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粮食功能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海盐县粮食功能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海盐县粮食功能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海盐县粮食功能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海盐县粮食功能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海盐县粮食功能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我县地处浙北杭嘉湖平原,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也是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浙江省六个产粮大县之一。全县耕地面积34.58万亩,年粮食播种面积43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20多万吨,总产值3.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8%。2010年以来,我县根据省、市工作部署,启动实施了以粮食生产功能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五大工程”建设,通过完善生产基础、推动科技应用、创建优质品牌、提升产业发展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生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2010年和2011年连续获得浙江省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为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工作,我们组织了专题调研小组,对全县

2、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展开调研,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供县委、县政府领导决策使用。一、海盐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规划与实施(一编制规划,明确目标任务2010年9月,我县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从粮食生产功能区的总体布局与建设内容、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建设管理与保障措施等方面入手,认真编制了海盐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规划(2010-2018年,并顺利通过省级论证评审。根据规划,我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分两步实施,2010年2014年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75个,面积11.4万亩;2015年2018年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98个,面积5.67万亩;总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273个,面积17.1万亩,其中

3、建成千亩以上粮食生产功能示范区16个以上,计划总投资5.17亿元。(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保障为加强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统筹协调领导,我县建立了以县长为组长、两名副县长为副组长的海盐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发改、农经、财政、国土、水利等九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农经局具体负责粮食功能区规划与建设工作。各镇(街道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以主要领导为责任人,落实专职人员开展工作。(三加强指导,完善政策体系我县相继出台了关于开展“五大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盐委201113号、关于印发海盐县粮食生产收割与烘干机械购置补贴实施办法的通知(盐政办发20

4、1196号、印发关于抓好2011年粮食生产工作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盐政办发201156号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建设内容、资金投入、考核标准等要求,向各镇(街道下达了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建设任务指标,印发了建设项目申报实施方案和市级粮食生产功能示范区建设标准及验收认定办法。同时,我县还将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及新农村建设考核范围,并作为对各镇党委、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四 加大投入,强化资金保障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涉及农田基础设施、地力提升、“三新”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体系及农机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

5、投入。为此,我县从2010年起,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功能区建设,结合产粮大县粮食增产工程、农综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集中财力、物力,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实施。对新建的粮食生产功能区,按实际建设投资额的地方承担部分,县镇两级分别承担90%与10%。另外,我县还通过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增加补贴等方式,促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每年投入70万元用于功能区内水稻良种补贴;对功能区内经工商注册流转土地300亩以上、至少一季种植粮食作物的经营主体,每年每亩补助100元。2010年2011年累计投入各级建设资金2761万元。二、海盐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成效2010年2011年,全县共建成认定粮食生产功

6、能区78个,面积4.87万亩,其中省级千亩粮食生产功能区4个,面积0.53万亩。全县功能区建设成效明显,呈现五个方面的提升。(一农田基础设施完善,稳产高产水平提升全县已建成认定的功能区内,共新建渠道90.9公里,修复渠道44.4公里,新建机耕路45公里,修建机埠21座、下田坡200余处。通过建设,功能区内农田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功能区周边水系通畅,农田格式化,田面平整;区内排、灌分系,具有较高的防洪与排涝能力;田间道路成网,布局合理,能适应粮食生产作业要求。2011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7.17万亩,比2009年增长4.5%;粮食总产量20.33万吨,比2009年增长3.7% ;全县晚稻平均亩

7、产574公斤,千亩示范方平均亩产达到665.3公斤,攻关田最高亩产达850.6公斤,均创历史最好成绩。(二“三新”技术普遍应用,科技贡献水平提升两年来,全县先后推广了“秀水128”、“嘉33”、“秀香2号”、“国宝”、“巨胚稻米”等优质米新品种,推广水旱轮作、种养结合等多种生态高效模式,使功能区内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覆盖率达到100%;同时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机肥应用等技术推广,建立测土配方示范区50个,推广生物酵素有机肥9000余吨,进一步提高土地肥力,促进生态环境循环发展。(三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也带动了经营主体发展和社会化服务。两年来新建立粮食生产经营主

8、体58家,其中农业企业3家、合作社19家、家庭农场36家。其中运作规范、较有成效的有沈荡丰联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海盐久洋农机专业合作社、海盐友邦植保专业合作社、海盐宏亮农场等。特别是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项目及水稻提升项目,扶持海盐县丰联农场、嘉兴友邦农业、海盐县宏亮农场、通元彪丰农场和惠民农技专业合作社建立了3个育秧中心和4个烘干中心,年新增统一供秧能力0.9万亩、水稻烘干能力4800吨,大大提升了全县粮食社会化服务能力。(四新型农机加快推广,机械作业水平提升通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到2011年全县购买小型农用手扶拖拉机22台,大中型农用拖拉机15台;配套旋耕机15台,微耕机15台,开沟机2台,

9、圆盘犁1台;驱动耙4台;乘坐式水稻插秧机16台,配套育秧硬盘2.3万只,秧盘播种成套设备1台;种籽催芽器20台,育苗土机1台;动力喷雾机205台,机动喷雾喷粉机634台,电动喷雾器1076台;全喂入联合收割机6台,半喂入联合收割机4台,使粮食生产机耕机插机收率显著提高。全县通过合作社、种粮大户,开展机插秧面积3.45万亩,统防统治面积9.8万亩,机收面积45.8万亩,烘干稻谷4.3万吨。(五优质稻米产业发展,产业经营水平提升通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重点扶持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以嘉兴友邦米业有限公司和沈荡丰联粮食生产合作社为基础,发展优质稻米精深加工,采用目前国内先进加工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稻

