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2092-2020 火力发电机组电气启动试验规程_第1页
DL∕T 2092-2020 火力发电机组电气启动试验规程_第2页
DL∕T 2092-2020 火力发电机组电气启动试验规程_第3页
DL∕T 2092-2020 火力发电机组电气启动试验规程_第4页
DL∕T 2092-2020 火力发电机组电气启动试验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 29.160.40CCSK52DL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20922020火力发电机组电气启动试验规程Specification for electrical start-up test offossil power generating units2020-10-23 发布2021-02-01 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DL/T 20922020目 次itiwnl細l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綻y 14細25电气启动试验前的检查26机组升速过程中的试验47鵬试 48魏搬69发电机空载励磁系统动态试验 710机组并网试验 811 机组带负荷试验 912机组满负荷试运行1013试验报告

2、10附录A(规范性)机组电气启动试验项目11附录B(资料性)电气启动各试验报告包括的主要内容 -13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电力行业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 09)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浙能乐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大唐集 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国网湖北 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福建大唐国际宁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中能国研(北京)电力科学研究 院、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

3、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士涛、史扬、雷雨、蒋狄希、姚谦、车传强、崔一铂、吴小川、张杰、尹宇鹏、陈宁 娜、王劲松、杨晓辉、李博、陈文、李福兴。本文件为首次发布。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o#库七七 标准下载DL/T 20922020火力发电机组电气启动试验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火力发电机组整套启动过程中电气启动试验前的检查、电气试验项目及试验内容等。 本文件适用于100 MW及以上的汽轮发电机、燃气轮发电机等火力发电机组。100 MW以下火力 发电机组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

4、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GB/T 1029三相同步电机试验方法GB/T 7409.3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大、中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要求GB 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DL/T 843大型汽轮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条件DL/T 1166大型发电机励磁系统现场试验导则DL/T 1525隐极同步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诊断导则DL/T 1768旋转电机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294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技术规范DL/T 5437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

5、动试运及验收规程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电气启动试验 electrical start-up test对新装或在运发电机组整套启动过程中主要电气设备及系统进行的试验。3.2并网点 synchronizing point发电机组同期并网时,同期合闸断路器所在位置,一般位于发电机出口、主变压器高压侧或升压 站内。3.3假同期试验 simulative synchronization test模拟并网点隔离开关的合人状态,通过同期装置闭合并网点断路器,以验证同期装置的功能。4总则4.1电气启动试验应在机组整套启动过程中进行,一般宜按照升速过程中的试验、短路试验、空载试验、 发

6、电机空载励磁系统动态试验、机组并网试验、机组带负荷试验、机组满负荷试运行的顺序进行。4.2机组电气启动试验项目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除本文件规定的试验项目外,允许根据机组实际情 况适当增加试验项目,各试验项目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4.3机组电气启动试验前,应明确试验项目、作业范围、危险点和安全注意事项,应根据机组情况编制试 验方案。4.4机组电气启动试验前,应对电气分系统调试和试运情况、启动前应完成的工作进行检查、确认,应满 足DL/T 5294的要求。4.5机组电气启动试验前,应明确各试验项目所涉及的保护定值,编制保护定值单。 4.6机组电气启动试验中采用的试验仪器、仪表应经过检定或校准,应满

7、足试验要求。5电气启动试验前的检查5.1 一般要求电气启动试验前应对发电机、励磁系统、其他一次设备、二次系统、燃气轮发电机变频启动系统、环境 条件进行检查,并对各电气设备及系统的初始状态进行记录。5.2发电机的检查发电机的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a)发电机转子电刷调整合适,与集电环接触良好;b)发电机大轴接地装置接触良好;c)发电机中性点已按规定接地方式可靠接地,燃气轮发电机变频启动前,发电机中性点不应接地;d)测量发电机轴承座绝缘电阻,试验结果合格;e)测量发电机定子及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试验结果合格;f)发电机油系统已投运,运行正常;g)发电机冷却系统已投运,运行正常;h)监视发电机运行状态的

