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5/de8edaa3-3ea2-4e40-90e8-947faaff7fe6/de8edaa3-3ea2-4e40-90e8-947faaff7fe61.gif)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5/de8edaa3-3ea2-4e40-90e8-947faaff7fe6/de8edaa3-3ea2-4e40-90e8-947faaff7fe62.gif)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5/de8edaa3-3ea2-4e40-90e8-947faaff7fe6/de8edaa3-3ea2-4e40-90e8-947faaff7fe63.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佳选择题1. 收集资料的方法是:EA. 收集各种报表B.收集各种工作记录C.进行专题调查D. 进行科学实验E.以上都对2.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DA. 调查资料、审核资料、整理资料B.收集资料、审核资料、分析资料C. 调查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E. 以上都对3. 在抽样研究中样本是:DA.总体中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意一部分C.总体中典型部分D. 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E.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4. 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关系是:CA. 计量资料兼有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一些性质B. 计数资料兼有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的一些性质C. 等级资料兼有计量资料和计
2、数资料的一些性质D. 计数资料有计量资料的一些性质E. 以上都不是5. 用图形表示某地解放以来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各年度的升降速度,宜绘制D :A.普通线图 B.直方图C.构成比直条图D.半对数线图E.直条图6. 直方图可用于:A.某现象的内部构成B.各现象的比较C.某现象的比较D. 某现象的频数分布E某现象的发展速度7. 统计图表的要求是:A.简单明了B.层次清楚C.说明问题明确D.避免臃肿复杂E.以上都对8. 在列频数表时,分组数目一般为:A.5-10B.8-15C.10-30D.15-20E.> 209. 平均数作为一种统计指标是用来分析: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分组资料D.
3、调查资料E. 以上都不对10. 表示变量值变异情况的常用指标是:A.全距B.标准差C.方差 D.变异系数E.以上均是11. 确定正常人某个指标正常值范围时,调查对象是:D.只患A.从未患过病的人B.健康达到了要求的人C.排除影响被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过小病但不影响研究指标的人E.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12. 标准误:A.与标准差呈反比B.与标准差呈正比C.与标准差的平方呈反比D.与标准差平方呈正比E.以上都不对13. x是指:A.所有观察值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B.某一个样本均数的离散程度C. 所有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D.某些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E.所有含量相同的样
4、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X 2.58SX 士一14. 表示:C.99%的正常值范围A.95%的正常值范围B.95%的可信区间D. 99%的可信区间E以上都不对15. 构成比通常以下列哪项指标为比例基数:A.100%B.1000 %oC.10000/ 万 D.100000/10 万E.视具体情况而定16. 一事物各构成比部分相对数之和应为: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不一定E.以上都不对17.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a到1.96的面积为(A、95%B、45%C、97.5%D、47.5% E、不能确定18. 进行统计分析的资料必须是()A、完整、准确、及时的 B、随机取得的C、满足条件
5、齐同的D、数量足够的E、以上都对19. 指岀下列变量中哪一个指标为统计量A. P B.C.卩 D. nE. B20. 计算样本率的抽样误差适用公式为:A.JP(1 P)/n B.Jp(1 p)/(n 1) C.D. 口)/(n 1)E.以上都不对221. R XC表的检验的自由度为:a.R 1B.C 1 C.RC 1d.(R 1)(c1)e.R C22.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为A.齐同原则B.随机原则23.在相关分析中:C.对照原则D.重复原则E.以上都是A.越接近1,散点图越集中B.越接近0,散点图越集中C.r 0,散点图越集中D. r 0,散点图越集中E.以上全不对24.已知r 1,则一定有
6、:A.b 1B. a 1C.Sy,X0D.Sy,xSyE. %Sx25. 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B.确定变量之间有无关系C.确定变量之间有无因果关系A.确定变量间的数量关系D.确定变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E.以上都不是T 27 T26. 在配对法秩和检验中,共有8对数据,且差值中没出现0,,则A. -3B.9C.-9D.-27E.3027. 配对比较的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如果假设检验成立,则对样本来说:A. 正秩和的绝对值大于负秩和的绝对值B. 正秩和的绝对值小于负秩和的绝对值C. 正秩和的绝对值与负秩和的绝对值不会相差很大D. 正秩和的绝对值与负秩和的绝对值相等E. 正秩和的绝对值与负秩和
