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纸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三一、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区别形近字豪、毫和纪、记,学会给生字确定部首;理解16个新词语的意思,区分创造与发现。2会用谁怎样他说什么的句式写一句话;会用怎么提问题。3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说出纸的创造经过。4知道纸是我们的祖先创造的,知道外国人懂得造纸比中国退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清纸的创造过程,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创造过程。三、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的1读通课文,初步理解纸的创造过程;2读懂文章1一5自然段,知道在纸创造以前,书是什么做的,有什么特点。3完成?作业本?1、2、3。
2、二教学过程1揭题谈话。同学们,我们每天用的课本、作业本,看的报纸、杂志是用什么做的?这一张张又白又光滑的纸是谁创造的?是怎样创造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纸的故事?会告诉我们这一切。出示课题请大家把题目读一遍。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大意。1边听录音,边看课文,注意读音。2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看拼音读准字音;想方法记住字形;联络句子想想意思;用字典查出划线字的意思:异口同声自豪3检查指导4读通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注意纠错。放声自由朗读。用自己的话说说纸的创造过程,并完成课后练习2用图形投影显示。3学习文章1一5自然段。1分角色朗读1一5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考虑:在纸创造以前,书是用什么做成
3、的?那样的书有什么缺点?2检查讨论,并板书。竹片笨重丝绸价钱贵买不起3看板书同桌互说。4、作业练习。1:作业本1、2、3。2课外作业:抄写生字3遍。第2课时一教学目的1正确、纯熟朗读课文,知道纸的创造过程和蔡侯纸的特点。2掌握谁怎样他说什么的句式。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教学过程1复习引人。纸创造以前的书是用什么做的?2学习课文6一7自然段。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考虑:我国最早的纸是用什么做成的?蔡侯纸是指什么样的纸?纸是谁创造的?2检查讨论。上述问题要注意讨论得出纸是咱们中国创造的的结论。在各个问题讨论的过程中注意生字的稳固及异口同声、自豪等词的词意掌握。3指导用自豪的语气朗读第7自然段。4自由朗读6、7自然段。5指导谁怎样他说什么句式练习。先结合文中瞪大了眼睛、异口同声、自豪等词进展训练,然后进展扩散性训练。6完成作业本练习5、6。3学习第8自然段。1指导有感情朗读。2在全文中找出可以体会到咱们的祖先真了不起的句子并读。3启发学生说出我国古代的四大创造,进一步体会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的情感。4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因疫情解除合同通知书模板
- 深圳初三月考试卷及答案
- 陕西化学会考试卷及答案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二:第-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 2025年中国酸奶乳化稳定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纺织品市场营销策划与执行效果考核试卷
- 2025股权众筹投资合同范本
- 纤维板原材料选择考核试卷
- 2025年度合同-经营权转让协议书
- 美容仪器产品的品牌战略规划考核试卷
- GB/T 3091-2025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2部分:混凝土工程
- GB/T 13912-2020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室内质控-检验科课件
- (完整)人力资源六大模块ppt
-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英语阅读理解
- 彩色手绘卡通儿科小儿护理高热惊厥健康宣教教案PPT课件讲义
- DB43∕T 498-2009 博落回叶-行业标准
-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查房pptppt(ppt)课件
- T∕CADERM 2002-2018 胸痛中心(基层版)建设与评估标准
- 二次函数的应用——桥洞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