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角形的特性说课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三角形的特性一课,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 说教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80-81页内容,三角形在平面图形中是简单的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这部分的内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为以后学习多边形打好基础。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我们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技能: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
2、的特性以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部画高。2、过程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虽然学生已经在生活中和过去的学习中对三角形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三角形的特征和稳定性还是模棱两可,所以我们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特性。难点是三角形高的确定及画法。三、说学情。 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但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缺乏清晰的概念。因此,本节课遵循
3、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设计一系列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去探索、去实验、去发现,进一步认识三角形,体验三角形在生活中的作用。四、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节课中我们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运用"获取新知,发展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五、说教学过程本课分为五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联系生活,情景导入。教师出示建筑工地的主题图,引导学生发现图
4、片中有特别多的三角形,接下来让学生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是三角形的,随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三角形,难道它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吗?以此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从而揭示课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角形的世界。(板书:三角形的特性)【此环节出示建筑工地的图片及让学生找生活中带有三角形的物品,其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第二环节:操作感知,理解概念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棒,摆成一个三角形,并且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接下来学生尝试画一个三角形并标注上各部分名称,同时
5、思考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在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后,教师适时提问:通过我们摆三角形、画三角形,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当学生出现不够准确的表述时,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形进行辨析,从而抽象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丰富学生的表象,让学生在观察、比较、辨析中自主建构三角形的概念,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更好的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接下来,教师开门见山,利用多媒体直接出示三角形中的一条特殊线段高,并向学生介绍什么是三角形的高。随后多媒体演示,隐去三角形的另两条边,提出问题“你看
6、到这个想起了什么?”从而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垂线的知识,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着画三角形的"高",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画高的,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操作,强调画"高"方法,最后让学生思考"三角形有几条高?"学生汇报后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三角形高和底的对应关系。【由于画高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所以在设计本环节时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隐去三角形的另两条边,这样学生一目了然,一下子就唤起了对旧知识的记忆,这时教师适时启发学生回忆画“垂线”的方法,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画高的方法其实就是从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画垂线的方
7、法。这样做既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从而很好的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以后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第三环节:实验解疑,探索特性。本环节首先实验引入: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形、四边形学具分小组进行实验,拉一拉学具,你会有什么发现?从而得出结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时教师再次播放课前建筑工地的图片,提出问题:现在老师知道为什么建筑工地上有这么多的三角形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自然想到这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寻找生活中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
8、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更深刻的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积累活动经验,培养探究精神,体现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随后多媒体再次呈现本课的主题图,目的就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第四环节:运用新知,巩固练习。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练习:首先出示前面用到的活动四边形,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你有办法使这个四边形变得稳固吗?学生不难想到在四边形中加一根木条,只要出现了三角形,就会变得稳定,通过实验验证果真如此。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对于后面的围篱笆和给椅子加固就迎刃而解。【这个精心设计的练习,不仅帮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概念,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应用数学的能力,体会到把数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所带来的快乐。】第五环节:全课总结,交流收获。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梳理,并交流收获,从而对学习的内容形成系统化。整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尽量把课堂交给学生,通过问题的创设,学生会的让学生自己说,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教师只起到知识的引导与知识衔接的作用。六、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年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2025年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菏泽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2025年河北省邢台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5年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一套
- 电商营销策略与用户行为心理分析
- 2025年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年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个人合伙开店合同范本
- 生而为赢自燃成阳-开学第一课发言稿
- 2024年设备监理师考试题库及答案参考
- 公司外派学习合同范例
- 2025年中国国投高新产业投资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年产10吨功能益生菌冻干粉的工厂设计改
- 核物理实验方法全册配套最完整精品课件
- 理论力学课件00796
- 学习叠层母排必须知道的电力知识
- 微波与天线矩形波导
- 19+张爱玲经典《金锁记》英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