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传宝《德育原理》_第1页
檀传宝《德育原理》_第2页
檀传宝《德育原理》_第3页
檀传宝《德育原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德育概念的界定关于德育概念的界定德育是我们时代的当务之急,但德育又是一个千古难题。德育是一个需要智慧也呼唤智慧的教育领域。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的价值观教育。德育泛化的问题,即“德育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德育是道德教育这样一个简单的命题是难以被广泛接受的。受中国政治革命的特殊历史轨迹使然,德育概念始终没有与时俱进,回归到国民教育意义上的学校教育中来,学校道德教育的基础性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强调。事实上,道德教育也的确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一个在基本的

2、道德品质上不合格的人,思想、政治上也很难有健康的追求,很难经得起人生的考验,更难担当社会、政治上的大任。中国古代教育强调从修身、齐家开始追求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政治理想的教育之道的正确性也在于此。但是,这丝毫不意味着德育概念没有外延上的边际。关于德育概念的界定关于德育概念的界定过于广泛的德能界定易有的弊端:将德育视为无所不包的范畴,实际上也就取消了这一概念本身;在理论上存在致命的逻辑问题;在实践中让德育承担其所不能承担的任务,而忘却最根本的目标;在德育实践中容易使道德与政治、思想、法制或心理及其教育问题在性质上相混淆,采取错误的教育策略,误判而误诊。所以,德育概念外延的界定必须做认真的清理,应当

3、遵循“守一而望多”的原则。“守一”,即严格意义上的德育或德育的基本内涵只能指道德教育。德育即道德教育。至于思想、政治、法制等方面的教育与道德教育加以概括,可以称之为“社会性教育”。如果一定要称之为“大德育”则:1“大”要大得有边界、有标准;2应该承认“大德育”的核心或基础是道德教育。用“道德教育=德育”的概念界定去排斥思想、政治、法制、心理教育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所以“守一”,更要“望多”。1思想、政治、法制、心理教育本身很重要,所以要“望多”;2思想、政治、法制、心理教育与狭义的德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需要“望多”,从而加强学校道德教育本身。谁也无法研究一个无所不包的对象。“转化理论”,是指

4、将德育过程看做是“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关于德育概念的界定关于德育概念的界定“内化理论”,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把特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内化”理论比只讲外在的“转化” 理论更趋合理。但是“内化理论”仍然是主张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内化。所以,“内化理论”仍然是“转化理论”的改良形式,并没有突破转化理论本身对德育对象考虑不够的根本缺陷。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德育过程固然是一种价值观性的环境或影响,但先决条件是德育对象接受这一影响的内因。德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德育对象在道德等方面不断

5、自主建构的过程。德育应该是环境与生长的统一,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建构的统一。德育过程对德育对象考虑不足,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发挥不充分是迄今为止中国德育实践的主要问题之一。综合考虑以上关于德育内涵与德育过程的讨论,德育的定义应为: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关于德育概念的界定关于德育概念的界定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商品性、生产性、民主性、科学性、发展性和革命性等。教育的现代化最本质的内涵应当是教育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的逐步提高。人类德育经历了习俗性德育、古代德育和现代德育几个阶段。习俗性德育是指人类社会早期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且这种德育形态一直在家族和社会生活中与学校德育并行。我们也许可以称之为生活德育。社会越是往前发展,学校德育与生活德育之间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古代的德育几乎等同于道德教育。古代德育具有等级性、神秘性和经济性。这一时期的学校德育有更多的专制色彩,而失去了习俗性德育原本存在的生动性。与古代德育相比,现代德育主要特征:第一,学校德育的民主化;第二,学校德育的世俗化;第三,学校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