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型led的热测试和热仿真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0/21026180-c6c3-469f-97aa-62bb4101dfc7/21026180-c6c3-469f-97aa-62bb4101dfc71.gif)
![功率型led的热测试和热仿真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0/21026180-c6c3-469f-97aa-62bb4101dfc7/21026180-c6c3-469f-97aa-62bb4101dfc72.gif)
![功率型led的热测试和热仿真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0/21026180-c6c3-469f-97aa-62bb4101dfc7/21026180-c6c3-469f-97aa-62bb4101dfc73.gif)
![功率型led的热测试和热仿真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0/21026180-c6c3-469f-97aa-62bb4101dfc7/21026180-c6c3-469f-97aa-62bb4101dfc74.gif)
![功率型led的热测试和热仿真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0/21026180-c6c3-469f-97aa-62bb4101dfc7/21026180-c6c3-469f-97aa-62bb4101dfc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理论物理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功率型LED的热测试和热仿真关键词:功率型LED 热仿真 电压温度系数 热测试 发光二极管摘要:随着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发光效率的提高以及功率型LED芯片的制备成功,使得LED半导体固体照明成为现实。由于功率型LED与传统光源相比的突出性能以及其未来的巨大市场前景,各个国家、地区争相投资研发LED照明光源。但是功率型LED同时也存在发光效率低和发热量高的发展瓶颈。本文主要围绕功率型LED的热问题展开研究,包括单芯片和多芯片功率型LED的热测试和热仿真。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阐述了LED的发展历史、发光机制以及其特点和应用,并详细说明了结温对LED性能的影响
2、,指出对LED热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2.介绍热传递基本原理以及LED的热学参数与热学模型,还回顾总结了LED热阻的各种测量方法。 3.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LED正向电压随温度变化的物理机理,并在大的电流范围(0.1200mA)和温度范围(60350K)内,对AlGaInP,InGaN材料系功率型LED正向电压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发现在恒定电流下,两者的关系可分为高温区和低温区两段。在高温区两者为线性反比关系,并且电压温度系数与正向电流有关:在低温区正向电压随温度减小而突然急剧增大。我们提出的理论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4.运用电学法测量单芯片功率型LED瞬态冷却曲线,通过数
3、学方法将其转化为积分和微分结构函数来分析LED封装器件各区域的热阻和热容。1s的瞬态数据采集精度和高的重复性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用这种方法比较了三种不同金属芯印刷电路板(MCPCB)对单芯片功率型LED的散热效果,得知贝格斯铝基板散热性能最好,ANT铝基板次之,普通铝基板最差。还对同封装结构的单芯片和三芯片功率型LED进行了热测试分析,实验结果与热学模型的理论预计结果相一致。并得知金属块到MCPCB间的热阻对多芯片LED的结温影响最为显著,热管理设计时应着重考虑该部分影响。 5.根据实际封装结构分别建立了单芯片和三芯片功率型LED的有限元热学模型,并通过实际样品的测试结果验证了仿
4、真模型的准确性。并对单芯片功率型LED讨论了各层材料热导率对其散热的影响,对多芯片功率型LED讨论了不同芯片间距对其散热的影响。 关于功率型LED热特性的测试与仿真是功率型LED发展历程,特别是商品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封装很大程度决定了LED的散热性能,本课题的研究对功率型LED封装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正文内容 随着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发光效率的提高以及功率型LED芯片的制备成功,使得LED半导体固体照明成为现实。由于功率型LED与传统光源相比的突出性能以及其未来的巨大市场前景,各个国家、地区争相投资研发LED照明光源。但是功率型LED同时也存在发光效率低和发热量高的发展瓶颈。本文
5、主要围绕功率型LED的热问题展开研究,包括单芯片和多芯片功率型LED的热测试和热仿真。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阐述了LED的发展历史、发光机制以及其特点和应用,并详细说明了结温对LED性能的影响,指出对LED热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2.介绍热传递基本原理以及LED的热学参数与热学模型,还回顾总结了LED热阻的各种测量方法。 3.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LED正向电压随温度变化的物理机理,并在大的电流范围(0.1200mA)和温度范围(60350K)内,对AlGaInP,InGaN材料系功率型LED正向电压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发现在恒定电流下,两者的关系可分为高温区和低温区两段。在高温
