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不透水面遥感高精度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介绍项目名称城市不透水面遥感高精度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提名意见提名单位:中国测绘学会。不透水面是衡量城市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是海绵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武汉大学等单位完成的“城市不透水面遥感高精度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并融合了多源遥感影像的图谱特征,成果已经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全球首次完成了国家尺度的米级不透水面产品,并广泛服务于中国自然资源监测、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城市水文和水环境监测中,已经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完成人 4 次获得国际奖励,被国际同行评价为该领域的引领者,专利成果已在自然资源、海
2、绵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建设和运营、城市水务、城市生态环境等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市场前景广阔,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巨大,项目成果已获得本领域下述科技奖励:(1)2018 年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全国不透水面遥感提取和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2)2018 年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高分辨率城市遥感信息提取方法与应用;(3)2017 年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城市典型要素监测分析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4)2011 年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研究;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 等奖。项目简介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当前的国家战略之一, 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绿色城市和
3、海绵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也正在变成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主要任务。高精度城市不透水面遥感监测技术创新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重要举措,对智慧城市创新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新型城镇化的规划 - 设计 - 建设 - 运维和监测,客观上需要有米级分辨率不透水面专题成果,才能让模型更精确、规划更精准、监测更精确、决策更精准。而当前全球范围内仅有 30 米分辨率的不透水面产品,无法满足城市尺度的规划和管理需求。本项目在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自然资源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的资助下,由武汉大学等 7 家单位历时十年的科技攻关共同完成。主要创新包括:(1)构建了
4、城市多尺度不透水面遥感提取和监测的理论方法体系,支撑了城市不透水面遥感提取与监测方法应用;(2)创建了天 - 空 - 地多传感器遥感影像融合不透水面提取技术体系,实现不透水面的高精度提取;(3)构建了全国多区域、多时相不透水面样本库,实现了基于深度学习不透水面的精确自动提取;(4)首创了我国自主可控的面向工程化应用的高分辨率不透水面遥感提取和监测系统,完成了全球首张 2 米分辨率不透水面一张图专题信息产品。项目获中国授权发明专利 42 项;获软件著作权 45 项;相关核心算法和技术研究成果共发表论文 200 余篇。主编专著 6 部、国家标准 2 部、行业标准 1 部、地方标准 3 项。项目实现
5、新增销售额超过 3.8 亿元,利润超过 5000 万元,新增税收超过 7000 万元,节支总额超过 2000 万元。项目技术已应用在全国 338 个地级以上城市 2000、2005、2010、2015、2016、2017年 6 期的城市发展监测中,应用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5 大城市群和 18 个国家级新区的城镇化监测,并在 30 多个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以孙九林院士为鉴定委员会主任的鉴定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成果在技术上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图谱特征融合的提取模型及基于深度学习的不透水面提取方法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项目获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共 4
6、 项,突破的相关关键技术获国际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 4 项。客观评价1. 专家鉴定意见中国测绘学会在北京组织专家对武汉大学“城市不透水面遥感高精度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进行了鉴定。以孙九林院士为鉴定委员会主任的专家认为,该项目成果在技术上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图谱特征融合的提取模型及基于深度学习的不透水面提取方法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2. 软件测评意见具有 CNAS测评资质的机构(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测评中心)测评指标:(1)融合 LIDAR的航摄影像提取不透水面的精度提取精度达到 95%,比单纯采用光学遥感影像的方法提高了 6.74%;(2)使用多角度视频卫星数据比单角度图
