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评估案头分析实训_第1页
纳税评估案头分析实训_第2页
纳税评估案头分析实训_第3页
纳税评估案头分析实训_第4页
纳税评估案头分析实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训练一纳税评估案头分析实训一、企业基本情况与主要资料荣石建筑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纳税识别号:140110110232XXX,经济类型:集体,注册资本:500000元;职工人数:538人;主营:粉煤灰制品、保温材料的研制、生产及新技术开发。该公司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均由甲市国税二分局负责征管。增值税市局行业税负率为3.61%。申报及财务报表详见附件。二、要求请通过分析税负情况、对比2008和2009年财务报表有关数据,对2010年度进行纳税评估,并对评估反映出的问题提出管理建议。附件1 该公司2008至2010年度纳税申报情况如下: 单位:元税种年份2008年2009年2010年增值税171950

2、340691320040企业所得税280000830000480000附件2该公司2008至2010年度有关年度会计报表资料如下:资 产 负 债 表编制单位:荣石建筑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单位:万元资产2008年期初数2009年期初数2010年期初数2010年期末数负债和所有者权益2008年期初数2009年期初数2010年期初数2010年期末数流动资产650422636829流动负债533780894964货币资金407216272283短期借款5070100120应收账款9356202399应付账款758494153其他应收款23252312预收账款245471197预付账款127564490应

3、付福利费26355429应收补贴款应交税金3209存货699545其他应付款354537530456流动资产合计650422636829其他未交款125固定资产407120312691228流动负债合计533780894964固定资产原价463131215061608负债合计533780894964减:累计折旧73125237380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53786010211111固定资产净值390118712691228实收资本(或股本)50320320320在建工程1716资本公积364364364364固定资产合计407120312691228盈余公积83246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131

4、51018其中:法定公益金52130长期待摊费用13151018未分配利润123168305381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合计13151018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53786010211111资产总计1070164019152075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1070164019152075附件3利 润 表编制单位:荣石建筑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单位:万元项 目行 次2008年度2009年度2010年度一、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2393702957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3378二、主营业务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479240178加:其他业务利润(亏损以“-

5、”号填列) 51减:营业费用 6313855管理费用 7213360财务费用 8236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92516658加: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10补贴收入 11336276营业外收入 1223168减:营业外支出 134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1481244138减:所得税 15288348五、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165316190纳税评估分析工作底稿:一、税负情况评估分析1、增值税税负率分析2008年度增值税税负率=2009年度增值税税负率=2010年度增值税税负率=疑点: 2、所得税税负率分析(1)2008年所得税税负率2009年

6、所得税税负率2010年所得税税负率疑点: (2)2008年主营业务利润税负率=2009年主营业务利润税负率=2010年主营业务利润税负率疑点: 二、纳税评估指标分析1、收入类评估指标分析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疑点:2、成本类评估指标分析2010年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2009年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疑点: 3、费用类评估指标分析(1)2010年营业费用变动率2009年营业费用变动率疑点:(2)2010年管理费用变动率2009年管理费用变动率疑点:(3)2010年财务费用变动率2009年财务费用变动率疑点:(4)2010年成本费用率2009年成本费用率疑点:4、利润类评

7、估指标分析2010年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2009年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疑点: 5、资产类评估指标分析(1)2010年净资产收益率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疑点:(2)2010年总资产周转率2009年总资产周转率2010年存货周转率2009年存货周转率疑点: (3)2010年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2009年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疑点: 案头分析结论:管理建议:参考答案税负情况评估分析1、增值税税负率分析2008年度增值税税负率=171950÷4750000×100%=3.62%2009年度增值税税负率=340691÷9490000×100%=3.59%2010年度增值税税

8、负率=320040÷11430000×100%=2.8%在收入增长,存货减少的情况下,增值税税负率下降不正常,而且明显低于增值税市局行业税负率3.61%,因此可能存在少计收入、多抵进项的问题。2、所得税税负率分析(1)2008年所得税税负率28÷81×100%34.56%2009年所得税税负率83÷244×100%34.02%2010年所得税税负率48÷138×100%34.78%2010年所得税税负率与2008年、2009年相比,变化不大,需进一步分析。(2)2008年主营业务利润税负率=28÷79&#

9、215;100%35.44%2009年主营业务利润税负率=83÷240×100%34.58%2010年主营业务利润税负率48÷178×100%26.97%2010年主营业务利润税负率与2008年、2009年相比,下降,企业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纳税评估指标分析1、收入类评估指标分析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1143949)÷949×100%20.44%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949475)÷475×100%99.79%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低于2009年,相差较

