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产业布局指导意见初稿_第1页
厦门市产业布局指导意见初稿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合理布局产业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I 林汝辉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逐步壮大, 2005 年生产总值 (GDP)达 1029.55 亿元,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三次产业比例为 2.0 : 55.6 : 42.4。 2005年我市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 2096.82 亿元,机械、电子、化工三大支柱 行业共完成产值 1534.94 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 75.7%。产业布局 日趋合理,形成了以本岛为核心,向周边呈环状拓展,产业梯度分布明显的产业 布局格局。但是也存在着对产业布局控制不力、 区域内产业发展不合理、工业区 多而散、产业趋同现象普遍存在等问题,不利于各经济区

2、域的合理分工和比较优 势的发挥,产业发展的规模效益难以发挥,使得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难以实现良 性循环。 一、产业布局现状分析 我市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注重对产业的合理布局。目前我市产业布局基本合 理,与区位条件、发展基础、交通条件基本上相吻合。本岛商贸、金融、旅游、 文化、教育、体育、高新技术产业及其研发较为发达,沿环西海域和东海域主要 布局工业,形成了石化产业基地、机械产业基地、电子产业基地和港口物流区以 及城市外环山区的生态旅游区和农业发展区。 1、区域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积极扶持重点区域发展,同时注意岛内外协调发展。岛 外的经济实力逐步壮大,据统计,2005 年海沧区生产总

3、值 164.1 亿元,集美区 生产总值 132.87 亿元,同安区生产总值 73.92 亿元,翔安区生产总值 38.0 亿元, 岛外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 39.7% 。特别是随着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岛外工业集 中区大规模建 I本文为作者参与 2004年厦门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厦门市产业布局规划研究课题研究和厦门市产业布 局指导意见制定过程中形成的研究成果。 2 设,工业的发展重点向岛外转移,区域经济发展将进一步平衡。 2、各行政区主导产业较为明显 各区注重发挥区位优势, 结合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重点扶持发展优势产业 和项目,区域主导产业日益明显。 厦门本岛作为中心城区, 金融信息、会展旅游、 商

4、贸物流、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第三产业较为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形成了以电子、 生物制药、 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 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 建设的中心。 海沧形成了以石化为龙头的重化工业基地, 港口航运发展迅速, 集 美以电子、机械和文教旅游为特色,同安以饮料、食品等轻工产品为主导,以劳 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翔安作为新区,以农业为主, 但是随着开发建设的深入进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将会在此形成。 3、重点开发区发展迅速,为产业合理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整合前,厦门市现有各类开发区 34 个,总规划面积 10135 公顷,已开发 4320 公顷,开发率 42.6%

5、 。其中,国家级开发区 6 个,省级开发区 3 个,市级 开发区 13 个,区级开发区 12 个,对全市的电子、机械和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形 成有力的支持, 形成了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 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 对 厦门工业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随着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集中区加快建设, 提供 了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空间, 促进产业集聚, 将对我市的产业合理布局提供重要支 撑。 二、产业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布局缺乏有力引导 一是规划滞后,产业布局规划滞后于城市规划,对全市总体产业布局缺乏强 3 有力的引导, 开发区的产业导向不明确, 这样就对全市工业区布局及规模缺乏有 力的规划引导, 导致工

6、业区布局混乱。 二是规划执行难度大, 对产业导向缺乏有 效的控制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无法通过行政命令来安排产业布局, 另一方面又缺乏有效的市场控制手段,使得政府对产业布局无法进行有效的控 制。政府掌握的财力有限,民间资本实力雄厚,外资大量进入,加上规划控制力 度不够,法律效力不足, 执行力量薄弱, 使得政府对产业项目的选址无法进行有 效强力的控制。 三是地方利益驱动。 目前厦门实行的是招商责任制, 在现行行政 体制和分税制下, 镇政府具有发展地方经济的强烈冲动,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 对 企业饥不择食,来者不拒,无法对外资企业进行产业引导。 2、区域内产业发展不合理 一是由于对城市

7、发展模式的模糊认识和规划管理的松驰,各城区功能定位不 鲜明,且相互重叠,相互制约,造成居民区与工业区、工业区与工业区之间的粘 连,“城中村”现象普遍存在。二是本岛辐射带动作用有限。本岛还有相当部分的 一般加工业,污染程度较大, 生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而且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不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基础设施落后,服务半径有限,缺乏带动辐 射作用强的服务业项目和企业, 使得本岛的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无法充分发 挥,有限的土地资源难以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制约着城市品位的提高和人 居环境的改善。 三是岛外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第三产业的布局具有服务性、 依附 性、多样性和网络性等特点,

8、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将会制约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 如海沧工业较为发达, 第三产业明显滞后, 商业设施和社会设施不 足,导致这些地区人气不旺, 并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 影响了投资环境的改善, 不利于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 4 3、工业区多而散,产业不够集中,主导产业不明确 一是我市工业区规模小,工业布局分散,在开发区整合和工业集中区建设以 前,我市达到国家规定的工业区规模 2.5-3 平方公里的仅有 4 个,最小的工业区 面积仅为 6446 平方米。特别是部分区和镇招商引资布局比较混乱。二是开发区 内相关产业不够集中,产业过杂、过乱,不相容的产业混杂在一起,造成区内产 业相互排斥,

9、园区整体效益较低。 这就使得产业规模效应难以发挥, 也不利于工 业区开发对城市化推进作用的发挥, 难以带动人口聚集, 造成了以人口规模和素 质为基础的房地产和商贸业的发展滞后, 制约了第三产业发展, 进而造成了整个 产业无法有效聚集, 同时也就影响了城区的拓展和城市建设品位的提高, 使得城 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无法进入良性循环。 4、产业趋同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规划不科学,管理分散,行政区、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定位雷同,专 业化程度低。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层次:一是行政区产业趋同,如集美、海沧、 翔安均提出要发展汽车产业; 二是行政区内的各镇、 各街道之间产业趋同, 岛内 不少街道纷纷提出要发展总部经