7、像卫星数据对地物分类得到的分类结果精度提高率,自动提取精度达到 88.951%,比单纯基于一个视角的视频图像自动提取精度提高了6.691%;(3)基于 Deep Learning 算法的建筑物密集区不透水面的提取精度,自动总体分类精度达到 89.02%,高于随机森林和 SVM等经典方法;(4)基于 Deep Learning 算法的非建筑物密集区不透水面的提取精度,自动总体分类精度达到 95.55%,高于随机森林和 SVM等经典方法。3. 同行评价(1)2018 年 10 月 17 日,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前主席,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 Orhan 教授,在 2018 年高级遥感国际会议特邀
8、报告中,评价该图谱特征融合模型能有效提取高精度城市下垫面信息,是预防城市内涝灾害研究的有效模型。(2)2018 年 9 月 9 日,中科院夏军院士在2018 年海绵城市国际论坛特邀报告中评价:该成果是解决城市水安全预警与城市水问题监测的有效方法。(3)2017 年,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的首席科学家 George Xian 评价:Professor Zhenfeng Shao's team extract impervious surface with meter accuracy at the national range in China, which is an initial
9、 innovative research, and can be the leader in this field(邵振峰教授团队提取国家尺度米级分辨率不透水面产品的研究是该方向的国际引领者) 。(4)在 2017 年 5 月 30 日是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李德仁院士接受长江日报专访时评价:武大教授邵振峰团队,开展基于卫星遥感的全国城市不透水面研究,住房建设部已把不透水城市的调查和海绵城市的建设作为未来5 年的重点目标,事关城市居民生活质量。(5)IEEE TIP 副主编意大利 Naples 大学的 Poggi 教授认为空间 - 结构特征指数( PIS)是高分辨率遥感的两个“著名案例(
10、Notable Examples)之一。(6)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城市规划与区域发展系Li Yin教授评价:提取城市复杂环境的高精度不透水面在当前仍是一个挑战,我在研究纽约州布法罗市的社区步行便捷度等规划时用到了该团队的不透水面专题产品,比之前使用美国30m 分辨率的不透水面产品更精确。该团队的这一研究方向在全球方位内是引领方向性研究,在未来海绵城市和智慧城市规划中,将产生更深远的社会影响和经济价值。应用情况(1)总体应用情况: 项目组完成的科研成果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高分辨率遥感监测城市不透水面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在我国城市规划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建设、
11、自然资源监测、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的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并在县级以上城市监测、海绵城市建设等重大工程中得到实际应用,成果已辐射至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境外国家。(2)典型案例1)城市规划和设计部门应用情况: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及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合作,成功将不透水面提取成果应用于海绵城市试点申报、城市排水防涝、海绵城市规划等现状分析中,成为排水防涝、海绵城市等规划设计中下垫面分析的重要资料,为海绵城市科学研究与规划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评价:通过将武汉大学提取的不透水面成果用于海绵城市建设、城市排水防涝、海绵城市规划的现
12、状分析中,有效识别了城市不同区域面临的问题,同时将不透水成果用于城市发展趋势分析、城市热岛分析及建设成效的评估等业务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你单位构建的影像特征库为大规模准确快速提取变化图斑提供可靠依据。研发的人工不透水面提取方法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遥感监测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作业人员数量减少了近 30%,同时单人作业强度减少了 25%以上,生产效率提高了近 1.5 倍,监测信息准确率达到 90%以上。3)水利部门应用情况: 项目组利用遥感影像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长江中下游湖泊群40年退化类型数据库,解决了传统湖泊监测只注重面积变化,忽略了退化类型的问题。该
13、成果得到长江水资源保护局的高度评价:“对长江中下游的湖泊、水文和湿地生态环境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且已在典型湿地的常规监测中得到有效应用 ”。研究组的多时序迁移学习技术,已在鄱阳湖水文局、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得到应用,用于洞庭、鄱阳、赤水、福建滨海湿地、珠江等典型区域 (或流域 )的区域城镇化监测、区域水生态空间监测,并建立了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3)应用前景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中国要持续开展自然资源监测和海绵城市建设,本项目形成的技术体系将为国内外海绵城市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10 件)知识产权
14、知识产权(标准) (标准)类别具体名称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城市不透水层率息提取方法专著多尺度不透水面信息遥感提取方法及应用软件著作多源遥感影权像不透水面提取系统v1.0发明专利一种高光谱图像半监督分类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顾及影像对象时空变化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基于低空遥感影像的多视密集点云生成方法及系统专著高分辨率遥感信息处理国证书编发明专利家授权号授权(标号(标权利人(标发明人(标(标(标准准实施)准批准准起草单准起草人)准)有地编号)日期发布部位)效状区)门)态中ZL20142017 年238828武汉大学邵振峰,刘有效国10096902月 222冲66.X日中IS