6、区两者为线性反比关系,并且电压温度系数与正向电流有关:在低温区正向电压随温度减小而突然急剧增大。我们提出的理论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4.运用电学法测量单芯片功率型LED瞬态冷却曲线,通过数学方法将其转化为积分和微分结构函数来分析LED封装器件各区域的热阻和热容。1s的瞬态数据采集精度和高的重复性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用这种方法比较了三种不同金属芯印刷电路板(MCPCB)对单芯片功率型LED的散热效果,得知贝格斯铝基板散热性能最好,ANT铝基板次之,普通铝基板最差。还对同封装结构的单芯片和三芯片功率型LED进行了热测试分析,实验结果与热学模型的理论预计结果相一致。并得知金属块到
7、MCPCB间的热阻对多芯片LED的结温影响最为显著,热管理设计时应着重考虑该部分影响。 5.根据实际封装结构分别建立了单芯片和三芯片功率型LED的有限元热学模型,并通过实际样品的测试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并对单芯片功率型LED讨论了各层材料热导率对其散热的影响,对多芯片功率型LED讨论了不同芯片间距对其散热的影响。 关于功率型LED热特性的测试与仿真是功率型LED发展历程,特别是商品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封装很大程度决定了LED的散热性能,本课题的研究对功率型LED封装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随着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发光效率的提高以及功率型LED芯片的制备成功,使得LED半导体固体
8、照明成为现实。由于功率型LED与传统光源相比的突出性能以及其未来的巨大市场前景,各个国家、地区争相投资研发LED照明光源。但是功率型LED同时也存在发光效率低和发热量高的发展瓶颈。本文主要围绕功率型LED的热问题展开研究,包括单芯片和多芯片功率型LED的热测试和热仿真。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阐述了LED的发展历史、发光机制以及其特点和应用,并详细说明了结温对LED性能的影响,指出对LED热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2.介绍热传递基本原理以及LED的热学参数与热学模型,还回顾总结了LED热阻的各种测量方法。 3.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LED正向电压随温度变化的物理机理,并在大的电流范围(0.1200mA
9、)和温度范围(60350K)内,对AlGaInP,InGaN材料系功率型LED正向电压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发现在恒定电流下,两者的关系可分为高温区和低温区两段。在高温区两者为线性反比关系,并且电压温度系数与正向电流有关:在低温区正向电压随温度减小而突然急剧增大。我们提出的理论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4.运用电学法测量单芯片功率型LED瞬态冷却曲线,通过数学方法将其转化为积分和微分结构函数来分析LED封装器件各区域的热阻和热容。1s的瞬态数据采集精度和高的重复性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用这种方法比较了三种不同金属芯印刷电路板(MCPCB)对单芯片功率型LED的散热
10、效果,得知贝格斯铝基板散热性能最好,ANT铝基板次之,普通铝基板最差。还对同封装结构的单芯片和三芯片功率型LED进行了热测试分析,实验结果与热学模型的理论预计结果相一致。并得知金属块到MCPCB间的热阻对多芯片LED的结温影响最为显著,热管理设计时应着重考虑该部分影响。 5.根据实际封装结构分别建立了单芯片和三芯片功率型LED的有限元热学模型,并通过实际样品的测试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并对单芯片功率型LED讨论了各层材料热导率对其散热的影响,对多芯片功率型LED讨论了不同芯片间距对其散热的影响。 关于功率型LED热特性的测试与仿真是功率型LED发展历程,特别是商品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11、由于封装很大程度决定了LED的散热性能,本课题的研究对功率型LED封装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随着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发光效率的提高以及功率型LED芯片的制备成功,使得LED半导体固体照明成为现实。由于功率型LED与传统光源相比的突出性能以及其未来的巨大市场前景,各个国家、地区争相投资研发LED照明光源。但是功率型LED同时也存在发光效率低和发热量高的发展瓶颈。本文主要围绕功率型LED的热问题展开研究,包括单芯片和多芯片功率型LED的热测试和热仿真。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阐述了LED的发展历史、发光机制以及其特点和应用,并详细说明了结温对LED性能的影响,指出对LED热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2
