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_第1页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_第2页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_第3页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_第4页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在经过20022010年的加速增长之后,2011年我国经济运行进入高位平稳增长状态,主要特征是:GDP继续快速增长,投资增长相对稳定,消费需求增速提高,出口持续快速增长、贸易顺差大幅度增加,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加大、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回落。但在当前平稳的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是:库存水平大幅度提高、产能过剩问题再次凸现;贸易顺差扩大、贸易摩擦增多;食品价格提高、引发通涨担忧;流动性过剩严重、资产价格泡沫化;房地产价格过快增长,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不稳定因素;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等。从我国经济运行的自身发展规律与内外部环境看,短期内我国

2、经济将继续保持高位平稳运行态势,预计2011年GDP增速在11左右。中长期内我国经济会继续快速增长,但未来45年GDP增速会逐年回落,有可能在2009年左右达到周期性运行的谷底,2010年以后再次进入周期性上升期。一、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目前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以下六大特征:(一)GDP高位平稳增长我国GDP累计增长率从1993年一季度开始持续回落,到1998年上半年达到7.03的谷底,此后恢复上升趋势,并从2002年一季度开始加速增长,到2003年一季度达到10.65的高峰。此后再次进入相对平稳增长状态,2003年一季度到2010年一季度基本保持在10.3左右,2010年上半年开始再次

3、进入加速增长状态,2010年上半年到2011年上半年增长率分别为10.9、11.1、11.1、11.5。从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波动情况看,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波动情况与GDP走势基本一致,累计增长率从2003年1季度到2005年全年的12左右,提高到2011年上半年的13.6。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增长率比较平稳,2000年以来第三产业增长率基本维持在810,第一产业增长率在20002003年期间基本维持在2.5,此后上升到5左右。三次产业的增长态势是由中国经济的结构变化所决定的。从1950年以来我国经济始终处于工业化时期、目前正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过渡阶段,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核

4、心产业,第三产业及整个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波动取决于工业的发展趋势与波动情况。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一轮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快速增长与19781984年的情况有较大区别,本轮上涨与近两年粮食丰收有关,但决定性因素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引致的财富转移和取消农业税,可持续性很弱。1992年一季度到2011年二季度GDP增长率波动情况1992年一季度到2011年二季度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波动情况(二)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重化工业化程度快速提升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近年来工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态势,2002年以来工业增加值增速始终在11以上,2010年达到12.6。2011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18.5%,比上年同期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18.3%,二季度增长18.7%,但7月份增速有所回落,只有18,17月份累计增速18.5。分行业看,在39个大类行业中,增速超过20%的行业有16个,主要是重化工业。但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同比增长11.3%,比上年同期加快4.9个百分点,水的生产供应业增长7.8%,加快0.5个百分点,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增长1.2%,回落3.5个百分点。总体看,重工业增速仍高于轻工业,保持了1998年以来的重化工业化趋势。1998年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50.1,2005年提高到63.5,2011年17月份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9.5,轻工业增加

6、值增速只有16.2。1952201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1952年2005年中国重工业产值占比变化情况表1 增速超过20%的主要行业上半年增长%比上年同期提高百分点上半年比一季度提高百分点其他采矿业51.0 20.2 10.1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38.4 13.3 13.9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31.7 3.7 3.9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27.1 3.0 0.3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5.8 1.7 0.9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5.0 8.7 -2.5 金属制品业24.7 5.5 0.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4.4 2.3 0.9 专用设备制造业23.7 -0.2

7、3.2 通用设备制造业22.8 1.0 -1.0 非金属矿采选业22.4 -6.2 0.3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1.3 1.5 -0.8 饮料制造业21.2 2.1 -0.1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1.1 5.3 2.0 家具制造业20.6 -0.6 1.7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20.1 -0.4 0.4 食品制造业19.6 -1.7 0.4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9.1 -1.6 -0.4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9.1 -4.8 -4.3 橡胶制品业18.6 0.4 -0.5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8.3 4.4 1.5 塑料制品业18.2 -0.2 1.1 医药制造业1

