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大学生适应性的相关研究3鲁梅佳刘哲佳李晗薇訾非【摘要】目的考察不同性别角色大学生适应性的差异。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和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对22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在适应性总分上,男性化、双性化都显著优于其他两种类型,而男性化与双性化、未分化与女性化间都不存在显著差异(P=0.985;P<0.05。被试性别角色类型分布中未分化比例最高,其次是双性化,而男性化比例偏低。男女除了在生活自理适应性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外(t=22.06,P<0.01,其余均无显著差异。性别的主效应、性别和性别角色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结论不同性别角色的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关键词】社会心
2、理学;性别角色;问卷调查;大学生;适应性Research on the Rela tion sh ip between Sex Role and Adaptability of Undergradua tes.L u M eij ia,L iu Z hej ia,L i H anw ei,et a l.D ep a rt m en t of P sy chology,B eij ing F orestry U n iversity,B eij ing100083,P.R.Ch ina【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dap tab ility of
3、undergraduates of co llege studen ts on differen t sex2ro le.M ethodsA to tal of220co llege studen ts w ere tested by Sex R ro le Inven to ry fo r Co llege Studen ts(CSR Iand Co llege Studen t A dap tab ility Inven to ry(CSA I.ResultsT he to tal sco res of adap tab ility in m ascu line and androgyno
4、u s w ere sign ifican tly h igher than tho se of o ther tw o types,bu t there w as no sign ifican t difference betw een m ascu line and androgynou s,undifferen tiated and fem in ine (P=0.985,P<0.05.T he num ber of undifferen tiated sex2ro le w as the largest in the sub jects,nex t cam e the andro
5、gynou s, m ascu line cam e the last.T here w as no sign ifican t difference betw een m ale and fem ale on the adap tab ilitiesw ith the excep ti on of the livelihood self2m anagem en t adapatb lity(t=22.06,P<0.01.T he effect of gender and the cro ss2co rrelati on betw een gender and sex2ro le w e
6、re indistinctive.ConclusionT here are sign ifican t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 t sex2ro le on the adap tab ility of undergraduates.【Key words】Social p sycho logy;Sex ro le;Q uesti onnaire;Co llege studen t;A dap tab ility性别角色是由一定的文化所认定的适合于男性和女性的行为系统,同时还包括那些被看作是构成男性和女性的基本的态度和情感1。在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双性化有较好的心理
7、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性,如郭晗薇的研究表明,双性化者的职业自我效能感总分最高2,张赫的研究表明双性化个体在人际和谐性上明显优于其他个体3。在西方研究中,除了双性化以外,男性化也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水平4,较高的人际适应水平和较高的自尊5,但女性化与总体适应性相关度不高4。目前国内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相对于关于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来说,尚处于探索阶段6;而社会适应则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主动地顺应、调控和改变环境,最终达到与社会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平衡的状态7。本研究将以多维的适应性量表为测量工具,考察新时代背景与网络成瘾倾向间存在中介作用。当个体体验到较高的社会支持时,他们的自我形
8、象在现实中得到提升,对自我有了积极的评价,促进了自我与现实的一致性。他们对网络的心理需求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生网络成瘾的可能性。社会支持的缓冲模型认为,社会支持作为个体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资源,是一种情境或环境因素,它可以通过调节个体认知因素,缓冲负性刺激对个体的消极影响。结合本研究的结果可知,社会支持既可以直接预测网络成瘾倾向,也可以通过调节个体的非适应性认知,间接地预测网络成瘾倾向。4参考文献1D avis R A.A Cognitive-behavi o r M odel of Patho logical InternetU seJ.Computers in H um an Beha
9、vi o r,2001,17(2:1872195 2胡岚.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3宋广文,孔芳,刘美婷,等.大学生孤独感在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倾向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3:3312333 4易晓明.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J.心理科学,2005,28(6:1476214785王立皓,童辉杰.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交往焦虑、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2:942966马娟,李义安.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6(7:74527467李
