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静悟材料之诗歌鉴赏(共6页)_第1页
高三静悟材料之诗歌鉴赏(共6页)_第2页
高三静悟材料之诗歌鉴赏(共6页)_第3页
高三静悟材料之诗歌鉴赏(共6页)_第4页
高三静悟材料之诗歌鉴赏(共6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青岛九中2018届高三静悟材料(六) 诗歌鉴赏一、 考点解说(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考情回顾常见题型设问方式举例意象意境型(2016全国卷)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分析技巧型(2015年·全国卷)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2016年·全国卷)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分析语言型(2015全国卷) 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

2、分)炼字型古人诗评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首诗中或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本诗第二句中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鉴赏思想内容型(2015·全国卷)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分析形象型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最爱东山晴后雪)三、复习材料1. 复习诗歌鉴赏学案2. 复习各地一模、二模卷中的诗歌鉴赏题3.回顾自己以前的笔记,做好知识梳理。4.利用好3+2古代诗歌阅读专题。四诗歌鉴赏选择题答题技巧1.疏通诗意,把握理解诗歌中的“景”与“情”。2.逐项将选项与相关诗句对照,结合诗歌阅读的相关知识,聚焦比

3、较,找出选项中的确切根据或确切错误点。3.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根据排除法确定最符合要求的答案。【典题回顾】详见3+2P64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和感遇五诗歌简答题几种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一)意象意境型【模式分析】:这是一种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概括意境常用术语(可以参照3+2P66答题术语和答题步骤)1.雄浑壮丽、开阔苍凉、高远辽阔、雄伟壮阔、高旷壮阔、苍凉、雄浑、苍茫、辽阔、高远、深远2.幽清明净、和谐静谧、恬静自然、虚幻飘渺、安谧闲静、幽静深寂、恬静优美、宁谧、朦胧、空寂、寂静、

4、3.凄清暗淡、萧条惨淡、孤独凄凉、孤寂冷清、萧瑟凄凉、肃杀荒寒、荒凉、冷寂、肃穆 、沉郁忧愁4.淳朴自然、生机勃勃、明净绚丽、清新明快、恬淡闲适,清新明丽、清远含蓄5.繁华、热闹、高亢、雄奇瑰丽、富丽堂皇、慷慨激昂 、华美壮丽【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两个双音节词)。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典题回顾】1.(2016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 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注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

5、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六帝:代指六朝。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参考答案】第一问:长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迅疾奔流。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第二问: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6、【参考答案】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含蓄地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游栖霞寺李建勋养花天气近平分,瘦马来敲白下门。晓色未开山意远,春容犹淡月华昏。琅琊冷落存遗迹,篱舍稀疏带旧村。 此地几经人聚散,只今王谢独名存。注平分:春分节气。白下:南京的别称。琅琊:六朝时南京设琅琊郡。(1)中间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1)中间两联描绘了一幅冷落萧条的春景图。天还未亮,月

7、色朦胧,春意未显,篱舍旧村稀疏。(2分)描绘了满目萧疏的景象,营造了凄凉的氛围,为尾联抒发感慨作铺垫。(2分)(2) 人事几经变迁,昔日繁华不再,(2分)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昔盛今衰的感慨。(2分)(二)分析技巧型【模式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几种。(可以参照3+2P70考点三)抒情手法: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用典 写景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视听结合、正侧结合、远近结合、 衬托(以动衬静,以乐衬哀)、烘托、对比、 绘声绘形绘色写人手法:语言、动作、心理、外貌(肖像

8、)、神态、 细节, 侧面描写、衬托、对比 、抑扬结合、以小见大 、虚实结合 描写角度:听觉、视觉、触觉、嗅觉 远观、近看、俯视、仰望,动态、静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夸张、对比、 借代、反复、对偶、设问、反问 (八大修辞) 通感、双关、叠音【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3)此手法有什么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典题回顾】1. 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2015全国卷1)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 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 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 私向梦中归。(1)与白雪歌送

9、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 分)【参考答案】(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2)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咏 钱

