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诊断治疗指南_第1页
痛风诊断治疗指南_第2页
痛风诊断治疗指南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痛风诊断治疗指南【概述】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 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 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 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与中心性肥胖、高血脂症、糖尿病、高 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病伴发。痛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有一定 的家族遗传性,约10 %20%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 除1% 左右的原发性痛风由先天性酶缺陷引起外,绝大多数发病原因不明。继发性痛风由其他疾病所致,如肾脏病、血液病,或由于服用某些药物、肿瘤

2、放化疗等多种原因引起。 本指南主要介绍原发性痛风。痛风见于世界各地区、 各民族。在欧美地区高尿酸血 症患病率为2%18% ,痛风为0.13%0.37%。我国部分地 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 患病率直线上升,这可能与我国经济发展、生活方式和饮 食结构改变有关。【临床表现】95%为男性,初次发作年龄一般为 40岁以后,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女性患者大多出现在绝经期后。按照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1. 急性期:发病前可无任何先兆。诱发因素有饱餐 饮酒、过度疲劳、紧张、关节局部损伤、手术、受冷受潮 等。常在夜间发作的急性单关节炎通常是痛风的首发症状,表现

3、为凌晨关节痛而惊醒、进行性加重、剧痛如刀割样或咬噬样,疼痛于2448小时达到高峰。关节局部发热、 红肿及明显触痛,酷似急性感染,首次发作的关节炎多于 数天或数周内自行缓解。首次发作多为单关节炎, 60%70%首发于第一跖趾关节, 在以后病程中,90%患者 反复该部受累。足弓、踝、膝关节、腕和肘关节等也是常 见发病部位。可伴有全身表现,如发热、头痛、恶心、心 悸、寒战、不适并伴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2. 间歇期:急性关节炎发作缓解后,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有时仅有发作部位皮肤色素加深,呈暗红色或紫红色、脱屑、发痒,称为无症状间歇期。多数患者在初次 发作后出现12年的间歇期,但间歇期长短差异很大,

4、随 着病情的进展间歇期逐渐缩短。如果不进行防治,每年发 作次数增多,症状持续时间延长,以致不能完全缓解, 且受累关节增多,少数患者可有骶髂、胸锁或颈椎等部位受 累,甚至累及关节周围滑囊、肌腱、腱鞘等处也可发作, 症状渐趋不典型。3. 慢性期:尿酸盐反复沉积使局部组织发生慢性异物样反应,沉积物周围被单核细胞、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包绕,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结节,称为痛风石。痛风石多在起病10年后出现,是病程进入慢性的标志,可见于关节 内、关节周围、皮下组织及内脏器官等。 典型部位在耳廓, 也常见于足趾、手指、腕、踝、肘等关节周围,隆起于皮 下,外观为芝麻大到鸡蛋大的黄白色赘生物,表面菲薄, 破溃后排出白

5、色粉末状或糊状物,经久不愈,但较少继发感染。当痛风石发生于关节内, 可造成关节软骨及骨质侵 蚀破坏、增生、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出现持续关节肿痛、 强直、畸形,甚至骨折,称为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4. 肾脏病变:肾脏病理检查几乎均有损害,大约1/3患者在痛风病 程中出现肾脏症状。尿酸盐肾病: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组织,特别是 肾髓质和锥体部,可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使肾小管变形、 萎缩、纤维化、硬化,进而累及肾小球血管床。表现为肾 小管浓缩功能下降、夜尿增多、低比重尿、血尿、蛋白尿、 腰痛、水肿、高血压,晚期肾功能不全等。尿酸性尿路结石:尿液中尿酸浓度增加并沉积形 成尿路结石,在痛风患者中总发生率在 2

6、0%以上,且可能 出现于痛风关节炎发病之前。较小者呈沙砾状随尿排出,可无症状。较大者梗阻尿路,弓I起肾绞痛、血尿、肾盂肾炎、肾盂积水等。由于痛风患者尿液pH值较低,尿酸盐大多转化为尿酸,而尿酸比尿酸盐溶解度更低,易形成纯尿酸结石,X线常不显影,少部分与草酸钙、磷酸钙等混 合可显示结石阴影。急性尿酸性肾病:多见于继发性高尿酸血症,主要见于肿瘤放疗化疗后, 血、尿尿酸突然明显升高, 大量 尿酸结晶沉积于肾小管、集合管、肾盂、输尿管,造成广 泛严重的尿路阻塞,表现为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 尿中可见大量尿酸结晶和红细胞。【诊断要点】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血尿酸水平、查找尿酸盐 结晶和影像学检查。

7、1.症状: 突发关节红肿、疼痛剧烈,累及肢体远端单关节、 特别是第一跖趾关节多见,常于 24小时左右达到高峰, 数天至数周内自行缓解;早期试用秋水仙碱可迅速缓解症状;饱餐、饮酒、过劳、局部创伤等为常见诱因; 上述症状可反复发作,间歇期无明显症状; 皮下可出现痛风石结节; 随病程迁延,受累关节可持续肿痛,活动受限; 可有肾绞痛、血尿、尿排结石史或腰痛、夜尿增 多等症状。2. 体征:急性单关节炎表现,受累关节局部皮肤紧、红肿、 灼热,触痛明显;部分患者体温升高;间歇期无体征或仅有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脱屑等; 耳廓、关节周围偏心性结节,破溃时有白色粉末状或糊状物溢出,经久不愈;慢性期受累关节持续肿胀、

8、压痛、畸形甚至骨折;可伴水肿、高血压、肾区叩痛等。3. 辅助检查 血尿酸的测定:以尿酸酶法应用最广。男性为210416mmol/l (3.57.0mg/dl);女性为 150357mmol/l(2.56.0mg/dl),绝经期后接近男性。 血液中98%的尿酸 以钠盐的形式存在,在 37 C、pH7.4的生理条件下,尿酸 盐溶解度约为6.4mg/dl,加之尿酸盐与血浆蛋白结合约为 0.4mg/dl,血液中尿酸盐饱和度约为7.0mg/dl,血尿酸> 416?mol/l (7.0mg/dl)为高尿酸血症。由于血尿酸受多种 因素影响,存在波动性,应反复测定。当血尿酸持续高浓度或急剧波动时,呈过饱

9、和状态的血尿酸就会结晶沉积在 组织中,引起痛风的症状和体征。此外,影响尿酸溶解度的因素,如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酸与血浆蛋白结合减少、 局部温度和pH值降低等,也可促使尿酸盐析出。因此, 高尿酸血症为痛风发生的最重要的生化基础。然而在血尿酸水平持续增高者中, 仅有10%左右罹患痛风,大多为无 症状性高尿酸血症;而少部分痛风患者在急性关节炎发作 期血尿酸在正常范围,这些既说明痛风发病原因较为复 杂,也说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应该加以区别的两个概 念。尿尿酸的测定:低嘌呤饮食5天后,留取24小时 尿,采用尿酸酶法检测,正常水平为1.22.4mmol(200400mg )。大于3.6mmol ( 600mg),为尿酸生成过 多型,仅占少数;多数小于 3.6mmol(600mg)为尿酸排 泄减少型;实际上不少患者同时存在生成增多和排泄减少 两种缺陷。尿尿酸测定,可初步判定高尿酸血症的分型, 有助于降尿酸药物的选择及鉴别尿路结石的性质。滑液及痛风石检查:急性关节炎期,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