10、大,结合资产负债表中 “预收账款”科目的期初、期末数额进行分析,2010年“预收账款”期末大幅度增长,绝对额增长126万元,比年初增长177%,因此可以判定存在少计收入问题。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和多列成本等问题。2、成本类评估指标分析2010年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957-702)÷702×100%36.32%2009年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702-393)÷393×100%78.63%2010年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低于2009年,相差较大,可能存在少计收入等问题。3、费用类评估指标分析(1)2010年营业费用变动率(55-38)÷38×1

11、00%44.74%2009年营业费用变动率(38-31)÷31×100%22.58%2010年营业费用变动率与2009年相差较大,可能存在税前多列支营业费用问题。(2)2010年管理费用变动率(60-33)÷33×100%81.82%2009年管理费用变动率(33-21)÷21×100%57.14%2010年管理费用变动率与2009年相差较大,可能存在税前多列支营业费用问题。(3)2010年财务费用变动率(6-3)÷3×100%100%2009年财务费用变动率(3-2)÷2×100%50%201

12、0年比2009年借款增长(120-100)÷100×100%=20%2010年财务费用变动率与2009年相比,相差较大,并且财务费用增加高于借款增长幅度,可能存在税前多列支营业费用问题。(4)2010年成本费用率(55606)÷957×100%12.64%2009年成本费用率(38333)÷702×100%10.54%2010年成本费用率高于2009年,但相差不大。(5)2010年成本费用利润率138÷(95755606)×100%12.8%2009年成本费用利润率244÷(70238333)×

13、100%31.44%2010年成本费用率与2009年比较,2010年成本费用利润率异常,可能存在多列成本、费用等问题。4、利润类评估指标分析2010年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178-240)÷240×100%-25.83%2009年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240-79)÷79×100%203.8%2010年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与2009年相比相差较大,且2010年为负数,可能存在多结转成本或不计、少计收入问题。5、资产类评估指标分析(1)2010年净资产收益率90÷(11111021)÷2×100%8.44%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16

14、1÷(1021860)÷2×100%17.12%2010年净资产收益率与2009年相差较大,可能存在隐瞒收入,或闲置未用资产计提折旧问题。(2)2010年总资产周转率1143÷(20751915)÷2×100%57.29%2009年总资产周转率949÷(19151640)÷2×100%53.39%2010年存货周转率957÷(4595)÷2×100%1367%2009年存货周转率702÷(9569)÷2×100%856%2010年总资产周转率、存

15、货周转率加快,而应纳所得税税额比2009年减少35万元,减少42.17%,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增成本的问题。(3)2010年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380-237)÷(16081506)÷2×100%9.18%2009年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237-125)÷(15061312)÷2×100%7.95%2010年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高于与2009年,可能存在税前多列支固定资产折旧额问题。评估结论:总上分析,该公司2009年可能存在隐匿或不计、少计销售收入;改变成本结转方法、少计存货(含产成品、在产品和材料),多列成本;税前多列支固定资产折旧额

16、;税前多列支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扩大当期期间费用等问题。管理建议:1、督促纳税人自行改正。需要纳税人自行补充的纳税资料,以及需要纳税人自行补正申报、补缴税款、调整账目的,督促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逐项落实。2、约谈纳税人。对纳税评估中发现的需要提请纳税人进行陈述说明、补充提供举证资料等问题。 由所在税源管理部门批准并发出税务约谈通知书,提前通知纳税人。3、实地调查核实。对评估分析和税务约谈中发现的必须到生产经营现场了解情况、审核账目凭证的,应经所在税源管理部门批准,由税收管理员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对调查核实的情况,作认真记录。需要处理处罚的,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执行。4、移交税务稽查

17、部门处理。发现纳税人有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或其他需要立案查处的税收违法行为嫌疑的,由税源管理部门移交税务稽查部门处理。训练二 评估约谈实训基本情况某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由DL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与张某个人投资兴办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成立于2003年3月27日,2004年3月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2004年9月有第一笔收入。经营期20年,主要产品为生产A型钢的大型设备。所得税在国税缴纳。案头分析2010年12月份,评估人员从CTAIS中和“一户式”中调取了该企业相关资料,对企业的2009年1月11月和2010年1月11月的税收申报数据和财务数据进行了对比