10、志勇,吴明证.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我和谐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3:34623488Young K S.Internet A ddicti on:T he Em ergence of a N ew C linicalD iso rderJ.Cyber P sycho logy and Behavi o r,1996,1(3:23722449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86230510李艺敏,李永鑫,李惠民.河南省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1:3423511王登峰.自
11、我和谐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1:1922212温忠麟,张雷,侯杰泰.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2620(收稿时间:2011202221中国.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100083E2m ail:l m j0514下大学生不同的性别角色在适应性上有何差异。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采用随机分层抽样和偶遇选择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从北京林业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选取被试,发放量表220份,回收195份,有效144份;其中男生74人,女生70人;涉及文、理、工(艺20多个专业。1.2方法1.2.1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 I该量表由钱铭怡等人编制8,
12、由男性正性量表、女性正性量表、男性负性量表、女性负性量表和中性干扰量表共5个分量表组成,每个量表由20个形容词构成,5级评分,以被试在2个正性量表上的得分为依据,用Spence的中位数分类法划分每个被试的性别角色类型,该量表的分半信度和同质性信度都在0.86以上。1.2.2大学生适应性量表(CSA I该量表由卢谢锋编制9,由学习适应性(8项、人际适应性(11项、角色适应性(9项、职业选择适应性(9项、生活自理适应性(6项、环境的总体认同(7项、身心症状表现(10项7个维度和由包含6个重复项目的“效度量表”构成,合计66个项目,选项采用L ikert式5点评定,分为正向题和反向题,记分采用传统的
13、等距记分法;通过转换将所有的题目都变成正向记分,得分愈高,表示适应性愈强。该量表的a系数0.898、分半信度0.880。1.3数据处理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2结果2.1性别角色类型的总体分布与性别差异见表1。表1被试性别角色类型分布n(总体(n=144男(n=74女(n=70未分化49(34.027(36.522(31.4男性化24(16.713(17.611(15.7女性化29(20.112(16.217(24.3双性化42(29.222(29.720(28.6表1显示,男性、女性和全体被试中,都是未分化所占比例最多,其次是双性化。且总体看来,男性化比例偏低。卡
14、方匹配度检验显示,男性被试、全体被试中4种性别角色类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2=8.49,P=0.037;2=11.06,P=0.011,而女性被试中不存在显著差异(2=3.94,P=0.268;卡方2×4独立性检验发现男、女性在性别角色类型分布无显著差异(2=1.52,P=0.677。2.2性别、性别角色与适应性的关系2.2.1性别、性别角色对适应性的影响以适应性总和及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2(性别×4(性别角色的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性别仅在职业选择、生活自理适应性两维度的主效应显著(F=4.31,P=0.040;F=4.15,P=0.043;除了学习、环境总体认同适应性两
15、维度(F=0.53,P=0.662;F= 2.63,P=0.053,性别角色在其余维度和总和主效应均显著;性别和性别角色的交互作用仅在学习适应性上显著(F=3.68,P=0.014。总体而言性别角色的主效应显著(F= 1.86,P=0.013,性别和性别角色的交互作用、性别的主效应并不显著。2.2.2适应性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见表2。表2适应性各维度不同性别、全体被试的描述性分析(x±s学习人际角色职业生活环境身心总分男性31.05±2.9243.42±3.8236.86±3.1934.85±2.9524.99±2.6427.12
16、77;2.3040.09±3.87238.39±16.65女性31.73±3.2243.84±4.5237.23±3.6835.77±3.2725.93±2.8427.91±4.5340.59±4.22243.00±19.94总体31.38±3.0843.62±4.1637.04±3.4335.30±3.1325.44±2.7727.51±3.5740.33±4.04240.63±18.41表2分别对男、女生的适应性
17、总和与全体适应性总和进行单样本t检验,发现两者皆无显著性差异;对男、女在适应性各维度及适应性总体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出男女除了在生活自理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外(t=2 2.06,P=0.041,其余都无显著差异。2.2.3适应性在4种性别角色类型间的差异见表3。表3适应性在性别角色类型的描述性与方差分析(x±s适应性维度1未分化2男性化3女性化4双性化F(3,140学习31.18±2.87031.38±2.85631.17±2.89231.76±3.5870.321人际42.78±4.04844.75±4.1
18、5241.93±3.41145.14±4.2005.13733角色36.22±3.46038.46±3.83336.00±3.18537.90±2.8874.35833职业34.80±3.18836.67±2.82334.38±2.85935.74±3.1703.1983生理24.67±2.71126.50±2.62125.03±2.44226.02±2.9013.4153环境27.14±2.43227.71±2.62926.41
19、77;2.41328.57±5.2412.417身心39.08±3.85641.46±4.28339.55±3.31241.69±4.0874.43533总和235.88±17.703246.92±18.202234.48±16.073246.83±18.3345.09433注:3P<0.05,33P<0.01表3可见,依据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在性别角色上,学习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两维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依次为0.810和0.069,而职业选择、生活自理存在显著差异(P< 0.05,
20、这种不同性别角色间的差异在人际、角色、身心症状及适应性总和尤其显著(P依次为0.002、0.006、0.005和0.002。进一步的事后比较(L SD(经整理保留在95%的置信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地数据,结果表明:在人际适应性和角色适应性上,男性化、双性化都优于未分化和女性化,而男性化与双性化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两维度P=0.701;P=0.515;在职业选择适应性上,只有男性化显著优于未分化和女性化(P =0.015;P=0.008,男性化对双性化的优势并不显著;在生活自理上,男性化和双性化都优于未分化,而未分化与女性化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570;环境认同上则是双性化显著优于女性化;在身心症
