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园林树木的选择与生态配置_第1页
第四章园林树木的选择与生态配置_第2页
第四章园林树木的选择与生态配置_第3页
第四章园林树木的选择与生态配置_第4页
第四章园林树木的选择与生态配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章 绿地景观中的园林树木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 园林树木分类 *第二节 园林树木的观赏特性 第一节 园林树木分类 一、植物学的系统分类法: 二、栽培学的应用分类法 1.按生长习性分类 2.按观赏特性分类 3.按栽培用途分类 4.按生态特性分类 第二节 园林树木的观赏特性 一、园林树木的色彩 1.叶色: 2.枝干色:枝干有各种色彩,如红色、黄色、褐色、灰白色等。 3.花色:各种花色均有。 4.果色:各种果色均有。 二、园林树木的形态 1.体量: 2.树形: 3.质地: 4.叶形: 三、园林树木的芳香 四、园林树木的感应 五、园林树木美的一般特性 六、园林树木的景观应用 第

2、二章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 园林树木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园体树木的生长发育 第三节 园林树木个体的生长发育 【生长】:植物体在同化外界物质的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扩大和分化,导致体积和重量的不可逆的增加称为生长。 【发育】:在其生活史中,建筑在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基础上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第一节 园林树木的结构与功能 一、根的类型与功能 1.根的类型与结构: (1)根的类型: 实生根: 茎源根: 根蘖根: (2)根的结构: 由主根、侧根、须根和根毛构成。 根据须根的结构和功能,分为生长根、吸收根、 过渡根、输导根。 2.根系的分布: (1)垂

3、直分布:根系沿着土层垂直方向向下生长的根系,为垂直根。 (2)水平分布:沿着土壤表层平行状态分布向四周横向发展的根,为水平根。 根系的主要功能: 吸收功能: 固着和支持作用: 输导和合成功能: 贮藏和繁殖功能: (一)茎的类型 1.直立茎: 2.缠绕茎: 3.攀缘茎: 4.匍匐茎: 1.总状分枝(单轴分枝): 2.合轴分枝式: 3.假二叉分枝式:(三)茎的功能1.茎的功能: 2.茎的支持功能: 3.茎的贮藏和繁殖功能: 4.茎的观赏功能: (一)叶的功能: 叶的主要功能: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吸收作用、繁殖功能。 (二)花的功能:观赏功能、繁殖功能。 (三)果实和种子:繁殖功能和观赏功能。 第二

4、节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 一、根系的生长发育 1、根系的年生长动态: 2、根的生命周期: 3、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 土温: 土壤湿度: 土壤通气: 土壤营养: 树体有机养分: 1、树木的枝芽特性: 芽序:定芽在枝上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顺序性。 芽的异质性: 芽的早熟性与晚熟性: 萌芽力与成枝力: 芽的潜伏力: 2、枝的生长: 年生长量: 生长势: (1)枝的加长生长: (2)枝的加粗生长: (3)年轮及其形成: (4)顶端优势: (5)干性与层性: (6)影响新梢生长的因素: 砧木: 贮藏养分: 内源激素: 母枝所处部位与状况: 环境与栽培技术: (7)树冠的形成: 三、叶和叶幕的形成 (1)叶片的

5、形成: (2)叶幕的形成: 四、花的形成和开花 (一)花芽的分化 1、概念: 花芽分化: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 花芽形成:即花芽形成全过程。从生长点顶端变得平坦,四周下陷开始,逐渐分化为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以及整个花蕾或花序原始体的全过程。 形态分化:由叶芽生长点的细胞组织形态转化为花芽生长点的组织形态过程。 生理分化:在出现形态分化之前,生长点内部由叶芽的生理状态(代谢方式)转向形成花芽的生理状态的过程。 广义花芽分化:包括生理分化、形态分化、花器的形成与完善直至性细胞的形成。 狭义的花芽分化:指形态分化。 2、花芽分化期: 花芽分化期的划分:分为生理分化期、形态分化期

6、和性细胞形成期。 3、花芽的着生与分化期的关系: 4、树木花芽分化的类别: 夏秋分化型: 冬春分化型: 当年分化型: 多次分化型: 不定期分化型: (1)未分化(2)分化开始(生长锥呈圆球形)(3)五朵小花原基产生(4)小花分化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叶原基花原基花原基小花原基小花原基花瓣花瓣雄蕊雄蕊雌蕊雌蕊 5、树木花芽分化期的规律: 都有一个分化临界期: 分化的长期性: 相对集中和相对稳定性: 形成花芽所需时间因树种和品种而不同: 分化早晚因条件而异: 6、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与理论: 1)影响因素: 2)花芽分化理论: 7、控制花芽分化的途径: 1、开花的顺序性: 树种间开花的先后: 不同品

