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前冲刺系列基础知识_第1页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前冲刺系列基础知识_第2页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前冲刺系列基础知识_第3页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前冲刺系列基础知识_第4页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前冲刺系列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 五行相生B. 五行相克C. 五行制化D. 五行相乘E. 五行相侮5. 可用于说明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病机的A. 寒热B. 上下C. 水火D. 晦明E. 动静2. 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五脏属性,则肾为:A. 阳中之阳B. 阳中之阴C. 阴中之阳D. 阴中之阴E. 阴中之至阴3.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指:A. 阳病治阴B. 阴病治阳C. 阴中求阳D. 阳中求阴E. 阴阳同治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D.相互转化E.相互交感原理是:B. 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A. 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B. 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C. 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D. 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E

2、. 虚实交替,泻而不藏C. “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基础是:A. 气能生津D. 气能化津E. 气能摄津F. 津能载气G. 气能行津4. 泻南补北法的理论基础是:8. 主要体现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中医内科学专业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卷基础知识一、每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1.内经所说,区分阴阳属性的“征兆”,是指:系的两脏是:A. 心与肺B. 心与肝 C. 心与脾 D. 肺与肝 E. 肝与脾 9. 机体的生长发育,主要取决于: A. 血液的营养 B. 津液的滋润 C. 水谷精微充养 D. 肾精的充盛

3、E. 心血充盈 10. 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的经脉是: A. 冲脉 B. 任脉 C. 督脉 D. 阴阳维脉 E. 阴阳跷脉 11. 手三阴经的走向是: A. 从手走胸B. 从胸走手 C. 从手走头 D. 从头走足 E. 从足走腹 12. 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 位被称为:A. 孙络B. 筋脉C. 皮部D. 别络E. 浮络13. 下列各项中,既是六腑,又是奇恒之府的是:A. 脉B. 脑C. 髓D. 胆E. 女子胞14. 常为外邪致病先导的邪气是:A. 风B. 寒C. 湿D. 燥E. 火15. 热因热用法适用于:A. 里热外寒B. 里寒外热C. 真热假寒D. 真寒假热E. 寒热往来16.

4、下列七情内伤对脏腑气机的影响中,错误的是:A.怒则气上B. 悲则气消C. 恐则气乱D. 思则气结E. 喜则气缓17.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苦味药的作用:A. 清热泻火B. 泄降逆气C. 引药下行D. 通泻大便E. 燥湿坚阴18. 下列活血药中,哪一味不兼有行气作用:A. 川芎B. 郁金C. 玄胡D. 三棱E. 五灵脂19. 既可祛风湿,又能治痰饮、积聚的药物是:A. 独活B. 威灵仙C. 川乌D. 草乌E. 木瓜20. 茯苓配伍猪苓,可增强的作用是:A. 健脾C. 利水渗湿D. 清热E. 燥湿21. 白僵蚕、地龙均能熄风止痉,白僵蚕又能:A. 养心安神B. 祛风止痒C. 活血化瘀D. 凉血止血E.

5、 利尿平喘22. 功能清热化痰、清心定惊的药物是:A. 白芥子B. 竹沥C. 竹茹D. 天竺黄E. 桔梗23. 既能治疗各种出血证,又能治疗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的药物是:A. 白及B. 仙鹤草C. 槐花D. 白茅根E. 三七24. 既能治疗小儿疳积,又能治疗结石的药物是:A.金钱草B. 安神B. 胡黄连C. 莱菔子D. 鸡内金E. 银柴胡25. 蟾酥内服的用量是:A. 0.015 B.C.D.E. 以上都不是26.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是:A. 备急千金要方B.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 医方集解D. 太平圣惠方E. 圣济总录27. 均可用于治疗肝肾不足, 腰膝酸痛, 胎漏下血的药物是:

6、A. 人参、附子B. 人参、当归C. 白术、黄芩D. 桑寄生、砂仁E. 杜仲、续断28. 均具有清肝明目、 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是:A. 石决明、决明子C. 羚羊角、菊花D. 金银花、连翘E. 夏枯草、刺蒺藜29. 治疗太阳经头痛的药物是:A. 柴胡、细辛B. 羌活、防风C. 细辛、苍术D. 白芷、葛根E. 吴茱萸、细辛30. 干姜与生姜同用的方剂是:A. 半夏泻心汤B. 生姜泻心汤C. 甘草泻心汤D. 生化汤E. 逍遥散31. 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A. 左金丸B. 理中丸C. 小建中汤D. 小半夏汤E. 枳术丸32. “培土生金”法体现在下列哪方中:A. 补中

