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石门镇总体综合规划文本征求意见稿(共20页)_第1页
南石门镇总体综合规划文本征求意见稿(共20页)_第2页
南石门镇总体综合规划文本征求意见稿(共20页)_第3页
南石门镇总体综合规划文本征求意见稿(共20页)_第4页
南石门镇总体综合规划文本征求意见稿(共20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石门镇总体综合规划文本征求意见稿目 录第一章总 则1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1第三章镇村体系规划1第四章镇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规划2第五章区域空间开发管制3第六章镇区性质与规模4第七章镇区用地总体布局4第八章镇区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5第九章镇区对外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6第十章镇区市政公用工程设施规划6第十一章镇区环境保护规划7第十二章镇区综合防灾规划7第十三章镇区近期建设规划7第十四章规划实施措施9附表:南石门镇总体规划用地平衡表10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2、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3-邢台县南石门镇总体规划(2012-2030)·文本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合理安排南石门镇空间布局,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指导镇域城镇规划的编制,确保南石门镇镇建设规划顺利实施,实现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目标,使城镇各项建设能够在规划指导下顺利进行,并为城镇规划和管理提供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

3、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镇规划标准、河北省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河北省城市规划条例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制定本规划文本。第二条 城镇各项建设必须遵守规划文本中确定的各项规定要求。第三条 根据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暂行办法和河北省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对南石门镇总体规划中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实施强制性规定。本文本中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性内容,必须严格遵守。第四条 本规划期限确定为:本次规划基础年为2011年,规划期限为2012-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2-2015年。规划范围为南石门镇

4、行政管辖范围,用地规模102.33平方公里。第五条 规划指导思想1、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即在不断开拓有较强吸引力、竟争力的物质环境空间的同时,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营造人与资源、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的机制,为城镇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2、 目标导向的战略思想:即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出发,正确分析本镇的区位优势,确定未来镇区发展的总目标和空间布局框架,从远规划、从近建设、远近结合、突出重点。力求国土空间资源高效、高密度、集约型的开发利用。3、 区域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即根据南石门镇社会、经济、自然发展条件及其与邢台市城区之间的紧密关系,配合工业化、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正

5、确处理城镇与城市、乡村之间的空间发展关系以及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区域协调关系。加快城镇建设,提高城镇水平,优化村镇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4、 保护环境的发展思想:即以资源保护为原则,保持良好的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突出本镇的地方特色,完善镇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创造有特色的城镇人文景观,保持良好的空间环境和空间形态。为营造环境优美,生活方便,功能齐全,现代化水平较高的新型特色型城镇奠定基础。第二章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第六条 经济发展战略主动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发挥区位优势,内联外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使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6、特别是乡镇企业向规模经营发展。同时,加快城镇化进程,通过完善社会基础设施,实现城乡一体化。在规划期内,力争把南石门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辐射力强、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独具特色的现代工贸城镇。第七条 经济发展目标南石门镇主要社会经济指标预测表指标名称单位2011年现状2015年2030年规划年递增率(%)规划年递增率(%)社会总产值亿元122.9348616.5196615工业总产值亿元118.0246716.5188715农民人均纯收入元830319578105078010到规划期末,南石门镇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为:积极引进资金,搞好区域产业联动,将南石门建设成为产业集聚、贸易发达、生活

7、繁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综合协调发展的城市新区。第八条 镇域总人口规划确定:2015年人口规模为5.69万人,2030年为10.93万人。第三章 镇村体系规划第九条 发展战略镇村体系发展模式 :强化中心、轴向发展、交通带动、中心扩散。具体为: 增强其建成区的实力,强化建成区功能,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提高其知名度,突出中心城镇的地位。 推进城镇轴带建设,构筑经济发展的纽带。 伴随着中心城镇职能的进一步完善,当其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区域的中心。第十条 迁村并点规划原则在一定区域内城镇化发展的实施途径之一是加强村庄迁村并点力度,凡有条件特别是现状人口规模较小且建