15、BN:2015 年ISBN:中国科学程熙,吴炜, 有效国978711月19787院遥感与沈占锋564343日564343数字地球088研究所088中2016SR2016年 3131841武汉大学有效国139799月20日6中ZL20132016 年200043 武汉大学邵振峰、张有效国10085303 月306磊70.5日中ZL20162018年 7301096 武汉大学邵振峰、田有效·国102034月26日4英洁、沈小24.7乐中ZL20162018年 6296816 武汉大学邵振峰,杨有效国101999月19日2楠,李德仁,44.5李丛敏中I S B2018年 4ISB武汉大学黄
16、昕有效国N :月N :97870397870304742804742855计算机软 城市不透水件著作权 面遥感监测系统计算机软 高分辨率遥件著作权 感影像典型目标提取软件 TargetMapper计算机软 分布式异构件著作权 空间数据无缝集成管理平台中2018SR 2018332415国9950638中2017SR 2017171314国1278650中2010SR 2009019264国0043747武汉大学有效中国测绘有效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有效大学(武汉);武汉中地数码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姓名邵振峰性别男排名1行政职务无技术职称教授国籍中国工作单位武汉大学完成单位武汉大学对本项目技术创
17、造性贡献项目负责人,指导并参与了项目创新点一、二、三、四的核心内容研发工作,投入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 80,对本项目技术创新贡献包括:( 1)发明了一种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城市不透水层率息提取方法等共 14 项授权发明专利,发表 SCI 文章 30 余篇;( 2)构建了图谱特征逐层融合的多分类器集成不透水面提取模型,获国际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 3)作为具体技术负责人,研发了不透水面监测系统,首创完成全国2 米不透水面一张图专题产品;( 4)编写国家标准 1 部,行业标准 1 部,推动了城市不透水面遥感高精度监测产品的标准化和产业化。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姓名黄昕性别男排名2行政职务系副主任技术职称
18、教授国籍中国工作单位武汉大学完成单位武汉大学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员,参与不透水面提取关键技术研究,投入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 80%。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包括:( 1)提出了地物空间 - 结构指数以及新的水体信息指数,构建了图谱融合的不透水面遥感提取模型;( 2)提出了基于多视角影像的角度差分特征,实现城市复杂场景不透水面高精度提取,有效解决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不透水面提取存在的遮挡问题;( 3)出版专著高分辨率遥感信息处理,提出了影像场景提取、目标提取与变化分析、城市变化检测等系列模型和方法。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姓名宁晓刚性别男排名3行政职务副所长技术职称研究员国籍中国工作单
19、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完成单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项目总体技术、组织实施和成果的应用推广,投入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80%。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包括:( 1)提出了分布式不透水面高精度提取方法。针对不透水面包含的房屋建筑、道路、广场等场景,建立了不同场景下不透水面子类的多源多角度自动提取方法,实现了不透水面的分布式 - 综合高精度提取,提升了不透水面高精度智能提取的精度和效率;( 2)该技术应用在全国 338 个地级以上城市 2000、2005、2010、2015、2016、2017 年6 期建成区变化监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 5 大城市群监测, 18 个国家级新
20、区的城镇化监测。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姓名杨伯钢性别男排名4行政职务常务副院长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籍中国工作单位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完成单位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员,参与城市不透水面遥感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为本项目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 60%。对科技创新中的创新点二、三、四两项内容做出了贡献:( 1)突破了多源多角度数据融合的信息提取方法,提高了不透水面提取精度,并在北京推广应用;( 2)负责研发了不透水面时间序列监测系统,在城市下垫面逆序更新方法、特征分析与空间比对分析方面有创新;( 3)编写地方标准 3 项。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姓名吴亮性别男排名5行
21、政职务无技术职称教授国籍中国工作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完成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员,参与不透水面提取关键技术研究,投入项目的工作量约占本人总工作量的 80%。对创新点四做出了贡献,对本项目具体的技术创造性贡献包括:( 1)建立了大数据环境下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主动处理、信息按需生产到产品推送更新的多级协同计算体系,负责研制了分布式异构空间数据无缝集成管理平台和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城市环境变化监测软件;( 2)依托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化基地,将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城市地质调查、城市地下管线普查、综合管廊等海绵城市和生态城市领域。主要完成人情
