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小麦播种期病虫草鼠害防治工作意见_第1页
河南省小麦播种期病虫草鼠害防治工作意见_第2页
河南省小麦播种期病虫草鼠害防治工作意见_第3页
河南省小麦播种期病虫草鼠害防治工作意见_第4页
河南省小麦播种期病虫草鼠害防治工作意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南省小麦播种期病虫草鼠害防治工作意见麦播期防治是小麦病虫草鼠害全程控制的基础。此期十分有利于统一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土壤药剂处理、化学除草等关键技术措施的实施,具有经济、安全、效果好的特点。从麦播期开始对小麦病虫草鼠害实行全程控制已成为当前小麦病虫草鼠害防治技术发展的方向。尤其是对国家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区,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措施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特提出小麦播种期病虫草鼠害防治工作意见。一、主攻对象及防治策略(一)、主攻对象 根据常年我省小麦病虫草鼠害发生及近期调查情况的分析,我省麦播期主要防治对象是:小麦种传土传病害(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孢囊线虫病等)、地下害虫(蛴螬、蝼蛄、

2、金针虫)、野燕麦等多种麦田杂草、鼠害等。(二)防治策略 以“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的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强化农业防治的基础作用,强力推进种子包衣和化学除草两项统一行动,压低病虫草鼠害基数,减轻中后期防治压力,为搞好全程控制病虫害草鼠害奠定基础。二、主要技术措施(一)加大检疫执法力度,防止危险病虫传播蔓延 植物检疫是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所采取的一项行政措施。各级农业植物检疫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积极做好小麦良种补贴项目投标企业所投标段的资质条件审查工作,严防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种子进入秋播种子市场;进一步落实小麦种子繁育基地的面积和区域,在疫情发

3、生区,要实施强制防疫措施,生产用种必须选用检疫合格的健康种子,同时要在检疫部门监督下选用有效药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处理,确保健康种子生产与供应。(二)强化农业防治措施,提高小麦抗逆能力 农业防治是基础,播种期防治是关键。良种的选用,耕作整地的质量,地肥的种类用量和施肥方法,底墒的好坏,播期的早晚,基本苗的数量及其在田间的布局与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密切相关。各地要根据当地常年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积极与种子和栽培部门结合,正确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抗、耐病虫良种,合理布局,避免单一化种植;播种前要清洁田园(包括田边地头自生麦苗、杂草、残存秸秆等的清除),增施腐熟有机肥料,深翻土壤,提高整地质量,清除

4、地表菌源,优化农田环境,恶化病虫生存条件;根据品种特性、产量水平、土壤湿度和气象因素,大力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控制播种深度,创造合理群体结构,培育健壮个体,提高小麦自身抗逆能力;推广适期或适期迟播技术,以减轻多种病虫的发生和危害。(三)强力推进种子包衣行动,为全程控制病虫害奠定基础。 种子包衣和药剂处理具有经济、安全、效果好的特点,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措施和作物健康生长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全程控制病虫害的基础。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不仅可以防治地下害虫和多种病害对出苗的影响,而且可大大降低苗期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对保障齐苗壮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全省小麦播种期以及苗期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各地

5、均应大力推广小麦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技术,其具体方法、包衣剂配方、拌种药剂的选择可因地制宜掌握和调整。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国产种衣剂配方比较混乱,有效成分含量差别很大,成膜剂过关的不多,各地在选择时需要特别注意。使用高毒杀虫剂进行种子处理要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操作规程操作,防止人畜中毒。现根据不同防治对象推荐几种优秀品种和使用技术供各地选择应用。1、散黑穗病、腥黑穗病、根腐病、纹枯病、颖枯病、雪腐病、全蚀病等发生区,可选择戊唑醇(立克秀)2%干拌剂或湿拌剂、60克/升悬浮种衣剂或3%噁醚唑(敌萎丹)悬浮种衣剂、2.5%氟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按推荐剂量进行小麦种子包衣或拌种。同时可兼治秋苗锈病

6、、白粉病。2、小麦全蚀病严重发生区,可选用12.5%硅噻菌胺(全蚀净)悬浮剂进行种子处理,对小麦全蚀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3、小麦黄矮病和丛矮病发生区,可采用甲拌磷拌种或吡虫啉处理种子,防治传毒昆虫,控制小麦黄矮病和丛矮病的发生危害,同时兼治地下害虫。4、地下害虫的防治,可选用辛硫磷、甲基异柳磷等药剂拌种,后者可兼治鼠害。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区,除拌种外还要用对路药剂进行土壤处理。5、多种病害和害虫混合发生区,要大力推广应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复合的种衣剂或拌种剂进行包衣或种子处理。各地应根据当地主要病虫种类,选择适当配方的种衣剂或拌种剂,其用量一般是复配(混合)剂中单剂的有效成分与单独使用时相同。(四)