8、各种仪器仪表、在线监测装置已投人,指示正常。5.3励磁系统的检查励磁系统的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a)励磁变压器冷却系统运行正常,仪表指示正确;b)励磁功率柜通风系统运行正常;c)励磁机冷却系统运行正常,仪表指示正确;d)对于三机励磁系统,测量主励磁机、副励磁机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的绝缘电阻,试验结果合格;e)测量励磁系统直流母线、交流母线的绝缘电阻,试验结果合格;f)灭磁开关传动正常,并置于断开位置;g)励磁系统控制、保护及信号,功能正常,整定定值符合要求。5.4其他一次设备的检查其他一次设备的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a)各开关类设备位于正确位置、分合到位,仪表指示正确;b)各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按规定

9、接地方式正确接地;c)主变压器、厂用变压器分接开关置于指定位置,接地方式正确,冷却系统运行正常,仪表指示 正确;d)各套管末屏可靠接地;e)发电机出线箱、离相封闭母线、共箱封闭母线的附属装置、在线监测装置已投人,运行正常;f)辅机电动机、变频器、开关柜等厂用电气设备运行正常,无报警、跳闸等异常现象;g)直流系统运行正常,直流母线电压在正常范围内,蓄电池外观、温度等状态正常;h)厂用保安电源、不间断供电系统(UPS)处于正常备用状态。5.5二次系统的检查二次系统的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a)临时解除励磁调节器、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和燃气轮机控制系统的并网信号接线;b)相关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整定值应与

10、定值单相符;c)各电压互感器应在工作位置,二次回路无短路,中性点应可靠接地,熔断器齐全,熔断器容量符 合设计要求;d)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一点接地、无开路,备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应可靠短路接地;e)各二次回路连接正常,各端子排螺栓完整、紧固、清洁;f)相关计量和测量仪表显示无异常;g)相关遥信、遥测、远动设备状态正常;h)机组故障录波器状态正常;1)同期装置电源回路检查合格;j)厂用电源切换装置状态正常;k)二次系统各盘柜可靠接地。5.6燃气轮发电机变频启动系统的检查燃气轮发电机变頻启动系统的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a)变频启动隔离变压器绝缘电阻合格;b)各开关位于指定位置,分合到位;c)各保护正

11、确投人,二次回路接线无异常;d)软、硬件设置符合要求;e)各测量仪表显示正常;f)各冷却装置运行正常。5.7环境条件的检查环境条件的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a)试验区域隔离控制已建立;b)试验通道与试验区域保持清洁与畅通;c)电站火警探测与消防设施应满足要求,必要区域设置临时消防措施;d)现场与主控制室建立必要的通信;e)试验区域的空调装置、采暖及通风设施满足要求;f)试验相关厂房的照明系统满足要求;g)试验范围内的一、二次设备的调度命名及调度编号已按有关规定要求在现场准确清晰标示,并 与计算机监控/主控制室的模拟图相符。6机组升速过程中的试验6.1发电机转子绕组绝缘电阻测量6.1.1试验时,发电

12、机转子绕组同励磁回路应完全断开。6.1.2应在机组升至额定转速下进行测量,进行超速试验的,应在超速后额定转速下再次测量。对于无 刷励磁机组,当无测量条件时,可不测。6.1.3转子绕组绝缘电阻测量时采用的电压等级应符合GB 50150及DL/T 1768的规定。6.1.4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值不宜低于0.5 MQ。水内冷转子绕组使用500 V及以下绝缘电阻表或其他 仪器测量,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5 kQ。6.2发电机转子绕组交流阻抗及功率损耗测量6.2.1应在静止、升速过程中的不同转速点进行测量,进行超速试验的,应在超速后额定转速下再次测 量。有条件的,可在降速过程中的不同转速点进行测量。6.2.2

