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 . 3KVA3KVA 逆变器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逆变器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 . .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学生: 专业班级:专业班级:电气 1007 班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工作单位:自动化学院题题 目目: : 3KVA 三相逆变器设计初始条件:初始条件:输入直流电压 220V。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与其技术要求,以与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设计容量为 3KVA 的三相逆变器,要求达到:1、输出 220V 三相交流电。2、完成总电路设计。3、完成电路中各元件的参数计算。时间安排:时间安排:6 月 5 日 6 月 6 日:完
2、成选题,领取设计任务书,查阅相关资料,规划总体设计方案;6 月 7 日 6 月 11 日:完成电力电子装置的具体设计方案,包括参数设计、器件选取等;6 月 12 日 6 月 14 日:整理资料,完成设计论文撰写。指导教师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年年 月月 日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年 月月 日日 . . . 2 / 27目录摘要 11 设计意义与要求 21.1 设计意义 21.2 设计要求 22 方案设计 32.1 设计原理与思路 32.1.1 逆变电路 32.1.2 三相逆变原理介绍 42.1.3 SPWM 逆变电路原理与其控制方法 52.1.4 设计思路 8
3、2.2 方案设计与选择 82.2.1 逆变电路选择 82.2.2 SPWM 采样方法选择 103 部分电路设计 113.1 IGBT 三相桥式逆变电路 113.2 脉宽控制电路的设计 123.2.1 SG3524 芯片 123.2.2 调制波与载波的产生 133.3 驱动电路的设计 143.3.1 IR2110 芯片 143.3.2 驱动电路 143.4 LC 滤波 153.5 变压器升压模块 164 系统元件有关参数的计算 174.1 开关管和二极管的选择 174.2 L、C 滤波器的设计 174.3 变压器参数设计 185 基于 MATLAB 的原理仿真 19结束语 22参考文献 24 .
4、 . . 1 / 27摘要本次系统设计的是一个输入 220V 直流,输出电压 220V,容量为 3KVA 的电压型三相逆变器,该三相逆变器是基于 DSP 的 SPWM 调制设计。系统硬件部分包括辅助电源模块,IGBT 三相逆变桥模块,三相逆变驱动模块,电压检测模块,过流检测模块,后级升压滤波模块,DSP 最小系统。系统的 SPWM 波是由 DSP 专门的 PWM 口产生的,该系统的软件部分的 SPWM 波是采用的规则采样法。在本次设计中,查阅许多逆变器方面的资料,有感先进的功率器件与逆变控制器件对电力电子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大大简化设计,极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达到以往设计无法达到的技术指标。由
5、于时间有限,无法对 SVPWM 逆变电路进行研究,而是采用正弦 SPWM 技术,实现了 220V 直流电到 220V 正弦交流电 3KW 的逆变,并且输出电压还可以在一定围调整。关键词: DSP、逆变器、IGBT、SPWM . . . 2 / 271 设计意义与要求1.1 设计意义与整流相对应,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称为逆变。当交流侧接在电网上,即交流侧接有电源时,称为有源逆变;当交流侧直接和负载连接时,称为无源逆变。逆变电路应用非常广泛,在已有的各种电源中,蓄电池,干电池,太阳能电池等都是直流电源,当需要这些电源向交流负载供电时,就需要逆变电路。另外,交流电动机调速用变频器,不间断电源,感应加热
6、电源等电力电子装置使用非常广泛,其电路的核心部分都是逆变电路。有人甚至说,电力电子技术早期曾处在整流器时代,后来则进入逆变器时代。逆变电路在电力电子电路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当今世界逆变电源应用非常广泛,需求量逐年递增。逆变电源技术的核心部分是逆变器和其控制部分。逆变器是将直流变为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的变换器,传统方法是利用晶闸管组成的方波逆变电路实现,但其含有较大成分低次谐波等缺点,由于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全控型快速半导体器件 BJT,IGBT,GTO 等的发展和 PWM 的控制技术的日趋完善,使SPWM 逆变器得以迅速发展并广泛使用众所周知。虽然在控制方法上已经趋于成熟,但有些控制