18、分析。该企业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行业平均税负为4.068%,2010年1月11月,累计应税收入12499944.21元,应缴增值税358326.07元,税负为2.87%,低于同行业平均税负。(一)利润表相关数据分析2010年1月11月,主营业务收入为1005万元,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加245万元,增长32%;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加397万元,增长84%;毛利率为13%,2009年同期毛利率为37%,降低了24%;成本利润率15%,2009年同期为60%,降低了45%;财务费用156万元,同比增长136%。(二)资产负债表的相关数据分析1.存货周转率:经计算2010年1月11月,存货周转率为1.43

19、7,周转天数为250天,2009年同期周转率为0.67,周转天数为537天。2.资金结构分析:资产负债率为80%,其他应付款1782万元,是流动负债的40%。在建工程1773万元,是总资产的31%,而固定资产仅为72万元。(三)确定疑点基于以上几方面的分析,评估人员确定了以下几项疑点,并决定对该企业2010年1月11月的纳税情况进行纳税评估。1.企业的毛利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而其他应付款数额较大,怀疑可能存在着关联企业间交易价格偏低、少计收入或多计成本的问题。2.存货周转天数过长,且主营业务成本增长率大大高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怀疑可能存在销售收入滞后入账或成本多计、多抵进项税额的问题。3.

20、财务费用增长较快,而且在建工程占资产的比例较高,怀疑可能存在利息未资本化的问题。4.连续几个月原材料与生产成本对应差额异常,怀疑可能存在工程领用材料未作进项税额转出的问题。约谈举证针对以上疑点,评估人员下发了约谈通知书,同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和会计人员进行了约谈,并让其提供以下资料:(一)填制产品生产明细表、产品销售明细表;(二)产品销售合同;(三)原材料明细账与对应库存明细账;(四)企业借款合同。企业财务人员提供了两张报表和借款合同,但没有提供产品销售合同、原材料明细账和库存明细账。评估人员查看了借款合同,确实是流动资金借款。企业财务人员对其他疑问进行了解释,企业的解释看似合理,但评估人员觉得证

21、据不够充分,于是进入实地核查程序。实地调查(一)关于收入未及时入账的问题:评估人员查看了所有产品的销售合同,大部分合同都是企业的关联方机械制造公司与客户签订的,只有少部分是由该企业与其他公司签订的。评估人员把这些合同与仓库原材料领用单(分产品装订)进行核对,又核对了销售收入与预收账款、往来款明细账,未计入收入583万元(货物发出对方款未付)。(二)关于与关联方原材料混库问题:企业成本计价方法为实际成本法,但却存在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经核对,企业同关联企业投资中方之间的原材料往来有混库现象,原材料账面与实际盘点不符的时间较长,又无法取得发票,企业就自行滥用了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没有合法凭证计入原材料

22、2827865.02元。(三)原材料与生产成本差异的产生的原因:企业外购的直接用于产品的原材料,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科目。另外,企业销售给关联企业某机械制造公司原材料210万元。(四)关于在建工程领用原材料未作进项税额转出的问题:经核查,该企业不存在在建工程领用材料进项未转出的问题。(五)关于同关联方之间的交易价格问题:产品的销售合同大多数是购货方同该企业的关联方机械制造公司签订的,由该企业生产,产品销售给关联方后再销售给第三方。评估人员对这些已完工产品的价格进行了核查,对于价格明显不合理的部分按10%进行了加价。评估结论(一)增值税方面:依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对货物已发出未计收入的部

23、分共5830000元,补提销项税额991100元;对关联方间的产品交易进行了加价,共补计收入380480.7元,补提销项税额64681.72元,扣除进项税额,应补缴税款582950.26元、滞纳金1748.85元,现已全部入库。至此,该企业全年已缴增值税941276.33元,税负为5.59%,高于同行业平均税负。(二)企业所得税方面:依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规定,对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2827865.02元中的已计入销售成本的部分2446402.03元,加上暂估入库的原材料取得发票的部分1115411.05元,进行了补税处理,应补缴所得税1175398.32元,已自行缴纳入库。分析和建议在

24、日常管理过程中,企业利用关联企业间开票容易的特点,人为调整税款的现象已经引起了评估人员的关注,而关联企业间往往不在同一地注册,给税收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在本案例中,企业原材料贷方已出现红字,但还销售原材料200多万元给关联方,而该企业所用原材料有许多是由关联方提供的,但并未开具发票。所以,在对这样的企业进行税源管理时评估人员应与关联方企业的主管税务机关定期沟通,形成制度,以防企业利用这种行为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训练三 调查核实训练企业基本情况某纸业集团是一家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职工人数1300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各类书写用纸。其产品工艺流程为:麦秸整理剪裁蒸

