注射量小鼠为0.05-0.1ml/10g体重(图9)。注射完毕后用棉球按压止血。图9 小鼠尾静脉注射法家兔:一般采用耳缘静脉注射。可用酒精棉球涂擦耳部边缘静脉,或用电灯泡烘烤兔耳使血管扩张。以左手指在兔耳下作垫,右手持注射器,针头经皮下进入血管。注射时若无阻力或无发生隆起现象,说明针头在血管内,注射完毕,压住针眼,拔去针头,继续压迫数分钟止血(图10)。图10 家兔耳缘静脉注射法豚鼠
33、:一般用前肢皮下头静脉注射,后肢小隐静脉注射也可以。接近下部比较容易刺入静脉。注射量一般不超过2ml。猫:一般采用前肢皮下头静脉注射。注射前先将猫装入固定袋或笼内,左手抓住前肢,酒精棉球涂擦后,从前肢的末稍端将注射器针头刺入静脉。证实针在静脉内后,即可注射。犬:可选用前肢皮下头静脉或后肢小隐静脉注射。以手或橡皮带把静脉向心端扎紧,使血管充血。酒精棉球涂檫后,针头向近心端刺入静脉,回抽针栓,倘有回血即可推注药液(图11)。图11 犬后肢外侧小隐静脉(左)和前肢背侧皮下头静脉(右)注射法(5)肌肉注射法:兔、猫、犬选择两侧臀部或股部肌肉。在固定动物后,注射器与肌肉成60°角,一次刺入肌肉
34、注射,但应避免针刺入肌肉血管内。注射完后轻轻按摩注射部位,以助药物吸收。小鼠、大鼠、豚鼠因肌肉较小,较少采用肌肉注射,若有必须,以股部肌肉较适,用量不宜过大,特别是小鼠,每侧不宜超过0.1ml。(6)椎管内注射法:兔:在腰骶部位剪去毛,酒精棉球涂檫。一人固定兔体并将兔臀部向腹侧弯曲,使腰骶部凸出,以增大脊突间隙。一人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自第一骶骨前面正中轻轻刺入,当刺到椎管时有似刺透硬膜感觉,此时兔尾巴随针刺而动,或后肢有跳动,则证明刺入椎管,即可注射。一般一只兔注药量为0.5-1.0ml(图12)。(7)淋巴囊内注射:蛙及蟾蜍皮下有多个淋巴囊(图13),对药物易吸收。一般将药物注射于胸、腹或
35、股淋巴囊。因其皮肤较薄,为避免药液从针眼中漏出,故作胸部淋巴囊注射时,针头由口腔底部穿下颌肌层而达胸部皮下;作股部淋巴囊注射时,应从小腿皮肤刺入,通过膝关节而达大腿部皮下。注入药量一般为0.25-0.5ml。 图12 兔椎管内注射法 图13 蛙淋巴囊内注射法三、中药药理学实验常用的统计方法 1药理实验资料的类型药理实验资料的类型很多,按其观察资料的性质可分为两大类。量反应资料:药效强度可用数字或量的分级表示。如以体重、血压、心率、尿量、肌肉的收缩幅度等作为测量指标所得资料,均属量反应资料。质反应资料:观察某一反应出现或不出现,死亡或存活分别称阳性反应与阴性反应,一般用百分率来表示。如死亡率、生
36、存率、惊厥率等均属质反应资料。2量反应资料的统计方法量反应资料可用t检验法检验两组间均数、自身对比或配对对比的差值均数等数据的显著性。成组数据的t检验当要确定两个组体均值的差异是否显著时往往采用成组数据t检验。设总体1中的样本量为N1,其均值为X,标准差为SX;总体2中的样本含量为N2,其均值为Y,标准差为SY,则可求得其合并方差SP2: (N1-1)S2X+(N2-1)S2Y SP2= (1) N1+ N2-2亦可由样本1中的原始数据(Xi)及样本2中的原始数据(Yi)求SP2: Xi2+Yi2-(Xi)2/ N1-Yi)2/ N2 SP2= (2) N1+ N2-2t可按下式求得: | X
37、-Y | t= (3) SP1/ N1+1/ N2然后将t的大小与按其在特定水平的可信限(通常为95%或99%)分布以及自由度所规定的t值进行比较,自由度为N1+ N2-2,如计算所得t值超过规定t值,则其均值差异显著。例题:为检验某一镇痛药的有效性,采用了两组大鼠进行实验,第一组动物给生理盐水;第二组动物给镇痛药。镇痛的测试指标为每一动物能耐受一定疼痛刺激的时间(秒)。结果数据列于下表1。表1 镇痛药对动物耐受疼痛刺激的影响 生理盐水组(N1=10) 药物组(N2=8) Xi Xi2 Yi Yi2 18 324 22 484 14 196 18 324 16 256 31 961 11 12
