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声现象学案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声现象学案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声现象学案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声现象学案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声现象学案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二物理第三章初二物理第三章 声现象学案声现象学案人教版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三章 声现象二. 重难点1. 声音产生的原理及其与乐音三要素的关系2. 回声及其相关的运动学问题三. 知识点分析(一)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发声的物体又称声源。振动是声音发生的原因。这是经过大量科学实验总结得到的结果。2. 声音的传播(1)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发声物体把它的振动传给了与它接触的固体或者液体、气体,使这些物体也产生振动。如果发声物体周围不存在这些介质,声音就不能传播。(2)声速 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一般不同,声音在

2、固体、液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sm/340。3. 回声及其利用(1)回声的原理 回声现象:声波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s1 . 0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如果小于s1 . 0,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会使原声加强。(2)回声的利用 利用回声可以测定距离。 利用回声现象可以解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二)音调、响度和音色1. 音调(1)什么是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2)音调的高低由什么决定?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小,音调越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物体s1内振动的次数)2. 响度(1)什么是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

3、大小。(2)响度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响度与距离发生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小,响度越小。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发声体的振幅有关3. 音色:声音的第三种特征(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噪声的来源2.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3. 减弱噪声的途径 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声源处减弱)3()2() 1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例 1 人们在一根钢轨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敲击声的间隔是s1 . 7,则这根钢轨的长度是多少米?分析:分析:这类题是求声音在不同介质中通过的路程问题。根据题意,设声音在钢轨中通过的时间为钢t,则在空气中通过的时间为st1 . 7钢;又因为声音在钢轨和空气中通过的路程是相同的,所

4、以有钢空SS,即钢钢空空tvtv,代入有关数值可求出钢t,进一步可求出S。解答解答:已知 smv/340空 smv/5200钢 stt1 . 7钢空求:S解:解: 钢空SS 钢钢空空tvtv sttsmstsm50. 0/5200)1 . 7(/340钢钢钢smtvS/5200钢钢260050. 0s(m)答:答:钢轨长 2600m。例 2 同学在汽艇上遥对一座高崖大喊一声,s5内听到回声。求:(1)若汽艇静止不动,他离崖多远?(2)若汽艇以sm/10的速度正对高崖航行,他喊话时离崖多远?(3)若汽艇以sm/10的速度向远离高崖方向航行,他喊话时离崖多远?(空气中声速为sm/340)分析:分析

5、:发声(听到回声)A障碍物B图 21ABCS1S2发声听到回声障碍物图 22S2发声听到回声C障碍物BAS1图 23(1)如图 21 所示,在 A 点发声,被 B 点反射后在 A 点听到回声,AB 两点间距为声音以空v运动s5距离的一半。)(21tvS空(2)如图 22 所示,在 A 点发声同时汽艇也以sm/10的速度向前运动,至s5后,在 C 点听到回声,汽艇行驶了mS1,声音通过了2Sm,则喊话处与山崖间距为:221SSS。(3)如图 23 所示,人发出的声音向前传播时汽艇以sm/10的速度向相反方向行驶。至 C 点听到回声,汽艇行驶了mS1,声音通过了mS2,则发声处与山崖间距为212S

6、SS。解答:解答:已知 smv/10艇 smv/340空 st5解:解:(1))(21tvS空)(850)5/340(21mssm(2))(2121SSS)(21tvtv空艇)53405/10(21sssm)(875 m(3))(2112SSS)(21tvtv艇空)5/105/340(21ssmssm)(825 m答:答:(1)离崖m850 (2)离崖m875 (3)离崖m825例 3 以sm/15的速度向着高山方向匀速行驶的汽车鸣笛,风以sm/10的速度顺车而吹,经过s3后司机听到回声。已知无风时smv/340声(风速对汽车影响忽略不计) 。求:(1)顺风时声音传播速度?(2)逆风时声音传播

