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手册说明1.1内容本质量手册 依据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要求、 3C 质量保证能力要求与公司实际状况相结合编制而成,它规定了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容包括:a)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见本手册第 1.2 条);b)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所要求的及公司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见本手册附录 E 程序文件清单)。本手册仅对相关程序性文件作了概述。c)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相互作用的描述,该表述体现为:本手册在描述质量管理体系时以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中过程模式和PDCA模式为基础,该模式充分展示了以质量管理体系为对象的 PDCA循环关系,且在
2、具体章节的安排上,基本以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条款为顺序进行排列。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联系已充分体现在各程序文件中,且相关联的文件皆在各程序文件的“引用文件 / 相关文件”章节集中列出。1.2质量管理体系范围1.2.1管理体系覆盖范围本手册所描述的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了公司下列产品/过程/ 活动:1.2.2涉及部门涉及的部门 / 人员包括总经理、业务部、生产部、技术/ 计划部、物流部、综合办等。1.3手册的管理本手册既可对内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又可对外作为质量保证文件,但对外发放需经总经理批准。本手册分“受控”和“非受控”两种文本,受控文本的发放须按照“文件控制程序”文件
3、规定执行;当顾客或其他外部公司需要本手册时,经总经理批准后发放“非受控”文本;“非受控”文本不涉及其后发生的更改和修订。除上述特别说明外,手册的其他管理,如修订、批准、分发、回收、保管与销毁等皆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文件规定。2. 引用标准2.1 GB/T 19000 2016/ISO9000: 2015,IDT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2.2 GB/T 19001 2016/ISO9001: 2015,IDT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上述标准、法规等均为“ 7.5 成文信息”的内容。为确保其有效性,公司有关部门应负责跟踪其修订状况,及时获得最新有效版本。3. 质量方针、目标3.1质量方针3.1.1质量
4、方针公司以本标准中七项质量管理原则为基础,以顾客关注的焦点为核心,以确保法律、法规的遵守作为前提,充分识别环境要素及相关方需求,评估风险与机遇,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如下质量方针:.Xxxxxxxxxxxxxxxxx本公司根据合同规定,精心于公司生产,使产品达到安全、功能和经济的完善统一。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积极参与、过程方法、改进、循证决策、关系管理3.1.2 上述质量方针是公司关于质量方面的总的宗旨和方向,其制定已充分考虑了公司的经营宗旨,并与之相适应。它包含了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并为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了框架(见 3.2 条)。3.1.3 本
5、公司质量方针经总经理批准并正式发布,各层次管理者应通过发布文件、宣传培训、检查考核等方式确保质量方针在公司内部得到沟通和理解,并坚决贯彻执行。3.1.4每年管理评审时,须对质量方针的持续适宜性进行评审,必要时可进行修订以适应公司内外环境的变化,参见 管理评审程序。此外,各部门如对质量方针有修订意见,亦可随时将意见反馈至总经理处,由总经理决定是否有必要公司各部门对质量方针的适宜性进行正式评审,并在必要时对质量方针予以修订。3.1.5质量方针为受控文件,其制定、批准、发布、评审、修订等皆应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执行。3.2质量目标3.2.1根据公司质量方针要求,制定了质量目标:具体见质量目标及其实现
6、策划控制程序3.2.2质量目标的统计方法:具体见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管理程序4 公司环境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公司确定了企业目标和战略方向,通过各部门收集信息、识别、分析和评价,明确了与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包括国际、国内、地区和本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对手、市场变动和价格、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企业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以往绩效等相关因素,包括需要考虑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或条件。本公司定期对这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以确保其充分和适宜。具体见环境分析控制程序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公司确定了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通过识别相关方要求,明确了
7、如何稳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以符合顾客要求的方法。公司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以便于理解和持续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收集相关方信息做为管理评审的输入。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可以帮助本公司更好的建立清晰的方针和目标,做到目的明确。满足相关方的要求并争取做到更高的期望值。具体见相关方需求识别程序 。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公司在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考虑到公司目前内外环境和影响因素(4.1要求),根.据相关方的要求( 4.2 要求)及公司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在质量手册中明确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见 1.1 、1.2 、1.3 。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4.4.1
