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类试题练习_第1页
古典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类试题练习_第2页
古典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类试题练习_第3页
古典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类试题练习_第4页
古典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类试题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典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类试题练习诗歌常见语言风格1 .清新自然。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一句一景,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色彩绚丽,境界开阔,语言清新生动。2 .质朴无华。如渊明日勺诗,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落,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3 .华美绚丽。如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4 .简洁明

2、快。如白居易日勺诗,大多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5 .委婉含蓄。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6 .通俗易懂。例如白居易的诗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锤炼字词三、考点突破(一)设问方式梳理: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

3、它好在哪里?某联最有表现力的字是什么?请简要分析。诗中的诗眼”或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某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词好不好?为什么?(二)答题步骤第一步:明观点:你认为哪个字(词)好。(直接鉴赏某字的此步省略)第二步:释字义,点手法:解释该字(词)的准确含义,并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运用的手法。第三步:说作用:点出该字词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三)方法总结及运用示范锤炼字词解题三步走:第一步:关注词语的含义。这里的含义包括词语本身的意思和在诗句中的语境义。从字词含义的角度体会妙处。第二步:关注词语的手法。字词的手法包括比喻、拟

4、人、拟物、双关、通感、夸张等修辞,也包括使动、形容词作动词等文言活用现象。第三步:关注词语的作用。说作用时要从内容(突出描述对象的特点)、情感(表达”青感)、结构(照应、承上启下、线索等)三方面谈,尽量全面。表达效果主要是生动形象、含蓄蕴藉、增强诗歌韵味或趣味等。【例1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2013年福建卷节选)送何遁山人归蜀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真题呈现】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技法示范】第一

5、步,注词语的含义。绿"原为绿色”,这里是作动词,变绿"。第二步,关注词语的手法。从第一步可以看出,这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其好处就是写出动态”。第三步,关注词语的作用。内容上,突出春风的活力,写春风又是为了写春天,写出春天的生机勃勃。感情、结构上作用不太突出,分值比较少可以略去。表达效果上生动形象,增强诗歌韵味。【参考答案】(1)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韵味。【诗歌译文】春风吹来了染绿了树林,孩子们在柴门张望。远方山谷传来杜鹃的鸣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触痛了山南蜀客似箭归心。想象回到家里,刚好春社,燕子飞回来了;下马来换洗好

6、衣服。天天独自来到水边,知道自己已经摆脱了世俗杂务,可以轻松愉快的生活了。【诗歌赏析】首联先写春景,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再想象友人家中的情景,孩子们在柴门张望。颔联想象友人在归家途中所见之景,杜鹃啼鸣,更触动游子的思乡之意。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语言风格三、考点突破(一)设问方式梳理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你认为这首诗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简要分析。请谈谈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有人说这首诗有

7、某特点,请从语言角度分析。(二)答题步骤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概括语言特色;第二步: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这一特色在传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产生怎样的艺术效果。(三)方法总结及运用示范语言风格题关注点:一关注熟知作者的语言风格。二关注诗歌本身的语言风格。可以先想清楚常见的语言风格有哪些,然后逐一去比对,既可得出结论。三关注题干的提示作用。题干中如已经指出风格特点,我们只需从用词、手法、表意上分析哪些地方体现该风格即可。【例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高考全国卷2节选)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8、注】冬至:冬至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驿: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出差的官员中途歇息的地方。远行人:指诗人自己。【真题呈现】(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技法示范】此类试题考查一向比较少。而且如果考查了,那么语言风格一般比较突出。一关注熟知作者的语言风格。白居易的诗歌语言向来朴实无华,通俗易懂。二关注诗歌本身的语言风格。诗歌本身明白如话,风格很突出。【参考答案】(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

9、,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向1分,画面描绘2分)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诗歌译文】我居住在邯郸客店(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农历冬至。晚上,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诗歌赏析】白居易的诗常以语言浅近、平实质朴著称,其意境也多显露。这首诗也不例外,它以直率质朴的语言描写了诗人在邯郸客店里孤独过节的情形,抒写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该诗共四句,首句交代时间一冬至日,地点一邯郸的客店里。由于冬至日是唐朝重要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第二句交代了在客店过节的情形,双手抱膝,枯坐在灯下,只有形

10、与影相随,孤独难耐。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此时,作者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后两句笔锋一转,来个曲笔,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家,而是想象家人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使这种思乡之情扩大化,真实感人。总之,作者没用华丽的词句,没有玩弄过多的艺术技巧,而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却把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足见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能。【精炼3题】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泛若

