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_第1页
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_第2页
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_第3页
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_第4页
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及措施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的原因分析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我国石油资源禀赋特点一方面,我国石油资源可采量相对不足。石油资源最终可采储量约为130亿150亿吨,仅占 徐晓慧浙江工商大学世界总量的3左右。截止2006年底,我国石油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为2043亿吨,仅占世界总量的18。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的丰度值(单位国土面积资源量)约为世界平均值的57,剩余可采储量丰度值仅为世界平均值的37。另一方面,我国石油资源赋存条件差。陆上石油资源的358 分布在较恶劣的环境中,56埋深在2000-3500米之间,尤其是西部石油资源埋深多大于3500米。石油资源量中非常规石油

2、占较大比重,分别占陆上资源量的164,占海j二的333。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中,低渗或特低渗油、重油、稠油和埋深大于3500米的占50 以上。而待探明的可采资源量中大都是难动用的资源。资源禀赋的特点决定了我国石油资源增储难度大,生产成本高,以致我国石油需求一半以上转向进口。(二)我国国内石油供应增长缓慢目前,在我国已发现的油田中,除三大主力油田外,其他油田普遍存在油藏面积小、埋藏深、质量差、油水关系复杂、优质资源明显不足等问题。同时,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老油田均进入高含水、低采出阶段,综合含水率高于80,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发工艺要求越来越高,造成老油田稳产难度大,产量逐年递减。此外,由于气

3、候条件恶劣,地质情况复杂,生态环境脆弱,通信电讯等基础设施落后,西部石油战略接替区尚未形成。虽然海上原油产量及所占比重逐渐加大,但份额仍较低。概而论之,我国老油田稳产难度大,新建的原油生产能力难以弥补老油田的产量递减,我国石油供应紧张,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石油需求,导致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三)我国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迅速上升第一,工业化进程加快,以机械、钢铁、汽车等为代表的重化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对能源产业有高度的依赖性,工业用油占到我国石油消费总量的40 以上。第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大量农业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带动了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各类消费的快速增长,自然也带动

4、石油及其相关下游产品的消费,据研究测算,城市人口甲均年消耗能源为农村的35倍。第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耗能和高污染的国际制造业也在加速向我国转移。除此之外,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又加大了原油消费的加速增长。从2008年开始,我国的汽车消费进入“起飞期”, 均增速保守估算也会在10左右,从而带动车用汽柴油快速增长。由此,我国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也是导致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的一个原因。(四)我国石油开采业的行政垄断我国石油开采业的行政垄断,限制了下游领域的竞争,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造成石油市场供需的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油产业经历了“转换经营权”,“产权重组”等系列改变,推动了石油行业的反垄

5、断体制改革,但仍存在较高的行政垄断。比方,2010年世界500强中,中石化、中石油都跻身前10名,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并没有象多数国际石油公司一样收缩投资、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而且加快重点丁程建设和海外并购,主要受益于国家4万亿投资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由于国家赋予三大石油集团公司许多特权,不允许其他民营企业进入开采业,其利益格局以及国有企业固有的思想观念、认识及文化氛围使得他们缺乏提高自身效率和进行技术研发n勺动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石油行业的行政垄断是导致我国石油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石油供需缺口不断扩大,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凶。(五)我们庞大的人口规模及消费当以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

6、化为发展标准时,人口规模决定石油需求规模。我国是眭上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然而我国有l3亿人口,且在不断增长,仍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加快发展时期,从这个角度【 说,我国又是一个人均石油能源短缺的国家,人均石油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在传统的工业模式不变的情况下,我国石油需求缺口会继续扩大。还有,目前我国人均石油开采储量只有26吨, 是世界平均值的110,这意味着我国石油消费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将越米越大。所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间接的与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有一定的关系。二、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带来的问题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大幅攀升,说明我国石油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与世界经济联系越

