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导学案(共5页)_第1页
《登泰山记》导学案(共5页)_第2页
《登泰山记》导学案(共5页)_第3页
《登泰山记》导学案(共5页)_第4页
《登泰山记》导学案(共5页)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登泰山记导学案一、填空题1登泰山记选自_,作者_,是_代_派代表人物,他和_、_被誉为“桐城三祖”。2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_风雪,_齐河、长清,_泰山西北谷,_长城之限,_泰安。3.“是月丁未”其中“丁未”是天干地支记时法,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_、_、_、_壬、癸;十二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_、_、_、_、申、酉、戌、亥。4.“戊申晦”其中“晦”是指农历记年的_,农历称初一为“_”,称十五为“_”。二、选择题1下列划横线词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汶(wèn)水

2、   济(j)水   徂(cú)徕    B绛(jiàng)皓  石罅(xià)  膝(q)齐    C若偻(l)     少圜(yuán) 摴蒱(ch pú)    D须臾(yú)  山巅(din)  姚鼐(nài)2对下列划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A自京师乘风雪。    乘:冒着    B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循:沿着    C其远古刻尽漫失    漫:流失    D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几:几乎3下列句中划横线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B越长城

4、之限,至于泰安    C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D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4选出与“明烛天南”中的“烛”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腰白玉之环    B孔子师郯子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其阴,济水东流5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中谷绕

5、泰山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C稍见去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D是日,观道中石刻6对下列句中省略成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多石,(山)少土    B石苍黑色,(石)多平方,(石)少圜    C(山)少杂树,(山)多松    D(山)生石罅,(树)皆平顶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6、 A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B城墙有内外之分,里面一道为“城”,外面一道为“郭”,“望晚日照城郭”,句中的“城郭”泛指城墙。    C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一为“望”,最末一天为“晦”。    D桐城姚鼐记,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流派。8对泰山日出这段文字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A先从日出前的风、雪、云写起,与上文“苍山负雪”照应;“大风扬积雪击面”,这是日出前在寒山之顶的感受,十分真切。&#

7、160;   B作者抓住日出时色彩变化的这一特点,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了日出的雄伟、壮丽的景象。    C作者回头看西边山峰,是由高向低俯视,“絳皓驳色”,显示了“红装素裹,分外妖烧”的日出美景。D本段上文是泰山夕照图,本段是泰山日出图,前者着力指“静”状,后者有意给“动”态,动静相宜,相辅相成。9下列对各句中解说正确的一项( )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再拜献大将军足下至于誓天断发 两个“足下”意义相同,两个“至于”不同 两个“足下”意义不同,两个“至于”相同 两个“足下”意义不同,两个“至于”也不相同 两个“足下”意义相同,两个

8、“至于”也相同10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例: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语者 顾视无可置者三、实词解释泰山之阳 其阴 乘风雪 长城之限 遂至其巅半山居雾 汶水西流   明烛天南 崖限当道者 至于泰安当其南北分者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自京师乘风雪 越长城之限 道皆砌石为磴 郦道元所谓环水者 余始循以入 崖限当道者 道中迷雾冰滑 及既上 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稍见雪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彩 或曰 或得日或否 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 多平方 生石罅 世皆谓

9、之天门云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四、翻译下列句子(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2)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3)稍见雪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4)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5)余始循以入参考答案:一、1惜抱轩诗文集  姚鼐   清   桐城  方苞   刘大櫆    2乘   历   穿   越   至于戊 己 庚 辛 辰 巳 午 未三十 朔 望二、1B(膝x)  2C(漫:磨灭) 

10、; 3A(B项“至”是动词到达,“于”是介词,到;C项“下”指脚下,现多用于对朋友的敬称;D项“平方”并且呈方形,今常用为数学名词)  4A(名词作动词)  5D   6D   7D(“桐城”指籍贯)  8C 910登泰山记·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句中的加粗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下列各句中的“阳”字,与其他各分句方向相反的一句是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泰山之阳,汶水西流。C阳谷皆入汶D我送舅氏,曰至渭阳3为句中加粗词选择正确义项 极天云一线异色A尽 B尽力 C至多 D非常绛皓驳色,而皆者偻A成分不纯 B辨

11、正是非C不允其议 D颜色错杂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A不正 B偏僻C冷僻 D僻静4下列句中的加粗词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A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B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C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D恐太后玉华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5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含义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公将鼓之A微风鼓浪B噌吰如钟鼓不绝C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D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6下列句中加粗的词,其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7下列四句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不赂者以赂者丧B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C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华之奉不若人也D回视日观以西峰8下面各句括号内所省略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A苍山负雪,(雪)明烛天南B余始循(之)以入C中谷绕(以)泰安城下D少杂树,多松,生(于)石罅三、翻译1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译:12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