7、的绝对值相差很大28. 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甲组中最小数据有2个( 0.2 , 0.2 ),乙组中最小数据也有 2 个(0.2 ,0.2),则数据 0.2 的秩次为:29. 当第二类错误B由0.2变到0.3时,则第一类错误a是:A.增大B.减小C.不确定D.不变化E以上都不对30. 下列指标除了哪项均为疾病统计指标:A.治愈率B.某病病死率C.某病死亡专率D.感染率E.发病率31计算某抗体滴度的平均水平,一般宜选择()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百分位数 E、极差32 统计推断的内容()A、是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B、是检验统计上的“假设”C、估计正常值范围
8、D、A、B均不是E、A、 B 均是33比较身高与体重的变异程度宜用的指标是()A、标准差B、标准误C、四分位间距D、变异系数E、全距34观察值 2、 5、 10、 7、9、 8、20、 100 的平均数是( )A、 20.14B、 6.15C、 8.5 D、 20E、 1035 当n 定时,第二类错误B由0.2变到0.3时,第一类错误 ()A、增大 B、减小C、不确定D、不变化E、以上都不对36 两小样本计量资料比较的假设检验,应首先考虑()种检验方法37 抽样误差指的是(A、个体值与总体值之差C、个体值与统计量值之差A、用t检验 B、用U检验C、用秩和检验D、资料符合t检验还是秩和检验的条件
9、E、任选一)B 、样本统计量之间及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值之差D、总体参数值与总体参数值之差E、以上都不对38 同一双变量资料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有()A、0,b 0 B、 r0,b 0 C、 r 0,b 0 D、 r bE、 r 与 b 的符号无关39 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下列哪项资料的特征()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D、非对称分布2240 四个样本率作比较,0.01,,可认为( )各总体率不等或不全相等B、各总体率均不相等C、各样本率均不相等D 、各样本率不等或不全相等E、各总体率相等二、填空题1、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2、统计表的结构主要由()、(
10、)、()和()组成。3、平均数主要包括()、()和()。4、统计资料可分为()、()和()三种。5、 ()图可描述一事物随另一事物变化的趋势,()图描述一事物随另一事物变化的速度。6、 用()和()可全面描述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特征7、频数分布的两个特征是()和()三、是非题1比较一批儿童的身高和体重的变异程度宜用标准差。()2 直方图可以用于反映一批新生儿岀生体重的分布情况。()3 某地区某病连续 3年患病率分别为 6.0%、9.0%、12.0%,则该病3年总的患病率为:(6.0+9.0+12.0 )/3=9.0%。()4 当抽样研究的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的标准误会变小。()5当自由度趋向无
11、穷大时,t分布就是标准正态分布。()6 两样均数比较的t检验的目的在于检验两样本均数差别是否等于0。()7 x2检验可用于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8 直线相关反映两变量的相互直线关系。()9 .相关关系一定是因果关系。()10 .若t检验结果为拒绝H0,则P值越小,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四、简答题1 计量标准化率时,通常以什么作为标准人口?2计算参考值范围的方法有哪些?3 简述非参数检验的应用条件。4 等级相关特别适用于哪些资料?五、计算题1 大量研究显示,汉族足月正常产男性新生儿临产前双顶径均数为9.3cm。某医生记录了某山区12名汉族足月正常产男性新生儿临产前双顶径( cm )资料如
12、下:9.959.339.499.0010.099.159.529.339.169.379.119.27试问该山区男性新生儿临产前双顶径是否与一般新生儿相等?(假设检验统计量为1.026 )2 .某地抽样调查了 360名健康成年男性的红细胞数,其均数为4.66,标准差为0.58,问该地男性红细胞数与标准值4.84有无差别?(假设检验统计量为5.89 )编号:12345耳垂血:9.76.27.05.38.1手指血:6.75.45.07.58.33 研究者为比较耳垂血和手指血的白细胞数,调查8名成年人,同时采取耳垂血和手指血,见下表6789.94.75.84.64.27.5问:(1)若资料服从正态分
13、布,试比较两者的白细胞数是否相同?(假设检验统计量为1.073 )(2 )若资料不服从正态分布,试比较两者的白细胞数是否相同?4 尿铅测定过去采用湿式热消法一双硫脲法,后改用硝酸一高锰酸钾冷消化法,资料如下,患者号12345678910冷法0.500.500.600.340.570.220.670.160.760.08热法0.580.330.630.380.390.300.710.190.790.08问:(1)若资料服从正态分布,试比较两法所得结果有无差别?(假设检验统计量为0.067 )(2 )若资料不服从正态分布,试比较两法所得结果有无差别?5 某医师用两种疗法治疗脑血管梗塞,结果见下表,
14、试比较两种疗法的疗效是否相同?(假设检验统计量 为 0.595 ) ( 10 分)两种疗法治疗脑梗塞效果疗法 人数有效例数有效率(%)甲疗法312580.65乙疗法322990.636 欲了解甲乙两医学院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随机抽取108人进行达标考试,结果见下表,试比较两医学院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达标率有无差别?(假设检验统计量为5.526)两医学院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达标率医学院达标人数参加考试人数达标率(%)甲304271.4乙326648.5A. 均数不变B. 标准差不变C. 两者均变D. 两者均不变各观测值同时加(或减)某一常数 B各观测值同时乘(或除)某一常数 C用变异