12、.介绍热传递基本原理以及LED的热学参数与热学模型,还回顾总结了LED热阻的各种测量方法。 3.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LED正向电压随温度变化的物理机理,并在大的电流范围(0.1200mA)和温度范围(60350K)内,对AlGaInP,InGaN材料系功率型LED正向电压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发现在恒定电流下,两者的关系可分为高温区和低温区两段。在高温区两者为线性反比关系,并且电压温度系数与正向电流有关:在低温区正向电压随温度减小而突然急剧增大。我们提出的理论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4.运用电学法测量单芯片功率型LED瞬态冷却曲线,通过数学方法将其转化为积分和微分结构函数来分
13、析LED封装器件各区域的热阻和热容。1s的瞬态数据采集精度和高的重复性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用这种方法比较了三种不同金属芯印刷电路板(MCPCB)对单芯片功率型LED的散热效果,得知贝格斯铝基板散热性能最好,ANT铝基板次之,普通铝基板最差。还对同封装结构的单芯片和三芯片功率型LED进行了热测试分析,实验结果与热学模型的理论预计结果相一致。并得知金属块到MCPCB间的热阻对多芯片LED的结温影响最为显著,热管理设计时应着重考虑该部分影响。 5.根据实际封装结构分别建立了单芯片和三芯片功率型LED的有限元热学模型,并通过实际样品的测试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并对单芯片功率型LED
14、讨论了各层材料热导率对其散热的影响,对多芯片功率型LED讨论了不同芯片间距对其散热的影响。 关于功率型LED热特性的测试与仿真是功率型LED发展历程,特别是商品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封装很大程度决定了LED的散热性能,本课题的研究对功率型LED封装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随着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发光效率的提高以及功率型LED芯片的制备成功,使得LED半导体固体照明成为现实。由于功率型LED与传统光源相比的突出性能以及其未来的巨大市场前景,各个国家、地区争相投资研发LED照明光源。但是功率型LED同时也存在发光效率低和发热量高的发展瓶颈。本文主要围绕功率型LED的热问题展开研究,包括单芯片
15、和多芯片功率型LED的热测试和热仿真。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阐述了LED的发展历史、发光机制以及其特点和应用,并详细说明了结温对LED性能的影响,指出对LED热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2.介绍热传递基本原理以及LED的热学参数与热学模型,还回顾总结了LED热阻的各种测量方法。 3.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LED正向电压随温度变化的物理机理,并在大的电流范围(0.1200mA)和温度范围(60350K)内,对AlGaInP,InGaN材料系功率型LED正向电压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发现在恒定电流下,两者的关系可分为高温区和低温区两段。在高温区两者为线性反比关系,并且电压温度系数与正向电流
16、有关:在低温区正向电压随温度减小而突然急剧增大。我们提出的理论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4.运用电学法测量单芯片功率型LED瞬态冷却曲线,通过数学方法将其转化为积分和微分结构函数来分析LED封装器件各区域的热阻和热容。1s的瞬态数据采集精度和高的重复性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用这种方法比较了三种不同金属芯印刷电路板(MCPCB)对单芯片功率型LED的散热效果,得知贝格斯铝基板散热性能最好,ANT铝基板次之,普通铝基板最差。还对同封装结构的单芯片和三芯片功率型LED进行了热测试分析,实验结果与热学模型的理论预计结果相一致。并得知金属块到MCPCB间的热阻对多芯片LED的结温影响最为显
17、著,热管理设计时应着重考虑该部分影响。 5.根据实际封装结构分别建立了单芯片和三芯片功率型LED的有限元热学模型,并通过实际样品的测试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并对单芯片功率型LED讨论了各层材料热导率对其散热的影响,对多芯片功率型LED讨论了不同芯片间距对其散热的影响。 关于功率型LED热特性的测试与仿真是功率型LED发展历程,特别是商品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封装很大程度决定了LED的散热性能,本课题的研究对功率型LED封装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随着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发光效率的提高以及功率型LED芯片的制备成功,使得LED半导体固体照明成为现实。由于功率型LED与传统光源相比的突
18、出性能以及其未来的巨大市场前景,各个国家、地区争相投资研发LED照明光源。但是功率型LED同时也存在发光效率低和发热量高的发展瓶颈。本文主要围绕功率型LED的热问题展开研究,包括单芯片和多芯片功率型LED的热测试和热仿真。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阐述了LED的发展历史、发光机制以及其特点和应用,并详细说明了结温对LED性能的影响,指出对LED热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2.介绍热传递基本原理以及LED的热学参数与热学模型,还回顾总结了LED热阻的各种测量方法。 3.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LED正向电压随温度变化的物理机理,并在大的电流范围(0.1200mA)和温度范围(60350K)内,对AlGaInP
