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中考化学探究题培优易错难题练习含答案附答案_第1页
2020-2021中考化学探究题培优易错难题练习含答案附答案_第2页
2020-2021中考化学探究题培优易错难题练习含答案附答案_第3页
2020-2021中考化学探究题培优易错难题练习含答案附答案_第4页
2020-2021中考化学探究题培优易错难题练习含答案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KI,K2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及步骤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步骤实验I:沿分液漏斗将一定量NaOH客液注入A中,关闭漏斗活塞。实验II:打开凡观察到B中部分溶液倒吸入A中,待停止倒吸。实验川:打开K2,观察到C中溶液分别倒吸入A、B中,轻轻振荡,直到液面稳定。思考与交流(1)B中滴有酚酗:的Ca(OH)2溶液呈红色,说明Ca(OH)2的溶液的pH7.(填“=)(2)实验I中在A装置的锥形瓶内观察到的现象有根据实验I和II(填能”或不能”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3)实验III,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实验III,C中溶液倒

2、吸入A装置的锥形瓶内,充分反应后溶液星无色。经分析,瓶中混合物一定含有水、氯化钠和酚儆,可能含有碳酸钙。为进步确定溶液中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提出以下猜想:(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猜想一:CaC2:猜想二:请完成猜想二。请你帮助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正确(写出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答案】B装置中的液体倒吸进A装置不能CaOH2+2HCl=CaCl2+2H2OCaCl2、CaCO3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溶液,产生气泡,则说明含有碳酸钙【解析】【分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稀盐酸和氢氧化钙生成氯化钙和水,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3、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详解】思考与交流(1)B中滴有酚配的Ca(OH)2溶液呈红色,说明Ca(OH)2的溶液的pH7。(2)实验I沿分液漏斗将一定量NaOH溶液注入A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装置内的压强减小,故在A装置的锥形瓶内观察到的现象是B装置中的液体倒吸进A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故根据实验I和II不能C6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稀盐酸稀盐酸滴的的清灰滴的的清灰(3)实验III,C中稀盐酸倒吸进B中,发生的反应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钙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aOH2+2HCl=CaCl2+2H2O。(4)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

4、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猜想一:CaCl2:猜想二:CaCl2、CaCO3。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溶液,产生气泡,则说明含有碳酸钙。【点睛】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2.探究辨真伪如图,用一次性塑料水杯盛鲜榨果汁时,常用带皮柠檬片作装饰。网上传言,柠檬皮可以溶解这种水杯中的聚苯乙烯,危害人体健康,这种说法是真的吗?为了查明真相,小东用泡沫饭盒(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和柠檬皮进行探究。(1)探究一:柠檬皮真的能溶解聚苯乙烯吗?进行实验:将柠檬皮研磨成酱,取一匙涂在泡沫饭盒上,2分钟后饭盒光滑的表面变

5、得凹凸不平,5分钟后凹凸更加明显,10分钟后出现很多小孔。结论与解释:柠檬皮中含有柠檬烯(C10H16),柠檬烯是一种(填宥机”或无机)溶剂,可以溶解聚苯乙烯。反思交流:用一次性塑料水杯喝水时,聚苯乙烯不会进入人体,放了带皮柠檬片后,聚苯乙烯会被溶解而进入人体,这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有关。一次性泡沫饭盒、一次性塑料水杯随意丢弃造成的环境问题被称为,果汁加工厂的大量柠檬皮被丢弃浪费,对此你有什么建议。(2)探究二:酸性、碱性溶液对柠檬皮溶解聚苯乙烯有影响吗?实验用品:泡沫饭盒、柠檬皮酱、食醋、纯碱溶液、食盐水、水。查阅资料: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均不能溶解聚苯乙烯。进行实验:取一匙柠檬皮酱,与2mL水

6、混合均匀后涂在泡沫饭盒上;取一匙柠檬皮酱,与2mL(写溶质化学式)混合均匀后涂在泡沫饭盒上取一匙柠檬皮酱,与2mL(写溶质化学式)混合均匀后涂在泡沫饭盒上。该实验方案中采用了对照实验的方法,请指出其中的对照实验(填实验编号):第一组对照实验,第二组对照实验。5分钟后观察到三个泡沫饭盒表面的凹凸程度几乎相同,实验结论为。(3)探究三:温度对柠檬皮溶解聚苯乙烯有影响吗?请将下表填写完整(柠檬皮中的成分在实验温度下性质稳定)。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温度越高,越不利于柠檬皮酱溶解聚苯乙烯解释实验结论。【答案】有机柠檬片白色污染回收制作柠檬茶CH3COOHNaCQ酸性、碱性溶液对柠檬皮溶解聚苯乙烯没有