8、设用地与其他村庄邻近的村庄可尽量合并、统一规划,在市政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等方面统一布置,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强化现代城镇观念,促进乡村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第十一条 迁村并点规划将南石门村、周公村、南小郭、西小郭、东红庄纳入南石门镇区;将北尹郭、中尹郭、南尹郭合并形成尹郭社区,将西石门与中石门合并形成西石门社区,将大石头庄与小石头庄合并形成石头庄社区,将大桃花与小桃花合并形成桃花社区,将南先贤、西先贤、北先贤合并形成先贤社区,将大陈庄与小陈庄合并形成陈庄社区,将北岗西与南岗西合并形成岗西社区,将大贾乡、尹贾乡、南贾乡合并形成贾乡社区。第十二条 镇村体系结构规划镇域镇村体系结构分为三级,

9、即镇区、中心村、基层村。具体为:中心镇:南石门镇(周公村、南石门、南小郭、西小郭、东红庄)中心村(新民居社区): 尹郭社区(北尹郭、中尹郭、南尹郭),西石门社区(西石门与中石门),石头庄社区(大石头庄与小石头庄),桃花社区(大桃花与小桃花),先贤社区(南先贤、西先贤、北先贤),陈庄社区(大陈庄与小陈庄),岗西社区(北岗西与南岗西),贾乡社区(大贾乡、尹贾乡、南贾乡)。基层村:坂上、火石岗、前青峪、姚坪、皇台底、东石门、崔路、东先贤。第十三条 人口、用地规模以及职能分工中心镇、中心村和基层村规划期末人口、用地规模以及职能分工见下表:村镇等级、人口规模和职能表村 镇名 称村镇体系等级人口规模(人)

10、村镇职能及发展方向2011年2030年南石门镇镇区781776000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以发展商业贸易、休闲娱乐、农产品深加工及配套服务为主的城郊特色型小城镇。先贤社区中心村29522550以发展观光农业为主,相应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西石门社区中心村16761448以发展服务业为主。石头庄社区中心村34042941以农产品深加工,近郊旅游为主贾乡社区中心村50194336以林果种植,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岗西社区中心村21081821以林果种植,农产品深加工为主桃花社区中心村14771276以农产品深加工,近郊旅游为主尹郭社区中心村30222611以农产品深加工,近郊旅游为主陈庄

11、社区中心村22641956以农产品深加工,近郊旅游为主坂上基层村11951032以林果种植,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火石岗基层村13601175以林果种植,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前青峪基层村527455适当发展建材工业。姚坪基层村17931549适当发展建材工业。皇台底基层村15661353以农产品深加工,近郊旅游为主东石门基层村13471164以发展种植业为主,相应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崔路基层村26832318以农产品深加工,近郊旅游为主东先贤基层村31712740以发展观光农业为主,相应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第四章 镇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规划第十四条 镇域交通规划加强镇政府驻地、镇区河西社区与邢台市区

12、之间的交通联系。提高乡村公路等级和路面质量,接通断头路,提高路面硬化率,完善乡村公路,达到村村通油路,扩大出口通道,提高通行能力,方便物流运输,达到连接城乡、沟通内外、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目的。第十五条 镇域电力设施规划在德龙钢铁厂需增加220kv变电站。同时在整个镇域内规划完善现有输变电线路,加强10千伏开闭所建设,在镇域内形成一个完善的供电网络,确保供电安全。规划对镇域内影响新区建设的高压线路进行整理。第十六条 镇域通信设施规划 规划分别在镇区设邮政、电信局所,在尹郭、西先贤、大陈庄、皇台底、坂上、南岗西、姚坪设邮政所。规划期内建立完善的邮政运输网络,建立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

13、的传输干线网,镇域电话普及率2015年达到30部/百人,2030年达到40部/百人。第十七条 供水规划至2030年,规划镇域各村全部采用集中供水,并设自动变频供水系统。临近城市道路的村庄可接城市供水管网,城市供水管道铺设不到的村庄或建设区采用自备井。居民生活用水量取120升/人.日。第十八条 排水工程规划雨水的排放则依自然地形排放到坑塘以及沟渠。规划在德龙工业园内建污水处理厂,主要解决其生产污水、废水的排放。镇区、中心村排水系统均采用雨污分流制,加强沟渠建设,雨水和污水经明渠暗沟排放。在东先贤村东部规划一处污水处理厂,同时加快和完善排水管网建设,镇区内除德龙钢铁厂之外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经管道

14、收集后,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最终水经过处理后排入河道或农田灌溉。同时逐步开展中水回用的建设。第十九条 环境保护规划 指导思想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总体指导方针以及“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立足于区域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污染的衍生和发展。2 规划目标村镇居民点:地表水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地下水达到饮用水标准,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大气质量标准。第二十条 防灾规划1防洪规划防洪标准依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同时由于南石门镇区与邢台市紧密连接,规划镇区采用同邢台市城区防洪标准一样,按100年一遇标准设防。2抗震规划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