13、燃气轮发电机转子可只在静止和额定转速下进行测量。对于无刷励磁机组,当无测量条件时,可 不测。6.2.3试验时施加交流电压的峰值不应超过发电机额定励磁电压值。6.2.4试验条件、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应符合DL/T 1525的规定。6.3燃气轮发电机变频启动试验6.3.1燃气轮发电机变频启动前,应断开发电机中性点接地回路。6.3.2变频启动过程中,应密切监视变频启动系统、发电机励磁系统各部分的运行状态,若出现异常现 象或报警时,应停止启动并查明原因。6.3.3机组达到自持转速,变频启动系统自动退出后,应确认各开关置于分位。6.3.4变频启动过程中,应注意监视发电机的振动情况。6.4励磁机试验6.4.

14、1在低转速下,测量主励磁机、副励磁机的相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对于三机无刷励磁系统,当主励 磁机无测量条件时,可不测。6.4.2在升速过程中,测量副励磁机输出电压与转速的关系曲线,与出厂或历史数值相比应无明显 差别。7短路试验7.1 一般要求7.1.1新装机组无发电机出厂短路特性试验报告的,应录取发电机短路特性;有发电机出厂短路特性试验报告的,可只录取发电机带主变压器的短路特性。新装机组在短路试验中应对发电机变压器组的二次 系统进行检验。7.1.2发电机更换绕组后,应录取发电机带主变压器的短路特性,有条件的宜加测发电机短路特性;主 变压器更换绕组后,应录取发电机带主变压器的短路特性。发电机变压器

15、组的二次系统改动后,应利用 短路电流进行二次系统检验。7.1.3发电机增容后按照新装机组执行。7.2发电机短路试验7.2.1发电机短路试验的条件如下:a)发电机维持额定转速,各项运行参数正常;b)短路铜排应安装在发电机出口母线处(如发电机具有出口断路器,宜安装在发电机出口断路器 靠发电机侧),应能承受试验时的最大短路电流;c)确认发电机保护已按短路试验保护定值单正确整定;d)自并励机组的临时励磁电源已连接完毕,电源应满足短路试验需求,并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e)励磁回路正常连接;f)断开励磁调节器启励电源;g)设置励磁调节器他励、手动运行方式。7.2.2发电机短路试验应采用手动增减励磁电流的方式

16、进行,最大短路电流应升至额定定子电流。 7.2.3在2%10%额定定子电流下,应检查发电机、励磁变压器电流互感器各二次回路有无开路现象, 分散控制系统(DCS)盘表显示有无异常。7.2.4在50%60%额定定子电流下,应检查发电机、励磁变压器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相量,验证二次 电流回路的正确性。7.2.5在升流过程中,宜设置多个电流稳定点,在每个稳定点检查发电机电气、温度等监视量有无异常。7.2.6在升流过程中,可通过短接其中一组电流互感器的方法测量发电机差动保护动作值,应与整定值 相符。7.2.7在额定定子电流下,应对发电机、励磁整流柜、封闭母线外壳及支架等设备进行测温检查,各部分 的温升应满

17、足设计要求,检查发电机各监测量应无异常。测量发电机差动保护的差电压或者差电流。7.2.8检查程序完毕后,录取发电机短路特性,试验方法应符合GB/T 1029的规定。短路特性测量数 值与出厂或者历史试验数值相比,应在测量误差范围内。7.3发电机带主变压器短路试验7.3.1发电机带主变压器短路试验的条件如下:a)发电机维持额定转速,各项运行参数正常;b)若发电机有出口断路器,则出口断路器应闭合并做好防误分措施,高压厂用变压器低压侧开关 应断开并做好防误合措施;c)短路点的设置应使短路范围包含发电机、主变压器所有设计使用的电流互感器,短路线应能承 受试验时的最大短路电流;d)调速系统已做好防止并网点

