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关硝酸计算专题讲解硝酸是一种氧化性酸, 其强氧化性特别是硝酸参与化学反应的计算是中学化学知识中的重点及难点,也是高考中常见的命题热点。一、关于硝酸1 、氧化性酸和酸的氧化性+任何酸溶液中都有较大量H, H 作为氢元素的最高价态当然具有氧化性,且只有氧+化性。因此,任何酸都具有氧化性,我们称其为“酸的氧化性”,所谓酸的通性也就是H+的性质,活泼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就体现了酸(H )的氧化性。氧化性酸则是指其酸根部分也具有氧化性的酸,如硝酸。2、硝酸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只起酸的作用,如: Cu(OH)2 + 2HNO3 = Cu(NO3) 2 +2H2O 只起氧化剂的作用,如 :C + 4
2、 HNO 3 ( 浓)= CO2 +4 NO2 +2HO 既起酸的作用又起氧化剂的作用,如: 3FeO + 10HNO3( 稀) = 3Fe(NO 3) 3 + NO +5H2O3、 硝酸跟金属反应的一般规律除 Au、Pt 以外,硝酸能和几乎全部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硝酸越稀,其还原产物的价态越低,金属越活泼,其还原产物的价态越低。Fe、 AL 能被冷、浓硝酸钝化(钝化不是不反应)。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 H 以后的金属( Cu、Hg、Ag)能使浓硝酸还原为 NO2 ,稀硝酸还原为 NO。如: Ag + 2HNO3( 浓) = AgNO3 + NO2 + H2O3Ag + 4HNO3( 稀) =
3、 3AgNO3 + NO+ 2H2OZn 、 Mg等活泼金属与 HNO3反应时,硝酸有可能被还原成 N2O、N2 等,与极稀的硝酸反应,硝酸甚至被还原成 NH3。稀 HNO3只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不能使之褪色,因稀硝酸的氧化性不如浓硝酸强, 不能将石蕊氧化。例题 1、 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然后按顺序滴加酸和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终呈现的颜色是()A.白红白B.红黑红C.红红红65%的硝酸, 98.3%的硫D.白黑白解析:因上述两酸均为浓酸,均具有强氧化性,新制氯水中含强氧化性的次氯酸,浓硫酸还表现出脱水性,所以应选 D。二、关于硝酸的计算硝酸与金属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一定是
4、 HNO3,还原剂一定是金属。因金属活泼性的不同、 HNO3浓度的变化,导致还原产物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致使方程式的书写有一定难度。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两个守恒” “三个关系”。1两个守恒整个反应过程中,氧化剂( HNO3)得电子数等于还原剂(金属)失电子数。生成物中的 N元素均来自反应物中的 HNO3(无论含 N 元素的生成物有几种),因此存在 N元素守恒。2三个关系 HNO3的总物质的量等于起酸作用的 HNO3的物质的量与起氧化剂作用 HNO3的物质的量之和。起酸作用的 HNO3的物质的量等于实际参加反应的金属的物质的量与金属在生成物中化合价的乘积。起氧化剂作用的 HNO3的物质
5、的量等于还原产物中 N 原子的物质的量之和。例题 2 若使 12.8g 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 Cu耗完时,共产生 5.6L(标况下)的气体。所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多少?解: n(Cu)=nCu(NO3) 2=12.8g=0.2mol n(气体) 5.6L0.25mol64g / mol22.4 L / mol消耗 n(HNO3)=0.2mol × 2+0.25mol=0.65mol注意:此题未明示5.6 L 气体究竟是 NO 、NO或者 NO +NO,但无论如何 N 原子的物质的22量都等于5.6Lmol3 的物质的量。0.25=起氧化剂作用的 HNO22.4L / mol三、巩固
6、提升1 、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金属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时,还原产物是 ( )A.NOB.NOC.NOD.N2222、某强氧化剂 XO(OH)2 +被亚硫酸钠还原到较低价态。若还原 2.4 ×103 mol XO(OH) 2 +到较低价态,需要 20 mL 0.3 mol/L Na 2SO3溶液,则 X 元素的最终价态为()A+2B+1C0D13、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硫、氮气和水。反应中生成的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是()A 13B23C11 D 434、 1.92 g Cu 投入到一定量
7、的浓 HNO3中, Cu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 672 mL 气体,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槽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则通入O2 的体积为 (A504 mLB336 mLC224 mL)D168 mL5、向某稀HNO3溶液中加入5.6g铁粉,充分反应后,铁粉完全溶解并放出NO气体,溶液质量增加3.4g ,则所得溶液中Fe2+、 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1B.2:3C.3:2D.4:16、在某100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0.1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 1.92g 铜粉 ,
8、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 ( )A0.15mol/LB 0.225mol/LC0.30mol/LD0.45mol/L7、 Cu2S 与一定浓度的 HNO3反应,生成 Cu(NO3) 2、 CuSO4、NO2、 NO和 H2O,当 NO2和 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23CuS 与 H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7B. 1:9C.1:5D. 2:98、含 ng 硝酸的稀溶液 , 恰好使 5.6gFe 粉完全溶解 , 若有 n/4gHNO被还原, 则 n 值不可能是3( )A.12.6B.16.8C.18.9D.2
9、5.29、 76.8mgCu与足量浓硝酸反应 , 铜作用完全后 , 如果 NO3- 减少 2× 10-3 mol, 则溶液中 H+同时下降()A.2.2 ×10-3 mol B.3.2 × 10-3 mol C.4.4 ×10-3 mol D.4.8 × 10-3 mol10、1.52 g 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 mL 密度为 1.40 g/mL 、质量分数为 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 的混合气体1 120 mL( 标准状况 )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 g 沉淀。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B该浓硝酸中 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 mol/LCNO2和 N2O4 的混合气体中, NO2 的体积分数是 80%D得到 2.54 g 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 mL11、mg 镁铝合金在一定浓度的稀硝酸中恰好完全溶解( 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b mol/L NaOH 溶液,当滴加到V mL 时,得到的沉淀质量恰好最大,为 n g ,则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n m沉淀中 OH 的质量为 () gbV恰好溶解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为 1 000 molnm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17mol22.4n m标准状况下生成 NO的体积为51Lnm bV与合金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511 000 ) molA5个B4个C3个D2个12、在 1molKNO3和 4molH2SO4的混合稀溶液中 , 加入 1.5molCu 粉, 充分反应后 , 求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约为多少升?13、22 4g 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片完全溶解,最后得到混合气体 (NO2、 NO)的体积为 11.2L( 标准状况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股东间股权转让及回购合同3篇
- 2024版信用保险担保人变更协议书2篇
- 2024年度有声读物制作与销售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汽车借款及抵押协议3篇
- 2024版写字楼院子租赁合同示范文本含物业管理3篇
- 2024山林林业扶贫合作合同3篇
- 2024年教育机构在线教学平台采购及培训服务合同2篇
- 2024年度商业项目投资担保与风险管理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热力工程锅炉安装合同
- 2024年技术服务与咨询三方合作合同一
- 苹果手机活动方案
- 劳动法规与员工关系管理实务
- 糖尿病合并胰腺炎护理
- 约谈记录表完
- 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护理课件
- 油气管道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 讲课比赛-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第七、八章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
- 煤矿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
- 超算中心运营管理
- 医保政策对医药行业的影响与调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