8、7.9 2.5 3.5 化学纤维制造业17.9 0.0 -0.1 烟草制品业17.7 7.6 0.2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7.3 -1.7 -1.5 纺织业17.2 1.8 0.0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7.1 5.0 -0.1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17.0 0.6 -3.4 农副食品加工业16.7 -7.3 0.8 造纸及纸制品业16.5 -3.9 1.5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6.5 -9.2 -0.4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6.4 -2.0 2.7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16.0 -2.0 0.7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5.2 3.0 0.7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

9、5.0 0.9 -0.5 (三)投资增速在大幅度回落后趋于平稳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1993年上半年达到72的高峰后,一路下滑,到2000年一季度跌落到1.5的谷底。此后投资增速恢复上升趋势,在2004年一季度达到47.8的新高峰。当时为了防止经济出现类似1993年的严重“过热”现象,政府在2003年10月份以后出台了一系列力度很大的紧缩性政策措施,包括提高以后准备金率、暂停建设性用地审批、控制向钢材、房地产等过热行业的投资等。在这一系列紧缩性措施的影响下,投资增速大幅度回落,从2004年一季度的47.8回落到2005年一季度的25.3,此后一直维持在25左右,2011年上半年增速为25.9

10、%,比一季度略有提高(一季度23.7),但从37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本维持在26左右的情况看,投资出现反弹的可能性很小,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1992年一季度到2011年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波动情况(四)消费需求增速不断提高2011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44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14.9%,二季度增长15.8%。分地区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8525亿元,增长15.9%;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3519亿元,增长14.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增长15.2%和18.0%,其他批发零售业增长5.3%。1

11、992年一季度到2011年二季度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波动情况从长期看,消费需求有很强的惯性,经济学中用“棘轮效应”这一专业术语来概括消费增长的特点。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名义增长率看,消费增速在1994年四季度以后出现大幅度下滑,从1994年全年的31.2回落到1998年上半年的6.8,此后恢复上升,2004年三季度以后均在13以上,2011年17月份15.5,是1997年以后最高的名义增长率。消除价格因素后,现在消费增速在12左右,比96年以来10%的均值高2个百分点。即现在国内消费需求已很旺盛,不存在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需要特别说明:以消费率作为消费需求充足与否的标准是缺乏依据的:

12、19601997年期间韩国的投资率和工业化程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演变情况及其发展趋势19601997年期间泰国的投资率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演变情况19601997年期间马来西亚的投资率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演变情况19641997年期间印度的投资率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演变情况19532030年中国投资率和GDP增长率的中长期发展趋势19532030年中国投资率的中长期波动(六)出口快速增长,贸易顺差继续增加1990年以后我国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需求因素。从进出口贸易的增长情况看,波动幅度很大:出口增长率的变化与全球经济以及国际市场

13、需求有很大关系,1997年以后的下降主要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及由此引发的全球经济减速的影响,2000年以后的下降与当时的全球经济衰退有关;进口增速的波动主要是与国内经济增长状况有关,国内经济快速增长时对投资品和原材料需求增加,进口增速也提高,我国进口90以上是生产资料。2001年加入WTO以后,我国进出口贸易进入快速增长状态,进出口增速由2001年不足10迅速提高到20以上。但2003年1月以后进出口贸易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变化,进口增速持续回落,从2003年1月的63.5%下降到2011年7月的19.8,而出口在2003年1月到2004年2月始终维持在33左右的高速增长状态,2005年1月以后出现

