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倾听、宽容感化学生心灵._第1页
用倾听、宽容感化学生心灵._第2页
用倾听、宽容感化学生心灵._第3页
用倾听、宽容感化学生心灵._第4页
用倾听、宽容感化学生心灵.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用倾听、宽容感化学生心灵无锡市仓下中学 陈琴玉在教育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 也曾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 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的确如此,师生之间误会 -沟通- 融洽的转化 过程,关键在于沟通,在于心与心的交流。“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 心”。如何营造师生和谐的心灵沟通,感化学生的心灵,这个问题应 该引起我们广大教师更深的思考。显然学会倾听、宽容学生正是解决 这一问题的两大法宝。一、学会倾听开启学生心灵之锁 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 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有 效的教育,

2、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疾苦和动 向,可是我们许多教师, 不愿意听学生的倾诉, 不愿意听学生的唠叨, 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学生高明,没有必要倾听学生的诉说,特别 是学生犯错误时,更是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任凭自己对学生大加训 斥,这样很不利于教育好学生,往往学生并不领情,反而产生逆反心 理,拒绝老师的说教,走到事物的反面。其实一旦教师放下架子,转 向学生开始倾听,就意味着一种接纳,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诚意,把 他当成了朋友,让他感受到老师和他是平等的,这样学生才愿意把心 里话讲给老师听,以此求得老师的关怀和尊重,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 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解释。 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

3、流, 就是朋友式的、 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灵魂和灵魂的激荡。记得我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天,下着大雨,值班老师告诉 我,在我班男生宿舍后窗下有一床被子在淋雨。当时学生在上课,我 听后赶紧飞奔了去, 到那儿一看,被子已湿透了, 我把它抱回了宿舍, 并发现一个男同学的被子确实不见了。我开始觉得这事有点蹊跷,问 他怎么回事,他也感到很惊讶。经过多方查询和证实,我发现这件事 是他同桌干的。当时的我很生气,可一想觉得自己应调节好自己的心 态,让他把事情先讲清楚。我把他找到办公室,问他是怎么回事,他 立刻低头说: “我错了。”我问他为什么会想到用这个办法时,他说: “平时同桌经常看不起我,我很生气,就想报

4、复他一下。”我耐心地 倾听他讲了以前他们之间一些不愉快的事。听后我认识到这个学生思 想很狭隘,必须加以认真引导。我给他讲明了这个事件在班里造成的 影响,以及这种报复行为的错误。听后他问我:“老师,你能在同学 面前替我保密吗?我怕同学知道后会瞧不起我。”我马上答应了他的 请求。经过耐心的说服教育, 他真正明白了这一行为是非常不应该的。 最后他主动向同桌赔礼道歉,并买了一条新被子还给了同桌。从这以 后,他再没有惹起过事端,同学们也反映他变得乐于帮助别人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身心尚处于迅速发育成长过程中的学生, 更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如果学生犯了一点错误或出了一点事情 老师往往一见面就来个“

5、下马威” , 声色俱厉地指责 , 不分青红皂白 地训斥“ : 你到底是怎么搞的 ?”“ 你知道你犯了什么错误吗 ?”“ 你 这样做, 给班集体带来多么严重的影响啊 ! ”“ 重型炮弹”的打击 ,虽 使学生往往低下头 , 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其结果反而导致了学生的 缄口不言或对抗顶撞。即使学生惧于老师的威严 ,当面认错, 但也是口 服心不服 , 自尊心还容易受到伤害。所以有人说:我们的教育,缺少的不是教育,而是倾听!让我们 做个忠实的 “听众”,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在和学生交流时, 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无论是说对了还是说错了;无论是说得清 楚明白还是语无伦次, 我们都应该专注地倾听。 一个

6、懂得倾听的老师, 不会武断地制止学生偏题的发言,他会给学生留足表达的时间;一个 懂得倾听的老师,会善于慢慢触摸孩子情绪的温度,能在学生的谬误 中发现蕴藏的智慧火花。 记住:你的耐心倾听, 也一定会让你有惊喜。 这种真诚的倾听,会让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顺畅,也会让教师和学生 的心靠得更近!但我们应该明白,倾听,并不单纯指声音,倾听心声才是更深的 层次!除交谈外,倾听的形式还有很多,写信,写周记,当然,还有 更新的,如网络聊天。二、学会宽容唤起学生心灵之洁 教育家马卡连柯主张:教育者需要宽阔的胸怀,不同寻常的忍让 精神。这启发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有忍让宽容和耐心等品质,拥有一颗 宽容之心。 作为教师,

7、不能仅仅注意自己的外表, 首先应当学会宽容。 宽容是教师在理智教育中所表现出的对学生的关怀与爱护。宽容能触 动学生的自尊心,最能唤起学生心灵之洁即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改正错误的意志力和积极性。只要教师为学生创设这改过自新的空 间,使他们在宽容中生活, 他们也将学会宽容别人, 也会更豁达自信。当学生犯错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宽容宽容就是宽大,有气量, 对学生所犯的一些“错误”不性急, 不粗暴,采用冷静、耐心的方法, 让学生通过慢慢地反省,达到自我认识、自我纠正的态度。宽容能带 给学生自尊与自信,是学生快乐的源泉,是学生不断努力和超越自我 的原动力,是一种爱的艺术。学生犯了错,教师当众批评,虽能起到

8、警示作用,却大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严重的可能会引发学生破罐 子破摔的恶果。如果教师换一种方式,悄悄地指出他的缺点,给他留 点面子,他就有可能因心存感激而奋发向上。 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一次,一位家境不是很好的学生偷偷拿了班上的 1000多元的报刊费, 想用来买些吃的、玩的。 1000多元,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不是一个 小数目。如果冠以“小偷”的罪名也不为过,但这会严重损害学生的 自尊。当我了解了这位学生的动机、 作案过程后, 找了一个无人的 校 园角落,与其沟通,说明其行为的危害性,还告诉他,因为他的行为 见不得阳光,所以老师特地挑了此处与其谈话,希望他能自我反省, 及时改正。这位同学当

9、时就惭愧得低下了头。事后,我让他悄悄地把 钱还了出来,没有在全班同学面前提及这件事。这种处理方式,比让 他背着处分的痛苦,强压自己来改正错误这种方式有效得多。这样, 他就会以自信和快乐的心态而对待自己,对待自己所犯的错误,从内 心深处加强了自律的力量和改正错误的决心。后来,这位同学不但不 再拿别人的钱物,还积极投身到为他人、集体的服务中来,成为了一个自信阳光的男孩。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引导的道德 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宽容是一种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做到宽中有 严,严中有情,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亦应当毫不例外的给予至真至诚 的爱。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者要像爱迪生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在 爱迪生被开除回家的时候,把地下室让给他做实验。像利波老板宽容 法拉第那样宽容学生的缺点。”是呀,只有宽容,才会有爱迪生,才 会有法拉第。心智未成熟的学生,他们好奇、好动,常说错话,做错 事。教师应当理解他们,给他们改错的机会。保护学生的自尊,这会 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和期望,从而激发他们进行自 我教育。难怪人们常说“沉默是金”,“宽容是金”。当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