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贵州省银河中学贵州省银河中学 09-1009-10 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 3 3 月月考月月考本试卷分第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15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150150 分分钟。钟。第第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共共 3030 分)分)一、一、 (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4 4 题,计题,计 1212 分。分。 )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险衅(xn) 拔擢(zhu) 负土累(li)石 冯(png)虚御风B愀(qio)然 盛筵(yn) 不省(xng)所怙 一叶扁(pin
2、)舟C枕藉(ji) 捧袂(qu) 躬逢胜饯(jin) 意兴遄(chun)飞D梓(xn)泽 贬谪(zh) 酾(sh)酒临江 茕(qing)茕孑立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嗽涤 形单影只 萍水相逢 杯盘狼藉B请缨 门衰祚薄 食不裹腹 旌旗敝空C寂寥 如泣如诉 月明星稀 日薄西山D希翼 青云之志 罪不及孥 横槊赋诗3下列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小知不及大知B远具时羞之奠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C所赖君子见机 此小大之辩也D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奋发,这里指鼓起
3、翅膀)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完成)B穷且益坚(贫穷)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果真)C宇文新州之懿范(美好)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往)D夫水,智者乐(高兴)也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担心,忧愁)二、二、 (9 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5-75-7 题。题。橘颂创作时期考人教社版高中语文读本 (必修)第三册中选录的橘颂是屈原的一篇很重要的作品。作为我国第一首咏物诗,它以独特的借物喻人的手法,突出而生动地表现了屈原高洁、坚贞的人格和志趣,因而也是我们了解屈原的一篇佳作。但是关于它的创作时间,直到现在学者们的看法仍有分歧。有的认为它是屈原最早的作
4、品,如诗中有“年岁虽少”句;有的以诗中整体意象表达为远大志向为据,认为是屈原青年时期的作品;有的认为是诗人任外交官出使齐国时作(援引列子中“橘生淮南而为枳”的说法) ;有的则认为它作于顷襄王早期,或认为作于顷襄王后期;还有的认为该作品是诗人遭谗被疏、闲赋郢都时期作,或是早于晚年自沉之前所作。而曹大中先生则撰文断定它是屈原的绝笔。看法如此分歧,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可靠的史料太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屈原的作品,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的认识、把握或有不够准确、深入的地方。从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看,就反映出作者对屈原作品包括橘颂认识的模糊、矛盾来。如王逸的九章章句序中说, 九
5、章皆屈原“放于江南之野”后作,也就是说九章都是顷襄王时的作品。其橘颂的“年岁虽少,可师长兮”句注文却说屈原“言己虽幼小,言有法则,行有节度,诚可师用长老而事之” ,则又认为橘颂乃屈原青少年时代所作了。而在“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句下又注曰:“屈原亦以修饰洁白之行,不容于世,将饿馁而终。”显然又把它当作屈原晚年的作品了。王逸的观点虽不确切,却对后世发生了深刻影响。由于以往各家对橘颂创作年代的判断皆建立在自己对橘颂文义的认识上,缺乏具体、可靠的硬性证据,故楚辞学家赵逵夫先生另辟蹊径,从礼仪士冠礼之祝辞中找到外证,从而作出橘颂乃屈原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抒怀之作的结论。赵先生发前人所未发,他的论述对于帮助
6、我们加深对橘颂创作过程中的理解无疑是有帮助的。但橘颂尽管有这样的一些与士冠辞的相似之处,可能屈原在写作橘颂时的确借鉴了士冠辞的立意和词语,或受到士冠辞潜在的影响,但这并不能表明这就一定是屈原在举行冠礼后抒怀之作,因为屈原也完全可能在他晚年回顾自己生平、总结自己志行时借传统的士冠辞形式以咏橘而自我肯定、自我勉励。何况橘颂和士冠辞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从其诗句的涵义并联系屈原全部辞作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情况来看,根本不像屈原青年时代的心态和口气,而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对一生志行的总结、肯定和自勉。5对橘颂创作时间众说纷坛,第一段提到了些原因,下列各项中不成为原因的一项是( )屈原距今时代
7、久远,有关屈原及其作品的可靠的史料太少。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对此认识就很模糊。有的认为它作于顷襄王早期,有的以为作于顷襄王晚期,还有的人认为是屈原绝笔。至今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或有认识不够深入,把握不够准确 的地方。6本文作者对赵逵夫的观点提出异议,最重要的一点依据是( )屈原写橘颂借鉴士冠辞 ,未必在行冠礼之后。 橘颂和士冠辞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区别。从橘颂及屈原其它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来看,不像屈原青年时代的心态和口气。屈原完全可以在晚年回顾生平、总结志行。7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关于橘颂的创作时间,作者的结论与曹大中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引用王逸
8、的观点是为了说明其对后世贡献之大。作者虽不同意赵逵夫的结论,但承认橘颂确实受了士冠辞的影响。赵逵夫寻找外证的研究方法是应该肯定的。三、三、 (9 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 81010 题。题。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歧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歧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