19、,InGaN材料系功率型LED正向电压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发现在恒定电流下,两者的关系可分为高温区和低温区两段。在高温区两者为线性反比关系,并且电压温度系数与正向电流有关:在低温区正向电压随温度减小而突然急剧增大。我们提出的理论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4.运用电学法测量单芯片功率型LED瞬态冷却曲线,通过数学方法将其转化为积分和微分结构函数来分析LED封装器件各区域的热阻和热容。1s的瞬态数据采集精度和高的重复性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用这种方法比较了三种不同金属芯印刷电路板(MCPCB)对单芯片功率型LED的散热效果,得知贝格斯铝基板散热性能最好,ANT铝基板
20、次之,普通铝基板最差。还对同封装结构的单芯片和三芯片功率型LED进行了热测试分析,实验结果与热学模型的理论预计结果相一致。并得知金属块到MCPCB间的热阻对多芯片LED的结温影响最为显著,热管理设计时应着重考虑该部分影响。 5.根据实际封装结构分别建立了单芯片和三芯片功率型LED的有限元热学模型,并通过实际样品的测试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并对单芯片功率型LED讨论了各层材料热导率对其散热的影响,对多芯片功率型LED讨论了不同芯片间距对其散热的影响。 关于功率型LED热特性的测试与仿真是功率型LED发展历程,特别是商品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封装很大程度决定了LED的散热性能,本课题的
21、研究对功率型LED封装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随着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发光效率的提高以及功率型LED芯片的制备成功,使得LED半导体固体照明成为现实。由于功率型LED与传统光源相比的突出性能以及其未来的巨大市场前景,各个国家、地区争相投资研发LED照明光源。但是功率型LED同时也存在发光效率低和发热量高的发展瓶颈。本文主要围绕功率型LED的热问题展开研究,包括单芯片和多芯片功率型LED的热测试和热仿真。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阐述了LED的发展历史、发光机制以及其特点和应用,并详细说明了结温对LED性能的影响,指出对LED热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2.介绍热传递基本原理以及LED的热学参数与热学模
22、型,还回顾总结了LED热阻的各种测量方法。 3.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LED正向电压随温度变化的物理机理,并在大的电流范围(0.1200mA)和温度范围(60350K)内,对AlGaInP,InGaN材料系功率型LED正向电压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发现在恒定电流下,两者的关系可分为高温区和低温区两段。在高温区两者为线性反比关系,并且电压温度系数与正向电流有关:在低温区正向电压随温度减小而突然急剧增大。我们提出的理论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4.运用电学法测量单芯片功率型LED瞬态冷却曲线,通过数学方法将其转化为积分和微分结构函数来分析LED封装器件各区域的热阻和热容。1s的瞬态数
23、据采集精度和高的重复性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用这种方法比较了三种不同金属芯印刷电路板(MCPCB)对单芯片功率型LED的散热效果,得知贝格斯铝基板散热性能最好,ANT铝基板次之,普通铝基板最差。还对同封装结构的单芯片和三芯片功率型LED进行了热测试分析,实验结果与热学模型的理论预计结果相一致。并得知金属块到MCPCB间的热阻对多芯片LED的结温影响最为显著,热管理设计时应着重考虑该部分影响。 5.根据实际封装结构分别建立了单芯片和三芯片功率型LED的有限元热学模型,并通过实际样品的测试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并对单芯片功率型LED讨论了各层材料热导率对其散热的影响,对多芯片功率
24、型LED讨论了不同芯片间距对其散热的影响。 关于功率型LED热特性的测试与仿真是功率型LED发展历程,特别是商品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封装很大程度决定了LED的散热性能,本课题的研究对功率型LED封装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随着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发光效率的提高以及功率型LED芯片的制备成功,使得LED半导体固体照明成为现实。由于功率型LED与传统光源相比的突出性能以及其未来的巨大市场前景,各个国家、地区争相投资研发LED照明光源。但是功率型LED同时也存在发光效率低和发热量高的发展瓶颈。本文主要围绕功率型LED的热问题展开研究,包括单芯片和多芯片功率型LED的热测试和热仿真。具体包括以