7、方法实现起来仍很困难。随着开关频率的提高,会引起开关损耗的增加,逆变效率和直流利用率的降低,因此,对逆变电源技术进行深入地研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1.2 设计要求初始条件:初始条件:输入直流电压 220V。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与其技术要求,以与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设计容量为 3KVA 的三相逆变器,要求达到:1、输出 220V 三相交流电。2、完成总电路设计。 . . . 3 / 273、完成电路中各元件的参数计算。2 方案设计2.1 设计原理与思路2.1.1 逆变电路逆变,是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一种基本形式,现代逆变技术是综合了现代电力电子开关器
8、件的应用、现代功率变换技术、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PWM 技术、频率和相位调制技术、开关电源技术和控制技术等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已被广泛地用于工业、军事或民用领域的各种功率变换系统和装置中。自从 50 年代硅晶闸管问世以后,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研究工作者为达到理想目标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已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60 年代后期,可关断晶闸管 GTO 实现了门极可关断功能,并使斩波工作频率扩展到 lkHz 以上。70 年代中期,高功率晶体管和功率 MOSFET 问世,功率器件实现了场控功能,使高频化成为可能。80 年代,绝缘门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问世,它综合了功率 MOS
9、FET 和双极型功率晶体管两者的功能。IGBT 的迅速发展,又激励了人们对综合功率 MOSFET 和晶闸管两者功能的新型功率器件MOSFET 门控晶闸管的研究。现在许多国家已能稳定生产 8000V/4000A 的晶闸管。日本现在已能稳定生产8000V/4000A 和 6000V/6000A 的光触发晶闸管(LTT) 。美国和欧洲主要生产电触发晶闸管。近十几年来,由于自关断器件的飞速发展,晶闸管的应用领域有所缩小,但是,由于它的高电压、大电流特性,它在高压直流(HVDC) 、静止无功补偿(SVC) 、大功率直流电源与超大功率和高压变频调速应用方面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GTO 的最高研究水
10、平为 6000V/6000A 以与 9000V/10000A。这种 GTO 采用了大直径均匀结技术和全压接式结构,通过少子寿命控制技术折衷了 GTO 导通电压与关断损耗两者之间的矛盾。由于 GTO 具有门极全控功能,它正在许多应用领域逐步取代SCR。为了满足电力系统对 lGVA 以上的三相逆变功率电压源的需要,近期很有可能开发出 10000A、12000V 的 GTO,并有可能解决 30 多个高压 GTO 串联的技术,可望使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再上一个台阶。 . . . 4 / 27IGCT 可以较低的成本,紧凑、可靠、高效率地用于 0.310MVA 变流器,而不需要串联或并联。如用
11、串联,逆变器功率可扩展到 100MVA 而用于电力设备。虽然高功率IGBT 模块具有一些优良的特性,如能实现 di/dt 和 dv/dt 的有源控制、有源箝位,易于实现短路电流保护和有源保护等,但是,高的导通损耗、低的硅有效面积利用率、损坏后造成开路以与无长期可靠运行数据等缺点,使高功率 IGBT 模块在高功率低频变流器中的实际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可以认为,在大功率 MCT 问世以前,IGCT 将成为高功率高电压低频变流器,特别是在电力工业应用领域中的优选大功率器件。功率变换技术是现代逆变系统中最重要的技术,决定着逆变器的性能。功率变换技术研究的目标主要是:节约能源,提高效率,同时减小变换器的大
