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比较论略(一)_第1页
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比较论略(一)_第2页
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比较论略(一)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比拟论略 一 关键词 :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文化差异;刑法机制 内容提要 :在大体相当的法律结构根底上,因文化的差异,德日、英关和中俄三个不同法系 的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显著不同。 三者的外在形态、 逻辑结构和文化特点差异颇大, 但其根本 功能大体相当,各有其道理。我国的犯罪构成四要件理论经过长期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检验, 具有相对的合理性。 我国不宜全盘移植德日三阶层要件模式或英美双层次要件模式。 进一步 理顺和完善犯罪构成四要件模式的内在理论结构, 是我国当前相关理论争议的合理出路。 推 进我国刑事法治, 有必要注重刑法机制之刑事一体化理论知识形态。 引言: 根本概念与问题 缘起犯

2、罪构成结构, 即成立犯罪诸要件的组合形式,它可分为两种,即法律结构和理论结构。前 者即法律规定的 罪刑法定意义上的犯罪成立要件的组合形式; 后者即理论上建构的 刑 法解释学意义上的 犯罪成立要件的组合形式。 犯罪构成理论结构也可视为犯罪论体系。 德 日、英美、中俄等三个不同法系的犯罪构成法律结构大体相当,3 但理论结构差异显著。随着国外两大法系犯罪构成理论的引介而人 我国刑法学界对相关理论体系 尤其是德日三 阶层要件模式 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讨, 进而对其合理之处有所体悟。 于是,不少刑法学者 主张全面移植德日三阶层要件模式以替代我国的四要件模式, 从而实现我国大陆刑法学知识 体系的全面转型。对

3、此, 我国大多数刑法学者持反对态度。反对者的根本立场大体为: 我国 的四要件理论模式与国外两大法系之犯罪构成要件理论模式皆为根植于其各自法律文化土 壤中的理论模式,各具特色,各有其道理,也各有其不完善之处, 且各已为各自的理论界和 实务界所适就,虽可相互借鉴,但不宜全面移植,否那么会 “水土不服 全面移植的 “革命 性方案有失于对我国大陆外乡法律文化资源的深切考虑,不可取。有比拟, 方能有所鉴别。 本文拟从三个不同法系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模式的外在形态、 逻辑结 构、文化特点和出罪功能等四个层面的比拟中, 开掘其中的道理, 寻求我国刑法学相关理论 争议的合理出路。一、外在形态之比拟一德日模式的外在

4、形态 三阶层 就外在形态而言, 德日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是由构成要件的符合性、 违法性和有责性组合而成 的三阶层的结构体系。二英美模式的外在形态 双层次 就外在形态而言, 英美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是由犯罪本体要件 即刑事责任根底 和法律辩护 事由即责任充足条件对合而成的双层次的结构体系。三中俄模式的外在形态 四方面 就外在形态而言, 中俄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是由客体要件、 客观要件、 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等 四方面组合而成的对称性的结构体系。二、逻辑结构之比拟一德日模式的逻辑结构 三阶层纵向递进式的抽象思维逻辑 第一,作为第一阶层的构成要件符合性, 其旨在以抽象肯定的逻辑大体地框定犯罪成立的 “典 型事实构

5、成要素 1, 即在一般、典型的情形下,某行为很可能构成犯罪。该阶层反映着德 日犯罪构成理论结构对犯罪圈的初步逻辑划定, 它一方面以一种抽象肯定的逻辑对符合相应 特征的行为予以纳入,另一方面又将其它不符合相应特征的诸多行为排除在犯罪圈以外。 第二,作为第二阶层的违法性即是否具有排除违法性的事由,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业 务行为、执行命令等 ,其旨在从客观层面上考察某具有构成要件符合性的行为是否符 合“更大法益原那么 ,是否得以排除违法性或具有法律上的正当性 排除违法性的行为也被称 为“正当行为 4。如是,那么该行为得以出罪;如否,那么进入下一阶层的逻辑考察。第三,作为第三阶层的有责性即是否具有排

6、除有责性的事由,如精神病态、意外事件、不 可抗拒等,其旨在从主观层面上考察行为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是否可以排除行 为人在案件具体情境中的主观罪责成心和过失 。如是,那么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如 否,那么行为人的行为因具备了构成要件符合性、 违法性和有责性等三个层次的要件而成立犯 罪。可见, 从逻辑结构的角度来看, 德日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是一种抽象纳入双层 具体排除 的剥笋式的纵向递进的三阶层逻辑结构体系。二英美模式的逻辑结构 双层次的纵向对合式的动态诉讼逻辑 首先,作为正面、积极维度的犯罪本体要件,即刑事责任根底行为和心态 ,其旨在以抽 象肯定的逻辑将某行为纳入犯罪圈,即 “在刑事司法中,