25、下内容: 1.阐述了LED的发展历史、发光机制以及其特点和应用,并详细说明了结温对LED性能的影响,指出对LED热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2.介绍热传递基本原理以及LED的热学参数与热学模型,还回顾总结了LED热阻的各种测量方法。 3.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LED正向电压随温度变化的物理机理,并在大的电流范围(0.1200mA)和温度范围(60350K)内,对AlGaInP,InGaN材料系功率型LED正向电压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发现在恒定电流下,两者的关系可分为高温区和低温区两段。在高温区两者为线性反比关系,并且电压温度系数与正向电流有关:在低温区正向电压随温度减小而突然急剧增大。
26、我们提出的理论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4.运用电学法测量单芯片功率型LED瞬态冷却曲线,通过数学方法将其转化为积分和微分结构函数来分析LED封装器件各区域的热阻和热容。1s的瞬态数据采集精度和高的重复性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用这种方法比较了三种不同金属芯印刷电路板(MCPCB)对单芯片功率型LED的散热效果,得知贝格斯铝基板散热性能最好,ANT铝基板次之,普通铝基板最差。还对同封装结构的单芯片和三芯片功率型LED进行了热测试分析,实验结果与热学模型的理论预计结果相一致。并得知金属块到MCPCB间的热阻对多芯片LED的结温影响最为显著,热管理设计时应着重考虑该部分影响。 5.根据
27、实际封装结构分别建立了单芯片和三芯片功率型LED的有限元热学模型,并通过实际样品的测试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并对单芯片功率型LED讨论了各层材料热导率对其散热的影响,对多芯片功率型LED讨论了不同芯片间距对其散热的影响。 关于功率型LED热特性的测试与仿真是功率型LED发展历程,特别是商品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封装很大程度决定了LED的散热性能,本课题的研究对功率型LED封装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随着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发光效率的提高以及功率型LED芯片的制备成功,使得LED半导体固体照明成为现实。由于功率型LED与传统光源相比的突出性能以及其未来的巨大市场前景,各个国家、地区争
28、相投资研发LED照明光源。但是功率型LED同时也存在发光效率低和发热量高的发展瓶颈。本文主要围绕功率型LED的热问题展开研究,包括单芯片和多芯片功率型LED的热测试和热仿真。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阐述了LED的发展历史、发光机制以及其特点和应用,并详细说明了结温对LED性能的影响,指出对LED热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2.介绍热传递基本原理以及LED的热学参数与热学模型,还回顾总结了LED热阻的各种测量方法。 3.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LED正向电压随温度变化的物理机理,并在大的电流范围(0.1200mA)和温度范围(60350K)内,对AlGaInP,InGaN材料系功率型LED正向电压随温度的变
29、化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发现在恒定电流下,两者的关系可分为高温区和低温区两段。在高温区两者为线性反比关系,并且电压温度系数与正向电流有关:在低温区正向电压随温度减小而突然急剧增大。我们提出的理论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4.运用电学法测量单芯片功率型LED瞬态冷却曲线,通过数学方法将其转化为积分和微分结构函数来分析LED封装器件各区域的热阻和热容。1s的瞬态数据采集精度和高的重复性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用这种方法比较了三种不同金属芯印刷电路板(MCPCB)对单芯片功率型LED的散热效果,得知贝格斯铝基板散热性能最好,ANT铝基板次之,普通铝基板最差。还对同封装结构的单芯片和三
30、芯片功率型LED进行了热测试分析,实验结果与热学模型的理论预计结果相一致。并得知金属块到MCPCB间的热阻对多芯片LED的结温影响最为显著,热管理设计时应着重考虑该部分影响。 5.根据实际封装结构分别建立了单芯片和三芯片功率型LED的有限元热学模型,并通过实际样品的测试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并对单芯片功率型LED讨论了各层材料热导率对其散热的影响,对多芯片功率型LED讨论了不同芯片间距对其散热的影响。 关于功率型LED热特性的测试与仿真是功率型LED发展历程,特别是商品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封装很大程度决定了LED的散热性能,本课题的研究对功率型LED封装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随着发
31、光二极管(LED)芯片发光效率的提高以及功率型LED芯片的制备成功,使得LED半导体固体照明成为现实。由于功率型LED与传统光源相比的突出性能以及其未来的巨大市场前景,各个国家、地区争相投资研发LED照明光源。但是功率型LED同时也存在发光效率低和发热量高的发展瓶颈。本文主要围绕功率型LED的热问题展开研究,包括单芯片和多芯片功率型LED的热测试和热仿真。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阐述了LED的发展历史、发光机制以及其特点和应用,并详细说明了结温对LED性能的影响,指出对LED热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2.介绍热传递基本原理以及LED的热学参数与热学模型,还回顾总结了LED热阻的各种测量方法。 3.