15、区划图,规划应按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地震动反映谱特性周期0.4s标准设防。3消防规划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消除火灾隐患,在镇政府驻地片区南侧临忠义路东侧以及七里河休闲娱乐片区北侧临南水北调处各规划布置一处消防站。同时提出以下消防措施:(1) 根据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各项规定设防。(2) 按城镇消防站布局与技术装备配备标准GNI1-82,在公共建筑区和居住区内配备消防人员、消防器材、装备。(3) 沿镇区的主要街道的配水管网,依据规范要求,按150200米配备消火栓。供水设施的规模应考虑消防用水。第二十一条 商贸设施重点建设邢和公路两侧的商贸,使其成为南石门镇经济繁华中心。

16、在镇政府驻地内设大型集贸市场和商业街,进行统一管理。在七里河北侧集中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改善和提升城镇商业环境,提高商业的整体竞争力。在各中心村中建设为本村和其它附近村庄服务的商业、金融服务设施,如饮食店、小型百货商店等。第二十二条 教育设施改善现有中小学校舍及运动场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教职员工执教水平,继续加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学生及教师向办学较好的村集中,形成一定的办学规模,使教育投资达到最佳效益。另外,在镇区和各中心村增设幼儿园,加强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第二十三条 文体设施:原镇域文体科技设施缺乏,规划在镇域内设置一定的文娱设施,并增加文化站、图书馆

17、等,以镇区和中心村为主,为全镇居民提供学习、休闲、娱乐的场所。第二十四条 医疗卫生设施:南石门镇域内现有中医院1所,规划将其扩大规模,增加医疗设施,强化医疗技术力量,提高医护人员素质,能达到服务全镇的要求。对个体经营的诊所、门诊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应急能力。在河西片区和七里河片区各新增医疗用地一处。第二十五条 镇域生态绿化工程:乡村建设要符合国家园地建设的生态要求,限制非农产业与农民住宅的无序发展,禁止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特别要注意保护已建成的农田林网和果园。第五章 区域空间开发管制第二十六条 根据南石门镇土地构成和土地利用特点,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在县域空间开发过程中,划定“禁止建

18、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三类空间,并提出各类空间开发管制要求。该部分内容属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必须严格执行规划要求。第二十七条 禁止建设区1镇域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2七里河行洪道、防洪堤及其两侧绿化带范围;3一级公路两侧各30米、二级公路两侧各25米、三级公路两侧各20米内的用地。第二十八条 限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主要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的农业用地和村民居民点用地。该区是在严格的政策和规划控制下的村庄建设区和可能的城镇远景发展备用地区域。第二十九条 适宜建设区主要为城镇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城镇建成区以及镇域内经规划、土地、交通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开发建设的独立工矿点

19、、道路交通设施、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等的建设用地范围。第六章 镇区性质与规模第三十条 城镇性质以水网环绕为特色的生态型旅游新城,邢台市西部重要的配套服务基地。第三十一条 人口规模规划镇区人口规模为:2015年2.5万人左右,2030年7.6万人左右。第三十二条 建设用地规模遵循节约用地,合理用地和保护耕地的原则,根据国家城镇建设用地标准确定镇区用地规模为:2015年5.01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9.48平方米;2030年7.01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92.3平方米。镇区建设用地规模预测表规划期人口规模(万人)用地规模(KM2)人均用地(M2/人)2011年1.662.05123.

20、22015年2.55.01119.482030年7.67.0192.3第七章 镇区用地总体布局第三十三条 用地发展方向南石门镇的发展方向为:依托现状,采用填空补齐的手法,镇政府驻地以向南扩展为主,适当向西发展;镇区东部河西社区沿中兴大街向西发展。第三十四条 规划结构本次规划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并结合建成区现状情况,镇区规划结构为:“一心、两轴、三区”。“一心”是指镇区行政中心。“两轴”一是指镇区北部贯穿东西的邢和公路,作为城镇发展主轴线,依托道路两侧的公共设施和城镇居民社区,创造充满生机、具有现代感的新型城镇景观;二是指镇区西部贯穿南北的邢汾高速连接线,作为镇区生态景观轴线。“三区”是指位于镇区