7、影响取一匙柠檬皮酱,与2mL水混合均匀后涂在泡沫饭盒上;另取一匙柠檬皮酱,与2mL热水混合均匀后涂在泡沫饭盒上与2mL热水混合的泡沫饭盒凹凸程度小由于柠檬皮中的成分在实验温度下性质稳定,与2mL热水混合的泡沫饭盒凹凸程度小,说明温度越高,越不利于柠檬皮酱溶解聚苯乙烯。【解析】【详解】(1)结论与解释:柠檬烯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反思交流:用一次性塑料水杯喝水时,聚苯乙烯不会进入人体,放了带皮柠檬片后,聚苯乙烯会被溶解而进入人体,这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柠檬片有关。一次性泡沫饭盒、一次性塑料水杯随意丢弃造成的环境问题被称为白色污染。柠檬皮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妙用,同时还是一味中药材,可回收制

8、作柠檬茶或作中药材等。(2)实验探究二:酸性、碱性溶液对柠檬皮溶解聚苯乙烯有影响吗,故可分别与酸性、碱性溶液混合,食醋、纯碱溶液分别显酸性、碱性,其化学式分别是CH3COOHNa2CO3。该实验方案中采用了对照实验的方法,第一组对照实验,第二组对照实验。5分钟后观察到三个泡沫饭盒表面的凹凸程度几乎相同,说明酸性、碱性溶液对柠檬皮溶解聚苯乙烯没有影响。(3)取一匙柠檬皮酱,与2mL水混合均匀后涂在泡沫饭盒上;另取一匙柠檬皮酱,与2mL热水混合均匀后涂在泡沫饭盒上,与2mL热水混合的泡沫饭盒凹凸程度小,说明温度越高,越不利于柠檬皮酱溶解聚苯乙烯。柠檬皮中的成分在实验温度下性质稳定,与2mL热水混合

9、的泡沫饭盒凹凸程度小,说明温度越高,溶解的聚苯乙烯越少,即温度越高,越不利于柠檬皮酱溶解聚苯乙烯。3.课堂上,老师取20g蔗糖放入不烧杯中,加少量水使它润湿,注入10mL浓硫酸,搅拌,同学们看到蔗糖先变黑后发酵”形成黑面包”,同时还闻到了刺激性气味,同学们判断黑色固体是碳,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强.形成黑面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展了探究活动.(猜想与假设)浓硫酸与碳反应,生成大量气体使黑色固体膨胀.(查阅资料)I.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中有SQ、CO2两种气体.n.SQ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出.SQ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

10、CO2不能.(实验探究)为验证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并进行如图实验:品红酸性后端品红混;百稀溶消酸钾溶滞稀漆淹石灰水ABCDEABCDE(事实与结论)(1)请将能得出对应结论的实验现象填入表中.验证气体实验现象实验结论SO2有SO2产生CQ有CQ产生(2)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产生大量的SO2和CQ,使黑色固体膨胀,形成黑面包”,猜想成立.(反思与交流)(1)小明同学提出,因老师的演示实验没有进行加热,所以同学们的探究实验无意义,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说法,理由是.(2)若B、E中试剂交换,(填能”或不能”得出有CO2产

11、生的结论,理由是(3)C中酸性高镒酸钾溶液的作用是.【答案】脱水性B中品红溶液变红D中品红溶液不变红,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2H2S。(浓)WCC2T+2SOT+2H2O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不能SO和CO2均能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判断是否有CQ产生吸收SQ,防止干扰CQ检验【解析】【分析】【详解】浓硫酸有脱水性,能使蔗糖脱水生成C;事实与结论:(1)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中有SO2、CO2两种气体.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如果B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有SO2产生;而SO2和CO2均能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D中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无SO2,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

12、有CO2产生;(2)C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方程式为:C+2H2SQ4(浓)=COd+2SQT+2H2Q;反思与交流:(1)明同学提出,因老师的演示实验没有进行加热,所以同学们的探究实验无意义,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说法,理由是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不加热也可进行;(2)SQ2和CO2均能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判断是否有CQ2产生,故不能将B、E中试剂交换;(3)C中酸性高镒酸钾溶液的作用是吸收SQ,防止干扰CQ2检验。4.高阳同学通过阅读课外资料得知,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Na2Q2)作为供氧剂,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Q2+2C