7、速度?(3)听到回声处汽车和山之间距离?分析:分析:(1)风速对声音传播的影响:风的本质是空气的流动,而声音又靠介质传播,所以介质的运动会影响声音的传播。声速应该是风速与无风时声速的叠加。(2)S2发声S1听到回声CA障碍物B(v顺)(v车S3)(v逆图 31如图 31 所示,声音从 A 点发出后以速度顺v运动了2S,遇到山崖 B 后反向运动时是逆风,以速度逆v运动了3S,与此同时,车沿顺风方向运动了1S,所以 B、C 间距123SSS。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s3内包括顺风时间和逆风时间,代入相关数据后求出逆t,即可由公式逆逆tvS3求得3S。解答:解答:已知 smv/10风 smv/340声 s

8、t3 smv/15车求:(1)顺v (2)逆v (3)3S解:解:(1)smsmsmvvv/350/340/10声风顺(2)风声逆vvvsmsmsm/330/10/340(3)sttSSS3312逆顺 stttvtvtv3逆顺逆逆车顺顺 stttsmssmtsm3/3303/15/350逆顺逆顺stst478. 1522. 1逆顺逆逆tvS3)(72.487478. 1/330mssm答:答:(1)顺风时声速为sm/350。 (2)逆风时声速为sm/330。 (3)听到回声处汽车与山之间距离为m72.487。【模拟试题模拟试题】一. 填空题1. 声音的发生靠的是物体的 , 停止,声音也就停止,

9、发声的物体叫 。2.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传来的,声音可以在 、 、 中传播,但不能在 中传播。3. 乐音的三个主要特征是 、 和 。4.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 )的,在气温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sm/。如果看到闪电后,s3钟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 m。5. 发声体振动 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会越 。6.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说话,这是由于 不能传声。7. 昆虫在飞行时抖动翅膀发出声音,苍蝇每s10翅膀振动3520次,密蜂每s20翅膀振动3800次,蚊子每s5翅膀振动3200次,那么它们

10、翅膀振动频率最大的是 ,音调最低的是 。8. 小明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小芳在另一端敲击铁管,小明先后听到两个响声,先听到的声音是由 传播来的,这说明声音在 中传播速度比在 中要快。9. 每一个物体都有其固有频率,现有一音叉,它的频率是400Hz,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0. 向远处呼喊时,为了使声音传播远些,可用两手在嘴边做成“喇叭”状,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声音的 ,从而使声音的 更大些。11. 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是 、 、 和 。二. 选择题1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凡是振动的物体一定能发出我们可以听得见的声音。B. 凡是我们听得见的声音的发声体一定在振动。C. 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

11、发声。D. 物体振动一定发出声音,但我们不一定听得见。13. 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 )A. 响度很大 B. 传播速度很大 C. 发声体的振动时间长 D. 振动频率高14. 电子乐器要模仿得逼真,关键在于发声的 要尽可能的一致。 ( )A. 音调 B. 频率 C. 响度 D. 音色15. 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A. 只有空气能传声。 B. 不仅空气和大地能传声,水也能传声。C. 水不能传声。 D. 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16. 从环保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A. 图书阅览室内的低声细语。 B. 上课时隔壁教室传来音乐课的歌声。C. 夜深人静时美妙

12、的钢琴声。 D. 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17.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响才计时,所记录的成绩比真实成绩( )A. 少记s94. 2 B. 多出s294. 0 C. 少记s294. 0 D. 无法计算三. 问答题18. 为什么在屋子里说话比原野里听起来响亮? 答:四. 计算题19. 铁路桥长m153,在其一端敲一下,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间隔是s42. 0,求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试题答案试题答案】一. 填空题1. 振动;振动;声源 2. 空气;固体;液体;气体;真空 3. 声调;响度;音色4. 不同;340;1020 5. 幅度;小 6. 真空 7. 蚊子;蜜蜂8. 铁管;钢铁;空气 9. 音叉每秒钟振动 400 次 10. 扩散;响度11. 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二. 选择题12. A 13. A 14. D 15. B 16. D 17. C三. 问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