7、益气汤B. 百合固金汤C. 参苓白术散B. 桑叶、菊花D. 四君子汤E. 人参蛤蚧散 33. 四神丸的组成是: A. 吴茱萸、骨碎补、肉豆蔻、五味子 B. 肉豆蔻、五倍子、补骨脂、吴茱萸 C. 补骨脂、白豆蔻、吴茱萸、五味子 D. 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山茱萸 E. 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补骨脂 34. 下列以黄芪为佐药的方剂是: A. 补中益气汤 B. 当归补血汤 C. 当归六黄汤 D. 玉屏风散 E. 补阳还五汤 35. 金锁固精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 五味子 B. 益智仁 C. 山茱萸 D. 山药 E. 牡蛎 36. 芍药在小建中汤中的用量是: A. 二两B. 三两 C. 四两D

8、. 五两 E. 六两 37. 实脾散和真武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有:A. 茯苓、干姜、附子B. 白术、干姜、附子C. 白术、茯苓、附子D. 甘草、茯苓、附子E. 甘草、茯苓、干姜38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功用是:A. 燥湿化痰,息风止痉B. 燥湿化痰,宁心安神C. 清热化痰,平肝息风D. 燥湿化痰,平肝息风E. 清热化痰,息风通络39 .主治气阴不足之证,用药虽仅三味,但一补养、一清润、一收敛。指的是哪个方剂的配伍特点:A. 玉屏风散B. 生脉散C. 牡蛎散D. 玉液汤E. 增液汤40 .按灵枢本神所述,下列哪脏之气“虚则恐,实则怒”。A. 肝B. 心C. 脾D. 肺E. 肾41 .素问痿论认为,

9、导致五脏阴精耗损而生痿的主要原因是:A. 肾虚精枯B. 脾失运化C. 胃津枯绝D. 肺热叶焦E. 心火煎熬42 .素问咳论认为,导致“六腑咳”的病因是:A. 五脏咳病衰,传出于六腑B. 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C. 六腑各以其治时受邪D. 皮毛受邪,传入于六腑E. 寒饮食入胃,乃传于六腑43 .素问太阴阳明论认为,脾与四时的关系是:A. 主长夏B. 各十八日寄治C. 主太阴D. 主至阴E. 主季夏44 .灵枢天年指出:“人之始生”A. 以血为基,以气为楯B. 以荣为基,以卫为楯C. 以肉为基,以骨为楯D. 以阴为基,以阳为楯E. 以母为基,以父为楯A. 小便利与不利B. 一在膀胱,一在少腹C.

10、一无热邪,一有热邪D. 一在气分,一在血分E. 一在膀胱,一在小肠46. 麻黄桂枝各半汤的组成是:A. 取桂枝汤与麻黄汤合方B. 取桂枝汤剂量2份与麻黄汤剂量1份C. 取桂枝汤与麻黄汤剂量各1/2D. 取桂枝汤与麻黄汤剂量各1/4E. 取桂枝汤与麻黄汤剂量各1/347. 下列关于三承气汤比较中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三承气汤中都有大黄B. 三承气汤中大黄用量都一样C. 大承气汤中厚朴用量最重D. 大承气汤中枳实用药最重E. 三承气汤中大黄都后下48. 少阳病的热型应是:A. 不恶寒反恶热B. 发热与恶寒并见C. 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D. 厥与热交替出现E.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49. 小陷胸汤的主

11、治证是:A.心下痛,按之石鞭,脉沉而紧45. 太阳蓄水证与蓄血证的鉴别要点是:B.心下鞭满疼痛,项亦强C.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D. 薏苡附子败酱散D.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滑数E.短气躁烦,心中懊侬,心下因鞍50. 金匮要略中,对新旧同病者的治则是:A. 先治卒病B. 先治痼疾C. 新旧同治D. 先表后里E. 先里后表51. 金匮要略中,治疗溢饮的代表方是:A. 小青龙汤B. 木防己汤C. 五苓散D. 肾气丸E. 小半夏汤52.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治疗应首选:A. 大半夏汤B. 半夏厚朴汤C. 半夏泻心汤D. 橘皮竹茹汤E. 小柴胡汤53. 清热解毒,排脓消痈,振奋阳气以治肠痈的方

12、剂是:A. 薏苡附子散B. 桔梗汤E. 葛根芩连汤 54. 四逆汤的治法是 A. 破阴回阳,通达上下B. 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C. 回阳救逆D. 急救回阳E. 回阳救逆,益阴和阳 55. 下列哪项属于伏邪类温病:A. 秋燥 B. 湿温C. 风温 D. 春温E. 暑温 56. 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是: A. 易耗气伤津B. 易阻遏脾胃气机 C. 易出现局部红肿热痛表现D. 先入阳明气分E. 先犯上焦肺卫 57. 血分证的辨证要点是: A. 壮热烦渴,大汗出,昏谵B. 昏狂谵妄,斑疹密布,出血 C. 夜热早凉,舌红少苔D. 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红绛 E. 低热,神倦,耳聋,舌干绛 58. 温病证见