32、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LED正向电压随温度变化的物理机理,并在大的电流范围(0.1200mA)和温度范围(60350K)内,对AlGaInP,InGaN材料系功率型LED正向电压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发现在恒定电流下,两者的关系可分为高温区和低温区两段。在高温区两者为线性反比关系,并且电压温度系数与正向电流有关:在低温区正向电压随温度减小而突然急剧增大。我们提出的理论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4.运用电学法测量单芯片功率型LED瞬态冷却曲线,通过数学方法将其转化为积分和微分结构函数来分析LED封装器件各区域的热阻和热容。1s的瞬态数据采集精度和高的重复性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33、靠性。应用这种方法比较了三种不同金属芯印刷电路板(MCPCB)对单芯片功率型LED的散热效果,得知贝格斯铝基板散热性能最好,ANT铝基板次之,普通铝基板最差。还对同封装结构的单芯片和三芯片功率型LED进行了热测试分析,实验结果与热学模型的理论预计结果相一致。并得知金属块到MCPCB间的热阻对多芯片LED的结温影响最为显著,热管理设计时应着重考虑该部分影响。 5.根据实际封装结构分别建立了单芯片和三芯片功率型LED的有限元热学模型,并通过实际样品的测试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并对单芯片功率型LED讨论了各层材料热导率对其散热的影响,对多芯片功率型LED讨论了不同芯片间距对其散热的影响。 关于
34、功率型LED热特性的测试与仿真是功率型LED发展历程,特别是商品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封装很大程度决定了LED的散热性能,本课题的研究对功率型LED封装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随着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发光效率的提高以及功率型LED芯片的制备成功,使得LED半导体固体照明成为现实。由于功率型LED与传统光源相比的突出性能以及其未来的巨大市场前景,各个国家、地区争相投资研发LED照明光源。但是功率型LED同时也存在发光效率低和发热量高的发展瓶颈。本文主要围绕功率型LED的热问题展开研究,包括单芯片和多芯片功率型LED的热测试和热仿真。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阐述了LED的发展历史、发光机制以及其特点和应用,并详细说明了结温对LED性能的影响,指出对LED热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2.介绍热传递基本原理以及LED的热学参数与热学模型,还回顾总结了LED热阻的各种测量方法。 3.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LED正向电压随温度变化的物理机理,并在大的电流范围(0.1200mA)和温度范围(60350K)内,对AlGaInP,InGaN材料系功率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调速电锤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电子选纬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橡胶防震耐胶垫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惠州2024年广东惠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1年中国大提花衬衫面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园林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升降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位扭腰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4通道粗波分复用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广州广东广州市白云区鹤龙街道市政服务所招聘环卫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19411-2024除湿机
- 四年级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20篇(附带答案解析)经典
- 设立登记通知书
- 简约喜庆元宵节介绍模板 教学课件
- 2022医学课件前列腺炎指南模板
- MySQL数据库项目式教程完整版课件全书电子教案教材课件(完整)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完整版课件
- 《网络服务器搭建、配置与管理-Linux(RHEL8、CentOS8)(微课版)(第4版)》全册电子教案
- 职业卫生教学课件生物性有害因素所致职业性损害
- 降“四高”健康教育课件
- 心理评估与诊断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