7、来越密切,受国际因素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攀升,势必会给我国各方面带来一些问题。(一)我国能源安全构成威胁半数以 的石油需求依赖国际市场,缺口过大,会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不确定冈素。此外,石油进口米源地的政治经济稳定程度和进口渠道的安全因素也会使我国石油安全问题受到严重挑战。目前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地过于集中,且多为政局不稳定地区,50 以卜来自中东,另外很大比重来自非洲。同时,海洋运输渠道过于单一。我国原油运输的45左右通过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堪称是我国海上石油生命线。一旦这个海峡发生恐怖袭击,我国石油进口通道必然受到威胁。另外,我国还没有足够的国内运输能力。我国石油的现状和

8、预期说明,我国石油安全将日益脆弱,而且弱化速度比较快。(二)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影响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的持续增加,世界油价的涨跌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当国际油价发生一点点变动,我国经济将发生联动效应,最终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减慢,直接表现为GDP的下降。截止2010年4月,国际油价已经到达81美元,国际油价的不断飙升将直接造成我国外汇支出增加,还造成石油加工、企业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等增加,进而严重影响和涉及工业,农业,交通业以及居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同时,将间接影响我国的外贸出口。一是因生产成本的上升,而使我国以石油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二是因油价上涨,出口对象的国际

9、收支出现困难,从而影响其进口能力,从而使出口面临下降的潜在可能。有关专家对我国GDP石油进口数量和价格波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认为:油价上涨50,将导致外汇支出增加、出口减少1468,投资下降0106,消费支出减少0206 ,进而使实际GDP总量减少0137。由此可知,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油价的波动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三)与周边石油消费大国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石油消费的不断增长,将面临与周边石油消费大国之间的激烈竞争。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都是石油消费大国和净旦进口国,其国内石油供应远远赶不上需求的巨大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增高。当前,我国、印度等国日益成为亚太地

10、区新的能源消费中心,其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以及独特地缘政治经济联系将不可防止地使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美、日等传统消费大国之间在世界石油市场上展开激烈的竞争。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攀升,我国与石油消费大国问的石油竞争将愈演愈烈。(四)给我国处理大国政治关系带来一定的影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对外需求越米越大,离不开国际竞争与合作,其中必会涉及国际政治关系。主要表现为:(1)我国庞大的石油需求一定程度卜会推高了国际能源市场的价格,打破世界原有的能源格局利益分配结构。(2)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稳定、多元的能源供应的行动,会被视为加剧了能源进口国之问的竞争关系,从而弱化了原有能源进口国的谈判能力

11、,进而增加了出口国的谈判筹码。(3)与我国进行合作的能源出口国是美国、俄罗斯等大国的传统盟友,我国涉足与这些大固盟友的能源合作,往往会被视为对大国传统地缘政治利益的侵犯。比方中国与中东国家的能源合作就被视为对美国核心利益的威胁。(4)与我国进行合作的能源出口国也有许多被美国及其西方盟友视为“问题国家”,如伊朗、苏丹、阿曼、也门等国家。(五)对我国的军事安全构成威胁石油是军事的血液,是武器装备的动力源泉。首先,石油是武器装备机动力的来源。武器装备的机动能都是由石油的化学能转化而来。没有石油,所有的武器设备都无法正常使用。其次,石油是武器装备操作力和控制力的来源。装备操作与控制需要能量,而这种能量

12、大都源白石油。因此,可以说石油已成了武器装备战斗力的重要构成因素。换句话说,离开了石油,武器装备的战斗力将无法发挥,甚至成为一堆废铁,石油已成为军事安全的根本。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武器装备对石油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而我国石油对外依赖程度,即对外依存度也越来越大,意味着我国军事安全对外依赖性在加剧,军事安全系数在降低。国家安全问题已经把战争与石油联系了起来,对石油进口依赖程度越高,国家军事安全面临的威胁也将越多。三、我国应对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的对策我国可以结合自己的国情,借鉴他国经验,制定相关策略,保证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体来说,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对策:(一)提高国内石

13、油供应,充分利用国外油气资源1加强石油勘探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创新。加大科研投入,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加强企业间的科研合作,逐步改变原有的科研机构运行模式。扩大部门问、企业间的科研合作范围,与专业技术服务公司协调合作,形成石油开采技术研发的综合体系。2着力推进创新管理、科学管理。建立健全的制度,强化内部管理、着力推进创新管理,不断完善预算、考核、监控等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尤其要强化监管执行力度,真正贯彻“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使其渗透到生产经营决策的各个环节,杜绝决策无程序、实施无计划、责任不到位的现象。3增强西部石油资源的勘探开采,尽快实现油气战略接替。充分利