25、煮草浆过虑添加辅料产成品包装入库。产品的主要原材料投入与产品产出有较为固定的比例关系。评估人员首先从CTAIS征管软件中查询企业2007年度的纳税申报表、附表、财务报表及发票领购使用情况,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2007年共产纸87010吨,销纸81487吨,全年销售收入36194万元,实现销项税金6153万元,抵扣进项税金5529万元,其中使用农产品收购凭证34922份,抵扣进项税金1652万元,占全部进项税额的30%。实现增值税624万元,税负率为1.72%。2007年企业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7.6%,而使用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的税款却比上年同期增长50%。通过分析发现该企业存在以

26、下疑点:一是增值税税负低于全省平均税负1.47个百分点;二是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税金增长比例与企业销售收入增长比例不匹配。(二)约谈举证根据企业存在的疑点,评估人员对企业实施约谈举证。当问到企业的税负率为什么比同行业税负低时,企业财务人员列举了以下主要原因:一是原材料的价格增长速度过快。近年来由于国内、国际原料市场供应短缺,山东又是全国造纸大省,造纸用主要材料麦草、氯气、火碱、木浆、煤等价格上涨较快。如:氯气价格由04年的1913.73元/吨上涨到05年的2402.85元/吨,每吨增长489.12元,火碱每吨增长136.44元。由于煤炭价格上涨,导致汽的价格每吨上涨29元左右。二是材料吨纸耗用量

27、上涨。2007年主要原料麦草、氯气、火碱、木浆等都出现单耗过高的现象,造成产品单位生产成本高,平均4380元/吨纸。同时,销售价格相对增长慢,平均4440元/吨纸,吨纸毛利率较低,仅为1.4%,从而导致产品增值率低,所以造成企业税负低。当问到企业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税金增长比例为什么如此高时,企业解释说是企业规模扩大,需求量增加了。评估人员通过案头分析认为以上原因不能完全说明企业低税负形成的原因,需要到企业实地核实。核实前,评估人员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初步确定了评估思路。一是企业的农产品收购发票使用数量多,收购对象零星分散,流动性强,难以逐一核实,必须先确定一定的范围,再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销

28、售户进行核实、取证。二是企业对销售给不需要发票的客户的货物,不做收入处理可能性很大,需要对企业的往来帐进行仔细的核实,必要时核实其库存。(三)实地核实1、严格执行农产品抵扣政策,管住“进”口。在实地核实过程中,评估人员根据该企业农产品收购材料占企业进项税比重大的特点,将评估的重点放在农产品收购发票上。根据收购发票的格式,设计出表格将该集团2007年所申报抵扣的34922份收购发票全部输入到Excel表中,通过排序,发现销售次数最多的全年达到200多次;销售数量最多的全年达到3600多吨,金额近180万元;评估人员从中筛选出出现频率较高、额度较大的370户。通过对部分销售户进行调查走访,发现这些

29、销售户都是个体商贩或运输户。评估人员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及省局有关农产品抵扣政策的规定,从中剔除了不予抵扣的农产品收购发票3478份,合计税款114.8万元。2、合理运用投入产出法,对比分析,卡住“出”口。根据该行业麦草成品投入产出2.5:1的比例, 我们对该企业耗用的主要原材料麦草进行了测算。该企业2007年共购进麦草248000吨,耗用麦草218350吨。生产成品纸87010吨,销售81487吨,年底库存成品纸5523吨。根据麦草领用数量,按投入产出比例测算,可以产出成品218350/2.587340吨, 比企业账面产出87010吨相差330吨。 为了摸清原因,评估人员将重点放在了企业的往来帐

30、上,经核实,发现该企业2007年3月底 从“应收帐款”的借方转入“预收帐款”贷方139万元,比较可疑。通过查看2008年的往来帐,结果发现2008年3月底139万元的预收帐款仍然挂帐,时间长达一年。由于目前书写纸属买方市场,如此大额度的预收款,肯定不正常。为了进一步查清事实,评估人员核对了企业的仓库保管帐和会计库存帐,发现年初和年底会计、仓库的结存数基本吻合。但3月底仓库保管帐比会计帐上的库存产成品数少310万吨,与按投入产出法测算的产量和企业库存帐上的差基本相符,同时与139万元的预收款按平均单价计算的数量对比也基本相符。经评估人员的进一步询问,企业承认货物早已发出,只是对方没有索要专用发票