14、下降,到2010年2月降为25.5,此后一直到2010年12月维持在25.6%左右,2011年1月以后增速有所提高,但近几个月基本稳定在28左右,7月份为28.6。1993年1月到2011年7月进出口贸易增长率波动情况从贸易差额看,1994年之前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较小,贸易差额也很小,1985年甚至出现过150亿美元的逆差。但1994年以后我国进出口贸易甚至处于顺差状态,且顺差有不断扩大趋势:2004年以后由于出口高速增长、进口增速大幅度回落,贸易顺差大幅度增加,2004年到2010年顺差依次达到319.78亿美元、1018.78亿美元、1774.7亿美元,2011年7月份已达到1368.2亿

15、美元,全年有可能达到2500亿美元。1992年1月年到2011年7月我国进出口贸易差额(亿美元)变化情况(六)CPI出现较快上涨,PPI持续回落物价水平是反映经济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经济过热时物价水平也会快速上涨,甚至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如19931994年的情况;经济衰退,因需求不足,物价水平也会下降,甚至出现通货紧缩现象。我国物价水平的从负增长恢复上升态势,是从2002年1月经济进入上升渠道之后,到2004年上半年达到新的高峰:生产资料价格在2004年5月上涨到16,居民消费价格在7月上涨到5.3,此后便随着经济增速的回落缓慢下降,2005年12月生产资料价格降为1.5,CPI降为1.6。此

16、后由于石油价格大幅度提高,生产资料价格曾出现反弹,到2010年11月份曾上升到7.6,之后再度回落,2011年7月下降到2.2。CPI在2005年1月到2011年1月很平稳,介于1到2之间,但2011年2月份以后出现较快上涨趋势,7月份已达到5.6。这种上涨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引发的。有必要特别说明的两点是:(1)我国生产资料价格水平的波动幅度大于居民消费价格,主要是因为工业化时期的投资加速数很大,较小的消费需求波动会引致投资大幅度波动,从而导致生产资料价格波动幅度大于居民消费价格波动幅度。(2)以前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上涨或下降总是比居民消费价格超前,而且还会通过生产过程最后引致消费品价格的

17、上涨。但最近一轮生产资料的上涨并未传导到消费价格,近几年消费品价格的涨幅非常有限,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农产品价格上涨决定的,2005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缩小,CPI便出现较大幅度回落,而生产资料价格因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回落幅度较小。1992年1月到2011年7月我国CPI和PPI变化情况二、 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热点(一) 库存水平大幅度提高、产能过剩问题再次凸现我们知道,1993年经济发生过热现象后,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余额快速增长,在1993年四季度和1994年第四季度分别达到了26.3和24.4的高水平,1993年3季度到1996年四季度平均增速高达15,显示导致我国

18、总量供求格局从短缺转变为结构性过剩,产能过剩成为1997年经济增长深度下滑的内在原因。本轮经济增长从2002年恢复上升后,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增速也不断提高,从2001年11月的2.2提高到2004年12月的24.65,接近1993年和1994年经济严重过热时的峰值。此后开始回落,目前增速大约在18左右。产成品资金占用增速从高位回落,说明目前我国工业企业产能过剩问题日渐突出,经济增长已达到高峰,并开始进入周期性收缩阶段。一旦内外部需求回落,或发生类似亚洲金融危机或全球经济衰退的意外冲击,我国经济增长就会再次出现深度下滑。最近美国次级抵押债券出现问题,对美国经济是很不好的衰退信号,一旦引发美国

19、房地产泡沫破灭与经济衰退,必将波及我国经济增长,需要严密关注。1994年7月到2011年3月我国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增长率(二) 贸易顺差持续扩大,贸易摩擦增多2003年以来,我国贸易顺差快速增加,从2003年255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010年的1775亿美元,今年17月份即达到1368亿美元。顺差大幅度增加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加工贸易快速发展,顺差持续扩大,从1999年的178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013亿美元,2011年上半年实现621亿美元。二是一般贸易顺差大幅度增加,2004年以前一般贸易顺差很小,但05年以来快速增加,05年、06年和07年上半年分别达到354亿美元、831亿美元和