8、公司按照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所需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公司通过实施以下活动,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领导、策划、支持、运行、绩效评价和改进等过程及其在整个公司内的应用:a)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c)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d)确定并确保获得这些过程所需的人员、基础设施、运行环境、知识和监测等资源;e)规定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责任和权限,并进行沟通; f )应对按照 6.1 的要求所确定的风险和机遇;g)评价这些过程,实施所
9、需的变更,以确保实现这些过程的预期结果;h)改进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4.4.2 公司根据生产和服务过程控制要求, 制定了相应的程序文件、 管理制度、工艺文件、操作规范等文件,支持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有效运行;公司要求保留过程有效运行的各类记录,以验证按文件要求开展过程控制。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1.1总则总经理通过以下方式,证实其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a) 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负责;b) 确保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与公司环境相适应,与战略方向相一致;c)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入与公司的业务过程;d) 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e) 确保
10、获得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f) 沟通有效的质量管理和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g) 确保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h) 促使、指导和支持员工努力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i) 推动改进;j) 支持其他管理者履行其相关领域的领导职责。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公司的发展依存于顾客,因此公司需要通过不断的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将其转化.为要求并使之得到满足,并力争超越顾客的期望,以不断增强顾客满意;了解和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可通过与顾客沟通、顾客访问等方式来实现,并且要考虑顾客明确的、隐含的以及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以上具体见 顾客要求的确定和评审程序 、顾客满意度监测管理程序 及顾客
11、反馈信息处理程序 。为持续保持顾客满意,公司需要不断采用宣传、培训等方式向各级管理者并通过各层级管理者向全体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在确定顾客需求与期望时,根据内外部环境因素及相关方的要求,需要识别风险和机遇,找出最佳的处置方式,以规避、接受、减轻、转移风险。具体见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5.2 质量方针5.2.1制定质量方针参见本手册第 3 章,列出本条是为了与ISO9001 标准的条款号相一致。5.2.2沟通质量方针参见本手册第 3 章,列出本条是为了与 ISO9001 标准的条款号相一致。具体见 沟通控制程序5.3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组织的设置是采用直线职能制的基本形式,它以
12、专业管理为基础, 以任务目标为原则,并合理选择管理层次与幅度,确保公司机构的统一指挥和精干高效。公司机构图见附录 A 组织结构图 。为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公司对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岗位职责、权限,都作了明确规定。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及程序文件中涉及的职责和权限皆与所规定的职责和权限保持充分的一致,质量管理体系的职能分配参见本手册附录 C质量管理职能分配和 ISO9001/3C 标准条款对照表 。各岗位的职责见附录 B部门 / 岗位职责 规定。部门 / 岗位职责 作为受控文件,其管理按 文件控制程序 规定执行。各部门和岗位之间应通过各种方式 (如会议、培训等)相互了解有关职责和权限, 通过
13、有效的沟通,使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规定得更为合理,从而促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过程效率的提高。6 策划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1.1策划质量管理体系,公司应考虑与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相关的内外部因素和相关方的要求,内外部环境要素信息的获取参照 4.1 、4.2 条款要求;针对环境要素信息,组织识别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便: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b)增强有利影响;c)预防或减少不期望的影响,包括外部环境状况对公司的潜在影响;d)实现持续改进。具体见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6.1.2公司根据风险分析结果,策划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包括:规避风险、承.担风险、消除风险、改变风险发生