12、小和减轻变换器的重量,降低谐波失真和成本;而在电机传动应用中,有时还要求高的精度,快速响应,宽的输出电压、电流或频率的调节围等。功率变换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应用二极管和晶闸管的不控或半控强迫换流技术;第二阶段,主要是应用自关断器件,例如 GTO、BJT、功率 MOSFET、IGBT 等和普遍采用 PWM 控制技术;第三阶段,是以采用软开关、无损缓冲电路、功率因数校正、消除谐波和考虑电磁兼容为特征。传统的逆变器采用模拟电路控制,模拟控制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模拟控制需要大量的分立元件,这必然会使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降低;模拟控制中参数的调节依靠可调电位器等一些模拟器件
13、,如电压、频率以与 PID 参数的调节等,这势必降低了控制系统的精度和一致性;由于器件的老化以与温度漂移问题,逆变器的性能将急骤下降,甚至于不能正常工作;模拟控制系统如果要升级换代,就要对硬件作根本性的改变,其工作量不亚于重新开发;模拟控制系统不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和通信功能。目前,在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带动下,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的发展日新月异。DSP 芯片的功能日益强大,性能价格比不断上升,开发手段不断改进。这就为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要对逆变器进行数字控制,实质上就是要在数字控制系统中应用各种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如空间矢量 PWM 控制算法(SVPWM 算法)、快速
14、傅立叶变换算法(FFT 算法) 、数字滤波算法、数字 PID 调节算法等。这些复杂的算法都可以在一块高性能的 DSP 芯片上通过编程实现,这在模拟控制系统中是不可想象的,也是无法完成的。 . . . 5 / 272.1.2 三相逆变原理介绍用三个单相逆变电路可以组合成一个三相逆变电路,但在三相逆变电路中,应用最广的还是三相桥式逆变电路。他可分为三相电压型逆变电路和电流型逆变电路,其中电压型的直流侧通常是并一个电容器,而电流型通常是在直流侧串一个电感。采用IGBT 作为开关器件的三相电压型桥式逆变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直流侧通常只有一个电容器就可以了,但为了方便分析,画作串联的两个电容器并标出假
15、想中点。和单相半桥,全桥逆变电路一样,三相电压型桥式逆变电N路的基本工作方式也是导电方式,即每个桥臂的导电角度为,同一相上下桥180180臂交替导通。因为每次换流都是在上下桥臂之间进行,因此也被称为纵向换流。2.1.3 SPWM 逆变电路原理与其控制方法PWM 控制就是对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的技术,即通过一系列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来等效地获得所需要的波形。PWM 控制技术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面积等效原理,即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一样。在采样控制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结论,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一样。上述原理可以称之为面积等效原
16、理,它是 PWM 控制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SPWM 是脉冲的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而和正弦波等效的 PWM 波形。可知如果给出了逆变电路正弦波输出频率,幅值和半个周期的脉冲数,PWM 波形中各脉冲的宽度和间隔就可以准确计算出来。按照计算结果控制逆变电路中各开关器件的通断,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 PWM 波形, 把上述脉冲序列利用一样数量的等幅而不等宽的矩形脉冲代替,使矩形脉冲的中点和相应正弦波部分的中点重合,且使矩形脉冲和相应的正弦波部分面积(冲量)相等,这就是 PWM 波形。对于正弦波的负半周,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得到 PWM 波形。脉冲的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而和正弦波等效的 PWM 波形,也称 SPW