21、东北的河西区片、镇区西部周公村区片以及镇区南部的七里河区片。第三十五条 主要建设用地布局1.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由三大区域组成,分别为西部周公村社区、东部河西社区和南部七里河社区。其中周公村片区区域又分南北两片。本着节约土地、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鼓励提倡在以多层住宅为主的情况下,沿邢和公路建设高层住宅,体现城市新形象。居住区建设应实行统一规划、成片开发、综合配套建设的原则,按照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规定,统一配置配套设施,保证绿地面积,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工程设施的配套,力争达到康居工程建设指标,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旧镇区进行改造,控制宅基地的发放。规划居住用

22、地252.44公顷,人均33.22m2/人。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行政办公用地主要是指镇政府行政管理机构用地,规划位于河西片区西侧,集中布置镇政府及各级行政办公和非镇属事业单位办公用地,形成镇区行政中心,在其南侧设置政府广场。镇政府用地将镇政府、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法庭以及镇属行政管理机构和周公村村委会等集中布置于此,便于各机构间的联系和职能的发挥,形成城镇行政中心。南石门村村委会安排布置在邢和公路北侧南石门村区片内。规划行政办公用地9.75公顷,人均1.28m2/人。(2)教育科研用地中学:规划在现状南石门镇中学(皇台底中学东校区)的基础上完善扩建,改善教学设施和体育运动场地,

23、完善学校辅助设施及校园绿化等环境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职员工执教水平,做大做强城镇教育资源。在镇区河西社区与七里河片区各规划一所中学,以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小学:在镇区周公村区片规划四所小学;在镇区河西社区区片规划两所小学;在七里河社区区片规划两所小学;学校占地面积和规模按照区片居住人口进行估算,按照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进行规划建设。结合现状情况,在河西社区内东南部保留一处中专技校。规划教育科研用地29.91公顷,人均3.94m2/人。(3)医疗卫生用地规划保留镇中医院,并扩大其用地,增加医疗设施,强化医疗技术力量,提高医疗人员素质,以满足城镇居民就医的需要。同时在镇区河西社区区片和七里河社区区

24、片内各新增规划一处医院,满足本区片居民医疗需求。规划医疗卫生用地6.04公顷,人均0.79m2/人。(4)文化娱乐及体育用地规划在镇区周公村区片和镇区河西社区区片分别集中安排文化娱乐用地,规划设置文化站(或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科技服务站、影剧院等文化娱乐设施;在河西社区区片内规划开辟一处体育用地,规划作为标准运动场和体育场馆用地,满足居民体育运动的需求。而在各居住小区内可结合公共绿地的建设设置各类小型球场、体育健身器材等活动设施,以满足居民日常体育锻炼、健身需要。规划文化娱乐用地4.37公顷,人均0.58m2/人。规划体育设施用地4.65公顷,人均0.61m2/人。3.业服务业设施用地(1

25、)商业商务设施用地主要依托现状邢和公路(中兴西大街)两侧的商业设施和商业人气,继续强化其沿线商业服务功能,强化轴线带动和辐射作用;结合建成区现状商业服务设施分布特点,在各居住社区集中安排规模不等的商业金融用地。在七里河新区沿河北侧设置具有城市级的公共服务设施,可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提高旅游开发的综合效益。 规划商业设施用地69.49公顷,人均9.14m2/人。规划商务设施用地11.88公顷,人均1.56m2/人。(2)娱乐康体用地规划在七里河片区北侧规划布局两处娱乐康体用地,以滨河环境为基础,以自然感受为娱乐,以健康身体为追求,建设集健康、度假、娱乐于一体,娱乐康体用地的建设不仅可为本地市民提供

26、休闲健身的场所,还可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提高旅游开发的综合效益。规划娱乐康体用地62.83公顷,人均8.27m2/人。(3)艺术传媒产业用地规划保留河西片区内邢和公路北侧的邢台县电视台用地,并适当扩大了其用地规模。规划艺术传媒产业用地3.62公顷,人均0.48m2/人。(4)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在周公村片区和河西片区中心位置按照相应公用设施配套布局要求,分别单独规划布置了有点局所,电信局所和加油站等公用配套设施。规划公共设施营业网点用地1.82公顷,人均0.24m2/人。4.仓储用地规划规划在镇区周公村区片西北角临近皇羊公路布置物流中心和其他仓储用地,位于邢和公路南侧,交通运输条件好,便于物资流