14、概率、延缓风险及接受风险等。明确如何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整合并实施这些措施;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应与其对于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潜在影响相适应具体见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2.1 公司在质量方针的框架内建立了质量目标,并组织各部门对质量目标进行适当的分解,以作为部门追求的目的。参见本手册第 3.2 条质量目标及目标分解包括了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6.2.2 为确保质量目标及质量目标分解的实现,在满足本手册第 4.1 、4.2 的要求下,总经理需组织相关部门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包括确定每一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输入、输
15、出及活动以及资源配置的要求,确定负责人、完成时间、评价方式,文件中做出相应规定。通过对各部门质量目标及目标分解的实施情况和完成情况的统计分析,以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绩效测量与改进要求。具体见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管理程序6.2.3 公司每年组织至少一次内审,以监测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具体见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管理程序6.3变更的策划当公司确定需要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变更时,此种变更应经策划并系统的实施(见4.4 )。应考虑:a) 变更目的及其潜在后果;b) 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c) 资源的可获得性;d) 责任和权限的分配与再分配。7 支持7.1资源7.1.1总则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
16、理体系,公司应确定并提供所需的资源。确定时应考虑:a)现有内部资源的能力和局限;b)需要从外部供方获取的资源。7.1.2人员为有效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运行和控制其过程,公司应确定并提供所需要的人员。具体见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7.1.3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物质保证,公司的基础设施及管理:.a) 建筑物和相关的设施,其管理具体见 建筑及配套设施管理程序b) 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 ,其管理具体见 生产设备管理程序c) 运输资源,其管理具体见 运输资源管理程序d) 信息和通讯技术,其管理具体见 智能信息化管理程序7.1.4过程运行环境过程运行环境是本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支持性条
17、件,本公司各部门应对提供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过程运行环境中人为和物理的因素加以识别和确定,持续提供并维护,并对其实施有效控制。具体见过程运行环境控制程序7.1.5监视和测量资源7.1.5.1总则为了确保各项输出有效,公司确定了需要监视和测量的活动,并提供所需的资源。包括:a)适合特定类型的监视和测量活动;b)监测资源得到适当的维护,以确保持续适合其用途。公司保留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技术资料和必要的校准等信息。具体见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程序 。7.1.5.2测量溯源当相关方要求测量溯源时,或公司认为测量溯源是信任测量结果有效的前提时,则测量资源须保持如下要求:a) 对照能溯源到国际、国家、行业的测量标准,
18、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检定 / 校准和(或)验证;对于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制定校准的方法,对测量资源进行校准,并记录校准的结果,以确保持续适合其用途。b)经检定 / 校准和(或)验证后的测量资源上标识出相应检定/ 校准状态。c) 测量设备在搬运、储存时都应按设备本身的要求执行,以防止设备损坏或失效。当发现测量设备不符合预期用途时,应确定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是否受到不利影响,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具体见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程序 。7.1.6公司知识公司确定运行过程所需的来源于内部和外部的知识,以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这些知识应予以保持,并在需要范围内做了培训与公示,确保可得到。为应对不断变
19、化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应考虑现有的知识,确定如何获取更多必要的知识,并进行更新。知识来源包括:a)内部来源,内部知识可分为公司信息、专业技术知识、各项目的经验教训三大类;b)外部来源,可分为外来资料、市场信息两大类。具体见知识管理程序7.2人员能力.公司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对以下活动进行控制:a)确定影响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的各类人员所需具备的能力;b)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历,确保这些人员具备所需能力;c)适用时,采取措施获得所需的能力,包括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辅导或重新分配工作,或者招聘具备能力的人员等并评价措施的有效性;d)建立人事档案,保留员工评价、教育、培训、经历等记录,作
20、为人员能力的证据。具体见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7.3人员意识为提高全员质量意识、顾客意识,公司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交流,确保相关工作人员知晓和理解:a)质量方针;b)与其职责相关的质量目标;c)为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作出贡献的意义和途径,包括改进质量绩效的益处;d)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后果。具体见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7.4沟通为增进相互的理解,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过程效率的提高,在公司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以实现公司不同职能部门和层次间的全方位信息沟通。具体见沟通控制程序。7.5成文信息7.5.1总则根据公司的规模、经营类型、过程复杂程度及员工素质,公司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所包含的文