22、况表姓名沈占锋性别男排名6行政职务无技术职称研究员国籍中国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员,参与不透水面提取关键技术研究,投入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得 80%。对科技创新中的创新点一、二、三项内容做出了贡献,对本项目具体技术创造性贡献:( 1)发明了一种全自动的区域不透水面遥感信息精确提取方法;( 2)发明了面向遥感影像分类的样本自动选取方法;( 3)提出了多尺度不透水面图谱耦合模型,出版学术专著多尺度不透水面信息遥感提取方法及应用;( 4)主持 863 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土地资源调查等重大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23、。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姓名王浩性别男排名7行政职务无技术职称助理研究员国籍中国工作单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完成单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项目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的应用推广,投入项目的工作量约占本人总工作量的60%。对科技创新中的创新点二、四两项内容做出了贡献,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包括:( 1)以不透水面数据为基础,提出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区边界提取规则,制定了基于高分辨率影像和地理信息资料辅助的城区半自动化提取方法, 制定了集多个城镇化表征指标、多尺度(全国、区域、城市、辖区、圈层、方位) 、多层面的城市空间扩展分析、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和城市群健康评价方法, 为不透水面服务于城镇
24、化时空扩展分析提供了标准化的流程和方法;( 2)该技术应用在全国 338 个地级以上城市 2000、2005、2010、2015、2016、2017 年6 期建成区变化监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 5 大城市群监测, 18 个国家级新区的城镇化监测。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姓名王淼性别男排名8行政职务技术干部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国籍中国工作单位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完成单位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员,参与城市不透水面遥感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为本项目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 70%。对科技创新中的创新点第二、四项内容做出了贡献:( 1)参与多源多角度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不
25、透水地表提取方法研究,尤其是对北京中心城区复杂场景不透水面的自动提取方法有创新;( 2)重点参与高分辨率不透水面遥感提取和监测系统研发工作,负责项目需求分析、算法研究、模型实现等工作;( 3)参与编写地方标准 3 项。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姓名朱秀丽性别女排名9行政职务无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国籍中国工作单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完成单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员,为本项目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对创新点四有重要贡献,对本项目具体创造性贡献包括:( 1)参与提取了我国首个米级分辨率不透水面产品相关工作;( 2)提出了不透水面成果质量检查方法;( 3)负责标准
26、化研究,负责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研究。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姓名万波性别男排名10行政职务无技术职称副教授国籍中国工作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完成单位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员,投入项目的工作量约占本人总工作量的60%。对创新点四做出了贡献,对本项目具体技术创造性贡献包括:( 1)参与高分辨率不透水面遥感提取和监测系统研发及集成测试工作,辅助完成全国第一张 2 米分辨率不透水面专题图,构建了全球首个米级分辨率国家尺度的不透水面专题产品;( 2)依托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应用推广工作,将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城市地质调查、城市地下管线普查、综合管廊等海绵城市和生态
27、城市领域。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单位名称武汉大学排名1法定代表人窦贤康单位性质高等院校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作为本研究的主体单位, 带领本项目参与单位, 共同完成了本项目的成果,主要贡献包括:(1)承担核心技术攻关,发明了一种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城市不透水层率息提取方法等14 项授权发明专利;(2)主持多项相关项目,突破技术瓶颈,发表50 多篇SCI 文章和100 多篇EI检索文章;(3)构建了图谱特征逐层融合的多分类器集成不透水面提取模型;(4)实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不透水面提取新方法,研发了多源遥感影像不透水面提取软件,负责完成中国 2 米不透水面一张图, 在国家海绵城市规