15、系数此较变异程度,适宜于医学统计方法概述I.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2 概率P=0,则表示BA某事件必然发生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E以上均不对 3抽签的方法属于A 分层抽样B 系统抽样C 整群抽样D 单纯随机抽样E 二级抽样4 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 BA 计数资料B 计量资料C 等级资料D 分类资料E 有序分类资料5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 41 人,治疗结果如下:治疗结果 治愈显效
16、好转 恶化 死亡治疗人数 823 6 3 1该资料的类型是:DA 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 无序分类资料D 有序分类资料E 数值变量资料6样本是总体的CA 有价值的部分B 有意义的部分 C 有代表性的部分D 任意一部分E典型部分7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 ¬¬ 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 CA 统计设计 B 收集资料 C 整理资料 8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CA 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断C 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E 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D 分析资料 E 以上均不对B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D 收集资料、
17、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9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BA 抽样误差 B 系统误差 C 随机误差 D 责任事故E 以上都不对10 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DA 对照的原则 B 随机原则C 重复原则D 交叉的原则 E 以上都不对第八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1 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BA 算术均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全距 E 率12 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 CA X B G C M D S E CV13 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
18、两者均不变D 两者均改变E 以上均不对lO 、2、24+( 小E X±2.58S14 某厂发生食物中毒, 9 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 16、2、6、3、30、2、时) ,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CA 5B 5 5C 6 D lO E 1215比较 12岁男孩和 18 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A 全距 B 标准差 C 方差 D 变异系数 E 极差16 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估计医学 95 正常值范围 AA X±.96S B X ±.96SXC 口 ±96SX D 口 ±.05, uSX17 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
19、是 BA 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B 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C 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D 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E 以上均不对18 正态分布是以 EA t 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B 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C 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D 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E 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19 确定正常人的某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时,调查对象是BA 从未患过病的人 B 排除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C 只患过轻微疾病,但不影响被研究指标的人E 以上都不是B 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D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D 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20 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 EA 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C 均数