31、而未作收入处理, 在“预收帐款”户中挂帐。应补缴增值税20.2万元。三、评估处理事实清楚后,评估人员下达了纳税评估实地核实结论和纳税评估情况报告,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九条“纳税人购进货物未按规定取得扣税凭证的,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三十三条第四款“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的规定,下达了调整帐务通知书。两项共应调增税款135万元。现已全部追缴入库,同时加收滞纳金8万元。四、案例点评1、通过对造纸行业的重点评估分析,带动了全市造纸行业平均税负的提高,截止2006年3月底,行业税负由2007年度的3.44%提高到4.08%,高于全省

32、同行业平均税负0.89个百分点,直接带来税收收入增长704万元。2、根据纳税评估中发现的造纸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强化了税源控管措施。税收管理员每月报告企业管理情况,分局每月一讲评,县局每季一讲评,推动日常监控工作的开展;在对外监控方面,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广泛采集纳税人的真实涉税信息,拓展信息渠道,开发研究三级评估工作模板,将纳税人的非现金流信息(实际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原材料供应、仓库货物进出、存货变动等)及相关社会信息(工商、地税、银行等)纳入税收管理信息中,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提高税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3、建立农产品收购发票管理长效机制,防止虚抵进项税额。一是严把用票资格审查关,

33、对农产品开票对象进行具体的分析和严格把握,加强跟踪监控。二是严把收购对象身份确认关,监控人员定期到企业实地检查,抽查售货方是否为农业生产者个人且销售货物是否属于自产的农业产品。三是严把资金结算关,要求纳税人预先确定农产品收购货款集中结算帐户,并办理备案手续。未通过指定的结算账户支付货款的,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四是严把抵扣关,对农产品收购凭证实行“先审核、后抵扣”的办法。先审核,即监控人员在纳税申报之前,对纳税人当期准备申报的农产品扣税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进行全面审核,事前控制;后抵扣,即经过监控人员审核无误的农产品扣税凭证准予抵扣进项税额。4、进一步发挥三级评估的整体效能。市局将职责定

34、位于“宏观”评估,利用数据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宏观导向作用,为基层的税源控管指明方向、明确重点;县局从“中观”上下功夫,开展深度分析评估,向基层直接明确监控重点和评估对象,督导基层抓好落实;基层从“微观”入手,进行具体到户的评估分析,形成上下联动、纵横结合、协调运作的纳税评估工作机制。5、合理运用投入产出指标,开展企业应税能力评估。我们组织有关业务科室制定了德州市重点行业主导产品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指导基层开展纳税评估工作,要求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选择企业适用的一种或者几种具有稳定关系的投入产出关键指标,二是做好企业有关投入产出指标比例关系的约谈记录,三是实地查证能够直接推断农产品原料消耗的原始计量

35、信息。6、找准行业特点和规律,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正确的评估思路和采取机智灵活的评估方法,以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调查取证,保证评估的质量和成效。行业评估训练一2008年11月15日HZ县国税局根据该县超市行业纳税状况普遍较差的实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B超市作为评估对象,成立了由第二税务分局分管副分局长为组长,分局2名税收分析员和1名责任区管理员为组员的纳税评估小组,通过对该户涉税指标分析、约谈和实地查验有效地控制了该县超市行业的税收风险,至2009年2月20日,历时三个多月的评估处理终结,B超市共补申报销售额957264.95元,补税162735.04元,加收滞纳金2359.66元。并以此为突

36、破口,开展行业集中评估,补税52.63万元,同时修改完善了2009年度超市行业相关涉税参照指标。分析选案(一)选案背景。HZ商业超市,自2000年第一家A公司开业,2001年、2002年相继增加了B、C、D三家,且各家超市在县城竞相增加网点,开展价格竞争、地域竞争、服务竞争等一系列的商业活动。全县商业超市经营的面积从2000年的400平方米,发展到2008年的5000平方米;从业人员从2000年的23人,发展到2008年的306人(其中:固定职工194,厂家促销人员102人);销售总额从2000年的450万元,实现增值税5万元,上升到2007年的2600万元,实现增值税37万元;2008年1-

37、9月份实现销售收入2850万元,入库增值税108万元(包括评估入库数),入库所得税17万元,为该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较大贡献。然而,从2007年申报资料分析,各超市的增值税负水平极不均衡,企业零申报、负申报、低税负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2008年上半年,县局在对几个超市的检查中,发现了这些企业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帐外经营、迟做销售、错用税率、获取返利等经济利益不计税等偷税行为。(二)对象筛选。根据该县超市行业的状况,选取有代表性的B超市开展纳税评估。(三)分析基础。B超市有限公司于2000年9月份办理税务登记证并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公司注册资金50万元人民币,经营各类百货、日用杂品、副食