9、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歧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0、(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推崇B.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志趣C.方山子傥见之欤 傥:或许D.欲以此驰骋当世 驰骋:纵马奔跑9.方山子的一生可以用“侠”“隐”两个字来归纳,下面各句编为四组,均能表现其“侠”的特点的一组是( )闾里之侠皆宗之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 A. B. C. D. 10.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方山子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B 方山子出身贫寒,但凭自己的能力,受到时人尊崇,本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他弃之不取,宁可居山野,自得其
11、乐。C 作者记起十九年前的方山子,正当年少血气方刚,一身侠气,如今已是晚年,失去了旧时的威武豪放之气,成为山中淡泊的异人。D 作者贬居黄州,与方山子不期而遇,当方山子了解到作者“所以至此”,不答而笑,接着作者写方山子的家境,以及其家人的“自得之意”,突出了方山子甘愿隐逸贫贱的品格。第第卷(非选择题,共卷(非选择题,共 120120 分)分)四、(四、(2323 分)分)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3 分) (2)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4 分) (3)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所依靠的人,指父亲) ,惟兄
12、嫂是依。 (3 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十五夜望月十五夜望月 王建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最后一句的“落”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4 分) 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4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5 分)出师未捷身先死,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 ,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五、五、 (2222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41717 题题病病人人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
13、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都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儿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 “ 受不了 ” 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下一趟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
14、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 7 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 “ 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 ” 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 “ 双层停 ” 。说话间已经到了 8 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 “ 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 ” 她让大伯从 8 层走到 7 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只有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这人真多事。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 12 层?她主动接过来说:是
15、的,往左拐。 电梯到了 14 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掉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按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 “ 请等我一下 ” 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是想把那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浪漫温馨的玫瑰,一枝可以疗伤的玫瑰。但她没有想到,她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 “ 啪 ” 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 “ 神经病! ” 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 “ 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 “ 噢,我觉得她的行为
16、不太正常。 ” 另一个人接着说。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14开头一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 分) 15小说通过写“她”做的哪几件事表现“她”的形象,请根据文意概括。 (6 分) 16小说的标题是 “ 病人 ” ,从全文看,到底谁是病人?得的是什么病?以 “ 病人 ” 为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6 分) 17这是一篇优秀的小小说,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其艺术特色。 (6 分) 六、六、 (1515 分)分)18根据具体语境,对“阳光”一词的含义分别加以解释(每条不超过 12 字,6 分)一条竖花色的直身背带裙,可以有很多件 T 恤与之相配,脚蹬一双 REEBOK