14、用国家政策支持,吸引国内外资金、采用先进技术、聘用优秀人才,加大勘探力度,探明资源分布,择优强探。利用复杂断块和岩性油藏勘探技术,寻找油气储量和产量接替区;应用中深层稠油提高采收率技术和蒸汽驱技术,扩大建设油气生产能力。4加快海域石油资源勘探开发,早日实现海洋油气快速发展。加快渤海、南海和东海海域油气勘探开发,合理有效地动用现有探明储量。形成石油勘探领域的竞争机制,发挥国际国内的人才、技术和资金优势,加大勘探力度。5充分利用国外油气资源。有三种主要方式:直接到国外投资勘探开发,建立海外石油基地,开展跨国经营,即到国外去“找油”、参与国际进出口贸易来“买油”、鼓励和引进能源技术国到我国来“炼油”

15、。这样既可提高国内的石油供应还可以增加国外的石油供应。(二)树立节能意识,加强节能工作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要实施有利于促进节能的激励政策,鼓励各金融机构切实加大对节能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和推动社会各方面加强对节能的资金投入。鼓励企业通过市场融资,加快现有生产能力节能技术改造,加快淘汰高耗能地效用设备。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政府激励机制,依法开展节能执法和监督,开展节能政策宣传、学习。2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鼓励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转变;制定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鼓励我国高能耗企业通过海外投资或合资方式,

16、加快产业转移步伐。3积极开发与利用其他能源。发展替代燃料技术,如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天然气等。加大天然气管网建设力度,提高天然气消费能力。推进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开发。支持研究开发醇燃料、天然气、混合燃料等新型车用燃料,鼓励开发生产新型燃料汽车。(三)实施石油战略多元化发展1能源供应多样化。在开发利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同时,重视水力和核能,以及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基础能源体系形成多元化发展,通过促进天然气、煤层气等清洁能源的跨越式发展,促进能源体系由“以煤为基础”的结构特征向“煤油气并重”转变。2实施石油供应的多元化,具体措施如下:一要进口措施多元化。包括能

17、源贸易种类也要多元化在进口源油的同时,可以增加管道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和化工原料等进口,这样能使能源贸易结构合理化。二要获取方式多元化。除通过石油贸易外,获取海外份额油、与产油国合资建设石油加工企业以及出让部分销售市场等都是获得石油资源的有效方式。3进口地多元化。在积极推进与中东稳定合作的基础上,同时要积极开拓非洲西部、中亚地区、俄罗斯和其他地区的石油资源。还要利用与一些南美国家的良好关系、积极开拓南美国家的能源。4运输渠道与方式的多元化。管道、海运并举,充分利用我国的国际海洋运输能力,不遗余力地组建我国优秀的海洋运输队伍。(四)建立和完善石油储备体系1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据我国的实

18、际情况,相关法律法规具体应包括:战略石油储备建设中不同阶段的目标、发展规划;政府、企业、机构三者储备的最低规模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各自所承担的储备义务;不同管理机构之问的权利和义务;与石油储备建设相关的各种优惠政策等。2坚持分步走和多元化储备战略。一是采取分步实施原则,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建设按规划将分为三个阶段,分阶段制定口标,先制定近期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中期和远期储备目标。二是加强企业和机构石油储备,鼓励相关企业进行石油储备,作为对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重要补充,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国家战略石油供应安全。三是采取多样化的储存方式。地面储存与地下储存相结合,人工设施储存与利用天然地理环境储存相结合,现有设施储备与新建基地储存相结合。3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一是国家直接给予财政拨款。二是实行税收政策。设立特定的石油储备税,对石油、石油相关产品的消费与进口征收一定的税,用于石油储备建设,石油购买以及基地维护。三是部分实现商业化操作。设立最低保有量,在超出最低保有量前提下,在国际市场进行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运营,以减轻政府负担,使战略石油储备系统为国家整体利益服务。4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