20、504亿美元。三是经济增速回落、产能过剩,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国内对进口生产资料需求相对减少。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也是顺差扩大的重要因素。(2010年比2001年贬值28和26,比2005年贬值1.76和2.05)。出口持续快速增长、贸易顺差增加,从需求角度看对我国经济增长十分有利,但也由此引发了一些问题,主要是贸易摩擦大量增加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就贸易摩擦看,一是近年来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例明显增多,中国已成为世界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不仅发达国家、而且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印尼也展开对我国部分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二是入世后发达国家不遵守承诺,重新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设定配额,最近虽与欧盟达成协议,

21、但与美国经多次协商至今未达成协议;在重新达成纺织品配额协议后,欧盟还得寸进尺,最近又对中国鞋类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三是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非贸易壁垒增多,最近典型的例子是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仅凭个别产品的质量问题,对中国出口产品进行全盘性否定宣传,并借机出台针对中国产品的技术壁垒措施。 贸易顺差增大还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加,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1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增加了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也使人民币汇率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过去强调人民币不能大幅度升值的重要理由是中国对美国存在较大贸易顺差,但对东南亚国家或地区存在贸易逆差,总体贸易基本平衡,但这两年贸易顺差大幅度增

22、加,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拿此作文章,进一步要求人民币升值。1995年1月到2011年6月我国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增长率1994年1月到2011年7月我国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进出口贸易差额(亿美元)1952年到2010年人民币有效汇率波动趋势(三) 经济流动性过剩严重,资产价格有全面泡沫化倾向我国经济的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为存贷差持续扩大带来资金过剩。1992年以来,我国狭义货币流动性(M0/M1)和广义货币流动性(M1/M2)一直处于下降状态,M2占GDP的比率一直提高,但近年来提升速度明显下降,已从19962003年期间年均6.3降为20042010年的0.46,货币市场利率(银行间同业拆借

23、市场利率)在1997年7月2005年2月期间维持在2.35左右,2005年3月2010年5月维持在1.65左右,2010年6月至今再次提高到2.33左右,即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动性看,我国经济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并不明显。但从金融机构存贷差看,我国经济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比较突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与贷款差额在1994年7月份以后持续扩大,从1994年的71.7亿元增加到2011年5月份的113722亿元,存贷差占存款余额的比例也持续攀升,从1994年7月份的0.2提升到2005年10月份的32.08,此后一直维持在32以上的高水平。我国存贷差持续扩大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快速下降,储蓄

24、倾向偏高。城镇居民消费占我国消费的70,但受消费结构升级(住房投资和购买汽车等大额支出需要进行必要的储蓄准备)和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医疗、教育支出过快增长,迫使居民进行强制储蓄)等因素影响,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快速下降,从2000年的0.8降为2010年的0.74。二是贸易顺差扩大和外资流入导致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加剧了资金过剩问题。2011年3月份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12020亿美元,人民银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等多种方式对冲外汇储备增加释放的基础货币,抵消了货币流动性的增加,但难以改变国内资金过剩问题。三是产能过剩问题日渐突出,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受阻。存贷差扩大的直接原因是储蓄不能尽快转化为实体经济投

25、资。我国经济增长已接近周期性运行的高峰,产能过剩问题也日益突出,受市场需求相对不足制约,投资增速趋于回落,而为规避风险,银行放贷更为谨慎,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存贷差不断扩大。流动性过剩很容易转化为资产泡沫。近两年国内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股市快速上涨,收藏品等其他资产价格也暴涨,资产价格已出现泡沫化倾向,这与存贷差大幅度扩大、资金过剩日益严重密切有关。近年来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与住房需求扩张、地价上涨有关,但更重要的因素是房地产开发商的垄断性暴利行为和大量社会游资的炒作,在经过连续三年的调控、住房销售面积增速没有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2011年5月份全国住宅价格仍上涨了6.8,北京、深圳、温州等大中城