7、公诉一方只需证明被告人行为符合 犯罪本体要件,即可推定被告人具有刑事责任根底;如果被告人一方不抗辩,犯罪即告 成立 2。 其次,作为反面、消极维度的法律辩护事由 legaldefense ,即责任充足条件,其旨在为辩 方提供出罪辩护的法律事由,即 “在行为特征符合犯罪本体要件时,如果被告人一方能 说明自己不具有 责任能力 responsibility ,如未成年、精神病等;或者说明自己的行为正 当合法 iustification ,不具有政策性危害,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执行职务、体育竞技 等;或者说明有其他可宽恕excuse的情由,如认识错误、被胁迫、警察圈套等,便可不 负刑事责任 236。

8、可见, “要成立犯罪除应具有犯罪本体要件外,还必须排除合法辩护的可能,即具备责任充 足条件。在理论结构上,犯罪本体要件行为和心态为第一层次,责任充足条件为第二层 次,这就是美国刑法犯罪构成的双层模式。236。从逻辑结构的角度来看,英美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是一种抽象纳入单层具体排除的控辩式的纵向对合的双层次逻辑结构体系。 虽说英美理论的第二层次 责任充足条件 在内容上大体相当于德日理论的第二、 三层次即 违法性和有责性 ,但前者直接反映出犯罪认定的控辩对抗局势,更具实践性,而后者更为 理论化,其对控辩对抗局势的反映不太直接。三中俄模式的逻辑结构 依次判定的横向平展式的真实生活逻辑 中国犯罪构成理论结

9、构模式源于前苏联, 与俄罗斯的理论模式具有大体的一致性。 我国犯罪 构成理论结构模式隐含着两种根本的逻辑顺序:第一,侦查逻辑顺序:客体 客观主体 主观。以某人死亡案件为例: 1人死即 刑法所保护的生命权 客体疑似受到侵害; 2侦查人员力图查清该人的死亡是否为他人 行为所致客观要件 ,如否,那么无犯罪行为发生;如是,那么疑似的客观要件具备;3接着,侦查人员力图查清致人死亡的行为是何人所为主体,以及该行为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主体要件 ,如否,那么无犯罪;如是,那么疑似的主体要件具备; 4最后,侦查人员力图查清该行为主体是否是在具有主观罪过 即认识区分和意志控制的一般可能 的情况 下非法致人死亡的

10、,如否,那么不构成犯罪;如是,那么成立犯罪,同时前述三个要件得以一并 确认。第二,审判逻辑顺序:主体 客观客体 主观。司法人员首先审查的是被告人是否 具备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即主体要件 ,如否,那么指控罪名不成立;如是,那么继续审查该 行为人是否实施了受指控的行为客观要件 ,侵害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客体要件 ; 最后, 再审查其主观罪过 主观要件 是否成立, 如否, 那么宣告无罪; 如是, 那么判定为犯罪。 5 可见, 我国犯罪构成四要件理论结构大体是横向的、平展式的,但并非杂乱无章的,而是有 其内在逻辑顺序的, 其对犯罪成立问题的判定是按照犯罪查证的真实生活逻辑顺序依次展开 的,因而易于被司

11、法人员所理解和接受。三、文化特点之比拟一德日模式的文化特点 抽象性与精密性 德日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模式具有显著的抽象性和精密性。 笔者认为, 这些文化特点与德日民 族思维方式的精密性及其理性主义哲学传统有着内在的文化关联。抽象性,即指德日犯罪构成理论结构的三个层次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和有责性 全然 是抽象的思维概念, 而并不具有具体形象的依托。 这种抽象思维概念体系的建构与德日等国 家的传统思维习惯喜欢且擅长运用抽象概念来表达思想有着密切的文化关联。精密性, 即指德日犯罪构成理论结构的三个层次及其内在概念的建构具有显著的精密性。一方面, 其概念的数量非常丰富, 且其概念的界分非常精细;另一方面

12、, 其概念的逻辑建构层 层递进, 相当严密。 精密性是对德日犯罪构成理论结构的肯定话语,但其反面的否认话语即过于繁复、 过于精细, 以至于不容易理解和运用。 甚至于有学者批评其 “有唯体系论的倾向, 偏离了现实的司法实践 3。 “各种学说、各种理论,铺天盖地地迎面而来,叫人眼花缭乱。连日本学者都感慨到处充满的场景,除了刑法学以外,可能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来了。 342二英美模式的文化特点 实践性、简便性与动态性 英美犯罪构成理论结构具有显著的实践性、 简便性与动态性。 这些文化特点与英美传统思维 方式的灵活性及其经验主义、实用主义的哲学根底之间有着内在的文化关联。实践性, 即指英美双层次的犯罪构成