38、1 38 1444 21 441 26 676 24 576 28 784 19 361 29 641 20 400 40 1600 24 576Yi : 232Yi2 :7114 15 225(Yi)2: 53824 Xi :182 Xi2: 3476 (Xi)2 : 33124从上述数据求得下列值: 182 X=Xi/N1=18.2 10 182 Y=Yi/N2=29 10按方程(2)计算SP2 3476+711433124/10-53824/8 SP2 =34.35 10 + 8 - 2按方程(3)计算t值 | 18.229| t=3.88 34.351/10+1/8查表得自由度为16及
39、可信限99%的t值为2.92,计算t值为3.88>2.92,计算t值为3.88>2.92,故差异显著,P<0.01。成对数据的t检验当数据呈配对形式时,常用成对t检验。例如,我们要了解某人应用某药前后心率变化的情况。而这时,我们关心的是它们的差别。每个人可以提供两个数值Xi及Yi,以及它们的差Di=XiYi,如表2所列:表2 用药前后心率变化 给药前 给药后 差 X1 Y1 d1 X2 Y2 d2 | | | | | | Xn Yn dn假定所进行的试验其均差为0,di 组的均值可与di 组的标准差一道计算。因此:均值:d=(di)/n (4) (di d)2 标准差:Sd
40、= (5) n-1t(自由度为n-1)的计算为: d t = (6) Sd / n例题:表3提供了8个人在给药前后的心率(次/分)表3 病人给药前后的心率 人员编号 给药前 给药后 差 1 75 73 2 2 81 78 3 3 68 69 -1 4 70 64 6 5 85 75 10 6 76 71 5 7 70 63 7 8 73 72 1经计算: d=4.12 Sd=3.56因此: 4.12 t = = 3.273.56 / 8查t值表得自由度为7时,99%的t值为3.50;而95%的t值为2.36。因此,在99%的水平,其差异不显著。但在95%水平时其差异显著。3质反应资料的统计方法
41、质反应(计数)资料的统计方法,通常以卡方(X2)进行显著性测验。基本步骤X2X2值是反应假设的理论值与观察值的实际差异程度的指标。基本公式为: (A-T)2 X2 = (7) T式中A为实际值,T为理论值,实际值与理论值越接近,则X2越小,反之越大,而X2值越大P值越小。T是根据“无效假设”推算出来的,某行某列的理论值均可由下式求得: nR . nC TRC= (8) n式中R为行,C为列,nR为所求理论数的行合计,nC为所求理论数的列合计,n为总例数。确定P值:查表确定P值时,应首先确定自由度。X2检验的自由度可按下式计算:n=(行数- 1)×(列数-1) (9)四格表由2行2列组
42、成,n=(2- 1)×(2-1)=1 据n、 X2值查X2值表,求出P值。判断结果:当自由度为1时,X20.05=3.83,X20.01=6.63,可据此标准做出判断。四格表(2×2表)资料的X2检验例题 观察氯丙嗪对小鼠激怒反应的影响,每组19只小鼠,氯丙嗪组和对照组未出现激怒的小鼠分别为15只和5只,出现激怒的小鼠分别为4只和14只,问对照组和氯丙嗪组抑制激怒反应有无差别。列四格表和计算X2值。 处理 激怒(只) 未激怒(只) 合计(只) 对 照 14(9) 5(10) 19 氯丙嗪 4(9) 15(10) 19 合 计 18 20 38括号内为理论数。四个格子的数字(
43、14、5、4、15)是整个表的基本数字,其余数字都是由这四个为数字算得的,这种资料称四格表资料。 19×18本例第一行第一格子中的T1.1= = 9。 38由于四格表的每行或每列都是两个格子,而行、列合计数又是固定的,故求出任何一个格子的理论数后,其余三格子的理论数均可用相应的行或列合计减得。如T1.2=19-9=10,T2.1=18-9=9,T2.2=20-10=10,将每个格子的实际数和理论数代入公式(7)得: (A-T)2 (14-9)2 (5-10)2 (4-9)2 (15-10)2 X2= = + + + = 10.56 T 9 10 9 10因为10.56>6.63
