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教材使用的感悟与困惑(共7页)_第1页
小学数学新教材使用的感悟与困惑(共7页)_第2页
小学数学新教材使用的感悟与困惑(共7页)_第3页
小学数学新教材使用的感悟与困惑(共7页)_第4页
小学数学新教材使用的感悟与困惑(共7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小学数学新教材使用的感悟与困惑伊旗阿镇第四小学伴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脚步,新课程走进了学校,受到教师们的广泛认同。打开新教材,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气息,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与灵活性令人耳目一新。教师们普遍感到,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教材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教学的角度而言,许多教师认为新教材 “知识面广,呈

2、现方式多样,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内容丰富有趣,具有时代气息,关注学生发展”,“教材灵活,突出人文性,希望与挑战并存”,“内容生活化,形式美观,趣味性强,主题图内涵丰富,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自主发挥的空间大了”。(1)通过使用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教师们感受到教材在知识的编排上与以往相比更加体现了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体现了教学资源的可行性,具有实用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与原教材相比,注意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更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发展性的特点,综观教材,其开放性、梯度性、系统性和灵活性堪称美妙绝伦。 (2)教材形式设计符合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教材的编写中都采用了“问题情

3、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充分注意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以前的数学教科书,题目中的文字信息比较多,题目显得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新教材中就改变了这种方式。教材设计得非常精美,插图多,图多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暗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把这些图作为一个情境线索,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用数学。“主题图”是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其意图在于体现标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67页的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第53页的“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图,第9697页的“学校运动会”全景

4、等,这些情景图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 (3)教材改进呈现形式,重视过程学习。精心设计教科书的呈现形式,改进栏目设置、图文搭配、版面设计等方面,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例如科普小品等)呈现教材内容,适当设问、留白、引导,加大探索空间,安排具有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教科书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4)计算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过去我们计算的方法是单一的,现在新教材中计算教学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思路来计算同一道题,培养了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练习上将

5、枯燥单一的计算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这样,一方面将枯燥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另一方面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和感受。例如:三年级有两个单元的计算教学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加强估算教学,使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体会估算的作用,等等。使学生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

6、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计算的意义,形成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发展起良好的数感,而且也能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面对现实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进一步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等。 (5)练习题设计体现两“活”。一是贴近生活;二是开放灵活。纵观新教材的课后练习题,你会发现:所有的练习题改变了以前旧教材中传统的题目,新教材中的练习题不但图文并茂,而且题目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见到的,有些是常用的。这样的练习题设置学生有很大的兴趣去研究,在不知不觉中就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练习二中的

7、练习题全是图文题目,并且里面的题目是学生见过的或学生都常用的物品。教材中练习的设计变得更加开放灵活,尤其是解决问题的安排不仅变得更合理,不再将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而是与计算教学结合在一起。因为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与运算的意义是相同的,在学习计算时实际上也是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样安排便于教师站在一个高度以一个整体的观点把握教材,也可为学生今后能做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打下基础。 (6)增加了有意义的实践活动。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各册教材设计了更多的需要学生自主探索,亲自动手动脑进行设计与制作的活动。实践活动的增加,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而且能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

8、生活。 (7)教材渗透数学思想和人文关怀。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例如,等量代换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这些数学思想的引入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使他们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然而,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们又感到了教学内容的一些不足与

9、困惑一、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是否给教师教、学生学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如对一些概念、性质、法则、公式、解题方法有必要在教材或教师教学用书中以合适的方法呈现,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教,而且有利于学生学。 二、教材所呈现内容重点、难点不好把握。由于教材给教师的空间较大,加之教师教学用书没有详尽分析,给教师运用教材造成较大难度。 三、在实际教学中,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较低年级有所下降,如何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之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总体目标中以明确了“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目标,并指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

10、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由于这些目标过于宏观,致使绝大多数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不能挖掘出教材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影响教师对教材深度的理解,运用教材时只能停留在形式上。 四、部分知识点的出现比较突然,跳跃性大,缺乏铺垫,加之教材中的练习量较小,如何解决教学中的“两极分化”问题及弱势群体随着年级升高逐步增多的现象。 五、如何解决学生计算技能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的问题。由于教材将解决问题与计算教学溶入同一情景之中,致使教师在教学中如要顾两头,往往就会出新“芝麻、西瓜”都丢的现象。如:五年级教材中的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分数混合运算。 六、能否在教材和“数

11、学伴你成长”中增加一定练习,促使学生技能的形成、思维水平的提高,较好地解决教材知识容量大而练习量较少的问题。 七、如何解决好教材给教师空间大和教师用好教材的问题,使教师在运用教材变的容易操作些。 八、教师应如何处理平时教学和毕业总复习的关系,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难度、广度。 九、教材中情景创设,有时完全可以不用,但似乎又缺少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怎么办?如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基本性质,用商不变的性质过度更简单、快捷,还有必要用折纸吗? 十、教材缺少对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系统培养,致使学生面对问题所用策略、方法较少,面对这一现象,各年级教材如何系统安排,相互衔接? 十一、教材涉及的内容广,由于缺乏一定的系

12、统性,学生学习中掌握的不是很扎实,不是很深入,如此状况,怎能面对越来越大的升学压力。 十二、如何使教材中的实践活动、实践与综合应用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如三年级下册中的“森林旅游”,五年级上册P66“发芽率” 十三、由于教材的课题多以活动的形式出现,加之教师教学用书相应的内容缺少必要的分析,致使教师对主题图的编写意图分析、理解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教学中盲目性增大,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 十四、教材中课题和对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填一填”、“看一看”、“说一说”的练习题,由于教师教学用书缺少响应的教材分析、设计目的分析(为什么设计此题,要达到什么目的)、特点分析、教学建设,造成教师教学盲目运用,使之练习达不到编者目的,最后导致学生的发展受影响。如五年级下册第11页11题,无论问题的提出、题目呈现的形式,考察的知识点,都是很好的,但由于教师运用过程中对习题的目的性分析、知识点理解不到位,致使此题的运用大打折扣。 以上是我们在教材使用中的一些感悟和困惑,新教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