27、通。规划仓储用地7.22公顷,人均0.95m2/人。第八章 镇区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第三十六条 规划目标规划到2015年,建成区内绿地率达到30%,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3.5平方米。到2030年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5平方米以上。工业区实行绿化厂区建设,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5%。第三十七条 绿地系统规划本次规划的绿地系统形成“点”、“线”、“面”的规划格局,主要是由公共绿地、生态景观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构成。“点”是指居住区内的公园绿地,“线”是指沿城市环路(环城公路、西环路)的防护绿带、沿邢和公路的景观绿化带、沿河道水体(小黄河)的生态景观

28、绿化带以及沿南水北调干渠的生态防护绿带。“面”是指压煤区控制范围内大面积生态绿地。规划绿地面积79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68.37公顷,人均公共绿地9.0平方米。第九章 镇区对外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第三十八条 镇区对外交通规划对外交通组织应避免对镇政府驻地及居住区内部的干扰,规划主要利用邢和公路、邢左公路、邢汾高速引线、滨江路解决对外交通问题。规划道路两侧吸引大量人流的用地严禁向这些道路直接开口。第三十九条 镇区道路规划镇区道路网分三个级别:主干道、次干道、支路。镇区主干道按4560米控制,其中邢和公路按50米控制,邢左公路、西环路、仁义路按60米控制,滨江路按45米控制。次干道按25-45米控

29、制。支路按15-25米控制。主干道:镇区内主干道有“三横三纵”,分别是东西向的邢和公路(中兴西大街)、邢左公路、百泉大道和南北向的西环路、仁义路、滨河路。次干道:与主干道一起构成道路网络,起到联通主干道、为主干道疏散交通流的作用。次干道在周公村社区内有“三横三纵”, 在河西社区内有“两横一纵”,在七里河社区内有“三横两纵”。支路:是居民通勤及日常活动出入交通的通道,以服务功能为主,把城镇各种用地与城镇干道网连接起来,均匀地疏散交通。第四十条 镇区道路交通设施规划社会停车场:镇区的社会停车场设置均在邢和公路和邢左公路路侧,结合大型公共建筑、人流聚集场所和居住区中心设置;集贸市场在其内部用地内设置

30、停车场;工业货运停车场在工业区内部分散设置。广场:在周公村区片、河西区片和在七里河区片分别规划一处公共活动广场,均位于规划行政办公用地的南侧。在河西社区内沿邢和公路设置公交首末站点和公交站场。加油站:结合现状情况,在周公村片区和河西片区内分别保留现状加油站一处。第十章 镇区市政公用工程设施规划第四十一条 给水工程规划1、供水系统:采用邢台市集中供水系统。2、管网布置:镇区给水管网采用环状和枝状相结合的布置方式,管材选用铸铁管,时变化系数采用1.8,管网平差以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同时,消火栓间距不超过120米。第四十二条 排水工程规划本次规划镇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1.污水工程规划:污水

31、管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污水管道排水方向由西向东、由北向南。污水处理方式为二级生物处理。污水处理厂规划:在镇区东南部东先贤村东侧规划一处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镇区生活污水,镇区北部德龙钢铁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通过建设专用污水处理厂来解决。2雨水工程规划雨水量计算采用邢台市暴雨强度公式I=(9.609+8.583*lgT)/(t+9.381)0.677,重现期采用半年,地面集水时间取15分钟,径流系数采用0.5。雨水管网规划:雨水排水方向大致自西向东、自北向南。临近小黄河、七里河等水系的地段,雨水就近排入河道水体。周公村区片及河西区片内的雨水通过雨水管网系统分别汇入邢和公路(中兴大街)、仁义路、正义路

32、等道路的雨水管道,向南排入七里河。第四十三条 电力工程规划周公村北有110kv变电站(周公村站),邢和公路南侧、南水北调北侧有220kv变电站(董村站),可联合为镇区供电。第四十四条 电信工程规划在周公村片区和河西片区分别设置一处邮政、电信局所,位于邢和公路(中兴大街)路侧,分别占地0.56公顷、0.8公顷。第四十五条 燃气热力工程规划规划采用集中供热锅炉采暖方式,供热管道接入城市供热管网系统。周公村社区在靠近邢和公路的位置规划热交换站,便于管网的接入。规划燃气管道接入城市燃气管网系统。第四十六条 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按每座服务范围1km2标准设置垃圾转运站,同时结合邢台市公厕、垃圾转运站规划布局