7、强力推进化除行动,控制麦田草害 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麦田草害越来越严重,在很多地区已成为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以及机械收获的重要障碍。化学除草是当前消除和降低杂草危害的较好措施。因此,在麦田杂草发生严重的地区要全面推广化学除草技术,强力推进统一化除行动。其具体方法如下:1、防除野燕麦、看麦娘、毒麦、马唐等禾本科杂草 播后苗前可用燕麦畏乳油进行土壤处理(要浅混土),主要防除野燕麦;也可用高渗异丙隆或绿麦隆对水喷雾土表。绿麦隆和异丙隆两种药剂不仅可防除禾本科杂草,对部分阔叶杂草也有很好的防除作用。小麦出苗后3叶期前,杂草12叶期,可用绿麦隆茎叶喷雾;小麦3叶期后至分蘖末期,杂草23叶期,

8、可用高渗异丙隆对水茎叶喷雾;也可用6.9%噁唑禾草灵乳油(6.9%骠马乳油)在小麦越冬前(最好是分蘖中期)对水喷雾,防除野燕麦及其他禾本科杂草。2、防除稻茬麦田硬草、碱茅、早熟禾、雀麦、捧头草等杂草,可用异丙隆防治(方法同上)。防除节节麦等禾本科以及荠菜、播娘蒿、反枝苋、繁缕等阔叶杂草,可用甲基二磺隆(3%世玛乳油),对水后加适量中性洗涤剂,茎叶喷雾。3、防除麦家公、荠菜、播娘蒿等双子叶杂草,可用苯磺隆、噻吩磺隆、二甲四氯钠盐、氟草烟(使它隆)乳油等药剂进行防除。(五)采取积极措施,控制小麦孢囊线虫病的发生危害 小麦孢囊线虫病已逐渐上升为影响我省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据调查,目前全省发生面积达1

9、392万亩,涉及16个省辖市的92个县区,其中严重发生面积达36.1万亩,已成为影响我省小麦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病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从近两年的观察和研究看,该病的防治可采取以下措施:对发病严重的地块,要采用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的措施;对发病较轻的地块要选用抗、耐病的品种如太空6号、矮抗58、温麦4号、新麦19等,同时增施有机肥和氮磷肥,整地时先用旋耕机灭茬,再进行深翻,反复耙磨,提高整地质量,避免播种过深,播后进行镇压,创造有利于出苗的环境,促苗早发;对较严重的田块可用10%灭线磷颗粒剂在小麦苗期顺垄撒施,对小麦孢囊线虫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六)加强鼠情监测,及时控制鼠害 由于农田深耕面积

10、的减少以及秋收后田间食料的匮乏,秋播小麦成了老鼠的主要危害目标。近年我省麦田鼠害呈加重趋势,尤其是豫东地区发生危害比较严重。因此,各地要按照省站的要求,加强鼠情监测工作,密切注意鼠情动向,及时控制农田鼠害。对鼠害发生较重的麦田,可采用毒饵站或毒饵法技术灭鼠。三、几项重点工作(一)搞好基数调查,备足小麦病虫害防治所需物资 秋播前是调查病虫基数的有利时机。各地要在麦播前及时开展病虫基数调查工作,澄清不同土质、不同茬口、不同生态条件病虫的种类、密度、带菌量、发生面积等。在调查预测的基础上,制定秋播病虫防治技术计划或方案。及早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病虫害测报及防治所需农药、药械等物资的种类和数量,备足备

11、齐所需物资。同时要积极与工商部门配合,加大对农药市场的管理力度,坚决打击制售假劣农药的不法行为。保证病虫害防治所需农药、药械等物资的有效供给。(二)抓好宣传培训,提高群众防治病虫害的自觉性 各地要加大技术宣传和培训力度,针对当地小麦病虫发生情况及危害减产事例,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专家讲座、印发明白纸、现场示范等各种有效方式开展技术宣传。要发挥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作用,深入乡村举办麦播技术培训班,对乡村干部和农民开展面对面的培训,提高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麦播期防治病虫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搞好统防统治,提高麦播病虫草害防治效果 麦播期药剂拌种、种子包衣具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农民一家一户很难做到

12、。各地要大力推广以乡、村为单位在植保技术人员指导下的“统一组织、统一购药、统一配药、统一拌种、统一收费”的方法,以确保药剂处理的效果。土壤处理也要尽可能连片进行。同时加大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的宣传力度,以防生产性中毒和药害的发生。(四)建立试验示范样板田,推动防治工作的整体开展 开展试验示范是技术宣传和推广的重要手段。各市、县从秋播开始就要在交通方便、利于群众观摩的地方建立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样板田,并设立醒目的标志牌,写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实施单位、联系方式内容等。通过试验示范田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大面积综合防治技术的落实。(五)争取政府和领导支持,保障各项植保措施的落实 种好小麦是我省“三农”工作的大事,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