11、耶溪秦毋潜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注】“偶”即遇“持竿叟”,严子陵曾在若耶溪附近地域的富春江隐居垂钓。问: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词?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参考答案】幽意“(或幽”)(第一步)。作者在诗中描写了清幽之景:晚风习习,吹拂着游船,船只任凭轻风吹送,转入春花夹岸的溪口,南斗星闪耀,水潭上月光溶溶、烟雾茫茫,还有两岸树木伴着月亮悄悄地退向身后(第二步)。由夜景的清雅,作者更觉世事纷扰,不如这种幽居独处、不问世事、随遇而安、放任自适的归隐生活,由此表达自己追慕幽意”的人生意趣

12、(第三步)。【诗歌译文】寻幽的兴致始终不止,此去让小船任意漂游。晚风吹着轻快的行船,一路鲜花直进入溪口。到夜晚转过西山山谷,隔山仰望天上的南斗。潭水上飞起浓烟密雾,林中的月亮向后飘浮。人间的世事渺茫不定,愿做溪边垂钓一老翁。【作品简析】这首五言古体诗大约是诗人归隐后的作品。开篇幽意无断绝”句,以幽意”二字透露了全诗的主旨,即幽居独处,不与世事,放任自适的意趣。因此,他这次出游只是轻舟荡漾,任其自然。以下三联写泛舟的时间和路线,描写沿岸景物。第二联写习习晚风,吹拂着游船,船儿任凭轻风吹送,转入春花夹岸的溪口,恍如进了武陵桃源胜境,多么清幽,多么闲适!第三联写出游程中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际夜”

13、,是到了夜晚,说明泛舟时间之久,正是幽意无断绝”的具体写照。西壑”,是舟行所至的另一境地,当置身新境,心旷神怡之时,抬头遥望南天斗宿,不觉已经隔山”了。第四联用淡墨描绘的如画夜景。潭烟”,是溪上的水雾:溶溶”,是夜月之下雾气朦腾的景状,而着一飞”字,把水色的闪耀,雾气的漂流,月光的洒泻,都写活了,林月低向后”,照应际夜”,夜深月沉,舟行向前,两岸树木伴着月亮悄悄地退向身后。这景象是美的,又是静的。最后一联表明诗人心迹:人生世事正如溪水上弥漫无边的烟雾,缥缈迷茫,我愿永作若耶溪边一位持竿而钓的隐者。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送邹明府游灵武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14、。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问: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答:【参考答案】藏"字,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硬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同时表明人物的简朴清廉。【诗歌译文】你曾经就任西畿县县令,三年下来,马不生膘。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任满还乡时,也仅仅是满载车书而归

15、。现在冒着边关风雪远游朔方,衣衫单薄,难御寒风。此去就住在灵州的一个角落,每日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平时也没有什么客人来往。【诗歌赏析】此诗前两联刻画作者友人邹明府的形象。开头两联写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所以任满以后,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满载而归的仅有一车诗书。这说明了他的志向。后两联是作者的推测与想象。他冒着边关风雪远游朔方,这一路狂风暴雪,路上都看不到他的踪迹,说明了其前程的艰险。大风吹来就掀起了他身上的睡衣,说明他衣衫简朴,没有什么锦衣华冠,更显得他大方,简朴,不拘小节。尾联是说,他到了灵州,每天早上能听得到报晓的号角声,家里的人客房根本没有开过,说明基本也没有什么人来往。这也是为了说明

16、他深居简出,向往宁静,清远脱俗。贾岛注重用字推敲,此诗也体现了这个特点。颈联的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硬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3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宫词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问:从语言风格角度赏析这首诗。【参考答案】宫词语言风格含蓄。此诗构思精巧,写宫女之怨,但并未点出宫女,也没有着一怨”字,只勾勒出特定的情态和气氛,引起读者必然的联想,春色”,是妙语双关

17、,既是指自然美,也是喻宫女的青春。满庭春色,闭锁于高墙之内,无由泄漏;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又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由己。把主旨表达得委婉含蓄。【诗歌译文】风吹动梨花漫天飞舞,玉阑花飘香。春色沉沉,锁住这似海深宫,锁住这宫阙中的宫女。也唯有这落花不能被这严格的宫规禁锢。它们亦不愿老死深宫,随风飞去,飞过宫墙。【诗歌赏析】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理,多少年轻女子被掠(美其名曰选")进皇宫,终身禁锢于宫墙之内,青春活活葬送.这是古代女子的悲剧。古典诗歌中描写宫廷生活的官词”,常取此为题材,为不幸的宫女倾诉苦衷。诗从描写宫苑春色起笔。春天是万紫千红的季节,可是宫苑里却春色沉沉”,一片沉寂;只有那雪白的梨花飘舞于阑干阶砌,更显宫禁之凄凉。建章,汉宫名,后泛指宫苑。春色”,是妙语双关,既是指自然美,也是喻宫女的青春。锁”,则是诗眼。满庭春色,闭锁于高墙之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