13、Q2Na2CQ+Q2,2Na2Q2+2H2Q4NaQH+QT。于是她用如图所的装置来制取CQ并验证其与Na2Q2的反应。ABABCDCD(1)装置B的作用是。(2)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E中收集到的气体主要是;反应后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高阳为此又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zCQ猜想二Na2CQ3和Na2O2猜想三NazCQ和NaQH你认为还可能是(设计实验)石灰石石灰石3一差一一足量的饱和史军爸晶一碳酸氢钠溶液C硬质玻璃管中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振荡固体完全溶解,样品中一定没有Na2O2取少量实验所得溶液于另一试管中, 加入过量的BaC2溶液,

14、振荡后白色沉淀产生猜想三正确取少量实验所得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溶液,振荡后白色沉淀产生(反思与评价)反应后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含有NaOH,原因可能是。【答案】吸收氯化氢气体氧气Na2O2、Na2CQ和NaOH不产生气泡氯化镁二氧化碳通过B装置带出水蒸气,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解析】【分析】A装置为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B装置为除杂装置,目的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C装置为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装置,注意气体进入C装置之前并没有干燥,因此气体中含有水分,C装置中还有副反应发生,即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D装置为二氧化碳的吸收装置,最后E装置用排水法收集到氧

15、气。因为装置C有副反应发生,就为C装置的固体成分探究提供了线索,利用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选择合适的试剂进行探究。最后的反思与交流则是对探究实验正确科学的态度的体现。【详解】(1)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气体。(2)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E中收集到的气体主要是氧气;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过氧化钠完全和二氧化碳反应时是Na2CQ猜想二:过氧化钠过量时是Na2CQ和Na2O2猜想三:二氧化碳中含有水蒸气时是Na2CQ和NaOH过氧化钠过量、二氧化碳中含有水蒸气时是Na2O2、Na2CQ和NaOH。【设计实验】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振荡,固体完全溶解,不产生气泡,说明固体中一定没有过氧化钠;2

16、取少量实验所得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b溶液,振荡,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钢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碳酸钢;3取少量实验所得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氯化镁溶液,振荡,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加入足量的水,振荡固体完全溶解,不产生气泡样品中一定没有Na2O2取少量实验所得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2溶液,振荡后白色沉淀产生猜想三正确取少量实验所得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氯化镁溶液,振荡后白色沉淀产生反思与评价反应后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含有NaOH,原因可能是二氧化

17、碳通过B装置带出水蒸气,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点睛】5.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固体A和溶液B,并对固体A和溶液B进行探究。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有:CaO+Ho=Ca(OH;(写化学方程式)。I.固体A成分的探究及测定猜想固体A中只有CaCQ;固体A中含有CaCQ和Ca(OHp;含有Ca(OH的理由是。实验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振荡、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出现,猜想成立。组成测定取8.7g固体A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盐酸至固体完全溶解,收集到纯净CQ2.2g,则固体A中CaCQ和Ca(OH)2的质量比为。n.溶液B的成

18、分探究猜想溶液B中的溶质是NaOH;溶液B中的溶质是NaOH和Na2CO3;溶液B中的溶质是NaOH和Ca(OHL根据对固体A成分的探究,小组同学认为猜想正确,其理由是。实验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猜想正确。【答案】Ca(OH)2+Na2CQ=CaCO4+2NaOHCa(OH)2微溶于水蓝色沉淀50:37固体A中含有Ca(OH)2Na2CO3(合理均可)【解析】【分析】【详解】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Q=CaCOJ+2NaOH故填:Ca(OH)2+Na2CQ=CaCQj+2NaOH;猜想由于氢氧化钙微溶

19、于水,所以最后所得固体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钙;故填:Ca(OH)2微溶于水;实验若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钙,则将固体充分溶解后滴加硫酸铜溶液将出现蓝色沉淀;故填:蓝色沉淀;组成测定设生成2.2g二氧化碳需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x2.2g100二44x-2.2gx=5g则原固体中含氢氧化钙的质量为3.7克,即固体A中CaCQ和Ca(OH)2的质量比为50:37.故填:50:37;猜想由于固体A中含有氢氧化钙,所以溶液中不会存在碳酸钠,所以猜想正确;故填:固体A中含有Ca(OH)2;实验溶液中不会存在碳酸钠,即溶液的成分只能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两种,若要证

20、明,只需在B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即可证明;故填:Na2CC3o6.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或溶液)对“NaOH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知识卡片):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铜易溶于水。(实验探究):(1)方案I: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酗: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实验结论。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可能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方案n: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2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21、,振荡后加入镁条若稀盐酸过量若没有明显现象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实验反思):(3)另有同学提出方案n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4)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证明“NaOH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填序号)。A铜片BpH式纸CM化铜D紫色石蕊试液【答案】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H+和OH反应生成H2O分子2NaOH+CQ=Na2CO3+H2O、Na2CO3+2HCl=2NaCl+COT+H?O有气泡产生稀盐酸量不足的情况下,也无明显现象RD【解析】【分析】【详解】(1)酚血:遇碱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或酸性溶液不变色,滴入几滴酚酗:溶