7、种开花早晚不同: 雌雄同株异花树木的开花先后: 不同部位枝条花序开放先后: 2、开花类型: 先花后叶类: 花叶同放类: 先叶后花类: 3、花期延续时间: 因树种与类别不同而不同: 同种树因树体营养、环境而异: 4、每年开花的次数: 1、各器官的相关性: 顶芽与侧芽: 根端与侧根 果与枝: 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 2、根系与地上部的相关: 地上部与根系间的动态平衡: 枝、根对应: 地上部与根系的生长节奏交替: 3、生理特点: 年周期中树体营养变化规律: A、营养代谢类型: B、营养物质的运转和分配: 运输的途径: 养分运转分配特性: 一、园林树木的年周期生长规律 1、树木的物候期 2、树木物候期的

8、基本规律 3、落叶树的年周期: 休眠转入生长期:这一时期处于树木将要萌芽前。 生长期:从树木萌芽生长至落叶,即包括整个生长季。 生长转入休眠期:秋季叶片自然脱落是树木进入休眠的重要标志。 相对休眠期:秋季正常落叶到次年树体开始生长为止。 2、常绿树的年周期: 二、园林树木的物候观测法: 三、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 1、实生树的生命周期: 2、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 第三章 园林树木的生长环境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 园林树木生长的环境因子 第二节 城市环境与树木生长 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空气、生物、人为的活动 *基本观念: 综合作用: 主导因子: 生存条件的不可替代性: 生存

9、条件的可调性: 生态幅: 一、温度因子 1、温度的三基点: (1)温度的三基点:即最低、最适、最高温度。 (2)生长的最适温度:一般指植物生长最快的温度。 #协调的最适温度 2、变温对植物的作用: *3、不适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低温对植物生长不利影响 高温对植物生长不利影响 4、园林植物按对温度要求分类: (1)高温类: (2)中温类: (3)低温类: 5、温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1)生长发育不同时期对温度要求不同: (2)有效积温: (3)春化现象: (4)温周期现象: 温周期现象从生理上有两种解释: 较低夜温可以减少呼吸作用对糖分的消耗。 较低夜温有利于根系合成细胞分裂素类的激素, 这类

10、激素被运输到植物体内而起作用。 栽培中为使植物生长迅速,最理想的条件是白天温度应在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佳温度范围内;夜间温度应在呼吸作用较弱的温度限度内,以得到较大的积累有机物质,才能迅速生长。 6、土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播种 扦插 若土温比气温低时,会产生先发芽,后发根的现象,新萌发的枝梢会将枝条内贮存的水分和养分消耗完,造成插穗死亡现象,这种现象称“回芽”。 1、植物所需的光照条件: 【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在光作用下,利用空气中的CO2和根吸收的H2O,在叶绿素的作用下合成有机物质,并放出O2的过程。 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和光质 2、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影响: 【光照强度】(照度):指单位

11、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能量。单位:勒克斯(ux)。 (1)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分类: 阳性植物: 阴性植物: 中性植物: (2)光照强度对植物色彩的影响: 对花色的影响: 对叶色的影响: 同是绿色的叶片,叶色有所不同。叶绿体位于叶片上表皮的栅栏组织细胞中,叶绿体中主要含有蓝绿色的叶绿素和呈黄绿色的叶绿素,叶片绿色的浓淡,决定于细胞中,叶绿素和叶绿素的含量,光照强,叶绿素含量,叶色呈深绿色;光照弱,叶绿素含量高,叶片呈浅绿色。 在一些彩色叶片中,叶绿体中还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橙红或红色)和叶黄素(黄色),叶片在强光下合成叶黄素较多,叶片呈偏黄色;在弱光下,胡萝卜素合成较多,因此,叶片呈现橙色至

12、红色。 3、光周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光周期】:是指一日中日出日落的时数(一日的日照长度)。 (2)【光周期现象】:指光周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3)按对日照长度的要求将植物分类: 长日照植物: 短日照植物: 中性植物: 日照条件是决定植物开花期的主要外部因子。 红光、橙光有利于植物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加速长日照植物的发育,延迟短日照植物发育。红光能促进叶子的伸长,抑制茎的过度伸长, 对黄化恢复最有效。 蓝、紫光能加速短日照植物发育,延迟长日照植物发育, 能阻止黄化。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蓝紫光和紫外线能抑制茎伸长和促进花青素的形成, 高山上紫外线丰富,因此,高山植物大多数较