18、断路器合闸后机组自动加载的措施;e)若发电机带主变压器短路范围包括母线侧电流互感器,则应合理设置母线差动保护的动作方 式,避免母线差动保护误出口;f)确认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已按短路试验保护定值单正确整定;g)其他条件见7.2.1 d)7.2.1 g)。7.3.2试验程序见7.2.27.2.7,同时应对短路范围内涉及的发电机变压器组一次设备进行测温检查、对 二次系统正确性进行检验。7.3.3检查程序完毕后,应录取发电机带主变压器的短路特性。短路特性测量数值与历史试验数值相 比,应在测量误差范围以内。7.4发电机带高压厂用变压器短路试验 7.4.1发电机带高压厂用变压器短路试验的条件如下:a)发电

19、机维持额定转速,各项运行参数正常;b)主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高压厂用变压器低压侧开关应断开,并做好防误合措施,如有发电机出 口断路器,则应闭合,并做好防误分措施;c)调速系统已做好防止并网点断路器合闸后机组自动加载的措施;d)短路点的设置应使短路范围包含高压厂用变压器所有设计使用的电流互感器,可采用短路线或 者短路小车进行短路,短路线或短路小车应能承受试验时的最大短路电流;e)确认发电机、高压厂用变压器保护已按短路试验保护定值单正确整定;f)其他条件见7.2.1 d)7.2.1 g)。7.4.2发电机带高压厂用变压器短路试验的最大短路电流不应超过高压厂用变压器低压侧的额定 电流。7.4.3在2

20、%10%高压厂用变压器额定电流时,应检查高低压侧电流互感器有无开路,分散控制系统 (DCS)盘表显示是否正确。7.4.4在50%60%高压厂用变压器额定电流时,应对高压厂用变压器电流互感器电流相量进行检 查,验证二次电流回路的正确性。8空载试验8.1 一般要求8.1.1新装机组无发电机出厂空载特性试验报告的,应录取发电机空载特性;有发电机出厂空载特性试 验报告的,可只录取发电机带主变压器的空载特性。新装机组在空载试验中应对发电机变压器组的二次 系统进行检验。8.1.2发电机A修及更换绕组后、主变压器更换绕组后应录取发电机带主变压器的空载特性,发电机更 换绕组后宜加测发电机空载特性。发电机变压器

21、组的二次系统改动后,应在空载试验中对二次系统进行 检验。8.1.3发电机增容后按照新装机组执行。8.2发电机空载试验8.2.1发电机空载试验的条件如下:a)发电机维持额定转速,各项运行参数正常;b)若发电机有出口断路器,则出口断路器应断开,并做好防误合措施;c)确认发电机保护已按空载试验保护定值单正确整定;d)自并励机组确认临时励磁电源已按试验要求连接完毕,电源满足空载试验需求,并做好相应的 安全措施;e)励磁回路正常连接;f)断开励磁调节器启励电源;g)设置励磁调节器他励、手动运行方式。8.2.2发电机空载试验应采用手动增减励磁电流的方式进行。8.2.3空载升压过程中宜设置30%.50%,1

22、00%等多个电压稳定点,检查各带电设备是否正常,检查发 电机电压互感器相序、相量及开口三角电压值应符合要求,核对分散控制系统(DCS)盘表电压显示,应无 异常。8.2.4在空载试验过程中,可采取临时降低定值的方式,验证发电机过电压保护动作的正确性。 8.2.5在额定定子电压下,测量发电机轴电压,应符合GB 50150及DL/T 1768的规定。8.2.6在额定定子电压下,进行空载灭磁试验,录取灭磁曲线;测量灭磁时间常数,应符合GB 50150和 DL/T 1768的规定;测量转子过电压倍数,应符合GB 50150及DL/T 843的规定;灭磁后,对灭磁开关、 灭磁电阻进行检查,应无异常。8.2