28、划和监测、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估等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5)编写国家标准1 部,行业标准 1 部。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单位名称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排名2法定代表人程鹏飞单位性质科研院所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参与项目总体技术、组织实施和成果的应用推广,主要贡献包括:(1)提出了分布式提取的不透水面高精度提取方法。针对不透水面包含的房屋建筑、道路、广场等复杂场景,建立了不同场景下不透水面子类的多源多角度自动提取方法,实现了不透水面的分布式 - 综合高精度提取,提升了不透水面高精度智能提取的精度和效率;(2)以不透水面数据为基础,提出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区边
29、界提取标准,制定了基于高分辨率影像和地理信息资料辅助的城区半自动化提取方法及操作规范, 制定了集多个城镇化表征指标、多尺度(全国、区域、城市、辖区、圈层、方位) 、多层面的城市空间扩展分析、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和城市群健康评价方法, 为不透水面服务于城镇化时空扩展分析提供了标准化的流程和方法;(3)项目关键技术应用在全国 338 个地级以上城市 2000、2005、2010、2015、2016、 2017 年 6 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 5 大城市群, 18 个国家级新区的城镇化监测,成果广泛应用于城市发展建设和规划实施评估。在全国累积 2436 个县(市、区)的国土建设用地监测中得到应用。
30、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单位名称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排名3法定代表人温宗勇单位性质科研院所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作为本研究的协作单位,主要贡献包括:(1)主要参与关键技术研究和总体方案设计;(2)重点参与了城市不透水面分类体系、多源多角度不透水面高精度提取方法、降雨径流模型、城市下垫面逆序更新方法、 特征分析与空间比对分析等创新理论与方法研究, 项目成果实用性强,适用性广,并在首都核心区内涝分析、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场馆规划监测、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等进行推广应用, 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授权或受理了一系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3)推动了成果的产业化
31、和标准化工作,编写地方标准3 部。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单位名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排名4法定代表人王焰新单位性质高等院校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作为本研究的协作单位,参与项目总体技术、组织实施和成果的应用推广,主要贡献包括:(1)提出了基于改进的深度残差网络模型,并引入导向滤波器,提升不透水面提取精度;(2)解决了海量遥感数据分布式存储、大规模影像数据分布式在线计算等技术难点,构建了遥感大数据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底层软件架构, 支持不同格式、不同分辨率和不同参考系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统一管理,支持实时在线动态镶嵌、影像增强等分析处理;(3)参与高分辨率不透水面遥感提取和监测系
32、统研发及集成测试工作,辅助完成全国第一张 2 米分辨率不透水面专题图, 构建了全球首个米级分辨率国家尺度的不透水面专题产品。依托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化基地, 将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城市地质调查、城市地下管线普查、综合管廊等海绵城市和生态城市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单位名称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排名5法定代表人吴一戎单位性质科研院所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作为本研究的协作单位,主要贡献包括:(1)发明了针对多源遥感影像的不透水面信息自动提取方法,通过建立不透水面信息自动 取模型,将多源遥感数据与智能化信息处理优势结合,解决了现有提
33、取方法自动化程度不高和精确度较低的难题。 技术方法中充分利用了夜间灯光数据对于不透水面密集区的空间指示性,并整合多源遥感的优势实现了像元级不透水面信息提取的自动化流程, 解决了不透水面信息提取研究长期以来需要依赖于样本于人工操作的技术难题;(2)面向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精确信息提取方法,发展了遥感影像图谱认知理论与方法,并实现“高空间分辨率 - 高时间序列”影像的有效组织与并行处理,大大提高影像处理精度与效率;(3)主持国家 863 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相应的发明专利与技术已经在苏州中科天启遥感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得到应用并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产生了重要的社
34、会和经济效益。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3 项,发表论文 10 余篇,获得软件著作权 7 项。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单位名称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排名6法定代表人冯先光单位性质事业单位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作为本研究的协作单位,主要贡献包括:(1)参与提取了我国首个米级分辨率不透水面产品相关工作, 参与不透水面质量检查工作,负责城市不透水面相关的标准化研究,负责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研究;(2)研制了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为城市不透水面技术方法研究提供标准体系框架和标准基础;(3)为全国不透水面质检提供数据参照,并参与质量控制工作;(4)研制了 GB/T 30170 -2013 地理信息