44、,故P<0.01。故可得结论:氯丙嗪抗小鼠激怒反应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别。实验一 生大黄、制大黄对小鼠排便时间和数量的影响(炭末法)实验目的:观察生大黄、制大黄对小鼠肠道炭末推进时间、数量的影响。实验原理:运用色素流动法,以黑色炭末为指示剂,以排黑便的时间、性状和数量为指标,可直接观察不同大黄制剂对肠道推进功能的影响。生大黄制剂泻下通便,可使肠蠕动加速,炭末推进快,排黑便时间短,次数多,成形差。制大黄制剂则因其致泻成份分解破坏,作用减弱,排黑便慢,少而成形。实验内容:器材小鼠灌胃针头、lml注射器、玻璃罩、滤纸、鼠笼、台秤、棉签、记时钟、镊子。药品生大黄水前液1gm1(含炭末0.1gm1)
45、、制大黄水煎液1gml(含炭末0.1gm1)、炭末生理盐水混悬液0.1gm1和苦味酸液。动物小鼠。方法取禁食不禁水20-24h、体重相近的小鼠若干只(腹泻者剔去),随机分组,每组雌雄各半,苦味酸液标记。每只小鼠分别灌服上述3种炭末混悬液一次,0.2m110g体重。给药毕,将小鼠置于铺有滤纸的玻璃罩内进行观察,记录小鼠出现黑便的时间、性状和数目,以及稀粪沾染肛门情况。连续观察6h,然后综合全实验室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按表1-1记录分析。表1-1 生大黄、制大黄对小鼠排便时间和数量的影响(炭末法)组别开始排便时间(min)6h内排黑便数(粒)说明本组全实验室本组全实验室黑便性状生理盐水生大黄制大黄
46、注意(1)吸药液时,应将药液摇匀,以保证药量及炭末量准确。(2)排黑便的记数和记时,以开始排出黑便为准。(3)记数黑便时,应随时将小鼠排出的已记数的黑便清除,以免影响记数的准确性。(4)实验小鼠在禁食与实验过程中应让其饮水,否则影响实验结果。附(1)生大黄制刑的制备:取生大黄100g,砸成小块后,以水浸泡。冷浸24h后,煎沸30min,过滤(三层纱布),40水浴浓缩至lgm1。(2)制大黄制别的制备:取制大黄100g,加水煎沸1.5h以上,过滤,药液水浴浓缩至1gm1。思考题(1)为何不同制剂的大黄使小鼠排便时间和排便数不同?临床应用大黄致泻时应注意什么?(2)大黄致泻的有效成分是什么?其在炮
47、制前后有何变化?实验二 生大黄、制大黄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炭末法)实验目的:了解生大黄、制大黄对肠蠕动的影响,掌握整体动物肠运动实验方法。实验原理:利用黑色炭末作为指示剂,观察炭末在肠道的推进距离。口服生大黄可刺激肠蠕动加速,有泻下作用,故对胃肠实热有“釜底抽薪”之功。大黄久煎或炮制之后,致泻成份分解,作用减弱。实验内容:器材手术剪、眼科镊、直尺、注射器、灌胃针头、天平、烧杯、搪瓷盘。药品炭末生理盐水混悬液0.1g/m1(炭末为活性炭)、生大黄水煎液1gm1(含炭末0.1gm1)、制大黄水煎液1gm1(含炭末0.1gm1)、苦味酸液。动物小鼠。方法取禁食不禁水20-24小时,体重相近的小鼠,
48、随机分组,用苦味酸液标记。分别用上述3种炭末液0.3m110g体重灌胃。给药30min后脱颈椎处死,打开腹腔分离肠系膜,剪取上端至幽门,下端至回盲部的肠管,置于托盘上。轻轻将小肠拉成直线,测量肠管长度作为“小肠总长度”。从幽门至炭末前沿的距离作为“炭末推进距离”。取各组小鼠平均值,用公式计算炭末推进百分率,并注意观察各组动物小肠容积是否增大。炭末推进距离(cm)炭末推进率(%)= X100%小肠总长度(cm)结果按表2-1记录分析。表2-1 生大黄、制大黄对小鼠小肠蠕动的影响组别小肠总长度(cm)炭末推进距离(cm)炭末推进率(%)和肠容积变化生理盐水生大黄制大黄注意开始给药至处死动物的时间必