23、.7空载灭磁后,应测量发电机定子残压及相序。应先在发电机出口电压互感器二次侧进行测量,再 在机端一次侧测量,相序应与电网相序一致。8.2.8录取发电机空载特性,录取过程中增减磁操作应单向进行,不应反复,试验方法应符合 GB/T1029的规定。试验电压应加至额定定子电压的1.2倍。空载特性测量数值与出厂或历史试验数 值相比,应在测量误差范围以内。8.3发电机带主变压器空载试验8.3.1发电机带主变压器空载试验的条件如下:a)发电机维持额定转速,各项运行参数正常;b)若发电机只带主变压器进行空载升压,则主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应断开,若发电机变压器组带 升压站进行空载升压,则升压范围内的开关闭合,站内

24、选取合适的开关作为断开点,母线与线路 出线、其他机组的联系断开,各开关应做好相应的防误分或防误合措施;c)调速系统已做好防止并网点断路器合闸后机组自动加载的措施;d)高压厂用变压器低压侧开关应断开,并做好防误合措施;e)主变压器高压侧中性点接地开关按照调度要求正确投人;f)确认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已按空载试验保护定值单正确整定;g)其他条件见8.2.1 d)8.2.1 g)。8.3.2试验程序见8.2.28.2.7,同时应对空载升压范围内的二次系统正确性进行检验。8.3.3录取发电机带主变压器空载特性,试验过程中增减磁操作应单向进行,不应反复。最高试验电压 值应符合GB 50150及DL/T 1

25、768的规定。空载特性测量数值与历史试验数值相比,应在测量误差范 围以内。9发电机空载励磁系统动态试验9.1发电机空载励磁系统动态试验的条件如下:a)发电机维持额定转速,各项运行参数正常;b)对于自并励励磁系统,试验前应恢复励磁变压器与发电机的正常连接;c)投人励磁调节器启励电源;d)确认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已按发电机空载励磁系统动态试验保护定值单正确整定;e)励磁调节器所有功能均已正常投人,参数均已正常设置,励磁系统无异常报警信号。 9.2发电机空载励磁系统动态试验应包括以下内容:a)三机励磁系统的交流励磁机带整流装置的空载试验;b)三机励磁系统的副励磁机负载特性试验;c)手动方式和自动方式启

26、励试验;d)手动方式和自动方式灭磁试验;e)手动方式和自动方式励磁调节范围检查;f)手动/自动方式切换和通道切换试验;g)手动方式电流阶跃试验、自动方式电压阶跃试验;h)励磁调节器的伏/赫兹限制检查;i)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试验。9.3发电机空载励磁系统动态试验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应符合GB/T 7409.3、DL/T 843.DL/T 1166 的规定。10机组并网试验10.1假同期试验10.1.1各并网点断路器应分别进行假同期试验。10.1.2假同期试验的条件如下:a)确认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已按假同期试验保护定值单正确整定;b)调速系统已做好防止并网点断路器合闸后机组自动加载的措施;c)

27、确认并网点隔离开关已断开,并做好防误合措施;d)并网点断路器处于正常状态;e)模拟并网点隔离开关的合闸状态;f)确认同期电压核相正确。10.1.3将发电机电压、频率分别调整到同期装置整定值所允许的电压差、频率差范围之外,投人自动准 同期装置,装置应能将电压差、频率差自动调整到同期装置整定值允许范围内,正确发出合闸脉冲,并网 点断路器应合闸成功。录取同期示波图。10.1.4根据录波图确定断路器实际合闸时间,应与自动准同期装置合闸超前时间整定值相符。10.1.5试验后退出同期装置,断开并网点断路器,恢复试验时的所有临时措施。10.2同期并网试验10.2.1各并网点断路器应分别进行同期并网试验。10

28、.2.2同期并网试验的条件如下:a)恢复励磁调节器、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和燃气轮机控制系统的并网信号接线;b)发电机升至额定电压,各项运行参数正常;c)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正常投人;d)并网点断路器处于正常状态;e)并网点隔离开关已合人;f)检查同期装置定值设置正确;g)调度并网指令已下达。10.2.3主控制室进行同期并网操作并录波,确认并网点断路器同期合闸时间及断路器合闸时刻的压 差、频差、相位差均满足设计要求。10.2.4机组并网后,记录并网初始功率,确认发电机组工作正常、并网点断路器无异常。11机组带负荷试验11.1带负荷后的检查机组并网带负荷并稳定后应进行以下检查:a)检查发电机变压器