13、矮小,但紫外线又是植物色素形成的主要光能,它有利于的合成。 红外线有促进植物枝条延伸的作用。 植物同化作用时吸收最多的是红光和橙光,其为黄光,而蓝紫光的同化效率仅为红光的14。在太阳直射光中红光和黄光最多只有37,在散射光中,红、黄光占5060,散射光对半荫性植物及弱光下生长的植物效用大于直射光。但直射光所含紫外线比例大于散射光,对于防止徒长,使植株矮化的效用较大。高山上植物色彩艳丽和热带植物的色彩艳丽与紫外线较强有关。 (1)旱生植物: 少浆植物或硬叶旱生植物:体内的含水量很少,而且在丧失1/2含水量时仍还会还会死亡。其生理特点是: A、叶面积小,多退化成鳞片状或针状或刺毛状。如柽柳、针茅、

14、沙拐枣等。 B、叶表面具有厚的蜡层、角质层或毛茸,防止水分的蒸腾。 C、叶的气孔下陷并在气孔腔中生有表皮毛,以减少水气的散失. D、当体内水分降低时,叶片卷曲或呈折迭状。 E、根系极发达,能从较深的土层和较广的范围内吸收水分。 F、细胞液的渗透压极高,叶子失水后不萎凋变形。 G、同一属中少浆植物单位叶面积上的气孔数目常比同属中中生植物的气孔数为多,在土壤水分充足时,其蒸腾作用会比中生植物强得多,但在干旱条件下蒸腾作用却极低。 多浆植物或肉质植物: 其生理特点: A、茎或叶具有发达的贮水组织而多肉。 B、茎或叶的表皮有厚角质层,表皮下有厚壁细胞层,这种结构可以减少水分的蒸腾。 C、大多数种类的气

15、孔下陷;气孔数目不多。 D、根系不发达,属于浅根系植物。 E、细胞液的渗透压很低,约为57个大气压。 冷生植物或干矮植物:一般均形体矮小,多呈团丛状或垫状,其生长环境依水分条件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土壤干旱而寒冷,因而植物具有旱生性状;另一种是土壤湿润甚至多湿而寒冷,植物亦呈旱生性状,其原因是由于气候寒冷因而造成生理是的干旱。 (2)半耐旱植物:这类植物多数叶片呈革质或蜡质状或叶片上有大量茸毛,还有一些枝叶呈针状或片状,以减少水分蒸发。如:山茶花、杜鹃花、橡皮树、文竹、天门冬、松柏等。 (3)中性植物:这类植物对土壤水分要求多于半耐旱植物,要求土壤含水量在60左右(即保持湿润状态), (4)湿生植

16、物: 阳性湿生植物:生长在阳光充足,土壤水分经常饱和或仅有较短的较干旱地区的湿生植物。由于土壤潮湿通气不良,故根系多较浅,无根毛,根部有通气组织,木本植物多有板根或膝根。 阴性湿生植物:这是生长在光线不足,空气空气湿度较高,土壤潮湿环境下的湿生植物。其叶片大都很薄,栅栏组织和机械组织不发达而海绵组织很发达,防止蒸腾作用的能力很小,根系不发达。 2、水分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 (2)水分对花芽分化的影响: (3)水分对花色的影响: 3、水分与生存: 4、浇水原则: (1)对于旱生花卉应掌握宁干忽湿的原则。 (2)对于半耐旱花卉应掌握干透浇透的原则。 (3)对于中性

17、花卉应掌握间干间湿的原则,即保持60%的土壤含水量。 (4)对于耐湿花卉应掌握宁湿忽干的原则。 5、空气湿度: 1、土壤性状与植物的关系: 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土壤温度、水分及土壤微生物、土壤酸碱 (1)土壤矿物质: 砂土类: 粘大类: 壤土类: (2)土壤有机质: (3)土壤酸碱度: 第二节 城市环境与树木生长 一、城市气候特点与树木生长 城市气候特点:平均气温升高,热岛效应明显;风速减小,相对湿度降低;有云天气增多,雨量增加;太阳辐射降低,晴天减少。 1、城市的气温特点与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 成因: 表现为:市中心的温度最高,向市外逐渐减低,农村的温度最低; 热

18、岛强度:同一时间内城市和郊区的气温对比的差值。 2、城市湿度特点 特点:城市日平均绝对湿度比郊区低,且在1617时左右达到低谷而形成“干岛”,而在夜间城市的绝对湿度反而比郊区高而形成“湿岛”。 主要原因: 3、城市辐射特点 特点: 主要原因:大气中污染物浓度增加,降低了大气的透明度而使太阳直接辐射明显减少。 城市日照特点表明:日照持续时间减少,使长日照植物开花推迟。 城市灯光:延长了光照时数,打破了正常的生长和休眠,不利于树木过冬。 4、城市的风 二、城市的土壤特点 1、城市土壤类型 2、城市土壤的特点 三、城市水文环境特点 四、城市的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 2、土壤污染 3、水污染 大气污染

