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年春滑轮优秀教案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使用,对实践中滑轮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2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3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教学重点 动滑轮、定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及特点。教学难点 1定滑轮及动滑轮的实质; 2滑轮组省力情况的判断,根据要求组装滑
2、轮组。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 滑轮、铁架台、钩码、细线、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杠杆这一种常用的简单机械,请大家一起回忆一下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类杠杆的特点: 省力杠杆:省力但费了距离。 费力杠杆:费力却省了距离。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另一种简单机械滑轮。漫画导入 让学生观察和欣赏下面的三幅漫画,“胖子”利用滑轮将重物吊到二楼,“瘦子”想帮忙,却把自己吊了上去。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笑话?其中蕴含着什么科学道理?学生会带着“滑轮到底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开始本节课的
3、学习。情景导入 多媒体投影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使用滑轮的一些画面: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使用滑轮从井中提水、窗帘中的滑轮、升旗中的滑轮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滑轮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使用滑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方便呢?滑轮的特点有哪些?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连接滑轮? 要想了解这些知识,需要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引出课题:滑轮。推进新课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概念 教师活动: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滑轮来提升重物。请你观察桌上摆放的滑轮,说出它的结构特点,想一想滑轮的这些结构在提升重物时有什么功能吗? 学生活动: 出示一个滑轮,让学生观察其结构,归纳:滑轮就是边缘有槽、能绕轴
4、心转动的轮子。 情景创设: 工人要装修三楼的房子,他们需要把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工人甲在底楼地面,工人乙站在三楼。他们都想利用一根绳子和一只滑轮将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 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工人甲,你该怎么使用滑轮,将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 如果你是工人乙,你又该怎么使用滑轮,将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 模拟实验:下面我们用钩码代替货物,利用细线、滑轮在铁架台上分别模拟甲、乙工人提起重物。 【演示】分别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起一个重物,如图所示。 学生活动: (小组合作)探究滑轮的使用方法;(体验实验、观察比较) 个别学生上台演示交流滑轮的使用方法。 教师活动:用PPT再现滑轮的使用; 提问:仔细观察两种情
5、况下滑轮的运动情况,比较装置的不同之处。 归纳总结: (板书)定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动滑轮: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思考:什么地方会用到这两种滑轮?分析用哪种方法更省力?为什么呢? 定滑轮:旗杆的顶端、起重机的吊臂顶端等。动滑轮:起重机的吊钩上等。 过渡: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省力的杠杆一定费距离,费力的杠杆一定省距离,那么在滑轮中是否也存在一样的现象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两个问题:使用滑轮是否省力?使用滑轮是否省距离?2探究:定滑轮的特点(1)按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仔细观察实验,注意力的方向及大小;注意物体移动的距离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
6、2)在它的右侧挂钩码,左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大小有什么样的关系?(将测得的数据填人表格里) (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发生变化? (4)改变钩码的个数,当物重增大时,重做上述实验,观察测力计的示数怎样变化? (5)分析表格中的几次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时要提升两个以上的钩码并且匀速拉动。 (2)各小组要密切配合,团结协作,也要分工明确(如:甲同学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并读数,乙同学观察钩码上升的距离,丙同学观察拉力移动的距离,丁同学竖直放置尺子)。 (3)实验时,滑轮、钩码、弹簧测力计等不能与尺子摩
7、擦。 (4)实验数据要及时记录在表格中。 结论l: 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学生探究: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说说使用定滑轮不省力的道理。 如图所示是一个定滑轮的杠杆变形示意图。假定在某一瞬间滑轮静止不动,定滑轮的轴心为支点(支点不动),动力、阻力作用点分别在绳子与轮相切的圆周边缘。显然,动力臂、阻力臂都等于圆的半径,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F=G,即不省力。学生分析后,教师归纳:结论2: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3探究:动滑轮的特点 一(1)按如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状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大