13、理论结构是在长期刑事司法实践经验的根底上,加以理论总结,将诉讼规那么演化为实体法的总那么性标准,是判例法传统的产物。换言之,“美国犯罪构成的理论结构是刑事责任根底和责任充足条件的结合,全同于法律结构, 即犯罪本体要件和排除合法辩护,理论上的双层次是法律文本两局部的再现直接反映。美国刑法犯罪构成理论结构奠基于传统司法实践 判例法, 对抗式诉讼模式, 陪审制,同源于刑法立法。 美国刑法犯罪构成双层次理论结构是实践性的,是法官型的。 2200简便性, 即指英美双层次的犯罪构成理论结构具有显著的理解和操作上的简便性。之所以如此,其原因至少有两方面:其一,该理论的正反两层次,一方肯定纳人,一方否认排除,

14、相互对合,简单明了;其二,该理论结构是对其法律结构的直接再现,是直接源于实 践经验的,并与刑事司法程序相应,便于把握。动态性,即指英美双层次的犯罪构成理论结构反映着司法实践认定犯罪的动态过程。“美国刑法犯罪构成第二层次, 以排除合法辩护的形式来充实刑事责任条件, 完成独特的犯罪构成 模式,反映犯罪构成是动态的 定罪过程 ,而不仅仅是静态的 犯罪规格 。 236。另外,在 类似的意义上, 德日犯罪构成理论结构和英美犯罪构成理论结构都具有动态性。但二者并不完全相同, 即前者侧重于理论思维过程意义上的动态性, 后者侧重于诉讼实践过程 即控辩 对抗意义上的动态性。三中俄模式的文化特点 形象性与对称性

15、受我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的深刻影响, 我国犯罪构成四要件的理论结构具有显 著的形象性和对称性的文化特点。形象性或直观性 ,即指我国犯罪构成四要件皆源于对刑事案件场境中的实际形象生活 意义上的刑案原型的法律标准意义上的直观抽象,如客体要件乃是对犯罪对象被害者 的抽象,客观要件危害行为乃是对行为人举止的抽象,主体要件乃是对行为人的抽象, 而主观要件主观罪过乃是对行为人心态的抽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心早就成立为 一个由“心脏而“取象比类 6的 概念亦是相关问题的 “核心所在。对称性, 即指我国犯罪构成四要件的概念之间有着显著的对称性,如主体对客体, 主观对客观。这种严整的对称性, 显然

16、有助于我国学习者的迅速认识和理解。这一特性显然受到了两方面文化传统的影响:其一,我国传统文化中充满着对称性的文辞表达方式,如对联、唐诗宋词, “云对雨,月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之类的耳熟能详的对 仗文辞,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语言文辞习惯; 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主观与客观、 主体 与客体、质与量、对立与统一、表象与实质、具体与抽象等对称性的根本哲学范畴,随着始 于高中阶段以至于博士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培养, 其对我国的学术思维表达范式的影 响也是相当深透的。四、出罪功能之比拟 出罪功能是犯罪构成理论结构的核心价值所在, 它不仅备受关注, 而且为我国刑法学界评价 三个不同法

17、系的犯罪构成理论结构优劣的主要理由。 笔者认为, 三个不同法系的犯罪构成理 论结构皆可提供行之有效的出罪机制,但从具体路径上,三者各行其道,各具特色。一大体比拟总体而言, 德日犯罪构成理论结构以抽象的概念体系反映着犯罪认定中 “犯罪圈 多层次缩限 的抽象思维过程, 即从构成要件符合性的抽象概念层次人手, 首先对典型情形下的疑似犯罪 行为模型予以抽象纳入; 然后再从客观层面考察相关行为的违法性, 即尝试排除相关行为的 客观违法性事由;最后从主观层面考察相关行为的有费性,即尝试排除相关行为的 主 观有责性事由,并由此而确定相关行为是否成立犯罪。从而使 “犯罪圈 得以逐步缩限,体 现着具有其自身特点

18、的出罪机能。英美的 “犯罪构成双层模式,即犯罪构成方式由两个层次相结合的过程来完成。第一层次侧 重表达国家意志, 表现为公诉机关的权力, 确立行为标准, 发挥刑法的维护秩序和保卫社会 的功能。第二层次侧重表达公民权利,发挥刑法的保障人权的功能,制约国家权力。两个层 次相辅相成,构建美国刑法运行的内在制约机制, 表达刑法公正性的价值取向。正 符合犯 罪本体要件反排除合法辩护两方面结合完成刑事责任的认定1236。可见,英美模式直接反映犯罪认定的控辩对抗的诉讼逻辑 这是其显著特点 即表达其司法实践性及其 与诉讼程序的动态结合性 ,并以此表达其保障人权的出罪机能和价值取向。 而中俄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是从客观层面人手, 通过对具体要素的实际形象的直观抽象, 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