19、汽车污染无锡水污染太湖水污染赤潮 赤潮是什麽? 赤潮又称红潮或有害藻水华,通常是指海洋微藻、细菌和原生动物在海水中过度增殖或聚集致使海水变色的一种现象。 赤潮是红色的吗? 发生赤潮时,海水除了会变成红色,还能变成桔红色、黄色、绿色、褐色等。 赤潮有害吗? 赤潮是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圣经中已有记载,相当一部分赤潮是无害的,它们自生自灭,然而,近年来赤潮的频繁发生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破坏了渔业资源和海产养殖业,赤潮毒素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 赤潮的主要危害形式有哪些? 有些赤潮藻能产生毒素,毒素在贝类和鱼体内累积,人食用时中毒,严重的能导致死亡;还有些赤潮藻对人类不构成威胁,但能产生毒素危害鱼类

20、等海洋生物;另外一些赤潮藻虽然无毒,但能对鱼鳃造成堵塞或机械损伤,还可能由于死亡时大量耗氧而使鱼窒息。 赤潮为什麽越来越频繁? 首先是由于人们的对赤潮的意识增强,更加关注这个海洋环境问题,再者世界航运的不断发达,促进了赤潮藻种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经济发展,沿海富营养化加剧,为赤潮发生提供了条件。 引起赤潮的生物有多少种? 海洋浮游微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在四千多种海洋浮游微藻中有260多种能形成赤潮,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 如何防止赤潮发生? 加强工农业和生活污水的处理,控制海水养殖业中饵料和排泄物造成的自身污染,减轻海水富营养化,并关注船舶压舱水排放和生物引种可能带来

21、的新的赤潮生物。 第三章 园林树木的生长环境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 园林树木生长的环境因子 第二节 城市环境与树木生长 第四章 园林树木的选择与生态配植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 园林树木的树种选择 第二节园林树木的引种驯化 第三节 园林树木的生态配置 第四章 园林树木的选择与生态配植 第一节 园林树木的树种选择 一、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适应性原则:适地适树原则。 适地适树:是使栽种树种(或品种)的生态学特性与栽植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 3、经济性原则: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曰:“南国古槐稀”。记者1月28日在福州市有关部门了解到:春节前夕,福

22、州市园林局专家在仓山区城门镇发现了一棵罕见的、已存活年的古国槐。这棵国家一级古树名木是福建省内迄今发现的惟一的一棵古槐树。 这棵树生长在福州仓山区城门镇壁头村村道上,直径米,高米,树干已全部中空,有虫害(红蚂蚁),树叶稀少。但福州市园林局科研所的高工们认为,这棵老树长势还算可以。槐树的再生能力很强,还可以萌蘖。有趣的是,在大树树冠正投影处,还有一棵六七十厘米高的野生的小国槐。据村民说,这棵槐树已有两三年了。城门镇绿化办的吴孙策介绍说,古槐前面的一棵小槐树,可能是老槐树的种籽落下后长出的。 据当地的族谱记载,壁头村形成于宋端平年间(距今年历史),村里有“三槐五柳七星池”的传说。现在三槐只剩下一槐

23、了。目前,有关部门已确定该树为一级古树名木。( 二、树种特性与树种选择 1、管护成本: 2、树体的尺度: 壮龄树木: 3、根系特性: 4、观赏特点: 5、树木的功能: 三、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 适地适树:是使栽种树种(或品种)的生态学特性与栽植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 主要方法:选树适地或者选地适树。 改造。改地适树或者改树适地。 1、选树适地: 2、选地适树: 3、改地适树: 4、改树适地:育种改良、引种驯化。 5、应用乡土树种: 据新华社福州3月11日电(记者涂洪长)记者从福建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获悉,2007年福建省植树造林成绩显著,全年全省共种植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1350万株,同比增长60%

24、。 据了解,福建去年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210万亩,连续3年超过200万亩,为近10年来面积最大的一年,其中非公有制造林比重达82%,成为造林主力军。 四、主要绿化类型的树种选择 (一)观赏树种选择: 1、观形树种:不同树形的树种精心配置,会产生丰富的层次感和韵律感,构成美丽、协调的画面。 2、观叶树种:落叶、常绿树种;春色叶、秋色叶、常色叶、斑色叶、双色叶树种; 3、观花树种:花色;花形;单花;花序。 4、观果树种:果色、果形;奇、巨、丰。 (二)行道树选择: 1、单一树种配置:单一种树种,便于管理和整齐。 2、多种树种配置:避免不稳定因素。 3、绿篱:将某些树种密植成行即成为绿篱。自然式绿篱