49、须准确,以免时间不同而造成实验误差。思考题大黄致泻的主要成份及作用机理是什么?实验三 秦艽对蛋清致大鼠后跖肿胀的影响实验目的:学习用鸡蛋清引起大鼠后跖急性炎性肿胀的方法,并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实验原理:以鸡蛋清异种蛋白质注入大鼠后跖内,可引起急性炎症,使局部组织肿胀。通过测量实验前、后大鼠后跖和踝关节的周长变化来观察秦艽的抗炎作用。秦艽的抗炎有效成分主要是秦艽碱甲等生物碱。实验内容:器材天平、鼠笼、软塑料尺、注射器、剪刀。药品秦艽水煎醇沉液1gm1、生理盐水、5mgm1地塞米松注射液、10蛋清溶液、苦味酸液。动物大鼠(150-200克)。方法取大鼠3只,称重,用苦味酸溶液标记。将大鼠右后肢拉直
50、,用软塑料尺分别量取足跖或踝关节的周长,连测两次,其平均值为用药前的周长。给动物分别腹腔注射以下药物:甲鼠给生理盐水,乙鼠给秦艽水煎醇沉液,剂量均为0.6-0.8m1100g,丙鼠给地塞米松1m1只。30min后在每鼠右后肢足掌远端进针至踝关节附近,皮下注射10蛋清溶液o1m1。之后于0.5、1.0、1.5和2h分别测量大鼠足跖或踝关节的周长。综合全实验室结果,按下计算各药在不同时间内的足肿胀抑制率:致炎后足跖或踝关节周长(cm)-致炎前足跖或踝关节周长(cm)足肿胀度= X100%致炎前足跖或踝关节周长(cm)对照组足肿胀度-给药组足肿胀度足肿抑制率= X100%对照组足肿胀度结果按表3-1记录分析。表3-1 秦艽水提醇沉液和地塞米松对大鼠蛋清性足肿的影响组别动物数(只)剂 量(ml/100g)右足跖周长(cm)致炎前致炎后0.5h1h1.5h2h生理盐水秦艽水提醇沉液地塞米松注意(1)用软尺量关节周长,应由专人来操作。(2)测量足跖或踝关节周长时,每次均必须在同一位置上。(3)尺子要求无伸缩性。思考题从实验结果,试比较秦艽和地塞米松的抗炎作用有何不同。秦艽的抗炎作用机理是什么?实验四 青皮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的影响实验目的:观察青皮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理。实验原理:青皮有疏肝破气,散结止痛等功效,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媒介视域下古诗词动画的二次传播研究
- 电沉积法从硫氰酸盐浸金液中回收金的研究
- 人本中心模式下小组工作介入潜能生人际关系困扰的研究
- 2025年度股权转让资金监管与战略投资者引入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驾校与学员订立的2025年度专业驾驶培训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餐饮企业员工劳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物联网技术用工协议安全责任承诺书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保险理赔人伤调解合同
- 2025年度金融产品销售总额提成与风险管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聘用协议
- 2025年度版权授权协议:游戏角色形象设计与授权使用3篇
- 心肺复苏课件2024
- 《城镇燃气领域重大隐患判定指导手册》专题培训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专升本管理学真题
- 全国身份证前六位、区号、邮编-编码大全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一(上)适应性训练物理试卷(10月)(含答案)
- 《零售学第二版教学》课件
-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房地产行业职业生涯规划
- 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4)电子表格版
- MOOC 数字电路与系统-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