29、组方向型保护、功率型保护、失磁失步等阻抗型保护正确;b)检查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开关量正确;c)检查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相关实时参数正确,并记录;d)检查功率测量、电能表等相关电气量实时参数正确,并记录;e)检查励磁调节器功率测量正确;f)50%以上负荷时,检查程序逆功率保护、三次谐波定子接地保护的相量;g)满负荷时应测量发电机、主变压器、高压厂用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差流和不平衡输出;h)根据需要,进行线路保护、母线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的相量测试及二次回路检查。11.2厂用电源核相试验11.2.1机组并网带初负荷后,应在厂用电源切换前进行厂用电源核相试验,如在整套启动前已进行过 此试验,可不再进行。11

30、.2.2厂用电源核相应在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一次侧进行,应符合切换要求。11.3厂用电源切换试验11.3.1厂用电源切换试验的条件如下:a)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正常投人;b)快速切换装置运行正常;c)厂用变压器、厂用母线均已带电;d)厂用电源核相试验已完成,满足切换要求;e)厂用保安电源处于正常备用状态。11.3.2宜在发电机组带20%30%负荷下进行。11.3.3应在手动切换和事故切换两种模式下进行。手动切换模式下,工作进线转备用进线以及备用进 线转工作进线都应进行。11.3.4切换前,对快速切换装置的电压差、相位差、开关位置等指示信号进行核对,应无异常。11.3.5切换过程中不应出现厂用辅机的

31、跳闸。11.3.6对于事故切换模式,应根据录波图计算断电时间,应满足设计要求。11.4发电机轴电压测量应在机组带负荷后进行发电机轴电压的测量,测量方法和数值应符合GB 50150及DL/T 1768的 规定。11.5励磁系统带负荷试验11.5.1励磁系统带负荷试验应包括以下内容:a)各通道远方增减磁试验;b)手动/自动方式切换和通道切换试验;c)自动方式下阶跃试验;d)低励磁限制试验;e)过励磁限制试验;f)电压静差率测定;g)功率整流装置额定工况下的均流试验;h)无功补偿功能检查和投人试验;i)甩无功负荷试验(配合汽轮机、燃气轮机甩负荷试验进行)。11.5.2励磁系统带负荷试验的试验条件、试

32、验方法和试验结果应符合GB/T 7409.3 . DL/T 843、 DL/T 1166的规定。11.6电力系统相关试验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整定投人试验、进相试验等电力系统相关试验应根据电网要求进行。12机组满负荷试运行12.1机组进人满负荷试运行的条件、满负荷试运行结束的条件应符合DL/T 5437的规定。12.2在满负荷试运行期间可进行发电机热稳定检查,监视并记录发电机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 数、电压、电流、各部分的温度参数,以及冷却介质的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参数。12.3满负荷试运行期间,应加强带电设备的检查,及时发现设备异常。12.4满负荷试运行结束后,应及时消除试运行中发现的

33、电气设备缺陷。13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数据完整,结论明确。电气启动各试验报告的主要内容见附录B。附录A(规范性)机组电气启动试验项目A.1机组新装和A修后的电气启动试验项目见表A. 1。A.2机组B修、C修后应在A修电气启动试验项目范围内,根据检修范围、检修项目、检修项目对机组性 能的影响综合确定电气启动试验项目及各分项,机组D修后一般不安排电气启动试验项目。A.3发电机增容后的电气启动试验项目参照新装机组进行。表A.1机组新装和A修后的电气启动试验项目试验项目机组类型新装A修后机组升速过程中的试验转子绕组绝缘电阻测量VV转子绕组交流阻抗及功率损耗测量VV燃气轮发电机变频启动试验VV励磁机试验V

