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金针菇母种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_第1页
白色金针菇母种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_第2页
白色金针菇母种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_第3页
白色金针菇母种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_第4页
白色金针菇母种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 ib l e f u n g i2011(5 白色金针菇母种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王增术(福建省罗源县科技局食用菌技术服务中心,福建罗源350600关键词白色金针菇母种培养基筛选文章编号1000-8357(201105-0031-01收稿日期:2011-04-21e-mail :lykyzx近年来,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发展迅速,在生产中菌种质量成为企业生产发展的“经济命脉”,是制约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健康发展的要素之一。因此,采用合适的母种培养基,培育优质的金针菇母种是关键。笔者通过近两年在福建益升食品有限公司对白色金针菇母种培养基进行筛选对比试验,目的筛选出最佳的金针菇母种培养基配方,以供生产使

2、用。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白色金针菇F21,引自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1.2供试配方PDA 培养基:马铃薯200g ,葡萄糖20g ,琼脂20g ,水1000mL 。PDA 加富培养基:马铃薯200g ,葡萄糖20g ,蛋白胨2g ,MgSO 41g ,KH 2PO 41g ,VB 21片,琼脂20g ,水1000mL 。豆芽汁培养基:黄豆芽200g ,牛肉膏2g ,葡萄糖20g ,琼脂20g ,水1000mL 。玉米粉、麸皮煮液培养基:玉米粉30g ,麸皮30g ,葡萄糖20g ,琼脂20g ,水1000mL 。1.3试验方法1.3.1斜面培养基制作首先,按培养

3、基中各配方准确称量主、辅料。其次:马铃薯选用新鲜、没发芽,洗净去皮,称取200g ,切成薄片,加水1000mL 沸煮20min ,用6层纱布过滤,取其滤液。黄豆芽选用芽体0.5cm 左右为佳,加水1000mL 沸煮15min ,用4层纱布过滤,取其滤液。玉米粉、麸皮混合后要用2层纱布包裹,加水1000mL 沸煮15min ,翻动数次,捞出纱布包,取其汁液。然后将上述各滤液分别加水至1000mL 各加入琼脂20g (预先剪粹并加适量热水预溶,加热过程要不断搅拌,注意防溢、防糊,待琼脂完全溶化后加入称量的葡萄糖、牛肉膏、蛋白胨、MgSO 4、KH 2PO 4,调节pH 6.5,按15mL/支(试管

4、规格20mm ×200mm 分装,每个配方各装60支,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高压灭菌采用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YXQ.SG41.280型,系上海华线医用核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在0.15MPa 压力,保持20min ,冷却,制成6cm 等长的斜面,待试管内壁冷凝水稍干后方可进行接种。1.3.2接种、培养与菌丝生长状况测定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各配方接同一白色金针菇F21菌株,接种点置于斜面中段处。置(18±0.5生化培养箱恒温培养,从48h 起开始观察菌丝萌发、生长情况。观察菌丝长势,包括菌丝萌发力、菌丝色泽和浓度、菌落形态等,每隔2d 进行一次观察记录,待其中有1支试管菌丝长满

5、斜面时就结束观察,并对观察结果和测定数据进行对比分析。2结果与分析试验经16d 观测,白色金针菇F21菌株在这4个不同母种培养基上生长状况差别较大。从表1可见,白色金针菇F21菌株菌丝体在这4个培养基配方中,以配方菌丝萌发力强,菌丝长势最好,菌落形态整齐(图1,菌丝洁白、浓密、爬壁力强,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达0.50cm/d ;配方次之;配方菌丝长速适中,菌丝紧贴培养基表面;配方最慢,长速仅0.37cm/d ,菌丝长势弱、稀疏(图2且接种块周围易产生粉孢子。图1在配方上金针菇F21菌丝长势、形态图2在配方上金针菇F21菌丝长势、形态培养材料(下转P45表1白色金针菇F21菌株在不同母种培养基上的

6、生长状况培养基配方菌落形态菌丝长势菌丝平均长速/(cm ·d -1菌丝满管时间/d一般+0.3716整齐+0.4214整齐+0.5012较整齐+0.4015注:+表示菌丝长势强,浓密、洁白、爬壁强;+表示菌丝长势中弱,稀疏。培养温度18。di b l e f u n g i2011(5 一是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二是菌丝未达到生理成熟,培养基表面受光照刺激会过早出菇影响产量和质量,菌丝生长阶段进行暗光培养有利于营养集中、出菇整齐。每天将防寒保温被卷起50cm 左右进行通风12次,每次30min ,达到既调节温湿度,又保证菌丝生长对氧气的需求的目的,如需大通风则开启换气扇进行通风;同时要定

