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人性中深化 在生活中感悟【教例说明】?扁鹊治病?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第八组中的一篇课文。该文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主要写扁鹊三次拜见蔡桓公,并劝戒他及时医治自己的疾病,但蔡桓公坚信自己无病,不肯从医,导致最后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擅长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否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自己理解感受课文,体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从中学习为人处事的哲学,运用于生活。所以,解读这篇文章,一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故事所要说明的道理,二是引导、鼓励学生积极考虑,发现文本中隐匿的含义,提倡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在实际教学中,扁鹊的
2、特点是显而易见的,但对蔡桓公的评价却往往会停留在他不该讳疾忌医的外表,而无视了人性的本真。从这个方面来讲,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进展应变并加以引导。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实录。【教学片段】师:课上到这里,大家对课本中的人物都有了一定的理解,你能评价一下蔡桓公这个人吗?生:我觉得蔡桓公是个固执、不听人劝告的人。生:他是个不明事理的人。师:你们是从哪里知道的?生:课文中说,扁鹊一共四次见蔡桓公,前三次都说他有病,可蔡桓公就是不听,结果最后得病死了。师:你认为蔡桓公应该怎么做?生:第一次他就应该听扁鹊的话,小小的皮肤病用药敷烫一下就好了。师:当别人无端地说你有病时,你会是什么反响?指一个同
3、学我看你有病!生:笑我没病!师:对呀,当你自觉身体一切正常时,别人突然说你有病,你一定感觉是他在吓唬你。随想:教学需要联络生活实际,只有从人性的常态出发,划破游离于文本外表的考虑,才能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合情合理地窥视人物心理。生:我知道了,蔡桓公在这里说医生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来显示自己的高明,也是人之常情。生:我觉得蔡桓公还会认为扁鹊想知名,因为给国君治好病可是件大事。生:还有一点,扁鹊只是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就说他有病,虽然是名医,也值得疑心,所以当第一次扁鹊说蔡桓公有病时,换了我,我也不信。师:是呀,谁也不愿意有病,人之常情。那问题出在哪儿呢?(播放扁鹊对蔡桓公3次劝告的动画视频后
4、,屏幕显示一个大大的问号。)生:当扁鹊第二、第三次劝说时,蔡桓公应当认真分析,仔细听取一下别人的意见,别忘了,扁鹊是天下名医,他是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胡说的。生:我觉得蔡桓公不但固执,还不擅长分析问题,不会完好地听取别人的意见。生:其实,蔡桓公也完全可以征求一下身边大臣们的意见,可是他没有,一意孤行,害了自己。生:也可能大臣们说了,他不听。生:也可能大臣们知道他的脾气,没有人敢说。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说国君有病,可是大罪啊!生:我觉得蔡桓公过于自信,凭感觉就下结论。你看他的态度,从第一次的不在乎,到第二次的很不快乐,到第三次的非常不快乐,说明他已经越来越忌讳这些说自己有病的话了。多媒体显示
5、蔡桓公对扁鹊3次劝告不屑一顾的表情。随想:引导应当紧贴文本,合理想象。借助多媒体,学生很自然地从蔡桓公思想的人之常情过度到最后的铸成大错,孩子们在分析的同时,不但已经深化了文本,而且拓展了思维,将人物放到了大环境、大纵深之下。师:大家分析的真好,可惜诸位当时没有在蔡桓公身边!笑忌讳这个词用得好!有个成语叫讳疾忌医板书,知道它的意思吗?生:就是不相信自己有病,怕见医生。生:就是忌讳别人说自己有病。师:对,讳就是忌讳的意思,疾是指疾病。这个成语的意思是隐瞒疾病,不愿医治。蔡桓公就是这样的人。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人吗?生:有,上次我姥姥说胸闷,妈妈让她到医院检查一下,她说只是小感冒,不用去,吃点药就好。
6、后来越来越厉害,没想到最后查出来是冠心病发作,幸亏发现的及时,要不就有生命危险了。师:生病有人这样,那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没有人像怕别人说自己有病一样,怕暴露自己缺点,别人一劝说就不快乐的现象呢?生:有,我就有一点,上次教师说我马虎,我当时还不服呢。如今想一想,自己真的是有这个缺点。生:我就爱听表扬,不爱听批评的话。生:上次我和老爸去广场放风筝,一位老爷爷劝我们不要在树旁放,我们还怪他多管闲事,结果来了一阵风,把风筝线吹着挂到了树枝上。师:对了,这些错误就像讳疾忌医中的病。所以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大家都听过小时偷一根针,大了偷一头牛的故事,假设像蔡桓公这样不注
7、意,小病就会酿成大祸,假设我们不防微杜渐,小缺点也会积累成大问题!怎样才能做到不讳疾忌医呢?生:要听从别人的劝告。生:不要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生:别人批评的话也要虚心听。生:遇事要好好地想一想,别人说的话有没有道理。ppt课件出示这一课的教学要点,总结全文。师:大家说得好。要做到不讳疾忌医,防微杜渐,关键在于要学会正确地分析、判断遇到的各种情况,希望同学们能能早日拥有这种本领!随想:从书本中来,到生活中去,无牵强附会的生拉硬扯。读书明理,只有明的过程融入,才有理的记忆深化。生活练达皆文章,要在生活中感悟,更要在感悟中升。【课后追思】?扁鹊治病?这那么寓言的教学重点是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教学中,由于孩子的才能所限,常常会使理解停留在文本的外表,这时,教师的导学功能就尤显重要。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从人性入手,借助多媒体的直观引领,找出文本中表达人物心理状态的蛛丝马迹,使寓意由遮盖在薄纱后面的隐约,逐渐水落石出,凸显对教材的深度把握,教学效果令人称道。这一片段中,对引导点的选择,令人回味:片段开头,首先联络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察蔡桓公听到扁鹊劝告时的心态,对人物的心理进展剖析这是深化点,选择常人之心度文本人物之意。然后话锋一转,开始了重点对讳疾忌医一词的理解,由文本到生活,由表意到寓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二) 西师大版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1课时 东西南北 北师大版
-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6集邮北师大版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 图形与位置 ∣苏教版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求简单的经过时间丨苏教版
- 2025年房地产经纪公司补充协议反馈 副本
- 2025年学习雷锋精神62周年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3份)
- 湖南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师范类】专业【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 3-乘法-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晚春》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3年)
- 盐雾试验过程记录表
- 小学校务监督委员会实施方案
- Q∕SY 13006-2016 招标项目标段(包)划分指南
-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词汇表》(1~4级,5~6级)
- DB11-T1630-2019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质控评分表
- 27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 金色大气教师节颁奖典礼颁奖盛典PPT模板
- OECD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GLP)中英文对照版
- 生化工程,第七章反应器放大与设计
- 1开学第一节班会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