13、身体灼热,昏愦不语,肢厥,C. 大黄牡丹汤其病变阶段是:B. 枳实A. 上焦气分B. 中焦气分C. 上焦营分D. 中焦血分E. 下焦血分C. 细辛D. 黄芪E. 大黄61. 温脾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59. 三石汤中的“三石”是指:A. 生石膏、滑石、寒水石B. 生石膏、生石决明、硝石C. 生石膏、滑石、硝石D. 生石膏、滑石、生石决明E. 生石膏、硝石、寒水石60. 伏暑, 暑湿郁蒸气分, 兼积滞阻于肠道,其大便性状是:A. 纯利恶臭稀水,肛门灼热B. 溏而不爽,色黄如酱C. 溏臭不爽,赤白相兼D. 色黄热臭,肛门灼热E. 色黑而易,或便结而黑二、两道试题共用A、 B、 C、 D、 E 五个备选

14、答案,备选答案在上,题干在下。每题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6162题共用备选答案)A. 吴茱萸(6364题共用备选答案)A.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月经不调B. 阴虚火旺,肝郁有热之月经不调C. 脾气虚弱,冲任不固之月经不调D. 冲任虚损,营血虚滞之月经不调E. 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月经不调63. 固经丸主治64. 逍遥散主治(6566题共用备选答案)A. 白术B. 苍术C. 厚朴D. 橘红E. 半夏65. 平胃散的君药是66. 二陈汤的君药是(6768题共用备选答案)A. 益气健脾,燥湿和胃B.

15、益气健脾,渗湿止泻62. 温经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C.补中健脾,化湿止带A.曲直D.疏肝健脾,化湿止带B.炎上E.补中健脾,燥湿止带C.润下67.参苓白术散的功用是D.从革68.完带汤的功用是E.稼穑(6970题共用备选答案)A.温胆汤B.归脾汤73. 五行中木的特性为74. 五行中火的特性为(7576题共用备选答案)C.酸枣仁汤A.脾D.朱砂安神丸B.心E.天王补心丹C.肺69.患者心神烦乱,失眠多梦,怔忡、惊悸、D.肝甚至欲吐不果,胸中自觉懊侬,舌红,脉细E.肾数。治疗应首选75.“水之上源”是70.患者胆胃不和,虚烦不眠,或呕吐呃逆,76.“水脏”是甚或惊悸不宁。治疗应首选(7172题共用

16、备选答案)(7778题共用备选答案)A.血轮A.三仁汤B.风轮B.二妙散C.气轮C.蚕矢汤D.水轮D.甘露消毒丹E.肉轮E.藿香正气散77.黑珠属肝,称71.湿重热轻之湿温病,治疗应首选78.瞳仁属肾,称72.湿热并重之湿温病,治疗应首选(7980题共用备选答案)(7374题共用备选答案)A.胆B. 胃C. 小肠D. 大肠E. 膀胱79. “中精之府”指的是80. “水谷之海”指的是(8182题共用备选答案)A. 血为气母B. 气能摄血C. 气能生血D. 气能行血E. 气主煦之,血主濡之81. 血脱先益气的理论依据是82. 血行失常,配用补气、降气药物的理论依据是(8384题共用备选答案)A.

17、 治病求本B. 未病先防C. 既病防变D. 因地制宜E. 因时制宜83. 调摄精神属于84. 先安未受邪之地属于(8586题共用备选答案)B. 竹沥C. 菖蒲D. 冰片E. 牛黄85. 中风痰迷,便秘脉实宜选用的药物是86. 中风痰迷,心肝有热宜选用的药物是(8788题共用备选答案)A. 苍术B. 藿香C. 佩兰D. 白豆蔻E. 草果87. 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是88. 用于治疗脾经湿热, 口中甜腻、多涎的药物是(8990题共用备选答案)A. 干姜与肉桂B. 附子与干姜C. 肉桂与桂枝D. 干姜与生姜E. 附子与川乌89. 均可用治亡阳证的药物是90. 均具有温通经脉功效的药物是(9192题共用备选答案)A. 白附子A.麻黄配桂枝B. 麻黄配杏仁C. 黄芩配桑白皮D. 桂枝配白芍E. 石膏配知母91. 善治阳明气分实热证的药组是92. 善治肺热咳喘病证的药组是(9394题共用备选答案)A. 肝气以津,脾气乃绝B. 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C. 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D. 脾气不濡,胃气乃厚E. 筋脉沮驰,精神乃殃93. 味过于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