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语句使用中的语音色彩_第1页
普通话语句使用中的语音色彩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普通话语句使用中的语音色彩资中县重龙镇文江小学 谢洪亮 我们听北京人讲普通话语句时,首先感觉到的是语音色彩与其他 方言区语句运用时听到的语音色彩不同。总的说来是鼻音重, 儿化多, 两音合说的不少, 声韵母不时脱落, 舌翘而不卷。下面分别加以介绍。(一)鼻音多 一些方言里根本没有鼻音,因此,听北京人说话,就会觉得鼻音 特别多。就是听本地人用普通话念报纸,都不会有鼻音多的感觉。这 是因为本地人,或是说其他方言区的人,方言中没有多少鼻音,甚至 没有鼻音,对学鼻音就不太敏感,即使单独发音时发出了、发准了鼻 音,但一到自然交谈时,鼻音色彩又弱化了。普通话里念鼻音的字很多,就声母看有 n n、m m ,

2、 ,韵母则有前鼻韵母 anan、 enen、inin、 unun、 ianian、 uanuan、 uanuan、 uenuen , , 后鼻韵母 angang 、engeng、 ongong、 inging 、iangiang 、iongiong、 uanguang 、uengueng 等 1616 个鼻韵母。经笔者查 数,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 m m 与非鼻韵母组成的音节有 3434 个, n n 有 2828 个。而由前鼻韵母组成的音节有 274274 个,由后鼻韵母组成的音节 有 235235 个。上面四项之和为 571571个音节。在 12951295 个普通话带调音节 中,鼻音音节

3、占 44.1%44.1%,这从理性分析的角度也说明了普通话语句的 鼻音色彩很浓。 因此,在说普通话时,对如此众多的鼻音要发够时值, 尤其是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发音的位置要正确,要使鼻腔内有共鸣 感觉,要使音收入到鼻腔之中。(二)儿化普通话语句中的儿化韵使用较多。这是语音上的又一特点。儿化 韵是指2一个词加上翘舌音形成的韵母,就是一个词的最后一个字跟 “儿”合音。这是普通话的一项特殊音变现象。这对于没有儿化韵的 南方方言区的学说普通话是一项不轻的负担。 一方面没学得象样, 音 未合起来,有的地方方言中还有意地将“儿”音抬高重读,距普通话 的儿化韵就距离远了。如四川的川南乐山等地说的“牛耳桥”

4、、“月耳 塘”、“叶儿巴”、“鱼儿湾”、“塘儿湾”、“门耳坎”等,由于发 r r 音太 重,有的文人就记为“耳” ,即使记为“儿”的,也是发音又重又慢, 远未与前一个字音合说。另一方面是不知道哪些词该“儿”化,哪些 词不该“儿”化。因此,方言区的说普通话,一是要弄清楚普通话“儿”化的对象 (参看第一章语音部分的第四节) ,并用功夫记下来进行练习。二是 要严格按照儿化韵的发声方法练习发音,要发得快, r r 与前一个字的 过渡要快,要几乎没有间隔,成一个音。(三)两音合说 除儿化韵外,普通话中还有不少的词是快读快说过程中合二音为 一音的,例如,“不用”合成“甭(bengbeng)”,“两人”合成

5、“俩(lialia), , “三人”合成“仨(sasa) ”,二十”合成“廿(niannian)”,三十”合成 “卅 (sasa) , 四个”合成 (sese) 。 “五个”合成 (wowo) , “你啊”说成(niania) ,“是啊”说成(shasha)等等。我们在学说普通话时,对两音合说的字要区别对待,逐步到位。先做到记熟常用的两音合说的字, 再运用最常见的、 普及率及使用起 来最方便的, 最后才是将普通话口语中的双音合说字都用上。 如果因 发音不准确,即合说时变了声或者合说时合得不自然引起了误解或费 力的时候, 则应当及时用未合说的两个音自然地重复一下, 以减少交 际中的费解之处。3(

6、四)声韵母部分脱落 在口语的交际语流中,在不影响交际的情况下出现了快说中的部 分声母或韵母的脱落。如“我们”,有的说成了 wom,wom,或说成m m 或 mme,mme,“怎么”说成 zem,zem, “擀面杖”说成 gamanzhanggamanzhang 等等。还有将“不 知道”说成“不 r r 道”,“杏仁茶”说成“杏 r r 茶”,“告诉你”说成“告 r r 你”等全部是声韵母脱落的例子。声韵母部分脱落的情况在各种方言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方言还把“是不是啊”合说成“ shasha”等,但我们学说普通话,不能将 自己方言中的声韵母脱落的情况混进去,因为各自的语音系统不同, 脱落的方式也就有差异了。 我们应当记住并学习普通话的口语中常见 的合成方式, 但不应当想当然地去说, 不然别人难以理解你所要表达 的意思。(五)舌翘而不卷普通话里有 zhzh、 chch 、shsh 、r r 四个声母是翘舌音, 但不是卷舌音, 有些方言区的人(如四川自贡等地)有卷舌音。发翘舌音舌头的搁放 位置不太降得下来, 仍然发成了卷舌音, 有些地方在学翘舌音时舌头 动作过分夸张, 也发成了卷舌音。 还有些人学说普通话时将 z z 、c c、 s s 也发成了翘舌音甚至卷舌音, 这都不符合普通话的语音要求的。 将翘 舌音发成卷舌音,舌头动作过大,易疲劳,费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