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大型机具安全措施完整版_第1页
施工现场大型机具安全措施完整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编号:TQC/K383施工现场大型机具安全措施勰整版Through the proposed methods and Coun termeasures to deal with;comm on types such asplanning scheme, design scheme, con struction scheme, the esse nee is to build accessible bridgebetween people and products, realize matching problems;correct problems【适用制定规则/统一目标/规范行为/增强沟通等

2、场景】编写:审核:时间:部门:解决方案完整模板/ Complete Template Of New Scheme编号:TQC/K383第2页/总21页施工现场大型机具安全措施完整版下载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合用于解决各类问题场景,通过提岀的方法与对策来应 付,常见种类如讣划方案、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本质是人和产品之间建立 可触达的桥梁,实现匹配问题,修正问题,预防未来岀现同类问题。可直接应用日常文 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A.塔式起重机起重机的混凝土基础应符合下列要(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5 ;(2)基础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1/1000 ;(3 )埋设件的位置、标高

3、和垂直度以及施工工艺符合出厂说明书要求。探起重机的轨道基础或混凝土基础应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探起重机的金属结构、轨道及所有电 气设解决方案完整模板/ Complete Template Of New Scheme编号:TQC/K383第3页/总21页备的金属外壳,应有可靠的接地装 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G。探起重机的拆装必须由取得建设行政 主管部门颂发的拆装资质证书的专业队进 行,并应有技术和安全人员在场监护。探起重机拆装前,应按照出厂有关规 定,编制拆装作业方法、质量要求和安全 技术措施,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作 为拆装作业技术方案,并向全体作业人员 交底。探起重机塔身升降时,应符合下列

4、要 求:(1)升降作业过程,必须有专人指 挥,专人照看电源,专人操作液压系统, 专人拆装螺栓。非作业人员不得登上顶升 套架的操作平台。操纵室内应只准一人操 作,必须听从指挥信号;(2)升降应在白天进行,特殊情况需 在夜解决方案完整模板/ Complete Template Of New Scheme编号:TQC/K383第4页/总21页间作业时,应有充分的照明;(3)风力在四级以上时,不得进行开 降作业。在作业中风力突然增大达到四级 时z必须立即停止z并应紧固上、下塔身 各连接螺栓;(4)顶升前应预先放松电缆,其长度宜大于顶升总高度,并应紧固好电缆卷 筒。下降时应适时收紧电缆;(5)升降时,必

5、须调整好顶升套架滚 轮与塔身标准节的间隙z并应按规定使起 重臂和平衡臂处于平衡状态,并将回转机 构制动住z当回转台与塔身标准节之间的 最后一处连接螺栓(销子)拆卸困难时z应将其对角方向的螺栓重新插入,再采取 其它措施。不得以旋转起重臂动作来松动 螺栓(销子);(6)升降时,顶升撑脚(爬爪)就位 后,应解决方案完整模板/ Complete Template Of New Scheme编号:TQC/K383第5页/总21页插上安全销,方可继续下一动作;(7)升降完毕后,各连接螺栓应按规 定扭力紧固,液压操纵杆回到中间位置, 并切断液压升降机构电源。探起重机的附着锚固应符合下列要(1)起重机附着的建

6、筑物,其锚固点的受力强度应满足起重机的设计要求。附 着杆系的布置方式、相互间距和附着距离 等z应按出厂使用说明书规定执行。有变 动时z应另行设计;(2)装设附着框架和附着杆件,应采用经纬仪测量塔身垂直度z并应采用附着 杆进行调整,在最高锚固点以下垂直度允 许偏差为2/1000;(3)在附着框架和附着支座布设时, 附解决方案完整模板/ Complete Template Of New Scheme编号:TQC/K383第6页/总21页着杆倾斜角不得超过100 ;(4)附着框架宜设置在塔身标准节连 接处,箍紧塔身。塔架对角处在无斜撑时 应加(5)塔身顶升接高到规定锚固间距时z箍紧塔身。塔架对角处在

7、无斜撑时应 加固(6)起重机作业过程中,应经常检查锚固装置z发现松动或异常情况时z应立解决方案完整模板/ Complete Template Of New Scheme编号:TQC/K383第7页/总21页即停止作业z故障未排除z不得继续作 业;(7)拆卸起重机时,应随着降落塔身的进程或拆卸相应的锚固装置。严禁在落 塔先拆锚固装置(8)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时,严禁安装(9 )锚固装置的安装、拆卸、检查和 调整z均应有专人负责z工作时应系安全 带和戴安全帽z并应遵守高处作业有关安 全操作的规定;(10 )轨道式起重机作附着式使用 时,应提高轨道基础的承载能力和切断行 走机构的电源z并应设置阻挡行走轮