17、M(Sinusoidal PWM)波形。 PWM 波形可分为等幅 PWM 波和不等幅 PWM 波两种,由直流电源产生的 PWM 波通常是等幅 PWM 波。其用 PWM 波代替正弦波的说明图如图 2-1 所示。 . . . 6 / 27图 2-1 SPWM 波形图把希望输出的波形作为调制信号,把接受调制的信号作为载波,通过信号波的调制得到所期望的 PWM 波形。 通常采用等腰三角波或锯齿波作为载波,其中等腰三角波应用最多。SPWM 控制方法有单极性和双极性之分。 单极性 PWM 控制方式 调制信号 ur 为正弦波,载波 uc 在 ur 的正半周为正极性的三角波,在 ur 的负半周为负极性的三角波
18、。其单极性 PWM 控制方式图如图 2-2 所示。urucuOwtOwtuouofuoUd- Ud图 2-2 单极性 PWM 控制方式单相桥式电路既可以采取单极性调制,也可以采用双极性调制,而三相桥式 PWM逆变电路,一般采用双极性控制方式。所为单极性控制方式,就是在信号波 Ut 的半个周期三角波载波 Uc 只在正极性或负极性一种极性围变化,所得到的 PWM 波形也只在单个极性围变化的控制方式,和单极性 PWM 控制方式相对应的是双极性控制方式。 . . . 7 / 27双极性 PWM 控制方式在调制信号 ur 和载波信号 uc 的交点时刻控制各开关器件的通断。 在 ur 的半个周期,三角波载
19、波有正有负,所得的 PWM 波也是有正有负,在 ur 的一个周期,输出的 PWM 波只有Ud 两种电平。其双极性 PWM 控制方式图如图 2-3 所示。urucuOw tOw tuouofuoUd- Ud图 2-3 双极性 PWM 控制方式采用双极性方式时,在 Ut 的半个周期,三角波载波不再是单极性的,而是有正有负,所得到的 PWM 波也是有正有负。在 Ut 的一个周期,输出的 PWM 波只有正负 Ud 两种电平,而不像单极性控制时还有零电平。仍然在调制信号 Ut 和载波信号 Uc 的交点时刻控制各开关器件的通断。在 Ut 的正负半周,对各个开关器件的控制规律一样。PWM 控制就是对脉冲的宽
20、度进行调制的技术,即通过一系列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来等效地获得所需要的波形。PWM 控制技术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面积等效原理,即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一样。SPWM 控制技术是 PWM 控制技术的主要应用,即输出脉冲的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而和正弦波等效。SPWM 逆变电路属于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系统,因此,一个完整的 SPWM 逆变电路应该由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和以电力电子器件为核心的主电路组成。由信息电子电路组成的控制电路按照系统的工作要求形成控制信号,通过驱动电路去控制主电路中电力电子器件的导通或者关断,来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电压型 PWM
21、 逆变电路,脉宽控制方法主要有计算机法和调制法两种,但因为计算机法过程繁琐,当需要输出的正弦波的频率、幅值或相位发生变化时,结果都要变化,而调制法在这些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调制法应用 . . . 8 / 27最为广泛。调制法就是把希望输出的波形作为调制信号 Ut,把接收调制的信号作为载波 Uc,通过信号波的调制得到所期望的 PWM 波形。本次课程设计任务要求设计三相电压源型逆变电路,输出 PWM 电压波形等效为正弦波,因而信号波采用正弦波,载波采用最常用的等腰三角形。2.1.4 设计思路本次系统设计的是一个输入 220V 直流电压,输出 220V 三相交流电,容量为 3KVA的三相逆
22、变器,因此,先将输入直流电进行逆变,采用三相桥式 PWM 型逆变电路,得到 PWM 波,再通过滤波得到交流电压,最后通过三相变压器升压得到 220V 交流电压。系统结构图如图 2-4::图 2-4 系统结构图2.2 方案设计与选择2.2.1 逆变电路选择用三个单相逆变电路可以组合成一个三相逆变电路,但在三相逆变电路中,应用最广的还是三相桥式逆变电路。他可分为三相电压型逆变电路和电流型逆变电路,其中电压型的直流侧通常是并一个电容器,而电流型通常是在直流侧串一个电感。方案一(电压型逆变):直流侧为电压源,采用并联大电容器来缓冲无功功率,则构成电压型逆变器。电压型逆变电路输出电压波形为矩形波,输出电