22、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中和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当与盐酸反应时有气泡,气泡很可能是CO2,氢氧化钠可能变质,NaOH与空气中CO2反应生成碳酸钠,产生气泡的可能原因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Na2cO3+2HCl=2NaCl+CO2+H2O;(2)取2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若有气泡产生,则稀盐酸过量,因为稀盐酸与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若没有明显现象,则NaOH溶液与

23、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3)另有同学提出方案n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稀盐酸量不足的情况下,也无明显现象;(4)A铜与稀盐酸不反应,不能检验;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若pH=7,则恰好反应,若pHv7,酸有剩余,pH7,碱剩余;C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蓝色氯化铜溶液和水,但是只能证明酸过量,不能证明恰好反应,因为酸不足或者酸量正好均无明显现象;D滴入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盐酸过量,石蕊试液变蓝,证明酸不足,如果石蕊试液不变红,说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选BD。7.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用到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1)甲同学不小心将这两种溶液

24、混合在一起,结果产生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写出变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同学们对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Na2CO3猜想二:(写化学式)(进行讨论)甲同学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认为猜想一成立。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观点,理由是。(设计实验)请你验证猜想二成立,并完成实验报。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血:溶液猜想二成立(反思评价)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保存。【答案】白色沉淀(白色浑浊;澄清的石灰水变

25、浑浊)2NaOH+CQ=Na2CQ+H2ONa?CQ和NaOH(写名称不给分)猜想二中也含有碳酸钠,加入足量的盐酸也能产生气泡过量的氯化钙(或足量的氯化钙;过量或足量的氯化银,过量或足量的硝酸钙等可溶性钙盐或银盐,答化学式也给分,不写足量或过量不给分)产生白色沉淀(或产生白色浑浊);无色酚酗:溶液变红密封【解析】【分析】【详解】(1)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若产生了白色沉淀,则说明氢氧化钠变质了;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的同时还生成了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NaOH+CQ=Na2CQ+H2O;(

26、2)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全部变质也可能部分变质,故猜想二可能是Na2CQ和NaOH;进行讨论:只有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一定会有气泡产生,故不能根据产生气泡的现象判断猜想一是否正确;设计实验:由于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呈碱性,故要先检验碳酸钠的存在,同时要将碳酸钠除去,然后通过滴加无色酚酗:来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方法是: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或足量的氯化钙;过量或足量的氯化银,过量或足量的硝酸钙等可溶性钙盐或银盐),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含有碳酸钠;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血:溶液,无色酚酬:溶液变红,证明含有氢氧化钠,那么猜想二正确。反思评价:根据在上分析可

27、知,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8.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同学们将饱和硫酸铜溶液逐滴加到5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以下异常实验现象:实验序号滴加CuSQ溶液的量实验现象第16滴产生蓝色沉淀,但震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第79滴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渐变黑色在实验中同学们根据所学初中化学知识判断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请你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实验中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同学们继续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I .氢氧化铜在室温下温度,70C-80C时可脱水分解生成氧化铜II.铜酸钠Na2Cu(OH)4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猜想与讨论)小陶认为蓝色

28、沉淀消失可能是氢氧化铜发生了分解。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猜测,理由是O同学们交流讨论后,提出以下两种猜想。猜想一:少许氢氧化铜可溶于足量水中。猜想二:氢氧化铜可在足量氢氧化钠浓溶液中溶解,溶液呈亮蓝色。(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同学们用氢氧化铜粉末(其它试剂可任选)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填写表中的空格。实验序号实验方法与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将少许Cu(OH)2粉末加到5mL蒸储水中,充分振荡猜想一错误猜想二正确(结论与反思)(1)根据实验,并进一步查阅资料知道,氢氧化铜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生成Na2Cu(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根据实验可知饱和硫酸铜溶液与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

29、的实验现象是O【答案】CuSQ+2NaOH=Cu(OH2J+NSQ【猜想与讨论】氧化铜是黑色固体【实验探究】溶液颜色为无色将少许Cu(OH粉末加入到足量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充分振荡溶液呈亮蓝色【结论与反思】(1)2NaOH+Cu(OH)2=Na2Cu(OH)4(2)蓝色沉淀消失,且逐渐变为黑色【解析】试题分析:将饱和硫酸铜溶液逐滴加到5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CuSQ+2NaOH=Cu(OHJ+Na2SO4【猜想与讨论】实验中蓝色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故小陶认为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氢氧化铜发生了分解,这一判断是错误的,理由:氢氧化铜可脱水分解生成氧化铜,氧化铜是黑色固体

