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3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1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3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2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3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3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3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4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3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测量物质的密度1.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铝块进行实验.第1题图(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操作错误是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铝块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为 g/cm3.【答案】(1)用手直接拿砝码;(2)2.7 【解析】(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操作错误是在称量时直接用手拿砝码;(2)由图像可知,铝块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说明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铝块的质量为13.5g时,对应的体积为5cm3,其密度铝=mV=13.5g5cm

2、3 =2.7g/cm3;2.小红物理学习小组在“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所用器材有:天平、小石块、烧杯、水、细线等,她的实验过程如下:第2题图(1)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将游码移至 处,若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直至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1.(3)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置于天平上,平衡时的读数为m2.(4)如图乙所示,接着用细线将石块拴住使之完全浸没在上述烧杯的水中,天平平衡时的读数为m3(此时手向上拉住细线另一端,石块不触杯壁和杯底,水不外溢).(5)若水的密度为水,则石块排开水的质量为 ,石块的体积为 . (6)石

3、块的密度表达式为石= .(7)此实验过程中若将(3)(4)顺序对换,则所测密度的误差是偏 .【答案】(1)零刻度 左 (5)m3m2 (6) (7)小 【解析】(1)天平在使用过程中,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应该移至称量标尺的零刻度处,横梁的调节平衡是螺母向翘起端移动,所以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时,则左端偏高,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端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5)将烧杯盛有适量的水测量质量,再把物体用细线悬挂浸没水中测其质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大小,故物体排开液体质量等于;可得排开液体体积即石块的体积;(6)根据可得;(7)此实验过程中若将(3)(4)顺序对换

4、,则拿出石块时带有部分水,导致测量排开水的体积偏大,从而测密度的误差是偏小.3. 小亮同学利用“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中如下图所示.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第3题图(1)如图甲,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烧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则花生米完全浸没在水中下沉时所受的浮力 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如图乙,往烧杯中逐渐加盐并充分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处于 状态,随即停止加盐.(3)如图丙所示,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4)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59g,如图丁所示,用量筒测出盐水的

5、体积为 mL.(5)通过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可知花生米的密度,本实验中花生米的密度为 g/cm3(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答案】(1)小于 (2)悬浮 (3)111 (4)50 (5)1.04【解析】(1)花生米下沉,根据浮沉条件可知,此时花生米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2)只有当花生米悬浮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它本身的体积,则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悬浮为止;(3)由图丙,游码分度值为0.2g,天平的读数为m=100g+10g+1g=111g;(4)由图丁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量筒的读数为50mL(5)盐水的质量m=111g59g=52g,盐水的体积V=50cm3,则盐水的

6、密度=mV=52g50cm3=1.04g/cm34.小红配置了一瓶盐水,想测出它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第4题图A将天平调节平衡.B将盐水倒入烧杯中,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C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D用天平秤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1)用步骤C操作时,量筒中盐水液面如图甲所示.(2)按步骤D操作时,所加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3)请按要求填写表格中的数据.烧杯和盐水总 质量m1(g)量筒中盐水体 积V(cm3)烧杯和剩余盐 水总质量m2(g)量筒中盐水质 量m(g)盐水的密度(kg/m3)90.6【答案】烧杯和盐水总 质量m1(g)量筒中盐水体 积V

7、(cm3)烧杯和剩余盐 水总质量m2(g)量筒中盐水质 量m(g)盐水的密度(kg/m3)90.63449.6411.2×103【解析】由图可知,量筒中液体的凹液面的底部与34mL刻度线相平,所以水的体积是34mL=34cm3;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m2 = 20g + 20g + 5g+4.6g=49.6g,所以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m=m1m2=90.6g49.6g=41g;所以盐水密度为=mV=41g34cm31.2 g/cm3=1.2×103 kg/m3.5小亮为了测量滨州特产“冬枣醋”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第5题图(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处

8、,然后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2)接下来进行了如下四项操作,如图所示: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B.将部分冬枣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冬枣醋的总质量m1;C.、将烧杯中冬枣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冬枣醋的体积V;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冬枣醋的总质量m2;以上操作步骤中有一步是多余的,他是步骤 (选填步骤序号).(3)由图可知待测冬枣醋的质量为 g,体积为 cm3,冬枣醋的密度为 g/cm3【答案】(1)零刻度线 平衡螺母 (2) A (3) 44 40 1.1 【解析】(1)用天平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至标尺的的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9、2)由于测量的是液体的密度,在测液体质量时,是以倒入量筒的液体为研究对象,故只要测出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和倒出后剩余的总质量即可,所以不需要测空烧杯的质量,步骤A是多余的.(3)待测液体的质量为:m=82.4g38.4g=44g,体积为:40mL,冬枣醋的密度为:=mV=44g40mL=1.1g/mL=1.1g/cm3.6. 在做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芳第一个完成了实验.请完成下列小题:(1)她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 用调好的天平称量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0g;B. 将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称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g;C. 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当量筒内液面静止时,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盐水的体积为 cm3.第6题图(2)小芳根据实验中的测量数据得出盐水的密度= g/cm3.(3)小芳同学的实验会带来很大误差,你认为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另一同学很快就想到: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步骤,只要将小芳同学主要实验步骤的顺序稍加调整,就会大大减小上述误差.这位同学调整后的主要实验步骤顺序是 (只填写实验步骤前的代号即可).【答案】(1)26.5 15; (2)1.1;(3)偏大 BAC 【解析】(1)B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0g5g1.5g=26.5g;C盐水的液面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