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_第1页
新课程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阳平二中关于“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建议2010年9月20日素质教育以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总目标,强调师生间的交往,学习方式的转变, 要优化教学过程,重视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实践与探索等等。然而,期中考试情况进行分析, 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愿看到的事实:部分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而且对基本知识、基本技 能的掌握也不尽人意。虽然新的评价体系强调对学生进行纵向评价,但综合分析,他们确实 成了“学困生”。形成学困生的因素很多,有智力的和非智力的因素, 有内部的和外部的因素,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结果的产生?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转化及预防呢?一、“学困生”成因分析1、学习方式未调整受传统的学

2、习方式的影响,多数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获取知识的主 要途径还是被动地听老师讲,模仿例题练。而一旦需要他们主动参与,通过发现问题、调查 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活动去获得知识与技能,他们不能很快地适应。如在小组讨 论中,给同学们提供了充分交流的时间和机会,事实上,少数同学不能积极参与,他们只是 在听别的同学说,只是在等其他同学和老师的解答,思维没能得到训练,思维能力的发展缓 慢。2、知识的跨度增大新课程对教学内容作了较大的调整和增删,使得知识间的跨度增大, 知识的连续性减弱。3、 能力要求较高,双基训练不到位,导致了学困生的增加。4、 教学方式依然陈旧新课程赋予了教师工作新的内涵和要求,需要

3、教师改变自己的教 育理念和教学行为。这种角色的重新定位其艰难性是可想而知的,再加上教师能力的差异, 这里的能力包括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适应学生的能力,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课堂上 组织教学的能力等等。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验中,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教师对新教材 把握不准,随意提高教学要求,使学生难于理解接受;知识的呈现混乱;教法单一;把握不 准课堂开放的度;情绪急躁等等,这都将导致学困生的产2生。二、预防和转化“学困生”的策略虽然完全消除学困生是很困难的,但认真地分析不同 学困生的形成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缩短差距,成功地转化和预防 是完全可能的。1、转变学困生,必须转变

4、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法(1)要转变学困生,教师必须转变对学困生的观念,要辨证地看待学困生,不能看扁, 不能绝对化,要换位思考,正确对待,因材施教。必须认识到:学习成绩参差不齐是正常的, 把对学困生态度从先入为主的认识中矫正过来,以无私的爱心和诚心,充分的信心和恒心, 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调整自己的情感,客观公正地对待学困生,和他们多接触、多谈心、 多启发、多引导,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困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耐挫能力。教师的观 念不转变,转变学困生就是一句空话。(2) 要转变学困生,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方法,对学困生绝不能冷漠、讨厌、不理睬, 更不能讽刺、挖苦、训斥,使之抬不起头。教师必须以期

5、待、信任、亲近、善意的姿态给学生以鼓励,要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抗挫能力,长期不懈转变学困生,绝不可急功近利。教 师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使学困生建立起自信心,有效地促使学 困生进入良性循环状态,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教必须适应学,教师必须抓好第 一节课、第一次提问、第一次作业,要低起点,对待学困生,提问和作业都应降低难度,使 他们有可能参与教学活动,尽最大努力使学生早有成就感,早有自信心,早有兴趣,早发展 思维能力,避免积重难返。2、整体把握教材,进行知识铺垫新教材中许多知识的掌握都采用螺旋上升的方法,分散 教学,总体达成,这就需要教师整体把握教材,控制好知识的难

6、度、深度和广度,同时对有 些具有一定跨度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或知识铺垫,使其整体性更完善。3、转变学困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 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学习方式是课改的 核心任务。帮助学困生及时调整、转变学习方式,是转变学困生的重要手段。教学中,应增 加尝试活动,减少学生模仿。因为在人的认知需求上,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这种认知的“探 索”需要,学困生绝对不会例外。当然,探索的难度3宜小不宜大,使学困生真正投入到问题 的尝试之中,这有

7、利于学困生较为清晰地掌握知识和减少应用中的常见错误。教学中,还应 将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激发学困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思维的主动性, 让学生积极发现、探索和交流合作,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独立钻研和自主实践的时间、 空间和具体条件,要在“导”字上下功夫。创设的情境和设计的问题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 实际。4、 重视双基的基础上培养能力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 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 力。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连一般的有理数混合运算都掌握不 好的学困生哪来的能力去灵活解题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呢,所以我认为要转化学困 生,应重视他们的双基,只有在双基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能力,才能真正地转化学困生。 另一方面,对于有些学习内容,可以辅以讲授法,因为讲授法强调的是教师系统讲解知识, 注重双基训练,更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并获得正确的、系统的知识。事实上,不 管哪一种教学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解,精彩的点评。讲解、点评、小结的过程就是教师 运用讲授法的过程。讲授法只要使用得当,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