38、品和针纺织品等零售业务。现有营业网点2 个,其中:大庆南路营业面积900平方米(含仓库200平方米,出租钟表、服装两柜组50平方米,年收取租金2万元),商业街营业面积150平方米;固定职工45人,厂家促销员15人,年上交租金23.5万元,其中,大庆南路HZ商厦20万元,出租钟表、服装两柜组年收取租金2万元,实际承担租金21.5万元,正常水电费年10万元,其它业务费用年5万元。2008年1-8月份累计申报增值税应税销售收入3594362.51元,主营业务成本3051268.37元,销售毛利率17.8,实现增值税50574.71元,存货期初余额为2936189.19元,期末余额为1868083.2

39、2元,当期税负为1.41%。(四)指标分析与选择1、企业税负及测算:2007年1-12月份企业申报销售收入451万元,入库增值税5.25万元,税负率1.16%。2008年1-8月份企业申报销售收入359.44万元,入库增值税5.06万元,税负率1.41%。省局公布最低税负商业超市1.51%。(1)采用理论税负率测算法:理论税负率纳税人毛利率17.8×适用税率173.03。应纳税额销售收入359.44万元×理论税负率3.0310.89万元。(2)采用保本测算法:依据企业2008年度发生或必须承担费用额,按省局公布的商业超市平均毛利率11%,考虑超市经营部份农产品,分别核算应适

40、用13%税率等因素,评估税负率应为1.8%。年费用额=注册资本投资回收额5万元+租金23.5万元-转租收入2万元+水电费10万元+人员工资(含养老保险)28万元+其它业务费用2万元=65.5万元,年保本销售额=65.5万元÷11%=595万元,最低税额595*0.018=10.71。(3)采用定额标准测算法:依据企业经营网点地址、实际经营面积,按HZ县国税县城个体定额地段税额核定参照表进行确认,月应纳税额=(大庆南路营业面积900平方米-出租钟表、服装两柜组50平方米) ×7.5元/平方米+商业街营业面积180平方米×4.5元/平方米=6375+810=7185&

41、#215;(1+20%)8622元。(4)年最低应纳税额=7185×12×(1+20%)=103464元。(按省局标准税负推算营业额约为685万元)2、存在疑点:(1)实际税负低于行业参照税负,低于企业基准税负,应纳税额低于各种方法的测算税额。(2)存在销售返利及视同销售等未申报的可能。(3)经营多种税率商品,有错用税率的可能。约谈举证(一)制订约谈提纲。根据分析企业存在的疑点,约谈前评估人员制订了约谈提纲:1、企业注册资金50万元,1-8月份销售近360万元,注册资金与收入不相匹配。2、2008年1-8月份企业销售毛利率高达17.8,当期税负1.41,行业税负1.51,税

42、负偏低的原因?3、超市存在销售返利,是否申报纳税?4、是否存在销售滞后及视同销售等未及时申报纳税的情况?5、公司有兼营农付产品销售,核算是否清楚,有无错用税率的情况?6、库存是否真实?(二)发出纳税评估约谈通知。指出异常涉税指标,要求企业对评估初步确认的问题进行自查或作出合理的解释,并注明约谈企业法人代表和财务负责人。分局评估小组由组长带队,于2008年12月11日在企业财务核算办公地点与企业法人及企业财务负责人进行了当面约谈。(三)科学实施约谈,督促企业自查。1、实施约谈原则。为了保证约谈工作能够完整回答上述问题,评估人员进一步确定了约谈的三项原则。一是重点原则。即无论约谈回答问题的多少,时

43、间的长短,都不能影响重点问题的解决。评估工作必须坚持围绕约谈计划进行。二是层层推进原则。问题的提出、求证、核实要逐步深入,不断设问,确保约谈工作能够回答提出的疑问,能够解决评估疑点的准确与否。三是不扩大原则。约谈作为评估工作的一部分,不同于检查,不同于管理,必须要保证自身工作的定位不动摇,既不越位,也不缺位。约谈后能下结论的就明确意见,依然存在疑问的就按照规定转交稽查处理或者在以后进一步掌握情报资料的基础上加以解决。2、实施约谈方法。评估人员根据分析出的疑点,采用迂回战略,加强政策攻心,一方面向被约谈人员宣传国家法律法规,说明一切违法违规手段都没有绝对的隐蔽性,打消其侥幸心理;另一方面告知其评