33、,每座公厕占地至少100m2以上。垃圾集中收集后统一运至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理。第十一章 镇区环境保护规划第四十七条 到规划期末,污染物排放和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大气中TSP年月平均浓度控制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二氧化硫年月平均浓度小于150微克/立方米;噪声白天控制在55分贝以下,夜间控制在45分贝以下;居住区、公建区环境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水源地及其保护区要达到一级标准。第十二章 镇区综合防灾规划第四十八条 防震减灾规划1、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划应按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地震动反映谱特性周期0.4s标准设防(相当于度烈度抗震

34、区)。生命线工程(供水、供电、交通、通信、医疗、消防、粮食、燃气等系统)和重要的工程部门设防标准应提高一个等级。2、建成区内各居住片区应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应留出适量可供避震使用的绿地和空旷场地,一般情况下,人均不得小于1.5m 2。建成区内的公园、绿地、体育场、广场震时可作为避灾场地和疏散场所,保证疏散救援通道的畅通,避震疏散场地面积以人均大于1.5平方米作为标准。3、镇区主、次干道为主要的疏散救援通道。合理控制道路交叉口附近建筑物高度及建筑后退红线距离,满足疏散要求。第四十九条 消防规划1、建成区内应合理配置消防设施,建立报警系统,提高消防能力。规划在河西社区和七里河片区分别设置消防站一处,

35、并按消防规范配齐所有消防装备。2、建设完善的消防水源,保障消防用水,道路沿线每隔120米间距应设消防栓一处。3、建立火警专线,完善通讯设施,建设全城的火警通讯网。4、油库、加油站等易燃易爆设施应按国家规定留足安全防火距离,配置灭火设施。5、建成区内新建建筑应以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为主,控制三级建筑,严格限制四级建筑。第五十条 防洪工程规划 依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同时由于南石门镇区与邢台市紧密连接,规划镇区采用同邢台市城区防洪标准一样,按100年一遇标准设防。1、加强南水北调干渠、七里河、小黄河的堤防建设,拦截洪水,将洪水导入七里河。2、加强现有河道七里河、小黄河的治理,

36、疏通下游河道,以满足行洪需要。3、逐步完善镇区排水系统,疏浚雨水管道,使降水及时排出。4、作好洪水预报预警工作,完善与市防汛指挥中心联系的通讯系统。5、根据需要增设集体避洪场所。第十三章 镇区近期建设规划第五十一条 近期建设规划年限与规模至2015年规划镇区人口规模为2.5万人左右,规划镇区建设用地规模5.01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9.48平方米。第五十二条 近期建设规划原则1、紧凑布局原则:遵循紧凑城镇布局结构的原则,坚持集中成片开发为主,开发一片、完善一片,避免城镇内零星分散开发和各自为政。2、近远期结合原则:考虑城镇的长远发展,坚持按照城镇合理的布局来组织城镇近期建设区的开发,避免急

37、功近利,不利于城镇的长远发展。3、产业支撑原则:坚持产业发展和镇区建设联动,工业化与城市化并进,通过调整城镇格局,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集聚,为城镇发展提供动力。4、突出特色原则: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依托和利用与邢台市城区联系紧密的特点,突出体现城市出入口的门户特色。第五十三条 近期建设主要用地布局1、居住用地近期内以开发建设河西社区新型居住区、周公村村庄的改造以及七里河片区东侧商住开发为主。2、公共设施用地周公村区片原镇政府搬迁至河西片区西侧,原址依旧为行政办公用地,其周边配套建设中心公园绿地、广场、集贸市场。南石门村区片依托沿邢和公路的镇中医院、南石门村委会以及商业服务

38、设施的建设,在邢和公路沿线形成新的城镇公建集中区。河西社区以新镇政府建设为契机,着力建设行政办公、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设施,初步形成镇政府驻地的综合公共中心。同事在结合现状建设情况和邢台市出市口拆迁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发展沿中兴大街两侧的公共设施,完成沿街部分路段的商业化改造,形成城市公共建筑集中区。七里河片区结合滨河景观环境打造,建设高档,环境优美的商品住宅小区。同时兼顾新建和改造居住区、居住小区配建公共设施如学校、幼儿园、医院、文化活动中心、体育活动场所等,满足居民的日常基本需要第五十四条 近期道路交通系统规划1、 道路建设邢和公路、邢左公路镇政府驻地内路段拓宽改造,邢汾高速引线、仁义路