20、越大,标准差越小E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第九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21 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 AA 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变异 B 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C 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D 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E 分组不合理22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 检验中,结果为 P<0.05 ,有统计意义。 P 愈小则 EA 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B 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C 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愈大D 愈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 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23 由 10 对(20 个)数据组成的资料作配对 t 检验,其自由度等于 CA 10 B 20C 9D 18E 1924
21、t 检验结果, P>0.05 ,可以认为 BA 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性B 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C 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D 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E 以上都不对25 下列哪项不是 t 检验的注意事项 DA 资料应具备可比性 B 下结论切忌绝对化 C 根据资料选择适宜的检验方法D 分母不宜过小 E 资料应服从正态分布26 在一项抽样研究中,当样本量逐渐增大时BA 标准差逐渐减少B 标准误逐渐减少 C 标准差逐渐增大D 标准误逐渐增大E 标准差和标准误都逐渐增大27 . t V t0.05(v),统计上可认为CA 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B 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C 两样本均数,差别
22、无显著性 D 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E 以上均不是28 两样本均数的 t 检验中,检验假设( H0 )是 BAQ 工 Q B 1= p2C X1 咲2D X1=X2 E X1=X229 .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 AA. SxB .SC .xD .CV E S230 .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关系是: CA 两者相等B 后者大于前者C 前者大于后者D 不一定 E 随样本例数不同31 .在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含量为 n 的样本,理论上有 95% 的总体均数在何者范围内 CA 均数加减 1.96 倍的标准差B 均数加减 2.58 倍的标准差D 均数加减 2
23、.58 倍的标准误C 均数加减 1.96 倍的标准误E 以上都不对32 同一自由度下, P 值增大 CE t 值增大或减小A t 值不变 B t 值增大 C t 值减小 D t 值与 P 值相等33 两样本作均数差别的 t 检验,要求资料分布近似正态,还要求 DA 两样本均数相近,方差相等B 两样本均数相近C 两样本方差相等D 两样本总体方差相等E 两样本例数相等第十章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与推断34 构成比的重要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百分比之和CD 一定等于 0 E 随资料而异A 一定大于 1 B 一定小于 l C 一定等于 135 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 CA 为了进行显著性检验B 为了表示绝对
24、水平C 为了便于比较D 为了表示实际水平E 为了表示相对水平36 某医院某日门诊病人数1000 人,其中内科病人400 人,求得 40%,这 40% 是 BA 率B 构成比 C 相对比 D 绝对数 E 标化率37 四个样本率作比较, x2>x20.01(3) ,可以认为 AA 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 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 各样本率均不相同D 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E 样本率与总体率均不相同38 卡方检验中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是 DA行数 >列数 B n-1 C N-k D (行数-1 )(列数-1 ) E行数 >列数-139 作四格表卡方检验,当 N>40 ,且时_ ,应
25、该使用校正公式 EA T<5 B T>5 C T<1D T>5 E 1<T<540 .若 X2 冰2 0.05( V贝V AA PO. 05BP%. 05 C Pv 0 . 05 D P= 0. 05 E P> 0 . 0541 相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BA 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B 注意离散程度的影响C 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 D 二者之间的可比性 E 分母不宜过小42 反映某一事件发生强度的指标应选用 DA构成比 B相对比 C绝对数 D率 E变异系数43 反映事物内部组成部分的比重大小应选用 AA 构成比 B 相对比 C 绝对数