10、【唐】罗隐 志士不敢道,储之成祸胎。小人无事艺,假尔作梯媒。解释愁肠结,能分睡眼开。朱门虎狼性,一半逐君回。咏 钱【唐】徐寅 多蓄多藏岂足论, 有谁还议济王孙。 能于祸处翻为福,解向仇家买得恩。 几怪邓通难免饿,须知夷甫不曾言。 朝争暮竞归何处,尽入权门与幸门。【注】梯媒:媒介。邓通:蜀郡南安人,汉文帝男宠;凭借与汉文帝的亲密关系,依靠铸钱业,广开铜矿,富甲天下。景帝即位,邓通被革职,其家产被没收,饿死街头。夷甫:世说新语载王夷甫清高,“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罗诗第一联,深刻分析了金钱的

11、危险性的一面,颇具警示意味。B徐诗第二联,揭示了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翻云覆雨的巨大力量。C罗诗对小人的钻营表现出深深的蔑视,徐诗对邓通的命运表现出深深的同情。D两首诗都较强烈地表达了愤世嫉俗之情,且对社会阴暗面的认识有相同之处。E两首诗都以讽刺诙谐之笔,辛辣批判了“小人”“权门”对金钱的疯狂追逐。【参考答案】CE【解析】 C项,“深深的同情”理解错误,应是批评与讽刺;E项,徐寅的诗歌不诙谐。(2)在表现手法上,这两首诗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相同之处:题材上两诗都是咏物诗,两首诗都用托物言志,通过“钱”这一形象,揭露了小人和朱门富户虎狼般的贪婪本性;手法上两诗都用了对比,罗诗以

12、志士和小人进行对比,徐诗以邓通和夷甫进行对比;主题上两诗都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愤怒之情,用讽喻手法对这种社会现象充满了讽刺和批判。不同之处:徐诗用了典故,罗诗没有用典故。(三)分析语言风格型【模式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达效果,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典题回顾】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暮热游荷池上(其三)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

13、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这首诗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这首诗的语言清新明快。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得到凉爽,恰遇“细草摇头”,运用拟人手法,富有情趣。后两句写天气炎热得连荷花也躲在荷叶底不愿露面,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整首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基调活泼有趣,语言清新明快,写的是热,透露出的却是无限“清爽”之情。(四)炼字型【模式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

14、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5)有比较词要分析被比较词,【典题回顾】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1)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4分) 答出幽静意思的,给2分;说明营造出静遗气氛的,给

15、2分。(2)“过”是“过后”,新雨过后松色青翠。“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表现了出来。“随”是“顺着”“循着”,“随”字形象的表现了山道峰回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思。(4分)(五)鉴赏思想内容型【答题步骤】: 描写了什么形象 构成了什么意境 抒发了什么情感 表现了什么人格【典题回顾】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注叹新丰孤馆人留:新唐书·马周传载,马周不拘行节,为人所鄙薄,恨不得志,“舍新丰逆旅,主人又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独酌而

16、醉”。(1) 这首元曲善用数量词,请结合前三句赏析其运用的妙处。(4分)(2) 曲子以“都到心头”收束全篇,请概括结句包含的情感内容。(4分)【参考答案】(1)“一声”“一点”借梧桐声声、雨打芭蕉,强调了滴滴细雨,敲击着无眠者的心(1分)渲染了静夜愁思(凄凉孤寂)的气氛或营造出萧瑟落寞的意境(1分)。“三更”借三更梦醒表明夜深(1分),突出愁思难寐,心潮难平或孤寂惆怅之情(1分)。这些数量词真切细腻,丰富了隽永的诗情或增强韵律之美。 评分标准:内容2分,效果2分,技巧1分;五个采分点,答出其中四条即可。(2)光阴易逝的感慨,羁旅漂泊的愁怀(秋夜独处,孤寂惆怅之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伤感(

17、潦倒落寞,郁郁不得志的感伤),怀乡思亲的衷情。(4分) 评分标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 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 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 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伏:服气。(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

18、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2)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分)【参考答案】(1)CD(2) “戏赠”,即兼有与友人戏谑的意思。一二句首先举出自己全部诗作中最有名气、流传最广的代表作,表明自己的创作用心;三四句“老元”、“短李”、“偷”、“伏”都是朋友之间的戏辞,由此也可见元、李、白

19、三诗人之间的亲密无间的关系;五六句说世上富贵人人所羡,但我却命中无份,看来只有身后的文名,聊可自慰了,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最后两句诗人更以故作自傲的语气,夸饰自己新编诗集后的得意心情。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蕴含的感情是复杂的,表面上是自矜自许,是对自己文章的夸耀,是对友人的戏谑,但实质上充满不平、辛酸和自嘲,当然也不乏对自己才能的自豪。(六)分析形象型【典题回顾】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