10、米出产率,增加产品附加值,使全县稻米精深加工实现“零”的突破,年生产加工能力达到3.5万吨。同时,加快品牌培育,先后创建了“沈荡”牌、“友邦农业”牌、“南北湖”牌等优质稻米品牌,其中“沈荡”牌大米获2011年浙江省农博会金奖、“友邦”牌南北湖珍珠香米获2011年第10届全国稻米博览会金奖。并且积极拓展市场营销,我县优质大米已成功进入上海、杭州、嘉兴等地大型超市卖场,并与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定向供应,还设立大米专卖店,产业化经营道路越走越宽。三、海盐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存在问题我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一建设与管理责任有待加强粮食生产功

11、能区建设要求严格实行项目化管理保护,对每个粮食生产功能区都明确乡了管理保护责任人和相应的责任农技员,并落实了专人管护、维修基础配套设施,但也有少数地方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在一些已认定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内,机耕路使用破损、绿化缺株等未得到及时修补。尤其是个别农户在规划区域内,随意搭建畜禽、水产等养殖设施,对功能区整体造成破坏。(二)种粮效益低影响建设积极性 与其他经济作物相比,种粮比较效益仍然较低。据估算,目 前我县葡萄种植亩均收益为 6000 元,甲鱼养殖亩均收益为 6000 元,蔬菜亩均收益为 7000 元,而粮食种植亩均收益仅为 400 元。 并且随着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村

12、轻壮年劳动力选择外 出务工,与外出打工相比较,种粮效益更是明显低下。虽然近年 来,中央和地方对种粮补贴的力度逐年加大,但对广大农户的吸 引力还是不够, 从长远角度出发, 会影响到功能区的建设与发展。 (三)建设资金来源缺乏有力支撑 按照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规划,到 2018 年全县需累计投入 建设资金 5.17 亿元,平均每年 0.64 亿元,资金投入量非常大。 目前,我县粮食功能区建设资金投入主要依靠中央、省和地方财 政支持。 2010-2011 年全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投入资金共 2761 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投入 1952 万元,占 71%;地方投入 572 万元,占 21%;经营主体投

13、入 237 万元,占 8%。在省以上财政投 入中,国家粮食增产项目和水稻提升项目的工程资金占了大部 分,一旦 3 年后这些项目实施结束,就会出现建设资金瓶颈,影 响到功能区建设推进步伐。 (四)人员结构老化影响长远发展 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建设与管理, 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与指导 等,都需要依托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而当前镇(街道)农业技术 人员年龄大、报酬低问题日益突出,招不到、留不住懂技术的年 轻人,出现人员结构性断层。同时,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 出打工,留在农村的大多是“5060”人员,当这部分老年农村劳 6 动力退出劳动后,会出现后续无人的状况,对粮食生产稳定带来 一定的隐患。 (五)服务体

14、系建设滞后影响粮食生产 我县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从 2010 年开始起步,尚处于建 设初期,土地整理、水利设施、道路沟渠等建设速度相对较快, 但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目前,全县区域性育秧工厂、技 术服务、农资供销、机械维修等方面较为薄弱,不能满足粮油专 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全程社会化服务需求。并且,受农业设施用 地限制,产品仓库、机具房、维修间等建设难以开展,这一矛盾 将会对粮食生产功能区配套设施建设带来影响。 四、对策建议 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 建设时间长,工程量大,资金投入大,需要从统筹全局出发加以 重视,因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抓落实。 (一)加强组织

15、领导 目前,县、镇(街道)都成立了工作小组,但需在实际建设 中加大执行力度。一方面要真正重视功能区建设,严格按按照建 设规划和任务,开展建设与认定工作,把最适宜的区块建成功能 区,确保建一个,成一个。要制定和完善相应该的工作制度、管 理制度和考核制度,确保工作的质量和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完 善功能区建设专项管护制度。要结合贯彻基本农田保护法 , 建立专项保护制度,保护功能区耕地。要制定与功能区规划、建 设、 管护相应的制度, 建立功能区发展粮食生产的长效保障机制, 及时纠正和查处破坏功能区建设的行为。 7 (二加大资金投入 要采取多项措施,拓宽渠道,加大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 投入。一是强化财

16、政资金整合。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整合国 家农业综合开发、产粮大县粮食增产等项目,特别是紧紧抓住新 一轮国家水利建设有利时机, 开展小农水高效节水重点县和中小 河流治理试点县建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二是坚持多元化 投入。在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鼓励和引导金融信贷资 金、社会资金投入到功能区建设。三是发挥资源集聚作用。要把 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各种资源集聚起来,用到最需要的地 方,确保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进度和质量。 (三加强政策扶持 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奖励力度, 完善和提高对种粮农民的 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种粮大户补贴等政策,调动农民种粮 的积极性。积极发展粮食规模经营,鼓励散户将土地承包权长期 流转出来,由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粮食合作社来种植经营,形 成专业种粮,增加种粮收益。加快科技推广应用,建立责任农技 员直接联系制度,推广适用技术;引进农业科研院校参与功能区 建设,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探索建立 综合型农业服务组织,实现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提高粮食 生产效率。 (四加快主体培育 培育发展各类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