8、移动 的支座。探每月或连续大雨后,应及时对混凝 土基或拆卸锚装置;解决方案完整模板/ Complete Template Of New Scheme编号:TQC/K383第8页/总21页础,应检查其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探应保持起重机上所有安全装置灵敏 有效,如发现失灵的安全装置,应及时修 复或更换。所有安全装置调整后,应加封(火漆或铅封)固定,严禁擅自调整。探配电箱应设置在轨道中部,电源电 路子应装设错相及断相保护装置及紧急断 电开关,电缆卷筒应灵活有效,不得拖 级1。探与同一施工地点有两台以上起重机 时,应保持两机间任何接近部位(包括吊 重物)距离不得小于2mo探起动前重点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

9、要 求:(1)金属结构和工作机构的外观情况 正常;解决方案完整模板/ Complete Template Of New Scheme编号:TQC/K383第9页/总21页(2)各安全装置和各指示仪表齐全完好;(3)各齿轮箱、液压油箱的油位符合 规定;(4)主要部位连接螺栓无松动;(5 )钢丝绳磨损情况及各滑轮穿绕符 合规定;(6 )供电电缆无破损。探送电 前,各控制器手柄应在零位。当接通电源 时,应采用试电笔检查金属结构部分,确 认无漏电后,方可上机。探作业前,应进行空载运转,试验各 工作机构是否运转正常,有无噪音及异响,各机构的制动器及安全防护装置是否 有效,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解决方案完整

10、模板/ Complete Template Of New Scheme编号:TQC/K383第10页/总21页探起吊重物时,重物和吊具的总重量 不得超过起重机相应幅度下规定的起重 量。探应根据起吊重物和现场情况,选择 适当的工作速度,操纵各控制器时应从停 止点(零点)开始,依次逐级增加速度, 严禁越挡操作。在变换运转方向时,应将 控制器手柄扳到零位,待电动机停转后再 转向另一方向,不得直接变换运转方向、 突然变速或制动。探提升重物,严格自由下降。重物就 位时,可采用慢就位机构或利用制动器使 之缓慢下降。探提升重物作水平移动时,应高出其 跨越的障碍物0.5m以Jz。探对于无中央集电环及起升机构不

11、安 装在解决方案完整模板/ Complete Template Of New Scheme编号:TQC/K383第11页/总21页回转部分的起重机,在作业时,不得 顺一个方向连续回转。探作业中,当停电或电压下降时,应 立即将控制器扳到零位,并切断电源。如 吊钩上挂有重物,应稍松稍紧反复使用制 动器使重物缓慢地下降到安全地带。探采用涡流制动高速系统的起重机, 不得长时间使用低速挡位速度作业。猟作业中如遇六级以上大风或阵风, 应立即停止作业,锁紧夹轨器,将回转机 构的制动器完全松开,起重臂应能随风转动。对轻型俯仰变幅起重机,应将起重臂 卜交与塔身结构锁紧在一起。探作业中,操作人员临时离开操纵室 时

12、,解决方案完整模板/ Complete Template Of New Scheme编号:TQC/K383第12页/总21页必须切断电源,锁紧夹轨器。探作业完毕后,起重机应停放在轨道 中间位置,起重臂应转到顺风方向,并松 开回转制动器,小车及平衡午应置于非工 作状态,吊钩宜升到离起重臂顶端23m处。探停机时,应将每个控制器拨回零位,依次断开各开关,关闭操纵室门窗, 下机后,应锁紧夹轨器,使起重机与轨道定z断开电源总开关z打开高空指示 灯。探检修人员上塔身、起重臂、平衡臂 等高空部位检查或修理时z必须系好安全-4-H-帀o探在寒冷季节,对停用起重机的电动 机、电器柜、变阻器箱、制动器等,应严 密

13、遮盖。探尚未附着的自升式塔式起重机,塔 身上解决方案完整模板/ Complete Template Of New Scheme编号:TQC/K383第13页/总21页不得悬挂标语牌。B、钢筋切断机a.接送料的工作台面应和切刀下部保 持水平,工作台的长度可根据加工材料长 度确疋。b.启动前,应检查并确认切刀无裂纹z刀架螺栓紧固,防护罩牢靠。然后用 手转动皮带轮,检查齿轮啮合间隙,调整 切刀间隙。c.启动后z应先空运转,检查各传动 部分及轴承运转正常后z方可作业。d.机械未达到正常转速时,不得切 料。切料时,应使用切刀的中、下部位, 紧握钢筋对准刃口迅速投入,操作者应站 在固定刀片一侧用力压住钢筋