26、 D 率 E 变异系数44 计算标化率的目的是 DA 使大的率变小, B 使小的率变大 C 使率能更好的代表实际水平D消除资料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使率具有可比性E起加权平均的作用45 在两样本率比较的 X2 检验中,无效假设 (H0) 的正确表达应为 CA1 工 £B p1= p246 四格表中四个格子基本数字是A 两个样本率的分子和分母C 两对实测数和理论数E 两对理论数第十二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47比较某地 19901997cn= n Dn 工n e b=cDB 两个构成比的分子和分母D 两对实测阳性绝对数和阴性绝对数C年肝炎发病率宜绘制A 直条图 B 构成图C 普通线图 D 直方
27、图E 统计地图48 关于统计资料的列表原贝,错误的是 BA 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左侧;纵题目是分析指标,列在表的右侧B. 线条主要有顶线,底线及纵标目下面的横线,分析指标后有斜线和竖线C. 数字右对齐,同一指标小数位数一致,表内不宜有空格D 备注用* ”标出,写在表的下面E.标题在表的上端,简要说明表的内容49 比较甲、乙、丙三地区某年度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情况,可用 AA 直条图 B 线图 C 直方图 D 圆形图 E 百分条图50 描述某地某地 210 名健康成人发汞含量的分布,宜绘制 BA 直条图 B 直方图 C 线图D 百分条图 E 散点图统计学试题二 :一、概论I、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
28、指:A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 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 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 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 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2 、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A、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变异B、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C、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D、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E、分组不合理3、概率 P=1 ,则表示:A、某事件必然不发生B、某事件必然发生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E、以上均不对4、 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 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A、统计设计B、收集资料C、整
29、理资料D、分析资料E、以上均不对5、统计学上通常认为 P 小于等于多少的事件,在一次观察中不会发生:A、0.01 B、 O.05 C、 0.1 D、 0.5 E、 1.O6、抽样调查的目的是:A、研究样本统计量B、研究总体统计量 C、研究典型案例D、研究误差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7、抽签的方法属于: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单纯随机抽样E、二级抽样8、样本是总体中:A、任意一部分B、典型部分 C、有意义的部分D、有代表性的部分E、有价值的部分9、 用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 人,治疗结果如下:治疗结果 治愈 显效 好转 恶化 死亡治疗人数823631该资料的类型是: DA、集中型
30、资料B、数值变量资料C、无序分类资料D、有序分类资料E、离散型资料10 、某地区抽样调查 1000 名成年人的血压值,此资料属于:A、集中型资料B、数值变量资料C、无序分类资料D、有序分类资料E、离散型资料答案: 1A 2A 3B 4C 5B 6E 7D 8D 9D 10B二、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1 、常用平均数如下,除了: E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众数 E、全距12 、变异指标如下,除了: E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中位数13 、某数值变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下列适宜的指标是: CA、X B、 G C、 M D、 S
31、 E、 CV14 、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以上均不对15 、某厂发生食物中毒, 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 16、 2、 6、 3、 30、 2、 lO、 2、 24+( 小 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 CA、5 B、 5.5 C、 6 D、 lO E、 1216、比较 12岁男孩和 18 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 DA、全距B、标准差 C、方差D、变异系数 E、极差17、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 B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 D、全距 E、率18、标准
