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苗与大叔的对话_第1页
小苗与大叔的对话_第2页
小苗与大叔的对话_第3页
小苗与大叔的对话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内容分析】本文为略读课文,是一名小学生对季老的访谈录,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体。这一老一小,一个是德高望重、学有建树的著名学者,一个是刚开始求学的小学生。他们俩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巨大的悬殊,却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就阅读展开了逐步深入的交流。季老指出: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这些不仅使苗苗受益,也使读者受到启发。在两者的对话中,你能感受到苗苗的稚气与礼貌,更能感受到季老的亲切幽默、平易近人,还有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与深深关爱。【学情分析】阅读教学带动着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

2、高,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在中年段学生在阅读中已经能够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并不断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丰富自己的语言库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自我发展意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丰富不断提高,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和思维结合起来,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有所个性化地表达,真正与文本对话,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课程标准描述】1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2.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

3、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教学参考要求】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学习目标】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2.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通过读书体会,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学习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学习难点】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

4、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教学评价】针对目标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初步了解大意。 2.针对目标2,通过在自渎、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合作交流理解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题有什么寓意?教学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话题导入,激发学生对访谈的兴趣 启动情智1不知同学们有没有留意最近电视上实话实说、艺术人生等谈话型节目十分火热。这些节日以什么吸引观众获得大家的青睐呢?(学生自由谈这类节目的特点,教师相机引导这些节目的话题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主持人幽默、睿智。)联系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激发学生对访谈的兴趣。2同学们对节目的“了如指掌”足以说明这类访谈节目的成功,一期

5、好的节目不仅需要好题材,更需要对话双方彼此尊重、真诚相对,以及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语言。你想学习采访吗?让我们一起跟随12岁的女孩张苗来到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的家,欣赏他们的访谈片段。 3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谈话的主要内容。1自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苗苗给季老提出了哪些问题?(可在书上做上记号)(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2. 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板书:(闲书、偏科、学习外语)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三、研读课文,明晰季老对读书、学习的见解 1对于苗苗天真而真诚的提问,季老是如何解答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季老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语言。2学生自由读课文

6、。(提示:边读边在表明季老观点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写出自己的感悟。)3根据学生对访谈的再现,因势利导,明晰季老的见解以及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导语:季老对于苗苗感兴趣的那些问题, 持有什么态度,他是如何解答的呢?交流预设: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 季老主张看闲书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季老以自己小时候的趣事以及询问苗苗如何写好文章来阐明自己主张读闲书。)同学们对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有哪些了解?(均为清代侠义小说,以行侠仗义,惩恶扬善为主题)什么样的书是闲书?你的父母允许你看吗?季老是主张看闲书的,但是在课堂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行吗?激发学生共鸣,促其酣畅淋漓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7、力 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能偏科。同学们如何理解“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贯通”,即全部透彻地理解和领悟,达到精通。“三贯通”则是指清华大学提出的“中西贯通”“古今贯通”和季老提出的“文理贯通”。这句话是季老针对苗苗偏科而说的。国力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21世纪是一个知识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还要文理兼备。这种综合型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       小组讨论,交流偏科的危害。 小组讨论使更多的学生有阐明观点的机会,关注学生个体

8、差异,使学生对偏科的危害有更全面的了解。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1“起码”怎么理解?“注”是什么意思?(“起码”即最低要求,最低限度。 注:用文字解释字句。文中指对古文观止中难以理解的词句加上注释。)2交流:“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你听了季老的话有什么感想?在交流和讨论中,培养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四、品味人物,分角色朗读1过渡语:“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同学们的对季老的话感想不一,苗苗有什么反应呢?请同学读一读。(指名读,读出苗苗的惊诧、童真)2苗苗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谦虚好问,率直而有礼貌

9、,对季老充满了爱戴崇敬。)3引读: 季老也从苗苗的语气中听出了苗苗的惊讶,季老说:(生读)4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有关于季羡林教授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季羡林先生是北京大学的教授,他翻译和创作过许多作品,涉及到语言学、翻译学、文学等多个领域。季老在我的童年一书中记录了他小时侯偷偷看闲书的有趣经历。)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5分角色朗读 从一老一小谈笑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苗苗的率真、可爱,季老的平易近人,循循善诱。请同学分角色读一读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提示:在朗读中要把握住人物对话的基调:苗苗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而季老幽默、随和,他们的对话极富口语化。

10、)五、回顾文题,体会寓意 通过同学们的朗读,我感觉到了苗苗对季老的尊敬爱戴,也感受到季老无名人架子,亲切随和,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现在,让我们再看一看课文的题目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回味题目,你明白了什么? (寓意:表面上与二人的名字密切相关,“小苗”-苗苗;“大树”-季羡林。实际上“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小苗”与“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会成才的内容。)六、扩展阅读,鼓励综合性学习活动1小小年纪、刚刚12岁的苗苗不仅采访过季羡林教授,她还采写当今中国文学艺术界的大家:臧克家、史铁生、黄宗江和王蒙,还有油画大师、美协主席靳尚谊和国宝级人物、笑星之首马季等。真可谓是茁壮的小苗苗和参天大树们的对话。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到小苗与大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