17、 旅游鞋,轻松休闲,很阳光,很青春的感觉。 (海上文坛 )马书记说:“冯乡长帮凤舞山庄挖你们的人才,虽然做法有些不阳光。 ” (电视剧刘老根台词)“给你点阳光就灿烂,给你点木炭就造炸弹。 ” (相声马路情歌中台词)解释: 19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旨。 (不超过 25 个字,4 分)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而中国在这些方面落后了。我们应当立志图强、奋起直追,虚心向西方学习,凡是好的、有用的都应该学,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我们如果因此丢弃了“自我” ,失去了自我的根基,忘记了“我们自己是谁” ,那恐怕就要成为民族罪人了。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标志文化特
18、质、体现文化灵魂的哲学思维传统,那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终究要被淘汰出局。况且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哲学思维个性,更应该发挥所长,为创造人类的新文化和新哲学做出应有的贡献。20仿照例句,从生活中任选一个事物,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出两个对人生有警示作用的句子。 (5 分)例:事物彩虹正面:为让别人赏心悦目,献上自己七彩的人生。反面:只务虚而不务实,决定了它只能昙花一现。事物_ _正面:_反面:_七、作文(七、作文(6060 分)分)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不要悔恨过去/既是创作/也是财富不要钟情名利/既是鲜花/也是枷锁不要感叹多变/既有风雨/也有彩虹不要埋
19、怨人生/既有花开/也有花落事物往往是多面的,这首小诗含蓄地表达了对事物的看法。身为高中生的你是如何理解“既有花开/也有花落”的呢?请以“花开花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试题提供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贵州省银河中学 09-10 学年高二下学期 3 月月考语文参考答案一一、1. A(盛筵(yn) 衣袂(mi) 梓(z)泽) 2. C (A 项“嗽”应为“漱” ,B 项“裹”应为“果” “敝”应为“蔽” ,D 项“翼”应为“冀”) 3. D(A 项“有”通“又” “知” 通“智” ;B 项“羞”通“馐” ,
20、 “属”通“嘱” ;C 项“机”通“几” , “辩”通“辨”) 4. C (“业” ,动词,继承的事业;“穷”为“困厄,处境艰难” ;“乐” 应为 “喜爱”“尤”应为“怨恨”) 二二、5 (是众说纷纭的现象,不是原因)6 (A 项属于推测,不足以作为依据; B 项拿屈原的作品橘颂跟非屈原的作品士冠辞进行比较,说服力不强; D 项只是一种推理后的结论,作为依据也欠充分。唯有 C 项是从屈原本人前后期其它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来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才可能成为本文作者对赵逵夫的观点提出异议的最重要的一点依据。)7 ( A 项说二人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不对,从原文看,作者认为是晚年之作,曹大中认为是屈原的
21、绝笔;B 项引用王逸的观点说明了众说纷纭原因之一是对屈原思想感情特点及发展变化把握不准,不够深入的地方,并非说王逸对后世的贡献: C 项中根据文意,应是作者认为橘颂 “可能”受了士冠辞的影响,而并非“确实” 。 “可能”是一种推测和假设, “确实”则应有实证依据。从全文看, D 项中作者对赵逵夫寻找外证的研究方法是应该肯定的,因为 “赵逵夫先生另辟蹊径” , “发前人所未发,他的论述对于帮助我们加深对 橘颂创作过程中的理解无疑是有帮助的 ” 。 )三三、8D(驰名)9A(表现其“隐”的特点)10D(A“自幼苦读”不合文意 B“出身贫寒”不合文意 C“失去了旧时的威武豪放之气”不合文意)译译文文
22、: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歧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 “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歧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 “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 ”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
23、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例应有官做,假如他能厕身官场,到现在已得高官荣名了。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四四、11现在这条溪水惟独被愚字所辱没,为什么呢? 你也知道那水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承包合同终止协议
- 木材公司销售合同
- 平面模特拍摄合同
- 电力施工劳务合同
- 漫画助理外包合同
- 油漆劳务分包合同协议书
- 无人机物流配送运营合作项目合同
- 商丘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旅行社经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管理学院《高阶地质资源勘查与评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文华学院《地理科学类专业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DeepSeek科普课件深度解析
- 供电工程施工方案(技术标)
- 2023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一模)文综试题 附答案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广西公务员考试及答案(笔试、申论A、B类、行测)4套 真题
- 箱式变电站迁移施工方案
- 二零二五版服装厂服装产品质量追溯劳动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中电建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化工流程教案》课件
-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