32、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B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E、以上均不对19 、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 AA、正态分布的资料B、偏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E、不对称分布20 、正态分布是以: EA.t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B.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C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D.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E. 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三、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21 、反映均数抽样误差的统计指标是:A、标准差B、标准误C、变异系数D、全距 E、方差22、 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估计总体均数95 可信区间:A、±
33、.96SB、 ±.96SC、口 t0.01, U D、口 ±.05, UE、±0.05, uS23、当自由度 v时,tO.05值:CA、#.96B、1.96 C、=1.96 D、1.96 E、=2.5824、a=0.05, tt0.05, V统计上可认为(D )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意义B、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意义C、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意义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意义E、以上均不对25 、作单侧检验的前提是: DA、已知新药优于旧药B、已知新药差于旧药C、不知新药好还是旧药好D、已知新药不比旧药差E、已知新旧药差不多好26 、用一种新药治疗高血脂症 8 例,观
34、察治疗前后红血清成固醇的浓度变化,欲知该 药是否有效,宜采用: AA 、配对设计 t 检验B、 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C、 成组设计两样本几何均数比较t检验D、两样本均数比较u检验E、x2 检验27 、对两组大样本率的比较,可选用: EA、u检验 B、x2检验 C、四格表确切计算概率法D 、以上都不对E、 A,B 都可以28、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 检验中,无效假设 (H0) 的正确表达应为: BA、 pl 工 2B、pl= p2c、 1 工2D、 1= 2 E、n= n29、在 t 检验中,当 t>to.o5 v 时,则结论为: CA、P>0.05 B、PQ05C、P&l
35、t;0.05 D、PO.05E、P电.0130 、两个 作 t 检验,除样本都应呈正态分布以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 BA、两数值接近B、两S2数值接近C、两相差较大D、两S2相差较大E、以上都不对31 、抽样调查男生和女生各 100 名,并分别统计出身高与体重均数,其中同性别的身 高与体重均数不可作假设检验,是因为: AA、资料不具备可比性B、身高资料不呈正态分布C、体重资料不呈正态分布D、样本含量较小32 、由 10 对(20 个 )数据组成的资料作配对 t 检验,其自由度等于: CA、10B、20C、9D 、1833 、对两样本均数作 t 检验, n1=20 ,n2=20 ,其自由度等于:
36、 CA、19B、20C、38 D、 40 E、39四、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与推断34 、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A、为了进行显著性检验C、为了便于比较35 、某医院某日门诊病人数BEB、为了表示绝对水平D、为了表示实际水平1000 人,其中内科病人E、为了表示相对水平400 人,求得 40% ,这 40% 是A、率B、构成比C、相对比 D、绝对数E、标化率38 、反映事物内部组成部分的比重大小应选用:DD 、率E 、变异系数AD 、率E 、变异系数C、使率能更好的代表实际水平36 、相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BA、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B、注意离散程度的影响C、不要把构成比当率
37、分析D、二者之间的可比性E、分母不宜过小37 、反映某一事件发生强度的指标应选用:A、构成比B、相对比C、绝对数A、构成比B、相对比C、绝对数39 、计算标化率的目的是: DA、使大的率变小,B、使小的率变大D、消除资料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使率具有可比性E、起加权平均的作用40、在两样本率比较的 X2 检验中,无效假设 (H0) 的正确表达应为: CE、 B=Cc、 n= n41 、卡方检验中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是: DA、行数 >列数B、n-1C、N-k D、(行数-1 )(列数-1 ) E、行数 >列数-142 、作四格表卡方检验,当 N>40,且时_ ,应该使用校正公式。
38、EA、 T<5 B、 T>5 C、 T<ID 、 T<5 E、 1<T<543、若 X2 冰2 0.05( V贝V: AA、PO.05B、P%.05C、Pv 0.05 D、P= 0.05E、P> 0.0544、四个样本率作比较, x2>x20.01(3) ,可以认为: AA 、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 、各总体率均不相同C 、各样本率均不相同D 、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E、样本率与总体率均不相同45 、构成比的重要特点是各构成部分的总和为 BA、 >100%B 、 =100%C、 <100%D 、 =0E、随资料不同而变化46 、从统
39、计学的角度看,下列指标属于绝对数的是A、甲区的急性传染病人数为乙区的1.25 倍B、甲区某年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为382/10 万C、甲区占某市急性传染病的比重为18%D、某区某男身高168厘米E、甲区某年急性传染病的死亡率为52.2/10五、统计表与统计图47、比较某地 19901997年肝炎发病率宜绘制:A、直条图B、构成图C、普通线图D 、直方图E、统计地图48 、下列关于统计表的要求,叙述错误的是:A、标题位于表的上方中央B、不宜有竖线及斜线C、备注不必列入表内D、 线条要求三线式或四线式E、无数字时可以不填49 、比较甲、乙、丙三地区某年度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情况,可用:AA、条图B、线图