26、市涨幅超过10(北海15.1%、深圳12.3%、温州10.9%、北京10.3%、蚌埠10.2%和南京9.2%)。2005年以来我国股市指数也大幅度上涨, 2011年8月22日上证指数达到了4999点的历史新高,比2005年6月6日的最低点(998.23点)上涨了506;股指的过快上涨主要是社会游资和居民储蓄存款在内的大批富余资金涌入股市的结果,2011年5月份居民户存款减少2784亿元,同比多减2959亿元,这部分存款应主要流入股市。1993年1月到2011年5月我国货币流动性变化情况(M1/M2)1952年到2010年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差额变化情况(亿元)1952年到2010年我国金融

27、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差额占存款余额比例变化情况1952年到2010年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差额占存款余额比例变化情况(四) 房地产价格不断提高,成为未来经济稳定发展的重大隐患经过2010年四季度的价格徘徊和2011年一季度房地产价格在徘徊中小幅回升之后,2011年二季度,房地产价格出现了一个新的特点就是,价格回升幅度明显加快,价格上涨开始出现全国性的区域性普涨,除了北京等城市继续保持较快上涨幅度外,深圳出现了突发性的超速提升,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出现了普遍抬升。而一些热点城市如北海、重庆合成都的房地产价格上涨更始超过了15%以上得惊人幅度。 全国70个城市房地产价格变化(20102011)201

28、0 1月 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 11 12 涨幅5.55.56.55.65.85.85.75.55.65.45.26.520115.65.35.95.46.4资料来源: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最新调查公布数据整理从上表可以明显看出,2011年以来的6个月中,前4个月的房地产价格增长速度还不是非常高,基本保持在5-6%的增长区间,更多的在5.5%左右,但是到了5月份始,价格增长幅度到明显加快,达到了6.4%,2011年6月份的数据尚未公布,但据多数机构的预测, 6月份的房地产价格增长幅度会超过5月份的6.4%。与前一短时间房地产价格上涨处于徘徊波动性震荡不同,二季度以来,房地产

29、价格出现了突发性的上涨,又是是深圳、北京和一些热点城市价格上涨幅度尤其明显。5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所有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同比均上涨,深圳、北京等城市涨幅仍超过两位,分别为12.3%、10.3%。北海更是达到了15.1%。其余涨幅较大的主要城市包括:温州(10.9%)、蚌埠(10.2%)和南京(9.2%)等。与此同时,一个新的特点就是次级和二级城市等出现了全局性的明显性普涨,这预示着房地产价格上涨已经再次成为全国性的问题,也说明了我国实施的稳定房地产价格上涨各种宏观政策效应在前一段时间还不是明显的情况下,现在已经出现了总体效果的失效结果。19972004年我国商品房销售价格构成()年

30、度竣工房屋平均土地成本竣工房屋造价土地成本与造价其他19978.7058.8467.5432.46 19987.9259.0466.9633.04 19998.8656.1465.0035.00 20009.5553.9363.4836.52 200110.4951.9962.4737.53 200211.3852.6364.0135.99 200313.0553.9867.0332.97 200411.0851.6562.7337.27 19952004年竣工房屋造价占住宅和非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的比重变化住宅住宅销售价格(元/m2)住宅造价(元/m2)住宅造价占销售价格比重()非住宅加权销售

31、价格(元/m2)非住宅造价(元/m2)非住宅造价占销售价格比重()19951508.9832.8655.202355.7419961604.6976.3360.853151.611640.3852.05199717901018.8156.923419.981756.5951.36199818541050.6656.673728.491903.7751.06199918571038.1155.903683.631687.6845.82200019481054.9854.163419.801523.3644.55200120171064.9252.803402.991425.1141.882002