30、【实验探究】为证明猜想一:少许氢氧化铜可溶于足量水中是错误的,故对应的实验现象是:溶液颜色为无色,从而证明氢氧化铜不会溶于水,故猜想一错误要证明猜想二:氢氧化铜可在足量氢氧化钠浓溶液中溶解,溶液呈亮蓝色;故实验操作为:将少许Cu(OH)2粉末加入到足量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充分振荡,现象为:溶液呈亮蓝色,实验结论为:猜想二正确【结论与反思】(1)氢氧化铜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生成Na2Cu(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u(OH=Na2Cu(OH)4(2)根据实验可知饱和硫酸铜溶液与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蓝色沉淀消失,且逐渐变为黑色考点:碱的化学性质9 .某化

31、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猜想I:只有CaCl2猜想II:有;猜想III:有CaCl2和Ca(OH;猜想IV:有CaC2、HCl和Ca(OH2;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不合理。(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两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

32、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配溶液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III是正确的。(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方案二滴加Na2CQ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L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答案】Ca(OH)2+2HCLCaC2+2H2OCaC2、HClIV溶液变红色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解析】【分析】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酬:试液变红色,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33、;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详解】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2HCLCaC2+2H2。故填:Ca(OH)2+2HCLCaC2+2H2。猜想与假设猜想I:恰好完全反应时只有CaCIz猜想II:盐酸过量时有CaCl和HCl;猜想III:氢氧化钙过量时有CaCl2和Ca(OH)2;猜想IV:有CaC2、HCl和Ca(OH)2;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IV不合理,这是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钙不能共存。故填:;IV。实验探究方案一:取

34、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酗: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即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某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酗溶液溶液变红色溶液中含有Ca(OH)2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2CQ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含有Ca(OH)2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方案二滴加Na2CQ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理由: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故填: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故填

35、:反应物是否过量。10 .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加热草酸晶体制得CO,并利用CO来完成炼铁实验,请你参与过程分析。(查阅资料)(1)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2)草酸晶体(H2C2O4?3H2O)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H皿H2C2O4?3H2OCCO2T+COT+4HO(问题讨论)(1)实验室提供下列仪器供选择使用:试管烧杯集气瓶蒸发皿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铁架台(含铁夹),其中你认为在加热分解草酸晶体的装置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填序号)。(2)进入D装置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A,C装置中的试剂依次是、(填名称);(3)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

36、的化学方程式;(4)B装置的作用是;(5)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存在CO的现象是;(实验评价)反思:请指出上述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答案】氢氧化钠浓硫酸2NaOH+CQ=Na2CQ+H2O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D装置中的红色粉末慢慢变成黑色没有尾气处理装置【解析】(1)要加热草酸晶体需要有支撑加热的装置,需要有盛放草酸的装置,需要加热装置,需要导气装置将生成的气体导出,需要用到的仪器有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含铁夹卜带导管的橡皮塞;故为;(2)A装置内的试剂是用来除去二氧化碳气体的,所以盛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C中的试剂是用来干燥一氧化碳的,所以盛放的是浓硫酸;(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

37、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zO;(4)B中的澄清石灰水是用来检验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5)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的条件下能将氧化铁还原为铁,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故现象为D装置中的红色粉末慢慢变成黑色;【实验评价】实验结束后的尾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以免造成空气污染;故缺陷为没有尾气处理装置。11 .某活动小组的同学对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进行了下列探究:(探究一)向放有一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如图所示):(1)蜡烛燃烧变化的现象是:。(2)根据该实验现象推测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于(写出用

38、途)。(探究二)利用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可否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探究,实验如下,如图所示,在(吸滤)瓶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粉末,在小试管中加入盐酸。将小试管放入吸滤瓶中,并用止水夹夹住支管处的橡皮管。 称量整个装置的质量,记录读数。将吸滤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倾倒入瓶中,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可观察到如图二所示的现象。再次称量整个装置的质量,记录读数。两次读数_(填是”或番”相等。理由是。(探究三)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剩余溶液的成分探究(假设二氧化碳已完全放出,杂质溶于水,不参加反应且呈中性)。甲、乙两同学分析认为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可能有盐酸或碳酸钠。为验证是否含有盐酸,他们采用了不同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论。查找资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甲取样于试管中,滴加试液试液变红有盐酸乙取样于试管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探究四)某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