40、C、直方图D、圆形图E、直条构成图50 、描述某地某地 210 名健康成人发汞含量的分布,宜绘制: BA、条图B、直方图 C、线图D、百分条图E、统计地图医学统计方法试题三 :医学统计方法概述( 10 题)1某次研究进行随机抽样,测量得到该市 120 名健康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数,则本次 研究总体为: CA.所有成年男子 B.该市所有成年男子 C.该市所有健康成年男子D 120 名该市成年男子 E 120 名该市健康成年男子2医学统计的研究内容是EA 研究样本B 研究个体C 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D 研究总体E. 研究资料或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3. 总体应该由DA 研究对象组成B.研究变量组成C
41、.研究目的而定D 同质个体组成E个体组成4. 在统计学中,参数的含义是 DA .变量B.参与研究的数目C.研究样本的统计指标D .总体的统计指标E.与统计研究有关的变量5 调查某单位科研人员论文发表的情况,统计每人每年的论文发表数应属于AA 计数资料 B 计量资料 C.总体 D.个体 E.样本6统计学中的小概率事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A 反复多次观察,绝对不发生的事件B.在一次观察中,可以认为不会发生的事件 C 发生概率小于 0.1 的事件D.发生概率小于0.001的事件 E生概率小于 0.1 的事件7、统计上所说的样本是指: DA、按照研究者要求抽取总体中有意义的部分B、随意抽取总体中任意
42、部分C、有意识的抽取总体中有典型部分D、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部分E、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108、以舒张压 昌2.7KPa为高血压,测量1000人,结果有990名非高血压患者,有 名高血压患者,该资料属( )资料。 BA、计算 B、计数C、计量 D、等级E、都对9、红细胞数(1012L-1)是:BA、观察单位 B、数值变量 C、名义变量 D、等级变量E、研究个体10 、疗效是 :DA、观察单位 B、数值变量 C、名义变量 D、等级变量E、研究个体答案: 1C 2E 3D 4D5A 6B 7D8B 9B 10D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3 题)1.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的特征是:BA.=0=
43、0B.=0=1C.=1=0D.=0=不确定E.=1=不确定2.描述计量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是:AA.平均数B.相对数C.t值D.标准误E概率D无法比则总体3、 一群7岁男孩身高标准差为5cm,体重标准差为3kg,则二者变异程度比较: A、身高变异大于体重B、身高变异小于体重C、身高变异等于体重 D、较 E、身高变异不等于体重4、 随机抽取某市12名男孩,测得其体重均值为3.2公斤,标准差为0.5公斤, 均数95%可信区间的公式是:CA、3.2 ±0.05.11 >0.5B、3.2 ±0.05.12 >0.5/C、 3.2 ±0.05.11 0.5/D、3
44、.2 ±.96 0.5/E、3.2 ±2.58 >0.5/5、某组资料共5例,X2=190,X=30,则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DA.6 和 1.29B.6.33 和 2.5C.38 和 6.78D. 6 和 1.58 E 6 和 2.56 以下指标中那一项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离散程度。DA.算术均数B .几何均数C.中位数 D .极差E.第50百分位数7 偏态分布资料宜用下面那一项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CA.算术均数B .标准差 C.中位数D .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8 下面那一项可用于比较身高和体重的变异度CA方差B 标准差C.变异系数D 全距 E.四分位数间距9 正态曲线
45、下.横轴上,从均数 到+ 的面积为。CA97.5%10B 95%C 50%面那一项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B.左偏态C.右偏态A .对数正态11.对于正态分布资料的95 正常值范围,宜选用(D . 5% E.不能确定ED .偏态 E.正态B )A. ±2.58sB. ±1.96sD. ±1.96E. ±1.64512 .做频数表时,以组距为 5,A. 0 一, 5 一,10 一,C. 一一 5 , 一一 10 , 一一 15 ,E. 5 一, 7 一, 9 一, 13 .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A 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E
46、.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C. ±2.58列哪项组段划分正确 AB05, 5一10, 10一, D 0 4, 59 , 10 一, AB. 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D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答案: 1.B 2.A 3.D 4.C 5.D 6.D 7.C 8.C 9.C 10.E 11.B 12.A 13.A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13 题)1 .抽样研究中, S 为定值,若逐渐增大样本含量,则样本: AA .标准误减小B.标准误增大C.标准误不改变D .标准误的变化与样本含量无关E.以上都对2、12 名妇女分别用两种测量肺活量的仪器测最大呼气率(l/min) ,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