39、镇区内路段以及沿南水北调输水线西侧道路,新建镇政府驻地周公村区片内的行政中心附近的南北、东西干道。2、 城镇广场建设近期规划建设城镇广场3处,均位于三个片区行政办公用地的南侧,是以居民集会、游憩、娱乐的综合性广场,用地面积为7.53公顷。3、停车场建设停车场主要布置在商业区、城镇出入口等处。近期镇区内共规划机动车停车场2处,一处布置在周公村区片内邢和公路与府东街交叉口处,占地面积0.56公顷;一处布置在河西社区中兴大街与正义路交叉口处,位于集中商业区内,占地面积0.65公顷。公共设施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要求配建停车位。4、公交站场 在河西社区内中兴大街南侧现状公交站场用地基础上扩展用地,设

40、置公交停靠站点和公交站场,占地面积0.5公顷。第五十五条 近期绿化规划规划到2015年,建成区内绿地率达到30%,绿化覆盖率达到40%。近期规划在旧镇政府行政中心西侧建设中心公园绿地,在镇区河西社区区片内居住区东、西部开辟一定面积规模的公共绿地, 结合出市口拆迁规划改造建设沿中兴大街的街头绿地。第五十六条 近期市政设施规划1.给水工程完善建成区给水管网的建设以及新建城镇给水管网的铺设。2.排水工程完善建成区排水管网的建设以及新建城镇排水管网的铺设,积极筹划建设镇区污水处理厂。3.电力工程规划扩容现状周公村110kV变电站。增加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10kv实现手拉手供电,完善中压架空配电网络结

41、构,形成单环网供电,实现配网自动化。4.电信工程近期规划在周公村社区和河西社区分别建1处邮政所、电信局(所)。5.燃气工程近期结合居住区的改造和开发,配建燃气调压站。6.供热工程近期以发展河西社区供热管网及热交换站为主。7.环卫工程近期分别在周公村区片和七里河区片建设垃圾中转站1处,完善镇区垃圾收集点和公共厕所的建设。第五十七条 近期综合防灾系统规划1防震减灾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划应按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地震动反映谱特性周期0.4s标准设防(相当于度烈度抗震区)。生命线工程(供水、供电、交通、通信、医疗、消防、粮食、燃气等系统)和重要的工程部门设防标准应提高一个等级。近期建成

42、区内的公园绿地、体育场、广场震时可作为避灾场地和疏散场所,保证疏散救援通道的畅通,避震疏散场地面积以人均大于1.5平方米作为标准。近期镇区内形成的主、次干道为主要的疏散救援通道。2.防洪由于南石门镇区与邢台市紧密连接,规划镇区采用同邢台市城区防洪标准一样,按100年一遇标准设防。加强南水北调干渠、七里河、小黄河的堤防建设,加强现有河道七里河、小黄河的治理,疏通下游河道,以满足行洪需要。逐步完善镇区排水系统,疏浚雨水管道,使降水及时排出。3、消防近期在七里河片区东侧建设消防站一处,按国家标准配备消防车辆及其他装备。4、人防在镇区医院、学校、重要机关等处,修建一定规模平战结合的掩蔽工事。结合广场、

43、公园等公共场地修建平战两用人防工程。第十四章 规划实施措施第五十八条 本规划一经批准,由南石门镇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南石门镇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镇总体规划的重要性,切实保障镇总体规划对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指导和调控作用。第五十九条 加强城镇法规体系建设,健全规划实施的法制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规划管理的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第六十条 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规范规划管理部门审批程序、标准与制度,依法行政,保证规划实施的合法、公平和效率。第六十一条 各项建设都应纳入城镇规划统一管理,保证城镇各项建设活动能够按照总体规划协调、有序地进行。第六十二条 本规划批准后,根据城乡规划改革的方向,适时建立能够保证总体规划实施的城乡规划体系。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开展详细规划的编制,尤其是开展并滚动编制城镇近期建设规划,明确近期实施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第六十三条 建立政府对规划实施评价监控机制。通过人口、用地、交通、环境、资源等因素的发展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价,对规划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