20、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

21、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参考答案】(1)BD(2)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六静悟自测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阮郎归无名氏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注】作者一作秦观。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劫:围棋术语。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参考答案】奠定了词的感情

22、基调。春风吹雨,残红遍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答出奠定感情基调的,给2分;结合内容分析的,给3分。)【答案解析】“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春风吹雨已尽显凄凉,而时至晚春,花枝已经凋残,风雨却依旧吹打不停,景象更为惨淡。“落花无可飞”,是在写残红满地,被泥水玷污,虽经风而不能飞起,比雨绕残枝,凄凉又进一层。凄风、苦雨、落花,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这两句为全篇奠定了哀婉的基调。雨过天晴之后,自然界的色调应该转为明朗,相应地,人的情绪也应该转为欢快。可是不然,词的感情

23、旋律仍旧没有脱离低回哀婉的基调。因为时值黄昏,风雨虽停止,但红日却已西沉。此时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淡淡的暮色。“小池寒渌欲生漪”一句,极为凝练,集中地反映了这种情绪。它以“小”字写池塘的面积,以“寒”字写池塘的温度、以“渌”字写池塘的清澈,以“漪”字写池塘的动态,形象鲜明,含意深邃,一腔悲哀之情,似乎倾注池中。小池的涟漪,仿佛是抒情主人公的心房在颤抖。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参考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

24、决,落子迟缓。(答出表现纷乱愁绪册,给2分;答出通过动作表现并作简要阐述的,给4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一(2)题。(2011新课标全国卷)春日秦国怀古周朴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周朴(? -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扛)人。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占属秦国。紫纡:旋绕曲折。(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参考答案】(1)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

25、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解析】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从题目看,本诗是一首怀古诗,映入眼帘的是“荒郊”“古碑”“积雪”“残阳”“黄沙”,构成了一幅催人泪下的破败荒凉图,结句的“不堪回首思秦原”显然是对昔盛今衰的慨叹。 (2)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景抒情(哀景抒哀情)。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诗人由眼前的“荒郊”“古碑”“积雪”“残阳”“黄沙”的破败中顿生一种伤今哀情,将这种昔盛今衰的慨叹融入眼前的景物描写之中。眼前破败荒凉的景物被诗人寄托了一种深深的对现实的慨叹。

26、(3) 水调歌头 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 辛弃疾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1) 请对“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一句中的“笑”进行赏析。(4分)(2) “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将作者的悲哀刻画的淋漓尽致,请作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1)“笑”是“强作豁达的苦笑”“自嘲的笑”,门被草掩,径被苔封,环境的荒凉更增添了诗人内心无限愁苦 悲极却“笑”(实悲却笑)强化了作者备受压抑、壮志难伸

27、的无奈和痛苦(悲哀); 与上阕最后两句汤朝美即将奉诏再起的美好期待形成对比,彰显自己仕途的黯淡和落寞。 (注:答出两点即可;一点 2 分)(2)表面上抒写词人为时光易逝,年华流走感伤哀痛。诗人说白发是“醒时”栽种,从中更可知其终日忧愤难安(or“栽”字,用拟物表达为国操劳之甚和仕途失意),足见愁苦挥之不去,极写悲哀深重。(四) 卜算子 张元幹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化用祖逖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

28、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寓情于景,描写江湖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现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五)添字采桑子芭蕉 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注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注】舒卷:指芭蕉叶的舒展,心的卷裹。(1)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4分)(2)末尾三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1)上阕着力渲染芭蕉树的繁盛、阴浓,才有下阕雨打芭蕉声响的越大,才能更好体现主人公心境的凄楚,为下阕抒情做了铺垫;芭蕉的叶叶舒展,蕉心常卷,衬托主人公的

29、愁绪满肠。评分标准:分析1分,渲染氛围1分,表达情感1分,结构1分。(3) “点滴霖霪”,渲染出凄凉愁惨的气氛,“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抒发了主人公颠沛流离、怀远念归的感慨。 评分标准:分析1分,伤感1分,思念故土1分,颠沛流离1分。(6) 野鹤 朱之蕃 劲翮凌风掠远游,一声清唳九霄闻。注顶丹成迎日彩,昂身玉立出鸡群。“一声清唳九霄闻”表现了野鹤怎样的特点?(4分) 参考答案:(1)野鹤一声清亮的鸣叫在天宇中回荡,写出了野鹤鸣声的嘹亮和自由鸣唱于九霄的熠熠风采,(2分)突出了野鹤卓越的才华和高远的志向(2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赋分)(七)【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礼部贡