32、20921118.6853.473459.491473.7242.60200321971222.5055.643585.461496.8741.7520042548.61332.4952.283981.051710.1142.96(五)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快速扩大是近几年出现的严重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经过19941997年短期的缩小之后,从1998年开始再次快速扩大,收入比从1997年的2.47扩大到2010年的3.27,按其自身发展趋势,到2020年有可能达到8。当然,受中央政策影响,2004年一季度开始,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有大幅度提高,但农村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是

33、取消农业税和农产品价格上涨引致的家庭经营收入快速增长所至,取消农业税是一次性增收措施,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也难以长期持续,今年农产品、特别是猪肉、鸡蛋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但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很小,农村居民增收难度加大。1953年到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速1989年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及其发展趋势1989年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发展趋势三、 我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一) 外部环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状况进入2011年以来,全球经济稳步增长,美国经受房地产市场下滑和经济增长减速的困扰,欧洲经济继续低速增长,日本经济起伏波动,新兴市场经济保持良好走势。随着国际市

34、场石油及其它原材料价格的波动,通货膨胀忧虑再起,西方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趋势转向适度紧缩。1、 美国经济(1)房地产市场降温主导美国经济减速2010年1到4季度美国实际GDP增长率分别为5。6、2。6%、2.0%和2。5%,除了一季度增长率较为可观外,二及三季度GDP增长速度连续较上季度下降,虽然四季度增速较上季度略有上升,但仍然为连续三个季度低于其潜在经济增长水平,表明美国实体经济进入低速增长阶段,从而再度证实我们关于美国经济进入本轮经济周期后半段的判断。从2010年四季度美国实体经济要素表现看,消费、出口和政府开支是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而投资尤其是住房投资的大幅度下降则成为美国经济减速的

35、主要原因。2010年四季度,消费较上年同期增长4.2%,明显高于前两个季度,仅低于一季度的4.8%;出口较上年同期增长10.6%,亦明显高于前两个季度,政府开支增长3.4%,为最近两年的次优水平;固定投资减少9.1%,为持续三个季度较上年同期下降,该季度的降幅为两年内的最高水平,其中,住房投资为连续5个季度下降,降幅亦为最近几年最高水平,在住房投资持续下降的同时,其他投资也在四季度首次出现下降,表明整体投资要素对美国实体经济产生不良影响。(2)核心通货膨胀风险略见上升2011年1到2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分别将上月增加0.3%和0.2%,比上年同期增加2.1%和2.4%。2011年

36、3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较前月增长0.6%,较上年同期增长2.8%,3月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增长0.1%, CPI核心CPI较上年同期增长2.5%。2011年1到2月,美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分别较上月减少0.6%和增加13%,比上年同期增加0.2%和2.6%。2011年3月,美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较上月增长1.0%,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PI较上月持平,原预期美国3月整体PPI为上升0.7%,核心PPI上升0.2%。经济周期研究所(ECRI)认为,2011年3月,美国通胀压力上升, ECRI美国未来通胀指标(USFIG)在3月升至118.6,2月的修正值为118.

37、5,前值为118.7。(3)劳动力市场保持良好势头美国劳工部公布数据显示,美国3月非农就业增加18万人,增幅超过预期,当月失业率则降至4.4%的五个月低点。2月非农就业修正后为增加11.3万人。市场原预估:3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2万人,失业率为4.6%,平均时薪增长0.3%,每周平均工时为33.8小时。(4)对外贸易状况继续改善随着美元对欧元及其他伙伴的持续走软,美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竞争力有所提高,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较快增长增加了对美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内部及外部双重因素推动美国贸易状况不断改善。美国2月贸易逆差为584.4亿美元,1月修正为逆差588.8亿美元,初值为逆差591.2

38、亿美元。(5)货币政策前景增添变数2010年8月以后,美国货币政策进入转折期,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七次决定不改变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将上述两项指标维持在5.25和6.25的水平,金融市场指标利率转趋稳定。尽管美国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七次例会中均作出不调整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的决定,但其公布的会议备忘录的侧重点则随时间推移有一定调整,如FED在2010年11月发布的声明中仅仅体现出可能需进一步升息以对抗通胀风险,在2010年12月的会议上,联储一致赞同通胀是其首要关注的问题,几乎所有委员都认为核心通胀处于“令人不安的高位”,此外,核心通胀放缓的步伐和幅度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风险仍偏于上档,