10、济, 同安的饮料企业就分布在各镇; 三是部分开 发区产业趋同, 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没有充分考虑区域的自然条件、 自然资源、 区 域位置、交通信息条件、 科学技术进步情况、 人口与劳动力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 来选择产业。 产业趋同造成了产业分布分散, 加剧招商引资的恶性竞争和对有限 资源争夺的竞争, 不利于各经济区域的合理分工和专业化协作, 使得产业发展的 规模效益难以发挥。 三、产业布局总体思路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发展电子、 机械和化工三大支柱产业, 培育光电、 软件、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 扶持物流和旅游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 厦门 产业布局要根据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结合区位特点

11、、 交通条件、 资源情况 和现有发展基础,以重大项目为支撑,重点落实工业布局,注意发挥优势,加强 区域协作,5 促使产业集群形成,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 (一)中心城区(本岛) 本岛经济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一定规模, 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配套完善, 信息网络发达,人才集中,是厦门行政、商贸和金融中心,适合于发展服务业和 高新技术研发。 该区域重点鼓励发展现代物流、商贸、旅游会展、金融保险、信息及中介服 务、教育、医疗保健、文化体育等第三产业,鼓励建设企业总部大楼、营销中心 和产品展示中心; 鼓励发展以研发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 中小企业孵化基地, 鼓 励发展必须依托航空港发展的航空工业。 (二)

12、环西海域产业区 (海沧区和集美区杏林湾以西地区) 该区域产业配套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善、区内有港口、铁路和高速公路等, 对外交通便利,适合重化工业具有投入大、占地大、货运量大的特点,是我市发 展重化工业的理想区域。 该区域重点鼓励发展化工和机械产业; 依托港口、 火车站和高速公路鼓励发 展物流产业,依托集美 -杏林湾文教区,鼓励发展文教产业及其高校后勤服务产 业,围绕新城区建设鼓励发展商贸、金融、房地产、信息及中介服务、教育、医 疗保健、文化体育等城市配套第三产业, 利用天竺山森林资源、 马銮湾、中洲岛、 杏林湾、蔡尖尾山和海岛等旅游资源鼓励发展旅游业; 依托东孚花卉和种苗基地, 鼓励发展生态农

13、业 (三)环东海域产业区(集美区杏林湾以东地区、同安区和翔安区等地) 该区域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对外交通较为便利, 劳动力资源丰富, 由于地处 城市的上风位置,宜布置无污染或少污染的企业, 适合具有投入少、 用地规模小、 产业没必要太集中的轻型加工业的特点,因此该区域主要发展轻型加工业。 翔 安区作为我市的新区,6 具有较好的工业用地条件,目前基础设施配套条件较差, 是厦门未来产业发展的希望所在, 对进入的产业要严格控制, 保证未来发展用地。 该区域重点鼓励发展电子、轻工、食品、纺织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依托城 市主干道和刘五店港区建设, 鼓励发展现代物流业, 结合大同城区和东部城区建 设,鼓励

14、发展商贸、金融、房地产、信息及中介服务、教育、医疗保健、文化体 育等城市配套第三产业, 依托大嶝对台旅游资源、 莲花山森林公园、 北辰山风景 区和汀溪温泉、 吕塘香山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 鼓励发展旅游业; 鼓励发展绿 色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种子种苗培育和休闲观光农业。 四、规划实施的途径 随着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深入推进, 集中区加快建设, 对产业布局控制提出了 更加严格的要求。为此市政府于 2006 年 4 月 6 日出台了厦门市产业布局指导 意见,将对合理布局产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必须以此为指导,加强对 全市产业布局的引导。 (一)配套相关政策及措施 配套相关政策和措施, 形成与产业布局

15、规划相适应的系统政策体系, 切实保 障产业规划实施,主要措施: 1、加强宣传,统一认识 加强对厦门市产业布局指导意见宣传,统一思想认识,树立全局观念, 打破行政和地域界限, 从全区发展的大局和高度出发, 加强各分区内部不同区域 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2、完善宏观调控手段 7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采取有力措施, 明确相关部门落实产业布局规划的 责任,加强规划的严肃性和约束力,制止在短期利益驱动下,盲目、无序的产业 发展和投资行为,切实把产业发展纳入到理性、有序的轨道上来。 3、完善重点地区发展详规和项目规划 加强同安工业集中区、 集美机电工业集中区、 翔安火炬产业区、 海沧化工集 中区以及物流

16、园区、 风景旅游区等重点区域控制性规划制定, 根据产业布局规划 明确详规内容;统筹安排带动各区域发展的重大投资项目,有计划、有步骤、有 组织地对外招商,确立项目支撑。 4、配套发布产业指导目录 根据产业布局规划,在厦门市产业布局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 和细化各行政区、 重点开发区等区域发展的具体产业, 定期发布分区域投资指南 和产业指导目录,明确规定鼓励、限制和禁止发展的行业名录。 (二)强化控制要点 要贯彻规划思想和落实规划内容,必须强化以下控制要点: (1)资源控制:要注重土地的长期收益,严禁土地征而不用,杜绝土地闲置 现象。对造成土地闲置的项目和企业, 应限期开工建设, 或区别不同情况促其转 让直至收回土地使用权。 (2)环境控制:所有区域一律禁止发展对环境有严重污染和破坏影响的项目, 限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