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名词解释(一)_第1页
心理学名词解释(一)_第2页
心理学名词解释(一)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理学名词解释(一)1 . 心理学 :心理学史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心理学具有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 心理过程 :是心理活动的翌中动态过程, 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包括认知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3. 认知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4. 情绪情感过程 :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5. 意志过程 :与改造现实相联系的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有计划地调节支配行动、客 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叫意志过程。6. 人格 :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 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2、,其差异表现在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7. 人格倾向性 :指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决定着人对现实世界的态度以及对认识活动的趋 向与选择。包括需要、冬季、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等。8. 人格心理特征 :指区别于他人、在不听环境中表现出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模式的心理特 征。包括个体的气质、性格、能力等9. 教育心理学 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10. 感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人属性的反映。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11. 感受性: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 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比

3、关系)12. 感觉阈限 :指刚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13. 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14. 绝对感受性 :指人的感官觉察这一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15. 差别阈限 :对两个同类的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的差异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差异感觉。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 差别阈限 ,又称最小可觉量; 对着一最小差 异量的感受能力叫 差别感受性 。16. 感觉适应 :指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17. 感觉对比 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18. 感觉后效 (感觉后像)指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的现象。

4、在各种感觉中,视 觉的后效很显著,又称视觉后像。视觉后像又分正、负后像。19. 感觉的补偿 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20. 联觉 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21. 知觉 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 反映。22. 空间知觉 :指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23. 时间知觉 是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即事物运动的速度、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24. 运动知觉 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25. 似动知觉 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 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 或者在没有 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5、26. 诱导运动 指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27. 错觉: 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性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28. 知觉的选择性: 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 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 并把 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29. 知觉的理解性: 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 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 说明的加工过程。30. 知觉的整体性: 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 为统一整体的过程。31. 知觉的恒常性: 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

6、,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 觉映像仍相对不变。32. 实物直观 是在感知实际事物的基础上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33. 模象直观 是指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图片、图标、幻灯片、电影、录像、电视 等),以形成感知表象。34. 言语直观 指在生动形象的言语作用下唤起学生头脑中的表象, 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 式。35. 注意 是心理活动队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36. 注意 的指向性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 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37. 注意的集中性 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 它使心理活动离开

7、 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38. 无意注意 也称不随意注意, 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 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 生的注意。39. 有意注意 也称随意注意, 是有预先目的、 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 主动滴对一定事物所发 生的注意。40. 有意后注意 也称随意后注意, 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指有觉目的, 但不需要意志努 力的注意。41. 注意的稳定性 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42. 注意的起伏 是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也称为注意的动摇。43. 注意的分散 是注意不稳定表现,也叫分心。44. 注意

8、的广度 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对象的数目。45. 注意的分配 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46. 注意的转移 是根据新的任务, 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由由一种活动 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47. 记忆 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48. 形象记忆 是以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49. 逻辑记忆 是个体以词语所概况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之间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 记忆。50. 情绪记忆 是个体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51. 动作记忆 是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又称运动记忆。52. 外显记忆

9、 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记 忆。53. 陈述性记忆 是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 指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54. 内隐记忆 指在不需要意识参与或不需要有意回忆的情况下, 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 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55. 识记 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56. 无意识记 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运用任何有助于识记得出方法和意志努力自然而然 地识记。57. 有意识记 有明确识记的对象,内容系统,识记效果牢固持久。58. 机械识记 是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采取多次重复的方式所进行的识记。59. 意义识记 是在理解的基础上, 依据材料的内在

10、联系, 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识 记。60. 保持 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61. 遗忘 是与保持相反的心理过程,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 忆或再认。62. 系列位置效应 是指接近开头或者结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 的趋势。63. 前摄抑制 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 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倒摄抑制 。64. 舌尖现象 就是明明知道某件事,但就是不能回忆出来的现象。65. 再认 指人们对感知过、 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 当它再度呈现时, 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11、。66. 回忆 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67. 追忆 是需要一定努力,克服一定困难的有意回忆。68. 瞬时记忆 是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 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 这种记 忆叫瞬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69. 短时记忆 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 1 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 时记忆的过渡阶段。 处在工作状态中的短时记忆或者在完成当前任务时起作用的短时记忆就 是工作记忆 。70. 长时记忆 是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71. 表象编码 是指以空间的平行方式表征信息,对某一复杂对象的各种成分同时进行处理, 并贮存到复杂的联想结构中, 以便使输出的信息具有空间特点, 能反映对象的静态特征和动 态特征。72. 语义编码 是意义编码的另一种形式,也是长时记忆最主要的编码方式。73. 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74. 具体形象思维 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 抽象逻辑思维 是以词为中介来反 映现实的思维过程, 也叫词的思维或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 是人 类思维区别于动物思维的最本质特征。75. 分析思维 是遵循严密的逻辑程序和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