35、基于坐标的空间参照,为城市不透水面研究提供坐标参照系基础方法。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单位名称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排名7法定代表人吴亮单位性质民营企业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作为本研究的协作单位,参与项目创新点四的研究工作,主要贡献包括:(1)在参与本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共获得 24 项软件著作权,将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城市地质调查、 城市地下管线普查、 综合管廊等海绵城市和生态城市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负责自主可控高分辨率不透水面遥感提取和监测系统建设、成果深化研发与推广应用工作;(3)提供透水面遥感提取和监测业务咨询服务工作;(4)负责研发高分辨率不透水面遥感提
36、取与监测系统的产品研发和推广,提高系统运行工作效率和安全运行水平。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先验光谱知识和多源遥感数据支持下的不透水面精分类及其对热环境的定量影响研究( 41401513)”、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基金项目“基于测绘卫星数据的城市不透水层提取方法研究(测科函 201519 号)”、国家发改委卫星产业化专项项目“武汉城市圈国土资源卫星遥感综合应用示范工程(教技司 201039 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高光谱遥感影像的像素 - 结构 - 对象多层特征分类模型研究 (41101336) ”和国家 863 计划项目“波谱库计算模型及其遥感信息高精度自动提取
37、技术研究( 2009AA12Z123)”等项目,完成人合作关系如下:第 1 完成人:邵振峰,本项目负责人,提出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城市不透水层提取方法。指导并参与了课题创新点一、二、三、四的核心内容研发工作。与第2、5、9、10 完成人等其他人合著论文 1 篇,与第 3、7 完成人等其他人合著论文 1 篇,与第 7 完成人等其他人合著论文 1 篇,与第 6 完成人等其他人合著论文 1 篇,与第 3 完成人共同承担“全国不透水面遥感提取和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并获得2018 年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 2完成人:黄昕,参与了课题创新点一、二、四的核心内容研发工作。与第1、5、9、10 完成人等
38、其他人合著论文 1 篇。第 3完成人:宁晓刚,参与创新点一、二、四的研发工作。与第1、7 完成人等其他人合著论文 1篇,与第 7 完成人等其他人合著论文6 篇,与第 4、7、8 完成人等其他人合著论文 1篇,与第 1 完成人共同承担“全国不透水面遥感提取和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并获得2018 年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 4完成人:杨伯钢,参与了创新点二、三、四的核心内容研发工作。与第3、7、8 完成人等其他人合著论文1 篇,与第 8 完成人等其他人合作专利 1 项,与第 8 完成人等其他人合作软件著作权并授权13 项,与第 8 完成人合作专著 3 部,与第 8 完成人等其他人合著论文6 篇
39、,与第 8 完成人等其他人合作标准(地标)3 篇。与第 8 完成人共同承担“北京市地理国情监测与统计分析研究及应用”项目,并获得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 5完成人:吴亮,参与了创新点四的核心内容研发工作。与第1、2、9、10 完成人等其他人合著论文 1 篇。第 6完成人:沈占锋,参与了创新点四的核心内容研发工作。与第1 完成人等其他人合著论文 1篇。第 7完成人:王浩,参与了创新点四的核心内容研发工作。与第1、3 完成人等其他人合著论文 1篇,与第 1 完成人等其他人合著论文1 篇,与第 3 完成人等其他人合著论文 6 篇,与第 3、4、8 完成人等其他人合著论文 1 篇。第 8完成人:王淼,参与了创新点二、四的核心内容研发工作。与第4 完成人等其他人共同申请发明专利并授权1 项,与 4 完成人等其他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脑瘫儿童预防护理
- 2024年12月上海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可穿戴机器人实验室医工交叉工程师/科研助理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1
- 云南农业大学《营销策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生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工业学院《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材料研究与测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央财经大学《矿山技术经济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检测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少数民族文化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环境学科前沿知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6篇(截至2024年)
- 《典型的光器件AWG》课件
- 出血热知识培训课件
-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英语试卷(无答案)
- 2024年度工业自动化设备维护保养及上门维修合同3篇
- 2025年公司总经理年终总结工作报告
-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届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 图书外借服务计划
-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完整版
-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业设计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和安全管理措施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