23、流波形近似正调制波、载波SPWM 波触发脉冲AC220VpkIGBT 三相桥式逆变电路三相变压器SPWM 信号发生器DC220VAC220VrmsLC 滤波电路驱动电路 . . . 9 / 27弦波。直流侧电压基本无脉动,直流回路呈现低阻抗;交流侧输出电压为矩形波;当交流侧为阻感负载时需要提供无功功率,直流侧电容起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等特点。采用 IGBT 作为开关器件的三相电压型桥式逆变电路如图 2-5 所示: 图 2-5 三相电压型桥式逆变电路电路中的直流侧通常只有一个电容器就可以了,但为了方便分析,画作串联的两个电容器并标出假想中点。和单相半桥,全桥逆变电路一样,三相电压型桥式逆变N电路的
24、基本工作方式也是导电方式,即每个桥臂的导电角度为,同一相上下180180桥臂交替导通。因为每次换流都是在上下桥臂之间进行,因此也被称为纵向换流。方案二(电流型逆变):采用大电抗器来缓冲无功功率,则构成电流源型变频器。电流型逆变电路则为电流波形为矩形波电压波形为近似正弦波。直流侧电流基本无脉动,直流回路呈现高阻抗;交流侧输出电流为矩形波;当交流侧为阻感负载时需要提供无功功率,直流侧电感起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反馈无功能量时直流电流并不反向等特点。采用 IGBT 作为开关器件的三相电流型桥式逆变电路如图 2-6 所示:图 2-6 三相电流型桥式逆变电路方案选择:电流型逆变直流侧需加大电感,价格比较昂
25、贵,而电压型逆变器整流 . . . 10 / 27变频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谐波含量少、定转子功率因数可调等优异特点。且直流侧只需并联一个电容,故选择电压型逆变电路。2.2.2 SPWM 采样方法选择方案一(自然采样法):自然采样法以正弦波为调制波,等腰三角波为载波进行比较,在两个波形的自然交点时刻控制开关器件的通断,这就是自然采样法。其优点是所得 SPWM 波形最接近正弦波,但由于三角波与正弦波交点有任意性,脉冲中心在一个周期不等距,从而脉宽表达式是一个超越方程,计算繁琐,难以实时控制。方案二(规则采样法): 规则采样法如图 2-7,规则采样法一般采用三角波作为载波,其原理就是用三角波对正弦波进
26、行采样得到阶梯波,再以阶梯波与三角波的交点时刻控制开关器件的通断,从而实现 SPWM 法。当三角波只在其顶点(或底点)位置对正弦波进行采样时,由阶梯波与三角波的交点所确定的脉宽,在一个载波周期(即采样周期)的位置是对称的。图 2-7 规则采样法方案选择:规则采样法是对自然采样法的改进,其主要优点就是是计算简单,便于在线实时运算,尤其是利用软件生成 SPWM 系统。其中非对称规则采样法因阶数多而更接近正弦,故选择规则采样法。ucuOturTcADBOtuotAtDtB22ucuOturTcADBOtuotAtDtB22 . . . 11 / 273 部分电路设计3.1 IGBT 三相桥式逆变电路
27、图 3-1 是三相逆变器的主电路设计图。图中 VlV6 是逆变器的六个功率开关器件,各由一个续流二极管反并联,整个逆变器由恒值直流电压 U 供电。一组三相对称的正弦参考电压信号 由参考信号发生器提供,其频率决定逆变器输出的基波频率,应在所要求的输出频率围可调。参考信号的幅值也可在一定围变化,决定输出电压的大小。三角载波信号是共用的,分别与每相参考电压比较后,给出“正”或“零”的饱和CU输出,产生 SPWM 脉冲序列波。该电路采用双极性控制方式,U、V 和 W 三相的 PWM 控制通常公用一个三角载波,cu三相的调制信号、和依次相差 120 度。当时,给 V4rUurVurWu2RUUNdUUU
28、 导通信号,给 V1 关断信号,给 V1、V4 加导通信号时,可能是 V1、V4 导2UNdUU 通,也可能是 VD1、VD4 导通。和的 PWM 波形只有两种电平。当dUWNU/ 2dU时,给 V1 导通信号,给 V4 关断信号,。的波形可由cRUUU/ 2UNdUU uvU得出,当 1 和 6 通时,当 3 和 4 通时,当 1 和 3VNUNUUUVdUU UVdUU 或 4 和 6 通时,=0。输出线电压 PWM 波由和 0 三种电平构成,负载相电压 PWMUVUdU波由(2/3) 、(1/3) 和 0 共 5 种电平组成。dUdU图 3-1 三相电压型桥式 PWM 型逆变电路 V1V
29、4V3V6V5V2VD1VD3VD5VD2VD6VD4R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ucuuurUrVrWNLNUVWUd/2CC+-Ud/2 . . . 12 / 27防直通的死区时间同一相上下两臂的驱动信号互补,为防止上下臂直通而造成短路,留一小段上下臂都施加关断信号的死区时间。死区时间的长短主要由开关器件的关断时间决定。死区时间会给输出的 PWM 波带来影响,使其稍稍偏离正弦波。3.2 脉宽控制电路的设计本次设计采用 ICL8038 产生正弦波给 SG3524 集成 PWM 控制器产生控制信号。SG3524 可以产生锯齿波,作为载波与正弦波比较,产生 SPWM 信号。脉宽控制电路结构图如图 3-