21、件如下:a)质量手册、b)标准要求的程序;c)公司确定的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作控制所需的文件,包括记录。7.5.2创建和更新在创建和更新文件时,公司应确保适当的:a)文件标识和说明(如:标题、日期、作者、索引编号等);b) 适宜的格式和媒介;c) 文件经过评审和批准,以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7.5.3成文信息的控制7.5.3.1 公司制定相应的程序文件,对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所要求的成文信息严格控制,以确保满足以下要求:a)无论何时何处需要这些文件,均可获得并属于正确版本;b)予以妥善保护,防止失密、不当使用或不完整。.7.5.3.2为控制形成文件的信息,适用时,文件主管部门应关注下列活动及其
22、效果:a)文件分发、查阅、检索和使用,严格控制其更改。b)存储和防护,包括保持可读性;c)变更控制(比如版本控制);d)保留和处置。对确定策划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必需的来自外部的原始的形成文件的信息,如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公司应进行适当识别和控制。对公司保存的作为符合性证据性文件和记录予以保护,防止非预期的更改。具体见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8 运行8.1运行策划和控制公司策划和开发了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产品实现的策划应与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过程( 4.4 条)的要求相一致。在对产品进行策划时,应确定以下方面的适当内容:a) 确定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见 8.2 条);b) 建立过程(产品所要求
23、的验证、确认、监视、测量、检验和试验活动) 、产品和服务接收准则,并确定。c) 确定符合产品和服务要求所需的资源;d) 按照准则实施过程控制;e) 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的范围和程度上,确定、保持、保留相应的文件及记录:1) 证实过程已经按策划进行;2) 证明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具体见生产控制程序8.2产品和服务要求8.2.1顾客沟通公司就以下内容与顾客进行沟通:a) 提供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信息; (其沟通具体参见 顾客要求的确定与评审程序 )b) 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更改; (其沟通具体参见 顾客要求的确定与评审程序)c) 获取顾客关于产品和服务的反馈,包括顾客抱怨; (其沟通具
24、体参见 顾客反馈信息处理程序 )d) 顾客财产的处理和控制; (其管理具体参见 顾客财产管理程序 )e) 关系重大时,制定有关应急措施的特定要求。 (其沟通具体参见 顾客要求的确定与评审程序 )8.2.2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确定.公司应确定:a)适用于产品的法律法规要求;b)公司认为必要的任何附加要求。c)对顾客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公司所声称的要求。8.2.3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评审8.2.3.1 公司向顾客提供产品通常是以合同或订单形式,因此对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体现为对合同或订单的评审。评审的目的为确定:a) 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要求;b) 顾客虽然没有
25、明示,但规定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c) 公司规定的要求;d) 适用于产品和服务的法律法规要求;e) 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公司应确保与以前规定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要求已得到解决。具体见 顾客要求的确定与评审程序8.2.3.2 适用时,公司对于评审的结果、产品和服务的任何新要求 / 措施都须按照文件 / 记录的方式进行保留。具体见 顾客要求的确定与评审程序8.2.4产品和服务要求的变更若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发生更改,公司应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具体见 顾客要求的确定与评审程序文件。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8.3.1总则公司的所有产品只是根据
26、顾客提供的文件、要求进行生产,公司亦无对顾客提供的文件进行更改之权利。本过程主要应用于制造过程(工艺)的设计,建立、实施和保持设计和开发过程,以便确保后续的产品和服务的提供。8.3.2设计和开发策划在确定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及其控制时,应考虑:a)设计和开发活动的性质、持续时间和复杂程度;b)设计和开发过程的阶段,包括适用的设计和开发评审;c)设计和开发验证和确认活动;d)设计和开发过程涉及的职责和权限;e)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所需的内部和外部资源:f )设计和开发过程参与人员之间接口的控制需求;g)顾客和使用者参与设计和开发过程的需求;h)后续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要求;.i )顾客和其他相关方
27、期望的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水平;j )证实已经满足设计和开发要求所需的成文信息。8.3.3设计和开发的输入针对具体类型的产品和服务,确定设计和开发的基本要求。应考虑:a)功能和性能要求;b)来源于以前类似设计和开发活动的信息;c)法律法规要求;d)组织承诺实施的标准和行业规范;e)由产品和服务性质所决定的、失效的潜在后果。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完整、清楚,满足设计和开发的目的。应解决相互冲突的设计和开发输入。应保留有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形成文件的信息。8.3.4设计和开发控制应对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a)获得规定的结果;b)实施评审活动,以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c)实施验证活动