44、估机构以教育提醒为主,促动纳税人自查自纠,可以不予处罚。一旦拒不合作,稽查机构将迅速介入,严查重惩。通过对企业举证的核实,通过交谈过程中的发散思维,进行牵连思考,做到举一反三,同时评估人员还约谈了企业的仓库保管员,询问其仓库与财务具体对账时间,账实是否相符等情况,要求企业如实彻底的自查,企业针对提出的疑点问题一一进行了说明,在对企业毛利率17.8%,理论税负应该为3.02%,而实际税负才是1.41%相关太大;企业1-8月份销售3594362.51元,而库存就有2936189.19元,和存货周转严重不符;单位有没有福利及如何处理等问题解释不清时,企业主动要求自查补税。3、约谈结果。因约谈中企业对

45、约谈提纲中诸多问题解释不清时,企业主动要求自查补税。通过自查:(1)职工发放福利3.2万元购物券;(2)赠送相关单位及领导购物券3.4万元;(3)单位团购购物券150万元。企业一直认为购物券到超市购物要经过收银机,根据收银机的数额做收入申报纳税,而上述购物券有112万元是从仓库直接发货,会计申报是根据门市收入确定,一直未与仓库核对,造成企业收入和申报的盲点,现企业自查补申报销售额957264.95元,补税162735.04元,加收滞纳金2359.66元。评估处理因该企业在约谈结束后立即自查补申报销售额957264.95元,补税162735.04元,加收滞纳金2359.66元。经评估复核,原先分

46、析出的疑点已消除,我们按规定的程序结束了对该户的纳税评估工作。案例点评B超市评估案例的圆满准确解决,为全县超市行业税负水平及相关涉税指标的测算带来了依据。(一)集体约谈,发动自查。该局召开了所有超市负责人参加的集体约谈会,结合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宣传相关税收政策,重点强调打击手段、法律后果,对评估对象作全面发动,发放自查举证文书,促使企业对照上述主要问题自查举证。通过集体约谈会,对能够如实反映自身存在问题并且所反映的问题与税务机关掌握的有关信息相符合、经评估人员确认自查比较认真的企业,可以进入评估处理等后续阶段,不作为重点评估对象。对不能如实反映自身存在问题或所反映的问题与税务机关掌握的有关信

47、息不相符合、经评估人员确认自查不认真的企业,作为重点评估对象。2、开展同行互评、确定相关指标。税局收回所有企业自查表和相关举证材料后,结合掌握各超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采购、销售环节后,召开了企业法人代表和财务负责人参加的纳税评行业互评会议,就纳税评估的意义、目的、法律依据等内容向入会人员进行了广泛宣传。并将该行业分户收入及纳税等情况公布于众,同时,就业户使用发票、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申报交纳税款等事项及行业内业户自报情况、测算情况详细解释,使入会业户端正态度、打消顾虑、进行互评,根据互评情况,结合相关规定完成相关指标的确定工作。行业评估训练二JL市高新区国家税务局对辖区内汽车零售行业组织了一次专项

48、评估,其中A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作为重点评估对象,评估人员从评估对象确定、审核分析、约谈举证、问题处理等环节入手,征纳双方妥善解决了疑点问题性质确认、申报更正、补缴税款和账目调整等评估事项,主要步骤、方法如下:一、确定评估对象A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位于JL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2003年10月,2004年1月份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注册资金550万元,主营汽车及零部件销售,享受新办商贸企业免征一年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2007年4月,JL市高新区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人员在对汽车零售行业税负进行监控时,发现A公司自成立以来,除2007年2月份申报缴纳增值税407,541.6

49、5元外,其余月份均为零申报,申报情况异常,税负明显偏低,遂决定对其进行纳税评估。二、审核分析评估人员经过对A公司2006年、2007年纳税申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相关数据作了指标对比和综合分析之后,发现A公司纳税申报存在以下四个疑点:(一)增值税申报表应税货物销售额累计数与企业所得税申报表销售收入不符。一是2006年增值税申报表应税货物销售额累计为49,707,595.42元,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销售收入为71,709,203.98元,相差22,001,608.56元。二是2007年1季度增值税申报表应税货物销售额累计为7,315,302.81元,1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销售收入为21,14