30、2: 图 3-2 脉宽控制电路结构图3.2.1 SG3524 芯片SG3524 芯片是集成 PWM 控制器,其引脚图如图 3-3 所示:图 3-3 SG3524 引脚图SG3524 工作过程:直流电源从引脚 15 接入后分两路,一路加到或非门;另一路送到基准电压稳压器的输入端,产生稳定的5V 基准电压。5V 再送到部(或外部)电路的其他元器件作为电源。 振荡器脚 7 须外接电容 CT,脚 6 须外接电阻 RT。振荡器频率 f 由外接电阻 RT 和电容 CT 决定,f=1.18/RTCT。振荡器的输出分为两路,一路以时钟脉冲形式送至双稳1 162 153 144 135 126 117 108
31、9三相正弦波发生器SG3524控制信号反相输入同相输入振荡器输出电流检测+电流检测-RTCT接地VinfVcB 管 EB 管 CA 管 CA 管 E封锁端补偿端 . . . 13 / 27态触发器与两个或非门;另一路以锯齿波形式送至比较器的同相端,比较器的反向端接正弦波调制信号,通过芯片置的比较器完成载波和调制波的比较,产生 SPWM 信号。3.2.2 调制波与载波的产生正弦波信号由函数发生器 ICL8038 产生。tu图 3-4 ICL8038 用于正弦波信号发生正弦波的频率由、和 C 来决定,其中:1R2R,120.15f=+RR()C为了调试方便,将、都用可调电阻,和是用来调整正弦波失真
32、度用的。1R2R2RR通过查询资料得知,当时,取,其中。f=50 zH12+=9.7RRK=0.22 FC正弦波信号产生后,一路经过精密全波整流,得到正弦波,另外两路得到与正ru弦波同频率、同相位的方波和三角波。ICL8038 的引脚图如图 3-5 所示:图 3-5 ICL8038 引脚图载波可以是等腰三角波或者锯齿波,由于 SG3524 可以直接产生锯齿波,所以,直接用 SG3524 本身产生的锯齿波作为载波即可。3.3 驱动电路的设计3.3.1 IR2110 芯片由于产生的 SPWM 信号不能直接驱动 IGBT,故逆变桥的驱动采用专用芯片1 142 133 124 115 106 97 8
33、 SIN ADJ1SIN OUTTRI OUTDF ADJ1DF ADJ2V+FMBLASNCNCSIN ADJ2V-CSO OUTFMIN . . . 14 / 27IR2110。IR2110 是一种双通道、栅极驱动、高压高速、单片式集成功率驱动模块,具有体积小(DIP14)、集成度高(可驱动同一桥臂两路)、响应快(典型 ton/toff=120/94ns)、偏置电压高(600 V)、驱动能力强等特点,同时还具有外部保护封锁端口,常用于驱动 MOSFET 和 IGBT 等电压驱动型功率开关器件。IR2110 包括逻辑输入、电平转换、保护、上桥臂输出和下桥臂输出。逻辑输入采用施密特触发电路,以
34、提高抗干扰能力。由 IR2110 构成的驱动电路如图 3-6 所示。图 3-6 IR2110 构成的驱动电路3.3.2 驱动电路IR2110 自身的保护功能非常完善:对于低压侧通道,利用 2 片 IR2110 驱动全桥逆变电路的电路图如图 3-7 所示。LO1COM2VCC3NC4VS5VB6HO7NC8VDD9HIN10SD11LIN12VSS13NC14U1IR2110D13IN4148D4D1IN4148C3104C1104C21uC4100uL12mHD54.7VD315VR5100R720KD64.7VQ3Q4+15VR8RESD14IN4148R6100D2IN4148 图 3-7
35、 全桥驱动电路为改善 PWM 控制脉冲的前后沿陡度并防止振荡,减小 IGBT 集电极的电压尖脉冲,一般应在栅极串联十几欧到几百欧的限流电阻。IR2110 的最大不足是不能产生负偏压,由于密勒效应的作用,在开通与关断时,集电极与栅极间电容上的充放电电流很容易 . . . 15 / 27在栅极上产生干扰。针对这一点,本次课设在驱动电路中的功率管栅极限流电阻上反向并联了二极管。3.4 LC 滤波滤波电容 C 的作用是和滤波电感 L 一起来滤除输出电压中的高次谐波,保证输出电压的 THD 要求,从减小输出电压 THD 的角度考虑,C 越大越好。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输出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滤波电容 C
36、增大意味着无功电流的增加,增加了逆变器的电流容量,同时也将导致体积重量增加,降低系统效率。因此,滤波电容的选取原则是在保证输出电压的 THD 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取值尽量小。LC 滤波电路如图 3-8 所示。由于变压器出来的 SPWM 波含有较多基波外的杂波,故需加 LC 滤波器滤除杂波得到正弦信号波。选择 LC 滤波器的截至频率远远低于 SPWMcf的频率对开关频率则对开关频率以与其附近频带的谐波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亦不可太低,否则容易产生低频振荡。图 3-8 LC 滤波电路3.5 变压器升压模块变压器升压电路如图 3-9 所示。由于输入的直流电位 220V,故其基波最大的峰峰值为 220V