28、,以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d)实施确认活动,以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预期用途要求;e)针对评审、验证和确认过程中确定的问题采取必要措施;f )保留这些活动的成文信息。注:设计和开发的评审、验证和确认具有不同的目的,根据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具体情况,可以单独或以任意组合进行。8.3.5设计和开发输出公司应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a)满足输入的要求;b)对于产品和服务提供的后续过程是充分的;c)包括或引用监视和测量的要求,适当时,包括接收准则;d)规定对于实现预期目的、保证安全和正确提供(使用)所必须的产品和服务特性。应保留有关设计和开发输出的形成文件的信息。8.3.6设计和
29、开发更改应识别、评审和控制产品和服务设计和开发期间以及后续所做的更改,以便避免不利影响,确保符合要求。应保留下列成文信息:a)设计和开发变更;b)评审的结果;.c)变更的授权;d)为防止不利影响而采取的措施。具体见设计与开发管理程序8.4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4.1总则公司应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符合产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要求。 在下列情况下,应确定对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实施的控制:a) 外部供方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构成组织自身的产品和服务的一部分;b) 外部供方替公司直接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c) 公司决定由外部供方提供过程或部分过程。公司应基于外部供方提供所要求的
30、过程、 产品或服务的能力, 确定对外部供方的评价、选择、绩效监视以及再评价的准则,并加以实施。评价活动和由评价引发的任何必要的措施,均应保留成文信息。具体见 外部供方控制程序 。8.4.2控制类型和程度公司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不会对公司稳定地向顾客交付合格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应:a) 制定了外部供方控制程序,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保持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之中;b)采取进货验证或验厂,确保外部供方提供的输出满足公司的采购要求;c)考虑:1)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对组织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的潜在影响;2)外部供方自身控制的有效性;公司应以供方符合
31、本标准为目标进行供方质量管理体系的开发。d)确定必要的验证或者其他活动,以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具体见 外部供方控制程序 。8.4.3提供给外部供方信息公司在确定外部的产品和服务之前,应编制订单 / 合同,与外部做沟通确定,以确保在与外部供方沟通之前所确定的要求是充分的、适宜的。沟通需考虑如下内容:a) 需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b)已得到主管部门批准的产品和服务、过程控制方法、放行的标准、技术要求、设备要求等相关文件c)所具备的能力,包括所要求的人员资质;d)外部供方与公司的接口部门人员与要求;.e)公司实施的对外部供方绩效的控制和监视;f )公司或其顾客拟在外部供方现场实施的
32、验证或确认活动。具体见 外部供方控制程序 。8.5生产和服务的提供8.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公司对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过程进行了充分的策划,已形成文件,确保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具体受控条件如下:a)责任部门按职责分工应制订或公司制订表述产品特性的有关成文信息。 具体见设计与开发管理程序b)配备并使用适宜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具体见监视与测量资源管理程序c)适当阶段对特殊过程的进行连续质量监控,规定产品放行方式和如何交付并对监控和测量结果进行必要的记录和分析。具体见 生产控制程序 d)使用合适的生产和服务设备并安排适宜的过程运行环境,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保养,具体要求主要体现在生产设备等基
33、础设施提供的要求中,具体见 建筑及配套设施管理程序、运输资源管理程序、智能信息化控制程序 、生产设备控制程序 、过程运行环境控制程序e)配备胜任的人员,包括所要求的资格;具体见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f )若输出结果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应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进行确认,并定期再确认;具体见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g)采取措施防止人为错误;具体见生产控制程序h)实施放行、交付和交付后的活动。具体见 生产控制程序、产品防护管理程序、顾客信息反馈处理程序8.5.2标识和可追溯性为了防止产品相混淆和误用,在必要时能够实现产品的追溯,公司制定了相应的文件予以进行控制。a) 公司采用
34、适当的方法识别产品,避免混淆。b) 在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整个过程中按照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检验状态。避免非预期使用。c)可追溯,对产品施加唯一性标识,如批号、编号、日期,并予以登记,保留实现可追溯性所需的记录。公司以批次号进行标识管理。以上具体见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d)公司根据 3C标准要求对于强制性认证标识进行控制。具体见认证标志使用管理控制程序 。8.5.3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对公司控制下或供公司使用的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应加以爱护。责任部门应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供公司使用或构成产品一部分的财产。目前公司控制下的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可能包括原辅材料、零部件、工具和设备、顾客的场所、知