39、同时,房市放缓似乎还未明显冲击到消费支出,就业市场紧俏似乎仍对通胀的放缓构成上档风险。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3月会议记录显示,由于FED相信经济增长和通胀的不确定性增加,使其在政策声明中不再单独提出进一步升息的可能性。FED在3月20-21日的会议记录中指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认为可能需要进一步紧缩货币政策以促使美国通胀下降,但鉴于经济增长的通胀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FOMC也同意在政策声明中不再单独提出进一步升息的可能性。”FED相信,较预期疲弱的经济指标以及高得令人不安的通胀数据显示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加深,且核心通胀能否如预期般下滑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上升。会议记录还显示,所

40、有的FOMC成员均认为通胀仍是货币政策首要的关注对象,通胀若持续位于近期水平,最终恐将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而一些与会者认为通胀的上档风险略有增加。(6)美国经济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当前决定美国经济前景的主要因素在于房地产市场。从目前情况看,次优抵押贷款违约数量的增加已经导致房地产市场的复苏放缓,但次优抵押贷款市场的问题是否会波及到整个金融市场则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风险因素。在房屋市场低迷时期,次优抵押贷款市场恶化的速度快于预期,尽管次优抵押贷款市场的危机仅限于一小部分贷款机构,但该问题可能蔓延至其他资产市场。全美不动产协会(NAR)认为,继当前次优抵押贷款危机后,业界采取更为严格的放贷标准将会放

41、缓美国房屋市场复苏的步伐。NAR表示,今年美国全国成屋价格的中值预计下滑0.7%至22.03万美元,今年新屋价格的中值则上涨0.4%至24.62万美元,去年涨幅为1.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近期公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11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预估由去年9月报告中的2.9%调低至2.2%, IMF表示,美国2005和2010两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2%和3.3%,因此2011年的数字可以说是大幅下调。IMF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估,反映了其认为美国住宅投资前景弱化,待售新屋数量处于15年高点,营建业活动萎缩快于此前预期等风险,其中,房价下跌将损害消费者支出,同时次优抵押贷款市场

42、信贷品质恶化可能波及其他市场。2、欧元区经济 2010年一到四季度,欧元区GDP增长率分别为2.2%、2.7%、2.7%和3.3%,季度增长率连续创出近年来的最好水平,除一季度外,欧元区有三个季度的GDP增长率超过美国,全年欧元区GDP增长2.7%,表明欧元区经济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从欧元区四季度GDP增长结构看,居民消费开支增长0.4%,投资增长1.5%,出口增长3.6%,进口增长1.7%。显然,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受到内需推动,欧元区成员国的家庭支出正在转强,并开始成为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进入2011年以来,欧元区经济增长态势出现一些新的变化。1)、欧元区通货膨胀压力略有上升。受国际市场石油价

43、格上升,以及去内企业定价能力上升。货币和信贷增长强劲等因素的影响,欧元区通货膨胀压力有所抬头。但欧元升值及贸易加权汇率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通胀压力。 2011年1到3月,欧元区消费者物价调和指数(HICP)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8%、1.8%和1.9%。尽管通胀压力有所上升,但仍低于去年同期的水平,为连续第七个月符合ECB低于2%的目标。2)、欧元区的工业生产保持增长。2011年2月,欧元区工业生产较前月上升0.6%,较上年同期增长4.1%,原预估中值分别为增长0.4%和增长4.2%。2011年1月,欧元区工业生产较前月下降0.5%。)、欧元区利率水平仍较宽松,流动性充裕。尽管经济全速增