37、,相电压最大有效值为 155.6Vrms,而设计要求输出为 220Vrms,故需要加入升压变压器。设计采用三个单相变压器组合而成,220V 直流电通过电容 C17 和 C18 分压得到 110V 作为电压参考点。 . . . 16 / 27W_INV_INU_INUVWNT1T2T3+C171000uF/150V+C181000uF/150VR305.1kR295.1k220V图 3-9 变压器升压电路4 系统元件有关参数的计算在电路中输入为220V直流电压,输出为220V交流电压,输出功率为,WP3000功率因数设为。则电路各元件选取如下:1cos4.1 开关管和二极管的选择(1)开关管的选
38、择最大输出情况下,电流有效值为AVPI64.1312203000cosmax 开关管额定电流CEIAIICE28.2764.1322max 开关管额定电压CERV22 220440CERMVVV(2)二极管的选择 二极管额定电压RRV . . . 17 / 27220RRMVV 最大允许的均方根正向电流FRFRfrmsIII57. 12 二极管的额定电流为AIIFR69. 857. 164.1357. 1max4.2 L、C 滤波器的设计最低次谐波为次。因此,最低次谐波的频率12pHzf1995050) 12002( 以选1/10为例,选滤波电感为1mH,则L、C滤波电容为FLC36. 610
39、13.15711011)199521(16324.3 变压器参数设计变压器参数计算:单个变压器输出功率为:21000PW单个变压器输入功率:21111000*1052.60.95PPUIW式中 为变压器的效率,这里取 0.95变压器的额定功率为:121000 1052.61026.322PPPW一次侧电流为:1111052.61.2*8.1155.6PIKAU . . . 18 / 27式中 K 是变压器空载电流大小决定的经验系数,容量越小的变压器,K 越大,一般选1.11.2。二次侧电流为:22210004.5220PIAU故选用三个初级电压为 155.6V、电流为 8.1A,功率为 105
40、2.6W,次级电压为 220V、电流为 4.5A,功率为 1000W 的单相变压器。5 基于 matlab 的原理仿真在具体电路设计之前,本次设计先利用 MATLAB 进行仿真验证,其仿真主体框图如图 5-1 所示。框图中包括 IGBT 三相逆变半桥模块,LC 滤波器模块,SPWM 产生模块,其中三相电压幅值控制采用的闭环控制。图 5-1 系统仿真框图通过图中的 Measure 模块(即电压测量模块)得到三相电压值,然后经过 Voltage regulartor 块,其部是采用的 PI 控制器控制方式,得到所需要的正弦波。在将其输入到 PWM 产生模块,从而得到三相 SPWM 波。其中一路开关的 SPWM 波形如图 5-2 所示。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房协议书游戏
- 2025年度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合同协议3篇
- 2025年度个人房产租赁押金返还融资协议4篇
- 2025年度钢材贸易代理与结算服务合同
- 2025-2030全球单深位旋转伸缩货叉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奶酪凝乳酶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棉籽浓缩蛋白 (CPC)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4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卷2
- 外教聘请中介合同合同协议
- 2025年度个人挖掘机租赁安全责任合同4篇
- 2024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内部状况三维探地雷达快速检测规程
-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政治试题 含解析
- 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河北卷) 含答案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课件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卷
- 初三科目综合模拟卷
- 2024风力发电叶片维保作业技术规范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大纲
- 2024光储充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
-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物理真题(含答案)
- 处理后事授权委托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