25、、规则式绿篱。 特点:冠高比大,叶片较小,枝叶稠密;耐修剪萌蘖性强,适于密植;易大量繁殖,抗性强。 4、林带树种选择: (1)风景林带的选择: (2)防护林带的选择: (3)水旁绿化树种的选择: 5、其他 (1)宅旁绿化: (2)广场绿化: (3)工厂绿化: (4)城市废弃地的绿化:石景山广场绿化工厂绿化 第二节 园林树木的引种驯化 一、引种驯化的意义 引种驯化: 引种: 驯化: 关键: 直接引种: 意义:丰富本地的树种资源,改善现有的树种组成结构和比例,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景观生态平衡的需要,可增加经济收入等。 在引种的同时,也要注意我国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引种驯化的基本原理 引种驯化

26、的基础是:树木遗传变异性和生态环境矛盾统一。 (一)基本原理: 1、引种地与原产地生态条件: 2、引种材料的遗传适应范围: (二)引种驯化的注意点: 1、反对盲目引种:好的,优的才引。 2、提倡慎重推广: 3、选育要有可比性: 4、加强栽培管理: 主要栽培措施:细致整地、施足基肥、以改善土壤的 物理和化学性状; 适时中耕,合理灌溉,以提高土壤保 水和透气性; 因树施肥,协调元素,满足引种树种 的营养生理的需求。 防治病虫,精心管护。 三、引种驯化的方法 1、顺应性引种驯化:直接引进种子或无性系,在此基础上,选择优良个体,进行栽培驯化。 (1)种子引进: (2)引进无性系: (3)种源选择: 2

27、、保护性引种驯化: 3、改造性引种驯化: (1)处理种苗: (2)逐渐引种: (3)引种育种: 一、树木配置的生态学理论 1、树种种间关系的实质:它们间也是一种生态关系。与环境间存在生态关系,同时也以种群中其他植物为生态因素之一,相互影响。 2、树种种间关系的表现形式: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树种之间产生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作用。植物的绞杀。相生相克的作用。 生态位:生态位是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以及其本身生活习性的总称。 群落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正作用负作用无作用关系类型 加杨榆树互害黄栌对加杨有利对黄栌不利刺槐互利加杨 生态位部分重叠分 离相 切重 叠生态位 刺状刺竹( Bambusa

28、 arundinacea) 根系分泌出的香豆酸、香草醛、绿原酸、阿魏酸、原儿茶酸抑制了玉米、花生的生长。 土荆芥( Chenooodium ambrosioides ) 叶和花朵产生的散花烃、驱回匝萜,通过雨、露水的淋洗可抑制江芒决明的生长。西方豚草( A mbrosia psilostachya) 根际土壤对七种植物的生长都有较强的促进效应, 其根系分泌物对一些其它植物也有促进作用。 苜蓿产生的三十烷醇,可刺激莴苣、黄瓜等的生长。主树为檀香树,为半寄生植物,寄主为洋金凤树,檀香树靠洋金凤提供营养生长。 水花生,水浮莲根系分泌物在较低浓度( 40 ul/ disc)下,表现为显著的克藻效应。

29、相生相克是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释放化学物质去影响其它植物的种种生理活动,从而起到克生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细胞分裂和伸长; 影响膜的生理功能; 影响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影响矿质元素的吸收与运输; 影响呼吸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影响酶活; 影响植物糖、脂、蛋白质的代谢。 绝大部分相生相克化合物是次生物质,相生相克化合物是通过醋酸途径和莽草酸途径而得来,主要是酚类和类萜化合物。 部分重叠 重叠分离 相切(1)生理生态作用方式:指一树种通过改变小气候和土壤等条件而对另一树种产生影响的作用方式。 (2)生物化学作用方式:是指树种地上部分和根系在生命活动中向外界分泌或挥发某些化学物质,进而对相邻的其他树种产生影响的方式。(3)机械作用方式:指一树种对另一树种造成的物理性伤害。树冠、树干的摩擦、根系的挤压,藤本或者蔓生植物的缠绕和绞杀。(4)生物作用方式:指不同树种通过授粉杂交、根系连生寄生的发生种质关系。 松罗寄生在松树上 1、自然式配置: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具有活泼、愉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