21、状表现上,男性化和双性化都优于未分化,同时双性化优于女性化(P=0.025。表2及上述讨论之外的4种性别角色两两间在适应性各维度的差异都不显著;在适应性总分上,男性化、双性化都显著优于未分化和女性化,而男性化与双性化、未分化与女性化间都不存在显著差异(P =0.985,P=0.737。3讨论3.1被试中性别角色类型分布先前的研究对此存在不同结论,钱铭怡等研究表明,在全体被试中,各种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8,而张莉、冯江平的研究却表明中国大学生4种性别类型的分布差异显著10。本研究得出男性被试、全体被试中4种性别角色类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而女性被试中则不存在。这可能由于性别刻板印象对女
22、性的影响比对男性的影响要小,因此缺乏一种统摄性的性别角色取向;女性被试中未分化少于男性被试、女性化多于男性被试,说明在被试样本中男性较女性在性别角色上更加非典型化。此次研究得出被试中未分化比例最多,其次是双性化。社会转型与剧变使得核心价值体系控制弱化、人们观念多样化,而传统的性别观念在大学生中正在不断改变并且淡化,之前钱铭怡等人的研究以及Chery11等人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点。随着时代的变迁,性别刻板印象的习得出现松动,同时也有研究表明社会赞许的男性化特征和女性化特征已成为当今男女都力求获得的特征12。此外在性别角色类型中,男性化比例偏低。这或许存在文化的根源。东方文化被西方学者划分为“女性化
23、”文化(即与重视成功和成就的“男性化”文化相比,东方文化更注重关系与和谐,也有研究提出假设:中国文化不仅是女性化的,而且同时还是反男性化的13。这种文化深刻塑造着男性自我实现的诺言(self-fu lfilling p rophecy。同时,莫尼的研究表明早期的社会标签和性别角色社会化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但男女的传统分工加之男性面临的巨大压力却使儿童“父爱缺失”,男孩缺乏父亲的“性别课程”和直接教导(Bandu ra,而是深受作为养育者角色的母亲的作用。3.2性别、性别角色对适应性的作用性别角色对于适应性存在显著的主效应,性别的主效应、性别和性别角色的交互作用则不显著。或许生理性别是社会性别得
24、以产生的基础,但“大多数性别差异都并非生理因素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文化及其他一些社会因素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14,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加之文化的多元化和宽容的社会氛围,人们在社会分工、能力技能等方面越发打破生理性别的局限,男女有别越发体现在社会性别即性别角色上;设想在简历上设置“性别角色类型”作为区分人的项目。本研究发现,在适应性所有维度中,男性化与双性化在多个维度上优于未分化或者女性化,但两者之间均无显著差异,这与西方相关研究中得出男性化和双性化是较好的性别角色模型相一致。但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有学者认为双性化是最理想的性别角色类型,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鼓励个人在自身发展
25、的过程中,多吸收异性的优点,做到双性化发展15。本研究得出了与先前研究不同的结果,可能是由于取样、调查方法等和先前研究有所不同。此外,钱铭怡等人在量表的编制过程中曾提到,社会赞同的形容词中用来形容男性的词明显比形容女性的要多,这说明在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中对男性的社会赞许性更高,这样也部分解释了男性化适应较优的原因。另外西方关于理想的性别角色类型主要存在3种观点即性别与性别角色相符模型、双性化模型、男性化模型。男性化模型在Bernard等人的研究证明是最理想的模型4,而在Jacob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行为适应性上双性化表现最好;性别角色相符或不符的人群只有在与性别相符的行为任务中表现出色,而未分化
26、表现最差;在个体适应性上双性化和性别相符的个体表现较好,性别不符和未分化较差。在本研究中发现,双性化与性别角色符合型在多个维度上显著优于不符合型和未分化,而双性化与符合型、未分化与不符合型在适应性所有维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传统的性别角色一致性模型和双性化模型。男性化的女性在学习、职业选择、生活自理和适应性总分的得分均高于男性化的男性,这一发现与Bernard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化的女性适应性较差相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而符合型与不符合型间只在学习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但学习适应性在性别和性别角色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从之前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女生中女性化人群的学习适应性较好而男生中男性化在学习适应性上优于女性化人群。4参考文献1杨炯,胡怀林,俞乐笑.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两性交往质量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862902郭晗薇.大学生性别及性别角色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7:84228443张赫.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人际和谐性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3:24522474W h itley B E.Sex ro le o rientati on and self-esteem:A criticalm e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尿酸血症及尿酸性肾病患者的中医证型与肠道菌群特点研究
- 银屑病的危险因素-基于临床实践指南、系统评价与孟德尔随机化的综合探究
- 2025至2030年中国管式升降课桌椅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4年山东产权交易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校招社招)7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年中国直接加热式滚筒干燥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健康管理咨询服务合同
- 团队协作与生产效率提升计划
- 护士职业素养提升的措施与总结计划
- 个人职业发展的规划计划
- 如何保持长期的财务稳定计划
- 《辅酶q10》教学讲解课件
- 第十章痰液检查课件
- 《融媒体实务》教学课件(全)
- 牛津译林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期中检测试卷+答案
- 重庆农艺师考试(种植业卷)
- 散文阅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公开课一等奖市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认识洗衣机》
- 单层厂房课程设计-金属结构车间双跨等高厂房
- 热力管道装置工程施工记录表
- 特殊过程焊接工艺确认
- 企业信誉自查承诺书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