47、果有无差别,可进行:DA、成组设计u检验 B、成组设计t检验C、配对设计u检验D、 配对设计t检验E、X2检验3 比较两种药物疗效时,对于下列哪项可作单侧检验()。CA 已知A药与B药均有效B.不知A药好还是B药好C. 已知A药不会优于B药 D.不知A药与B药是否均有效E. 已知A药与B药均无效4两个大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u|=1.98,则统计结论是DA.P <0.05 B.P <0.01 C.P >0.05 D.P =0.05 E、P <0.0055. 配对计量资料比较的t检验公式中,分母是 CA.B. C.D.E、 d26. 配对t检验中,用药前数据减去用药后数
48、据和用药后数据减去用药前数据,两次验CA、t值符号相反,结论相反B、t值符号相同,结论相同C、t值符号相反,但结论相同D、 t值符号相同,但大小不同,结论相反E、t值符号与结论无关7 下面那一项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CA CVB. SC. S D. RE.四分位数间距8 两个小样本数值变量资料比较的假设,首先应考虑。 EC .秩和检验E.资料符合t检验还是秩和检验A t检验B u检验D t检验和秩和检验均可9 抽样误差是指D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B 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D 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E. 以上都不对10 、 ,统计上可
49、接受( B )的假设。A、 B、 C、D、E、以上都错11 、统计推断的内容: DA.是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B是检验统计上的假设”C.a、b均不是D.a、b均是E、以上都错12 、两样本均数比较,经 t 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 P 越小,说明: C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不同13. 表示均数的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指标是 CA.标准差B.方差 C.均数标准误D.变异系数E.极差答案:1A 2.D 3.C 4.D 5.C 6.C 7.C 8.E 9.D 10.B 11.D 12.C 13.C分类变
50、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与推断( 13 题)1. 描述分类变量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是 :BA.平均数 B.相对数 C.变异系数 D.相关系数 E.百分位数2. 男性人口数 / 女性人口数,这一指标为:CA、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动态数列 E、不是相对数3、构成比有个重要特点是(A、百分比总和必等于 100 %C、百分比总和必大于100 %4 标化后的总死亡率()。A)。 AB、百分比总和必小于 100 %D、以上均不对E、以上都错A.仅仅作为比较的基础,它反映了一种相对水平B它反映了实际水平C它不随标准选择的变化而变化D 它反映了事物实际发生的强度E以上都不对5 关于相对数,下列哪一个说法是错
51、误的DA.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B. 常用相对数包括相对比,率与构成比C计算相对数时要求分母要足够大D率与构成比虽然意义不同,但性质相近,经常可以混用E. 计算相对数时不要求分母要足够大6. 随机选取男 200 人,女 100 人为某寄生虫病研究的调查对象 ,测得其感染阳性率分别为 20%和 15% ,则合并阳性率为 CA.35%B.16.7%C.18.3%D.无法计算E、30%7. 对两地的结核病死亡率比较时作率的标准化,其目的是: DA.为了能更好地反映人群实际死亡水平B. 消除两地总人数不同的影响C. 消除各年龄组死亡率不同的影响D. 消除两地人口年龄构成不同的影响E、以上都不对8
52、 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时无需校正,应满足的条件是( D )。A.总例数大于40B理论数大于5C.实际数均大于ID总例数大于40且理论数均大于或等于 5E总例数小于409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CA.为了进行显著性检验B.为了表示绝对水平C. 为了便于比较D 为了表示实际水平E.为了表示相对水平10 相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BA 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B.离散程度和变异程度C 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D 二者之间的可比性E.分母不宜过小11、四个样本率作比较,x> X0.01 (3),可认为:A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E. 各总体率和各样本率均不同或不全相同12 、 检验适用于比较: DA、两个率差别的显著性B、多个率差别的显著性C、两个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申请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
- 个人融资合同协议其一
- 中外工程项目合同范文
- 个人股权投资合同规范模板
- 个人房产抵押权转让合同范本
- 个人林地承包经营合同模板
- 个人与公司货物运输合同范本
- 个人仓储物资抵押贷款合同范本
- 中外合作勘探开发合同(第二版)
- 中外合资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合同范本
- H3CNE认证考试题库官网2022版
- 感统训练培训手册(适合3-13岁儿童)
- 公司章程范本(完整版)
- 厂房委托经营管理合同范本
-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1-200题附有答案
- FZ∕T 54007-2019 锦纶6弹力丝行业标准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2《乡下人家》(有答案)
- 牛客:2024年智能制造校园招聘白皮书
- 住院病人烫伤的应急演练
- 新入职消防员考核试卷题库(240道)
- 海员的营养-1315医学营养霍建颖等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