7、期检查栽培袋是否有杂菌污染,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发菌一致。7出菇管理正常的情况下,栽培袋发菌4555d ,白色菌丝即长满栽培袋。此阶段需进行催菇,方法是搔菌、降温和增湿。这时的自然温度已适宜金针菇子实体生长,应立即解开袋口,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特别是敞开袋口后要及时将报纸或布盖在袋口上,否则,培养基表面失水,影响菇蕾的形成(图2。 金针菇袋口敞开后,室内要增加一定的光线和湿度,但不要太阳直射,每天需要向报纸或布上喷雾水,保持空间相对湿度在85%95%,空间温度718。35d 后即可出现小菇蕾。注意喷水时不要把水直接喷在菇体上,以免造成菇体腐烂、黑根和斑点等病害。8采收经过1015d 的管理,

8、金针菇菌柄就可长出袋口,菌柄长1520cm ,菇盖直径0.81.2cm 呈半球时,要及时采收。第一潮菇采收后,要进行搔菌,即用铁丝钩将菇根和老菌皮挖掉大约0.5cm 左右,并整平料面。若菌袋失水,应往袋内灌水,可将塑料袋口多余的塑料膜拉起往料面上灌水,610h 后将水倒出。然后再进行催蕾育菇管理。一般经过1015d 可采收第2潮菇。采收两潮菇后,可喷洒0.1%0.2%的蔗糖水和0.1%0.2%的尿素配成的营养液,促进第3、4潮菇生长。金针菇的生物转化率可达100%以上,但产量主要集中在第一潮,占总产量的50%左右。本刊常用计量单位符号1时间:d (天、h (小时、min (分、s (秒2长度:

9、m (米、cm (厘米、mm (毫米3面积:m 2(平方米、667m 2(亩、hm 2(公顷4体积:m 3(立方米、L (升、mL (毫升5质量:t (吨、kg (公斤、g (克、mg (毫克6浓度:mg/L 、mg/kg (ppm ,1×10-6壳39%、松木屑34%为主料、配方(菌草粉39%与松木屑34%为主料、配方(棉子壳34%与松木屑39%为主料。但松木屑取材容易,而菌草粉替代棉子壳可以生产绿色食品,并适合工厂化设施栽培。3.2试验第3潮菇长完后,开始采用复土方法出菇,因而没有继续测定单袋产量。3.3松木屑是我国南方林区主要树种,以其为原料的加工厂较多,松木屑来源丰富,可以解

10、决发展食用菌生产与保护阔叶林资源的矛盾;将乐县拥有大量如五节芒、芒萁等天然菌草及象草、巨菌草等人工种植菌草。对于如何利用更科学、高效的培养基,进一步提高松木屑、菌草粉等代用料栽培黄伞的产量,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上接P30 3小结白色金针菇母种生长势的优劣和生长速度的快慢对菌种 的进一步繁殖有很大影响。因此筛选出适合白色金针菇母种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实现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具有重要意义。在相同培养温度条件下,通过对4个母种培养基对白色金针菇的菌丝长势、生长速度的对比结果发现,配方的金针菇菌丝生长较快、长势强,外观指标表现较好,为供试配方中白色金针菇母种生长最佳的配方。参考文献1袁文斌,赵宝山,赵

11、延延,等.元蘑不同母种原种培养基比较试验J.食用菌,2009(5:39-41.(上接P31后重复上述管理,一般一个生长季节可收34潮菇,生物转化率一般在70%90%。2.9病虫害的防治2.9.1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茶树菇从出菇到采收14d 左右,生长周期非常短,在出菇期间严禁用药剂防治,因此,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措施,将病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得到有效的防治效果。2.9.2防治措施搞好菇房及周边卫生,消除虫源:及时清理和销毁菇房内外的虫菇、烂菇及菇头、菇根和废弃的培养料等要,铲除害虫的孳生地,消除虫源,减少虫害。灯光诱杀:整个生产期间,充分利用菇蚊、菇蝇的成虫的趋光性,采用高压静电灭虫灯进行诱杀。药剂防治:未出菇前,用锐劲特等杀虫药剂直接向菌袋喷雾,三天后再喷一次,并停止喷水,保证预防和防治效果。(上接P41栽培技术!""""""""""""""""""&qu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