50、3,347.31元,相差13,828,044.50元。两项合计相差35,829,652.50元。(二)固定资产增加过快,可能存在固定资产进项税金违规抵扣问题。A公司2006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原值为5,540,649.30元,2007年3月31日为 17,675,649.30元,3个月内,固定资产原值增加了12,135 ,000元,增长两倍多,评估人员认为此环节容易出现进项税金未记入固定资产成本,直接抵扣销项税金,造成少缴增值税的情况。(三)“预付账款”账户余额偏大,可能存在利用该账户转移销售收入问题。2006年3月,A公司“预付账款”为5,570,591.50元,2007年3

51、月“预付账款”为12,423,901.75元,增加6,853,310.25元。对于一个注册资金550万元,经营亏损的商贸企业来说,在没有外部资金支持情况下,是很难达到如此巨额的“预付账款”,企业很可能将销售收入计入“预付账款”,少计销售收入,从而少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四)销售毛利率变动率异常,可能存在少计销售收入或多计销售成本费用等情况。上年同期销售毛利率(2006年1季度)为4.77%,本期销售毛利率(2007年1季度)是0.39%,销售毛利率变动率为 -91.82%,本期销售毛利率明显低于上年同期销售毛利率,且差距很大。综合上述分析,评估人员认为A公司可能存在少计销售收入,多抵扣进项税

52、额问题。三、约谈举证为确认上述疑点问题,2007年5月9日,JL市高新区国家税务局对A公司下达了纳税评估约谈举证通知书。次日,该企业会计人员应邀到主管税务机关针对评估所发现的四个疑点线索进行举证说明。经约谈,A公司财务人员对四个疑点问题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说明,于是,税务机关向A公司下达了纳税自查通知书,要求其对2006年度和2007年1-3月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中存在的四个疑点进行自查。A公司于5月15日前提交了纳税评估自查报告,承认纳税申报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该企业会计人员将销售机动车开具的普通发票未在一般纳税人远程申报系统中进行手工录入申报,却将这些

53、含销项税金的普通发票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申报,造成企业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和企业所得税纳税表申报收入不一致。2006年全年增值税申报表中少申报销售收入21,445,877.41元,少计销项税额3,645,799.16元;2007年13月增值税申报表中少报销售收入11,818,841.30元,少计销项税额2,009,203.20元。2006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多申报销售收入3,645,799.16元,多计应纳税所得额3,645,799.16元; 2007年一季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多申报销售收入2,009,203.20元,多计应纳税所得额2,009,203.20元。二是2007年13月,企业在

54、购入固定资产时,未将54,537.87元进项税额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抵扣了销项税金,造成少缴增值税54,537.87元。三是在2007年春节,为了与客户搞好关系,A公司将一批汽车饰品赠送给客户,没做视同销售处理,少计销售收入60,361.82元,导致少计增值税销项税金10,261.51元,少计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60,361.82元。四是企业会计将6,260,000元机动车普通发票销售收入错误计入“预付账款”。四、问题处理通过约谈、举证和A公司纳税自查,JL市高新区国家税务局最后确认A公司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期间发生少计销售收入多计进项问题,主要是由于该企业会计2003年10月才取得

55、会计从业资格证,从业时间不长,会计业务、税收政策不熟悉所致。根据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JL市高新区国家税务局要求A公司进行如下申报更正和账项调整:2006年,按原税款所属月份逐月进行申报错误更正,共计补缴增值税额3,645,799.16元。2007年,补提增值税销项税额5,665,263.69元,进项税额转出54,537.87元。合计课征滞纳金21,372.31元。2006年,调减虚增企业所得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645,799.16元。2007年,调减虚增企业所得税一季度应纳税所得额2,009,203.20元,调增企业所得税一季度应纳税所得额60,361.82元,

56、合计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948,841.38元。对企业进行账项调整,调增“固定资产” 原值54,537.87元,调减“预付账款” 6,260,000元。五、案例点评本案例之所以能够分析成功,关键是抓住如下两点:一是进行申报表和财务报表之间的比对分析。纳税人的各税种申报表、财务报表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联系,通过不同种类报表或不同时期报表数据的横向和纵向综合对比分析,能够有效发现涉税疑点线索。本案例通过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申报销售收入的比对,以及会计报表异常账户分析,从而发现其普通发票漏申报问题。二是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分析结合起来进行。对同一纳税人申报缴纳的各个税种的评估要同时进行,分析各税种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避免重复评估,以降低税收成本,减轻纳税人负担。本案例把A公司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有机结合起来,分析两税种之间的内在联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