35、识产权和个人数据、提供的商标等。公司应在合同或订单中明确顾客或者外.部供方财产的具体信息。公司确保这些财产未经顾客或者外部供方书面授权同意,不向第三方泄漏。若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情况,责任部门应向顾客或外部供方报告,并保留相关记录及协议等文件信息。具体见顾客财产控制程序、外部供方财产控制程序8.5.4防护从原辅料进入公司到成品交付到预定的地点的整个期间,责任部门须对产品提供防护,以保持符合要求。防护包括标识、处置、污染控制、包装、储存、传送或运输以及保护。具体见 产品防护管理程序 文件。8.5.5交付后活动公司相关文件明确了本公司具备满足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交付后活动的
36、要求的能力。在确定交付后活动的覆盖范围和程度时,公司考虑如下内容:a)法律法规要求及产品和服务的相关风险;b)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潜在不期望的后果;c)其产品和服务的性质、用途和预期寿命;d)顾客要求;e)顾客反馈。注:交付后活动可能包括担保条款所规定的相关活动,诸如合同规定的维护服务,以及回收或最终报废处置等附加服务等。具体见顾客反馈信息处理程序8.5.6更改控制对于生产和服务的提供变更,公司采取相应的控制更改的活动,包括对出现的状况进行评审,确定采取应对措施,在实施前通过会议、沟通交流、委托方确认的方式进行验证或确认,获取顾客授权或批准,必要时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变更等方式进行更改控制。变更评
37、审内容必须包含有关更改评审结果、授权进行更改的人员及根据评审采取的措施,同时保留变更记录。具体见生产控制程序、顾客要求的确定与评审程序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a)公司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文件,在实现产品和服务的过程的规定阶段中实施。对提供产品的性能指标及采购的物资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和服务是否满足要求。b)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应向顾客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c)公司要求保留有关产品和服务放行的成文信息。包括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可追溯待授权放行人员的信息。具体见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8.7.1公司
38、确保对不合格产品和服务进行识别和控制,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根据不合格的性质及其对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的影响采取适当措施。这也适用于在产品交付之后,以及在服务提供期间或之后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和服务。处置不合格品方式有:a)纠正;b)对提供产品和服务进行隔离、限制、退货或暂停;c)告知顾客;d)获得让步接收的授权。对不合格产品或者服务进行纠正之后应验证其是否符合要求。8.7.2为保证不合格处置的有效性,公司要求保留以下内容:a)描述不合格b)描述所采取措施;c)描述获得的让步;d)识别处置不合格的授权。具体见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返工返修控制程序。9 绩效评价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
39、1总则公司应确定:a)需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b)确保有效结果所需要的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方法;c)实施监视和测量的时机;d)分析和评价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时机。应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并保留适当的成文信息,作为结果的证据。具体见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管理程序9.1.2顾客满意追求顾客满意是公司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 作为测量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手段之一,公司确定了程序文件,通过文件规定的方法对顾客满意信息进行监视、测量。具体见 顾客满意度监测管理程序。9.1.3分析和评价公司要求分析和评价监视和测量获得的适宜数据和信息,并利用分析结果评价以下各项结果:a)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包括顾客日常反馈信息、产品合格率);b)顾客满意程度;c)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d)策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e)针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f )外部供方的绩效(外部供方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状况、交付状况);g)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需求。注:分析数据的方法可以包括统计技术。具体见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管理程序9.2内部审核9.2.1 为确定质量管理体系与标准、文件及质量策划要求的符合性及实施的有效性,公司定期开展内部审核,规定如下:根据公司规模,公司规定一般每年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一次集中审核。注 1:每 2 次内部审核的时间间隔不超过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生态旅游场承包经营合作协议范本4篇
- 2025年度大棚农业保险合作协议3篇
- 二手房交易标准协议样本(2024个人版)版
- 2025年度叉车租赁与租赁物租赁期限调整合同4篇
- 2025年昌月离婚协议书婚姻解除及财产清算范本4篇
- 2025年度航空航天材料质量保证协议4篇
- 2024年重庆地区标准离婚合同模板一
- 2024私募股权投资居间协议
- 专项舞台效果策划与实施协议版A版
- 2024年食堂运营合作协议标准文本版
- 考级代理合同范文大全
- 2024解析:第三章物态变化-讲核心(原卷版)
- DB32T 1590-2010 钢管塑料大棚(单体)通 用技术要求
- 安全行车知识培训
- 2024年安徽省高校分类对口招生考试数学试卷真题
- 第12讲 语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原卷版)
- 2024年采购员年终总结
- 2024年新疆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肺动脉高压的护理查房课件
- 2025届北京巿通州区英语高三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公婆赠予儿媳妇的房产协议书(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