34、Va短路试验二次系统检验VVb额定电流下相关设备测温检查V-录取短路特性VcVd空载试验二次系统检验VVe发电机轴电压测量V7空载灭磁试验VV灭磁时间常数测量V转子过电压倍数测量V-发电机残压、相序测量VVg录取空载特性Vh乂发电机空载励磁系统动态试验三机励磁系统的交流励磁机带整流装置的空载试验V4'三机励磁系统的副励磁机负载特性试验VV手动方式和自动方式启励试验VV手动方式和自动方式灭磁试验VV手动方式和自动方式励磁调节范围检查VV手动/自动方式切换和通道切换试验VV手动方式电流阶跃和自动方式电压阶跃试验VV励磁调节器的伏/赫兹限制检査VV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试验VV机组并网试验假

35、同期试验VV同期并网试验VV机组带负荷试验带负荷后的检查VV表A.1 (续)试验项目机组类型新装A修后机组带负荷试验厂用电源核相试验kVV厂用电源切换试验V7发电机轴电压测量VV励磁系统带负荷试验各通道远方增减磁试验VV手动/自动方式切换和通道切换试验VV自动方式下阶跃试验VV低励磁限制试验VV过励磁限制试验VV电压静差率测定V功率整流装置额定工况下的均流试验V-无功补偿功能检查和投人试验V甩无功负荷试验V一电力系统相关试验根据电网要求进行机组满负荷试运行a主励磁机更换绕组后,应测量相序;副励磁机更换绕组后,应测量相序、输出电压与转速的关系曲线。b发电机变压器组二次系统改动后,应利用短路电流进

36、行二次系统检验。c新装机组无发电机出厂短路特性试验报告的,应录取发电机短路特性,有发电机出厂短路特性试验报告的,可只 录取发电机带主变压器的短路特性。d发电机更换绕组后,应录取发电机带主变压器的短路特性,有条件的宜加测发电机短路特性;主变压器更换绕组 后,应录取发电机带主变压器的短路特性。e发电机变压器组二次系统改动后,应在空载试验中对二次系统进行检验。*更换灭磁开关后应测量灭磁时间常数。8发电机改动接线后应测量相序。h新装机组无发电机出厂空载特性试验报告的,应录取发电机空载特性,有发电机出厂空载特性试验报告的,可只 录取发电机带主变压器的空载特性。i发电机A修及更换绕组后、主变压器更换绕组后

37、应录取发电机带主变压器的空载特性,发电机更换绕组后宜加 测发电机空载特性。j交流励磁机更换绕组后,应进行此试验。k如在整套启动前已进行过此试验,可不再进行。1厂用电源接线改动或快速切换装置更换后,应对厂用电源进行核相。附录B(资料性)电气启动各试验报告包括的主要内容电气启动各试验报告包括的主要内容见表B.1。表B.1电气启动各试验报告包括的主要内容试验项目试验报告主要内容机组升速过程中 的试验转子绕组绝缘电阻测量a)转子工况;b)绝缘电阻值;C)试验结论转子绕组交流阻抗及功率损耗测量a)转子工况;b)试验电压;c)阻抗及损耗值;d)阻抗及损耗值随转速变化曲线;e)试验结论燃气轮发电机变频启动试验a)变频启动系统投人前后检查情况;b)变频启动系统异常情况记录; C)试验结论励磁机试验a)励磁机相序;b)副励磁机输出电压与转速的关系曲线;C)试验结论短路试验a)短路特性数据;b)短路范围内二次系统检验数据;c)额定电流下各一次设备的测温检查情况;d)试验数据分析;e)试验结论及建议空载试验a)空载特性数据;b)升压范围内二次系统检验数据;c)空载轴电压测量工况及测量值;d)空载灭磁曲线;e)转子灭磁时间常数和转子过电压倍数;f)定子残压值及相序;g)试验数据分析;h)试验结论发电机空载励磁 系统动态试验三机励磁系统的交流励磁机带整流 装置的空载试验a)空载特性曲线;b)负载特性曲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