14、,应防止钢 筋末端弹出伤人。严禁用两手分在刀片两 边握住钢筋俯身送料。e.不得剪切直径及强度超过机械铭牌解决方案完整模板/ Complete Template Of New Scheme编号:TQC/K383第14页/总21页规定的钢筋和烧红的钢筋。一次切断多根 钢筋时,其总截面积应在规定范围内。f.剪切低合金钢时,应更换高硬度切 刀,剪切直径应符合机械铭牌规定。g.切断短料时,手和切刀之间的距离 应保持在150mm以上,如手握短端小于400mm时,应采用套管或夹具将钢筋短 头压住或夹牢。h.运转中,严禁用手直接清除切刀附 近的断头和杂物。钢筋摆动周围和切刀周 围,不得停留非操作人员。i.当发

15、现机械运转不正常、有异常响 声或切刀歪斜时,应立即停机检修。j.作业后,应切断电源,用钢刷清除 切刀间的杂物,进行整机清洁润滑。C、钢筋弯曲机解决方案完整模板/ Complete Template Of New Scheme编号:TQC/K383第15页/总21页a.工作台和弯曲机台面应保持水平, 作业前应准备好各种芯轴及工具。b.应按加工钢筋的直径和弯曲半径的 要法语,装好相应规格的芯轴和成型轴、 挡铁轴。芯轴直径应为钢筋直径的2.5倍。挡铁轴应有轴套。C.挡铁轴的直径和强度不得小于被弯 钢筋的直径和强度。不直的钢筋,不得在 弯曲机上弯曲。d.应检查并确认芯轴、挡铁轴、转盘等无裂纹和损伤,防

16、护罩坚固可靠z空载 运转正常后z方可作业。e.作业时,应将钢筋需弯一端插入在转盘固定销声匿迹间隙内z另一端紧靠机 身固定销z并用手压紧;应检查机身固定 销并确认安解决方案完整模板/ Complete Template Of New Scheme编号:TQC/K383第16页/总21页放在挡住钢筋的一侧,方可开动。f.作业中,严禁更换轴芯、销子和变 换角度以及调速,也不得进行清扫和加 油。g.对超过机械铭牌规定直径的钢筋严解决方案完整模板/ Complete Template Of New Scheme编号:TQC/K383第17页/总21页禁进行弯曲。在弯曲未经冷拉或带有锈皮的钢筋时,应戴防护

17、镜。h.弯曲高强度或低合金钢筋时,应按 机械铭牌规定换算最大允许直径并应调换 相应的芯轴。i在弯曲钢筋的作业半径内和机身不设固定销的一侧严禁站人。弯曲好的半成 品,应堆放整齐z弯钩不得朝上。j.转盘换向时,应待停稳后进行。k.作业后,应及时清除转盘及插入座 孔内的铁锈、杂物等。D、套丝切管机上。b.应先空载运转z进行检查、调整z确认运转正a.套丝切管机应安放在稳固的基础解决方案完整模板/ Complete Template Of New Scheme编号:TQC/K383第18页/总21页常,方可作业。C.应按加工管径选用板牙头和板牙, 板牙应按顺序放入,作业时应采用润滑油 润滑板牙。d.当工

18、件伸出卡盘端面的长度过长 时,后部应加装辅助托架,并调整好高 度。e.切断作业时,不得在旋转手柄上加 长力臂;切平管端时,不得进刀过快。f.当加工件的管径或椭圆度较大时,应两次进刀。g.作业中应采用刷子清除切屑,不得 敲打震落。E、交流电焊机a.使用前,应检查关确认初、次级线 接线正确,输入电压符合电焊机的铭牌规 定。解决方案完整模板/ Complete Template Of New Scheme编号:TQC/K383第19页/总21页接通电源后,严禁接触初级线路的带 电部分。b.次级抽头联接铜板应压紧,接线柱 应有垫圈。合闸前,应详细检查接线螺 帽、螺栓及其它部件并确认完好齐全、无 松动或损坏。c.移动电焊机时,应切断电源,不得 用拖拉电缆的方法移动焊机。当焊接中突 然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F、对焊机a.对焊机应安置在室内,并应有可靠 的接地或接零。导线的截面不应小于35mm2o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