44、长,但因欧元区经济体内的通胀依然受控,欧洲央行(ECB)继续维持指标利率在3.75%不变,此外,ECB亦宣布将存款利率和边际贷款利率分别维持在2.75%和4.75%。)、欧元区经济前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认为,欧元区经济增长去年经历强劲表现后,今年将有所放缓,今明两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预计降至2.3%,仍高于潜在水平。欧元区三大智库德国经济研究机构Ifo、法国国家统计局(INSEE)和意大利的ISAE将欧元区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预估从1月时预计的增长0.3%上调至增长0.5%。3、日本经济2010年一到四季度,日本GDP增长率分别为2.7%、21%、1.5%和2。5%,2011年,日本

45、经济形势持续好转。1)、零售销售保持增长,消费者信心明显改善。2011年2月,日本所有家庭实质支出以年率计算增长 1.3%,高于预期的0.6%。2)、日本制造业保持增长。日本经济产业省表示,日本2月经季节调整后的工业生产修正后较上月增长0.7%,经年度修正之后2月初值为较上月增长0.8%,而先前公布的估值则为下滑0.2%。日本工业生产的核心制造业者产出预计于3月增长1.8%,4月则将进一步增长0.4%,先前公布的初步估计值为3月增长1.5%,4月增长1.3%日本2月核心民间机械订单较前月下滑5.2%,逊于市场预期的下滑0.2%,1月时为增长3.9%,2月核心机械订单较上年同期下滑4.2%,原预

46、估为增长0.9%,日本内阁府去年12月调查制造商的预估显示,今年1-3月当季核心机械订单较前季增长2.2%。3)、通货紧缩压力缓解。日本国内3月企业物价指数(CGPI)较上年同期增长2.0%,增幅略高于预估中值1.9%,且高于2月修正后的增长1.7%,与上月相较,3月CGPI增长0.3%。2011年1月,日本消费物价指数较上年持平,2月则下降0.1%。4)、经常项目盈余继续增加。日本2月经常项目盈余较上年同期增长4.9%至2.4175万亿日元,原预估中值为较上年同期增长1.9%至2.35万亿日元,2月贸易顺差上扬3.6%至1.1189万亿日元,其中出口增长9.0%,进口增长10.3%。5)、就

47、业市场改善。2011年1到2月,日本失业率保持在 4.0%,与上年四季度持平。4、新兴市场经济2010年,受到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活跃的影响,亚洲新兴经济体普遍表现良好。韩国GDP年增长率为5.0%,新加坡为7.9%,泰国为5.0%,印尼为5.5%,马来西亚为5.9%。进入2011年后,亚洲新兴市场受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和印度推动,经济增长仍然强劲。但其前景收到美国经济放缓所带来的出口需求下降等问题的影响,此外,金融市场波动可能加大,甚至可能使部分国家或地区面临冲击的风险。 IMF预计,今明两年亚洲整体的经济增长率为8.4%和8.0%,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为10%和9.5%,印度今明两年的经济

48、增长率为8.5%和7.8%。(二)预测分析的前提条件本预测是在以下前提条件下得出的:(1)货币政策保持中性。预测期内,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名义利率分别保持在2.25和5.58的水平,没有其他收缩性或扩张性货币政策措施。(2)有效汇率水平保持自身趋势。预测期内,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分别保持自身趋势,即2010年以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进行保持小幅度贬值趋势,贬值幅度从2010年的1.38降为2012年的0.42,此后提升,到2020年提高到5.2。(3)进口税率不变。预测期内,关税占一般贸易进口额的比率保持在2010年4.3的水平不变。(4)财政政策保持中性。预测期内政府不采取扩张性或收缩性财政政策,财政建设投资支出增速的中长期发展趋势按目前趋势,从2010年的13.44降为2020年的5.61。其他支出按自身规律发展。(5)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15国、日本、香港)进出口贸易保持1997年以后的上升趋势。按目前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发展趋势预测,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和出口增速的中长期发展趋势值将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