30、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参考

31、答案】B、E(B项第三句的重点不是“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而是写考场的安静,用“所以”来连接,因果关系也不正确。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情感,也表达了作者想要为国选出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E项“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说法错误。 )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参考答案】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用“春蚕食叶”比喻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以动衬静,越发体现考场的庄严寂静;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宴西楼 陆 &#

32、160;游西楼遗迹尚豪雄,锦绣笙箫在半空。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烛光低映珠鞴丽,酒晕徐添玉颊红。归路迎凉更堪爱,摩诃池上月方中。【注】陆游因为主张抗金,不合当权者口味而被一迁再迁,赶到川蜀,这首诗即写于此时。西楼、成都府治西侧有筹边楼,唐李德裕建,曾与熟悉边事者在此共议抗御吐蕃等族侵扰事。又蜀中名胜记谓“转运司园亦称西园,园中有西楼”。因循:随意、轻率、怠惰。珠鞴(bèi):绣着珠饰的单衣,代指歌舞女子。摩诃池:摩诃池即汙池,在锦城西。为隋将军萧摩诃所开,因是得名。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诗歌首句紧扣题目,从宴饮的场所西楼着笔。先以“豪雄”二字虚点

33、一笔,引出次句对昔日奢华的着意渲染。B第二句中“锦绣笙箫”描绘了豪华壮美、歌管竞逐的景象,暗藏题内“宴”字;“在半空”则突出了西楼耸立天半的形象。C“烛光低映珠鞴丽,酒晕徐添玉颊红”两句,不仅描绘了宴饮之上歌女的俏丽,而且写出了诗人酣畅淋漓的痛饮之态。D颈联续写西楼宴饮,意境温馨旖旎,表现诗人醉宴西楼,置身衣香鬓影之中,透露出了作者无可奈何的悲凉颓废情绪。E诗歌尾联以景作结,描写宴罢归途,描绘了夜凉迎面,摩诃池上,明月方中的景象,对此佳景,诗人更生赏爱之情。【参考答案】 AC【解析】A“对昔日奢华”错,次句也是眼前的实写。C“写出了诗人酣畅淋漓的痛饮之态”错,应该是“写出了宴饮场面的热闹”。(

34、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2古人评此诗颔联“语轻而感深”,你认为此联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6分)【参考答案】当时远行万里并未认真考虑,谁知竟成了久客;一年年飘忽而去,如今楼头又刮起了秋风。时日蹉跎,光阴虚度,年华老去的感慨。万里作客、久离家乡的愁苦。一事无成、壮志末酬的无可奈何的悲凉。(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酌情给分)(九) 堂成 杜甫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注】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底来到成都,第二年春末,草堂落成。此诗便是那时所作。桤林:桤木是一种

35、落叶乔木。扬雄宅、解嘲:扬雄,西汉文学家、学者,蜀郡成都人。扬雄宅又名草玄堂。扬雄埋头撰写太玄,有人嘲笑扬雄只知写太玄,但没有任何禄位。扬雄写解嘲剖白心迹。(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草堂环境背景:背向城郭,邻近江水,坐落在沿江大路的高地上。B.三、四两句写草堂自身景色,桤林茂密,风吹树叶,露水滴树梢。生机勃勃,意境开阔。C.乌飞燕语,景语皆情语,诗人以他自己的心情,来体会禽鸟的动态,似乎禽鸟也与诗人同感。D.作者将自己草堂与扬雄宅比较,认为自己避乱于此,心态与扬雄不同,无意写解嘲。E.全诗从草堂营成说起,最后仍然回到草堂结束。“堂”“宅”呼应,关合之妙,不见痕迹。(2)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B 意境不是“开阔”,而是“幽静”。D不是作者自己比较,而是“旁人”。(2)新居初定,景物怡人,心情宁静喜悦。“暂止飞乌”的“暂”写出草堂是歇息之地,而不是终老之乡。流露作者彷徨忧伤之感。(十)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李白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庾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