8、小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 (4)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根据实验测得的数值分析得出,使用动滑轮提升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约是钩码重的二分之一。 教师指出:在提升钩码的过程中也把动滑轮提升起来,当钩码重远大于动滑轮重时,动滑轮才可忽略不计,从而得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结论。 结论1: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此时钩码由两段绳子吊着,每段绳子只承担钩码重的一半。但是动滑轮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且要多费距离。学生探究: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说说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的道理。 如图所示是一个动滑轮的杠杆变形示意图。假定在某一瞬间滑轮
9、也静止不动。支点在一边绳子与轮相切的位置,支点上下移动,而动力作用点在绳子与轮相切的另一边,阻力的作用点在轴心。显然动力臂为阻力臂的两倍,故依据杠杆平衡条件即省一半力。学生分析后,教师归纳:结论2: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所以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归纳总结:1定滑轮:(1)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不省力(3)不省也不费距离2动滑轮:(1)不改变力的方向(2)省一半力(3)要多移动距离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二、滑轮组 提出问题:定滑轮和动滑轮有不同的特点,这也决定了它们有不同的用途,在什么时候我们需要使用定滑轮、什么时候需要用动滑轮呢?想要设计出一种既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10、的机械,可以做到吗? 交流讨论:需要改变用力方向时用定滑轮,需要省力时用动滑轮。把定滑轮和动轮滑组合起来,就可以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学生活动:绕线组成滑轮组。当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滑轮组。接下来请大家尝试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连接成一个滑轮组,并探究滑轮组的规律。要求:连接成功时,把连接的图画出来。通过实验探究两个问题:是否省力?是否省距离?用数据说明问题。有多少种连接方法?能否归纳出缠绕滑轮组的方法?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组间交流和教师的现场辅导,大部分学生能够连接成功并得出结论。同样让学生展示并解说自己的设计方案、实验结论,可以得出以下两种连接方式: 教师总
11、结:滑轮组的连接方法: 绳子的起点只可能在定滑轮下方的挂钩或动滑轮上方的挂钩; 起点连接完毕后,本着从上而下、从下而上的原则,按照固定的方向依次绕过每个滑轮; 每个滑轮只能使用一次。(引导学生分析,滑轮组能省多少力实际上是由动滑轮部分决定的。>思考问题: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能省距离吗?实验探究:请学生观察钩码上升1个格时,绳子的自由端下降了几个格。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物体上升的高度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的关系是s-nh。结论:不考虑动滑轮重和摩擦时,如果动滑轮部分由n根绳子连接,则: 特别提醒:使用滑轮组要注意几个问题 (1)区分“最方便”和“最省力”的含义。“方便”是指人站在地上用
12、力向下拉绳子,既省力又方便;而“最省力”是指尽量多地增加动滑轮上相连的绳子的股数。 (2)滑轮组一般是省力的,省力的多少是由吊起(或承担)动滑轮的绳子股数决定的。(3)设拉力移动距离为s,拉力移动的速度为V,重物上升的高度为,重物上升的速度为为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4)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是各种各样的,其绕法也是本节的一个重点。由关系式为奇数时,绳子在动滑轮上打结开始绕;当n为偶数时,绳子在定滑轮上打结开始绕,也就是按“奇动偶定”的方法绕绳子。(如图所示)拓展延伸: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83页“科学世界”:轮轴和斜面的应用 根据学生的阅读,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轮轴:阀门、内门锁、自行车车把、板子、方向盘等。 由学生说出轮轴的组成:由轮和轴组成。 再引导学生说出常见的斜面:盘山公路、斜坡等。 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而且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的广泛,例如盘山公路等。利用斜面想要把一个重物提升到一定高度,想更省力,如何实现?小组内交流得出结论:延长斜面的长度可以更省力。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利用斜面的例子。课堂总结 本节课以科学探究的方式,学习了什么是滑轮及滑轮的分类和特点。重点是怎样在生活中应用滑轮与滑轮组,要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理解滑轮组省力的原理,而不是机械地死记硬背。 特点 分类 优点 缺点 实质 定滑轮 改变力的方向 不省力 不省距离 等臂杠杆 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儿童乐园 |北师大版
- 2025年合同付款明细表模板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5.6 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丨苏教版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小数除以整数|苏教版
- 学习2025年雷锋精神62周年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汇编3份
- 人教PEP版三年级上册期中检测英语试卷(含听力)(含解析)-
-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3年)
- 2025年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2025年湖北体育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2025年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大众Polo 2014款说明书
- 生理学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 大学英语精读1-6册课文
- 口腔护理技术
-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100道口算题大全(全册齐全)
- TFCC损伤的诊断及治疗
- 《西藏度亡经》及中阴解脱窍决(收藏)
- 2022年医学专题-健康危险因素干预
- 平冈中学教师任职条件
- 小老鼠找朋友 演示文稿
- 2023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